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世界上規模極大的自然曆史博物館,它的秘藏珍寶之一 ——是一座藏書50萬冊的自然曆史圖書館,還有照片、影片、手稿等藏品。圖書館的館長在這些鎮館之寶中特彆精選齣40本書,這些書籍都配有精妙絕倫的插畫。在《自然的曆史》這本書中,我們將領略這些珍貴的書籍是如何在自然科學史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由各個領域的專傢所撰寫的文字解讀這些書籍的起源和內容,滿足讀者們的好奇心。從16世紀早期的動物學——那個時候,科學插畫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到20世紀的專著——自然形態的科學性和美感並重。一冊在手,您將隨博物學傢、考古學傢和人類學傢們度過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
《自然的曆史》整理收集瞭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圖書館珍本典藏中極具科學意義、珍貴稀有、擁有美麗插圖的善本。翻開這本書,細細體味有靈且美的萬物!
[美]湯姆·拜恩,是美國國傢自然史博物館40位各個不同領域的頂級研究員或學部負責人。美國國傢自然史博物館館長親自為本書作序。
★一本很好的珍本閤集,內容豐富多彩,涵蓋瞭許多主題。無論你選擇首先關注書中精美的插圖,還是文字內容本身,它們都會在第一時間抓住你的眼球,令你沉醉其中。一冊在手,你將隨博物學傢、考古學傢和人類學傢們度過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本書的編輯和內容範圍的廣度(甚至研究瞭維多利亞時代自然史圖書的裝訂)都值得稱道,毫無疑問是這類書中極棒的一本!
——美國《齣版人周刊》(五星評論)
★這本來自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珍藏無疑令人愉悅。它嚮讀者們呈上自然史上罕見的藝術珍品和文章,書中精美的插圖可供您隨時裝框上牆。
——美國《時代》雜誌
1,第一部動物書籍
2,新世界之初印象
3,《測天圖》星圖
4,弗拉古筆下的馬達加斯加島:植物、動物、播棋
5,鬍剋《顯微圖譜》之奇妙
6,1678年的印度購物指南
7,創作者梅裏安
8,藥劑師的陳列室
9,路易斯·裏納德與他的奇異動物之書
10,羅塞爾·馮·盧森霍夫和他的《蛙類自然史》
11,來自索爾霍芬的剋諾爾化石寶庫
12,馬提尼和開姆尼斯的軟體動物百科全書
13,摩西·哈裏斯:博物學傢和藝術傢
14,和威廉·漢密爾頓爵士一起觀察維蘇威火山
15,剋拉默和斯托爾的著作:蝶蛾學術領域不朽的貢獻
16,布洛赫不同尋常的魚兒們
17,視覺盛宴:赫布斯特的螃蟹和淡水龍蝦
18, 軟體動物學的黎明:硃塞佩·沙勿略·波裏卓越而又默默無名的畢生心血
19,通草紙蝴蝶畫冊
20,亞曆山大·威爾森和美國鳥類學的起源
21,埃及一覽
22,馬剋西米利安·祖·維德親王:軍人齣身的博物學傢
23,發現新世界:弗朗索瓦·佩龍的澳大利亞之旅
24,來自深海:裏索對深海生物的開拓性研究
25,洛倫茲·奧肯和他的數字命理學奇幻之旅
26,為科學服務的藝術
27,世上第一部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綜述
28,布立特的星圖
29,阿爾西德·德·奧比格尼:達爾文的競爭對手
30,陸軍上校麥肯尼的印第安畫冊
31,達爾文的發現之旅
32,施萊伯的哺乳動物世界
33,航嚮南極:迪濛·迪維爾與南極洲東部的探索發現
34,最後的歡呼:奧杜邦和巴奇曼的哺乳動物
35,去往另一個星球:約翰·古爾德的《澳大利亞哺乳動物》
36,一部特彆作品的完美演繹
37,愛略特的瑰寶:天堂之鳥
38,獻給每個人心中的自然主義者
39,眼見為實
40,自然界中的時尚
這本書真是讓我著迷!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那細膩入微的觀察力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牢牢抓住瞭。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科普讀物,而更像是一部宏大的史詩,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勾勒齣瞭宇宙誕生、星辰演化、直到生命萌芽的漫長曆程。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時間”這個概念的探討,他沒有簡單地羅列年份和事件,而是將那些億萬年的尺度感,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富有想象力的場景描繪齣來,讓人仿佛能親身感受到地球從熔岩到海洋,再到孕育生命的奇跡。書中的某些章節,比如描述早期生命的掙紮與適應,讀起來簡直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科幻小說,充滿瞭戲劇張力和對生存意誌的敬畏。作者的知識儲備顯然是極其深厚的,但他懂得如何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普通讀者也能理解並為之動容的故事。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腳下的這顆星球,以及我們自身的起源,有瞭一種全新的、更加謙卑和深刻的認識。這種知識和美感完美融閤的體驗,是近些年來我閱讀體驗中的佼佼者。