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初期,已步入晚年的陈云,却被推入了激流勇进、中流砥柱的人生,在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政治上,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力主实事求是、拨乱反正;
经济上,陈云重新执掌中央财经大权,苦心探索一条建设新路。
为搞好执政党,他主持中纪委,大声疾呼:“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为改革经济体制,他明确社会主义有两种经济,并率先提倡引入市场经济。
为实现交班,他倡导“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晚年陈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云……
杨明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生平研究工作,以及现实文献的编研工作。先后参加过《周恩来年谱》《邓小平年谱》《陈云传》和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等的撰稿。著有《周恩来》(中华名人丛书)、《世纪伟人周恩来》《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至1965》《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中外领袖之间》等。与人合著《周恩来外交风云》《毛泽东思想方法导论》等。
主编或参与主编《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三十年》《周恩来生平》《走向新中国——中共五大书记》《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科学家论语》、《中国共产党90年评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发表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和生平研究的文章数篇。
卷一:
1978年,在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年代,73岁、已是耄耋之年的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开始了继续发挥老一辈革命家重要作用的晚年岁月 001
1.
1978年开年以后,陈云不断地向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提出,要加紧为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干部平反,进一步拨乱反正 002
2.
国家急于要上120个大型项目,陈云有不同的想法。他首先在党内给人们“打预防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陈云建议:“最好用几天时间,专门听听反面意见。” 006
3.
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提议:要解决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陈云先提出,中央应该考虑解决“文革”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然后他才谈下一步的经济工作 010
4.
邓小平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定调。三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到陈云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的职务变化,他在会上谦虚地表了个态 019
卷二:
改革开放初期,熟谙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陈云重新执掌中央财经大权,如何将中国经济建设这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引入健康发展航线?陈云煞费苦心 025
1.
计划指标和投资能力、建设规模和综合国力出现尖锐矛盾,中国的国民经济将偏离正常发展轨道。陈云断然表态:宁可降低指标,宁可减建项目,否则计划不要下达 026
2.
下决心调整国民经济,已是刻不容缓。陈云、李先念主动上书中央:成立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揽财经决策,并用两三年时间进行调整。邓小平极力支持陈云挂帅 032
3.
陈云走马上任,主持财经委第一次会议。他提出:大家要协力同心。还要找几个年轻人来当“后排议员”,参与决定大政方针。会后,调整工作的八字方针正式出台 039
4.
按陈云的意见,这次调整,该下马的要坚决地下;该上马的,要“快马加鞭”。对宝钢这个最大的项目,陈云亲临现场调研,主张:“要搞到底,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041
5.
调研归来,陈云顶住巨大压力正式做出宝钢要“干到底”的决策。他亲自点将:“要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要‘斩马谡’。”并稳定军心:“外界舆论,我来做工作。” 051
6.
宝钢的事搞定后,陈云累倒了。下一步怎么做?他对各省负责人拱拱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对中央建议:“成立书记处,调两个比较接触实际工作的同志上来。” 055
卷三:
改革开放后,重新组建中纪委,陈云连续担任两届九年的中纪委第一书记,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中纪委也从此打开了局面 061
……
刚收到这本《晚年陈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从封面设计和初步翻阅来看,就觉得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陈云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位深谋远虑、力挽狂澜的经济舵手。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挖掘他在晚年,也就是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后,如何继续发挥其智慧和经验。是不是会涉及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探索?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他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以他的一些关键讲话、重要批示、以及与同志们的谈话为线索,勾勒出他晚年思想的演进和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判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有些人的远见卓识,却能穿越时空,给予我们启示。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位伟大政治家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深沉思考和战略眼光,以及他在晚年依然燃烧的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晚年陈云》这本厚重的著作,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陈云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远见的经济巨匠。他以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鲜明立场,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他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进一步阐释,以及他对改革开放方向的持续关注。