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规模极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的秘藏珍宝之一 ——是一座藏书50万册的自然历史图书馆,还有照片、影片、手稿等藏品。图书馆的馆长在这些镇馆之宝中特别精选出40本书,这些书籍都配有精妙绝伦的插画。在《自然的历史》这本书中,我们将领略这些珍贵的书籍是如何在自然科学史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所撰写的文字解读这些书籍的起源和内容,满足读者们的好奇心。从16世纪早期的动物学——那个时候,科学插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到20世纪的专著——自然形态的科学性和美感并重。一册在手,您将随博物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度过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
《自然的历史》整理收集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珍本典藏中极具科学意义、珍贵稀有、拥有美丽插图的善本。翻开这本书,细细体味有灵且美的万物!
[美]汤姆·拜恩,是美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40位各个不同领域的顶级研究员或学部负责人。美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馆长亲自为本书作序。
★一本很好的珍本合集,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许多主题。无论你选择首先关注书中精美的插图,还是文字内容本身,它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抓住你的眼球,令你沉醉其中。一册在手,你将随博物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度过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本书的编辑和内容范围的广度(甚至研究了维多利亚时代自然史图书的装订)都值得称道,毫无疑问是这类书中极棒的一本!
——美国《出版人周刊》(五星评论)
★这本来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藏无疑令人愉悦。它向读者们呈上自然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品和文章,书中精美的插图可供您随时装框上墙。
——美国《时代》杂志
1,第一部动物书籍
2,新世界之初印象
3,《测天图》星图
4,弗拉古笔下的马达加斯加岛:植物、动物、播棋
5,胡克《显微图谱》之奇妙
6,1678年的印度购物指南
7,创作者梅里安
8,药剂师的陈列室
9,路易斯·里纳德与他的奇异动物之书
10,罗塞尔·冯·卢森霍夫和他的《蛙类自然史》
11,来自索尔霍芬的克诺尔化石宝库
12,马提尼和开姆尼斯的软体动物百科全书
13,摩西·哈里斯:博物学家和艺术家
14,和威廉·汉密尔顿爵士一起观察维苏威火山
15,克拉默和斯托尔的著作:蝶蛾学术领域不朽的贡献
16,布洛赫不同寻常的鱼儿们
17,视觉盛宴:赫布斯特的螃蟹和淡水龙虾
18, 软体动物学的黎明:朱塞佩·沙勿略·波里卓越而又默默无名的毕生心血
19,通草纸蝴蝶画册
20,亚历山大·威尔森和美国鸟类学的起源
21,埃及一览
22,马克西米利安·祖·维德亲王:军人出身的博物学家
23,发现新世界:弗朗索瓦·佩龙的澳大利亚之旅
24,来自深海:里索对深海生物的开拓性研究
25,洛伦兹·奥肯和他的数字命理学奇幻之旅
26,为科学服务的艺术
27,世上第一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综述
28,布立特的星图
29,阿尔西德·德·奥比格尼:达尔文的竞争对手
30,陆军上校麦肯尼的印第安画册
31,达尔文的发现之旅
32,施莱伯的哺乳动物世界
33,航向南极:迪蒙·迪维尔与南极洲东部的探索发现
34,最后的欢呼:奥杜邦和巴奇曼的哺乳动物
35,去往另一个星球:约翰·古尔德的《澳大利亚哺乳动物》
36,一部特别作品的完美演绎
37,爱略特的瑰宝:天堂之鸟
38,献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主义者
39,眼见为实
40,自然界中的时尚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张弛有度,绝不拖沓。从宇宙大爆炸的瞬间的极度高能状态,到生命在深海热泉口的缓慢酝酿,再到大陆漂移和物种大爆发的剧烈变迁,作者总能精准地找到切换叙事焦点的最佳时机。当你被某个漫长的地质时期或天文事件的细节所吸引时,他会适时地将视角拉远,让你重新意识到个体生命在整个时间轴上的渺小和短暂,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和敬畏心。这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使得即便是跨越数十亿年的主题,读起来也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沉闷或信息过载。它就像一部结构精妙的交响乐,有低沉的大提琴般的缓慢铺陈,也有铜管乐器般的高亢激昂,让读者的心绪始终保持在一种被牵引的状态。对于那些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沉浸式体验,让人心甘情愿地放慢脚步,去跟随作者的脚步丈量地球的生命史。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一度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它不像市面上常见的那些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毫不避讳地深入探讨了诸多极具挑战性的哲学与科学交叉领域。我必须承认,有些关于量子力学与宇宙学边界的讨论,我需要反复阅读好几遍才能勉强捕捉到作者的精髓。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提供标准答案,他更热衷于提出更宏大、更尖锐的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知识的局限性。