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配圖和圖錶設計堪稱一絕,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敘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精心設計的星圖、分子結構圖以及地質剖麵圖,清晰地補充和印證瞭文字中那些抽象的描述。很多時候,一段文字讀來有些晦澀,但目光轉嚮旁邊的插圖,瞬間便豁然開朗。特彆是那些關於復雜係統如何自我組織和形成模式的視覺呈現,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它充分利用瞭視覺語言的力量,將那些肉眼不可見的微觀過程,或者尺度過於龐大的宏觀現象,以一種直觀且優美的方式呈現齣來。這種對圖文排版的重視程度,體現瞭作者和齣版方對“有效傳播知識”的深刻理解。這本書不僅應該被閱讀,還應該被“觀看”,它成功地將嚴謹的科學考察和頂尖的視覺藝術結閤在瞭一起,使得知識的接收過程本身也變成瞭一種愉悅的審美體驗。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一度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它不像市麵上常見的那些淺嘗輒止的入門讀物,而是毫不避諱地深入探討瞭諸多極具挑戰性的哲學與科學交叉領域。我必須承認,有些關於量子力學與宇宙學邊界的討論,我需要反復閱讀好幾遍纔能勉強捕捉到作者的精髓。然而,正是這種挑戰性,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提供標準答案,他更熱衷於提齣更宏大、更尖銳的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我們知識的局限性。書中的論證結構嚴謹得像一座精密的鍾錶,每一個論點都建立在前一個觀察之上,層層遞進,令人無法反駁。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科學範式轉移時的客觀和批判精神,他沒有將任何既有的理論奉為圭臬,而是展現瞭科學是如何在不斷的自我修正和推翻中前進的。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科學基礎,渴望獲得更深層次洞察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藏,但對於初次接觸這些領域的讀者,可能需要準備好迎接一場智力上的“馬拉鬆”。
評分我購入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想看看當代自然科學的寫作能達到何種境界。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其無與倫比的細節描繪能力。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什麼發生瞭”,更是在描繪“具體是如何發生的”。比如,當作者描述一個分子如何在早期地球的環境下自發形成第一個自我復製結構時,他所采用的語言那種精確到仿佛能嗅到原始海洋的氣味,那種對化學反應條件的微小變化所帶來的巨大後果的把握,簡直令人嘆為觀止。這需要作者投入瞭巨大的精力去消化和重組海量的實驗數據和理論模型,然後將其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麵。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文字,而是在一個巨大的、動態的顯微鏡下觀察著世界的誕生。不同於那些隻提供結論的科普書,這本書讓你參與到科學發現的“現場”,感受那種從混亂中誕生秩序的震撼。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提升到瞭“藝術品”的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張弛有度,絕不拖遝。從宇宙大爆炸的瞬間的極度高能狀態,到生命在深海熱泉口的緩慢醞釀,再到大陸漂移和物種大爆發的劇烈變遷,作者總能精準地找到切換敘事焦點的最佳時機。當你被某個漫長的地質時期或天文事件的細節所吸引時,他會適時地將視角拉遠,讓你重新意識到個體生命在整個時間軸上的渺小和短暫,從而産生一種強烈的宿命感和敬畏心。這種高低起伏的節奏感,使得即便是跨越數十億年的主題,讀起來也絲毫不會讓人感到沉悶或信息過載。它就像一部結構精妙的交響樂,有低沉的大提琴般的緩慢鋪陳,也有銅管樂器般的高亢激昂,讓讀者的心緒始終保持在一種被牽引的狀態。對於那些習慣瞭快節奏閱讀的現代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難得的沉浸式體驗,讓人心甘情願地放慢腳步,去跟隨作者的腳步丈量地球的生命史。
評分經常在京東買書,書很不錯。
評分正在看,預料之中的吧,沒有被驚艷到
評分很漂亮的一本書
評分本來以為是兒童的,沒想到是大人的,那就給我看吧。質量真的好,精裝硬殼外麵還有個塑料硬殼
評分書的包裝完好,送給朋友瞭。滿意滿意滿意滿意滿意。
評分書自帶塑膠封皮特彆精美,適閤慢慢品讀。
評分非常滿意的一次購物!非常滿意的一次購物!非常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書不錯,一開始以為是植物繪本,其實裏麵介紹的很詳細,喜歡和植物有關的
評分給孩子買的科普讀物,慢慢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