这本书是否会涉及他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时,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如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提出独到见解?我特别期待能够看到他对一些具有争议性或前瞻性的经济问题的思考,比如如何平衡发展与稳定,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我相信,一位经历过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领导人,在晚年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思考,一定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评分《晚年陈云》这本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沉淀和厚重感。陈云,在我印象中,是一位非常务实、不事张扬的领导人。他的政治智慧和经济才能,尤其是在稳定中国经济、处理好“两只手”(市场和计划)的关系方面,堪称典范。我很好奇,在他人生步入晚年,卸下一些重担之后,他的思考重心会放在哪里?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规律的总结?还是对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书中会不会披露一些他与同仁之间关于经济政策制定的鲜为人知的讨论?或者,是否会展现他晚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国际风云变幻的个人看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立体、更加细致的视角,去了解这位在关键历史时刻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老人。他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缩影,而他的晚年,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评分拿到《晚年陈云》这本书,我最先想到的,是他那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著名论断。这句话,在我看来,是陈云思想的精髓,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晚年,他是否依然坚守着这一原则?他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设想,书中可能会通过一些生动的历史细节,展现陈云在面对重大经济决策时的审慎与果断。比如,在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在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他可能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见解?我期待能从书中读到他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着何种深刻的洞察和前瞻性的思考。这种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思想,在我看来,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我相信,通过对陈云晚年思想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逻辑和轨迹,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应对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评分拿到《晚年陈云》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传递出的历史厚重感所吸引。陈云,在我记忆中,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位冷静、审慎、同时又充满战略眼光的经济掌舵人。他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当时充满争议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晚年,他的思考重点又转向了何处?是总结过去的经验,还是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更长远的规划?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一系列详实的史料,展现陈云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思考,以及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洞见。他是否会继续强调实事求是,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揭示他在处理复杂经济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政治艺术,以及他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
评分作者相对合理的架构使得本书的叙事没有流于松散,然而也正是作者对叙事的过于强调,使得本书整体架构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作者指出,秦帝国强大无敌的奥秘在于帝国以军队建设为中心,以法制为保障,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制度,使得在很短的时期内,中原由列国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然而秦始皇一人的驾崩却使整个社会旋即丧失了制度性的保障。这其中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作者没有在这一点上深入。
评分好评,很实惠,多搞一点活动
评分非常不错,正品,便宜
评分挺好的
评分爷爷要看的书,在书店没有找到有。
评分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
评分发票呢为什么没有发票?几次买书没发票
评分至于名士或有名士气者,以和光同尘、不别析为洒脱,更有庄禅思想的背景,其文化姿态直接间接地联系于士的平民化、宗教世俗化的进程。宋、元以还儒者、道学与文人、名士,甚至不免有姿态的趋近。邹元标《会语》就有“奴仆就是朋友”、“疲癃皆我同胞”、“渔樵耕牧,均是觉世之人”一类说法(《会语》,《明儒学案》卷二三第536、542页),袁宏道甚至以与“市井屠沽,山鹿野獐,街谈市语,皆同得去,然尚不能合污”为“病”,径说“盖同只见得净不妨秽,魔不碍佛,若合则活将个袁中郎抛人东洋大海,大家浑沦作一团去”(《解脱集》之四《尺牍·朱司理》,《袁宏道集笺校》第508页)。明代尤其明末,世衰而“文人文化”盛。黄宗羲批评吴伟业为园艺家张涟、艺人柳敬亭所撰传,批评王世贞记刻工章筼(《柳敬亭传》、《论文管见》,均见《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即出于儒者对文人文化的批评态度。甚至陈子龙也不满于“近世缀文不别流品”,以致“西蜀富人、阳翟贾客,玄黄所至,缃素斐然”(《应本序》,《陈忠裕全集》卷二五)。“易代”这一大事件对士人生存条件的强行变更,与恢复愿望,更鼓励了文人、名士式的通脱。志在复明的彭士望、魏禧,不惜向“浆博屠沽、下走厮养”搜寻人才;全祖望《祁六公子墓碣铭》记祁彪佳之二子,也说其“自任以故国之乔木,而屠沽市贩之流亦兼收并蓄”(《鲒琦亭集》卷一三)。明清之际士人的流品论,作为对上述事态的反应,不能不含义严重。
评分2014年好书 中央电视台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