书中的论证结构严谨得像一座精密的钟表,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前一个观察之上,层层递进,令人无法反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科学范式转移时的客观和批判精神,他没有将任何既有的理论奉为圭臬,而是展现了科学是如何在不断的自我修正和推翻中前进的。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科学基础,渴望获得更深层次洞察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藏,但对于初次接触这些领域的读者,可能需要准备好迎接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着迷!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作者那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牢牢抓住了。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部宏大的史诗,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了宇宙诞生、星辰演化、直到生命萌芽的漫长历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时间”这个概念的探讨,他没有简单地罗列年份和事件,而是将那些亿万年的尺度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描绘出来,让人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地球从熔岩到海洋,再到孕育生命的奇迹。书中的某些章节,比如描述早期生命的挣扎与适应,读起来简直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科幻小说,充满了戏剧张力和对生存意志的敬畏。作者的知识储备显然是极其深厚的,但他懂得如何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并为之动容的故事。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脚下的这颗星球,以及我们自身的起源,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加谦卑和深刻的认识。这种知识和美感完美融合的体验,是近些年来我阅读体验中的佼佼者。
评分我购入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想看看当代自然科学的写作能达到何种境界。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细节描绘能力。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什么发生了”,更是在描绘“具体是如何发生的”。比如,当作者描述一个分子如何在早期地球的环境下自发形成第一个自我复制结构时,他所采用的语言那种精确到仿佛能嗅到原始海洋的气味,那种对化学反应条件的微小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后果的把握,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这需要作者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消化和重组海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然后将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文字,而是在一个巨大的、动态的显微镜下观察着世界的诞生。不同于那些只提供结论的科普书,这本书让你参与到科学发现的“现场”,感受那种从混乱中诞生秩序的震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提升到了“艺术品”的层面。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配图和图表设计堪称一绝,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叙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精心设计的星图、分子结构图以及地质剖面图,清晰地补充和印证了文字中那些抽象的描述。很多时候,一段文字读来有些晦涩,但目光转向旁边的插图,瞬间便豁然开朗。特别是那些关于复杂系统如何自我组织和形成模式的视觉呈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充分利用了视觉语言的力量,将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微观过程,或者尺度过于庞大的宏观现象,以一种直观且优美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对图文排版的重视程度,体现了作者和出版方对“有效传播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不仅应该被阅读,还应该被“观看”,它成功地将严谨的科学考察和顶尖的视觉艺术结合在了一起,使得知识的接收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
评分从印刷质感到内容满满的复古感,看见就很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一如既往地质量好、效率高。
评分好书,特价购入,极其划算
评分很不错的书,不是园艺工作者。
评分感谢京东优良服务。感谢京东优良服务。感谢京东优良服务。
评分选择京东自营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价比高,服务也好。强哥和奶妹干点正事,努力的把商品价格降下来。狗云总想着给商品加价给人家日本人赚钱。
评分这本书不错,自带封皮,透明的那种,就是有点皱巴巴的,内容挺专业的,插图也很精美。
评分被告人陈世峰在法官宣判确认杀人罪后没多久,突然倒在证人席桌上。倒头大约半分钟后被警察扶起来,被警察围住直到宣判结束。江歌妈妈全程神色平静。江歌母亲在判决后向法官深深鞠躬。开始索赔手续。????
评分正在看,预料之中的吧,没有被惊艳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