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初期,已步入晚年的陳雲,卻被推入瞭激流勇進、中流砥柱的人生,在中國政治經濟舞颱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政治上,陳雲重新進入中央決策層,力主實事求是、撥亂反正;
經濟上,陳雲重新執掌中央財經大權,苦心探索一條建設新路。
為搞好執政黨,他主持中紀委,大聲疾呼:“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為改革經濟體製,他明確社會主義有兩種經濟,並率先提倡引入市場經濟。
為實現交班,他倡導“成韆上萬地提拔中青年乾部”。
《晚年陳雲》,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陳雲……
楊明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鄧小平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黨和國傢主要領導人的思想生平研究工作,以及現實文獻的編研工作。先後參加過《周恩來年譜》《鄧小平年譜》《陳雲傳》和大型文獻紀錄片《周恩來》等的撰稿。著有《周恩來》(中華名人叢書)、《世紀偉人周恩來》《走齣睏境——周恩來在1960至1965》《周恩來:二十六年總理風雲》《中外領袖之間》等。與人閤著《周恩來外交風雲》《毛澤東思想方法導論》等。
主編或參與主編《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三十年》《周恩來生平》《走嚮新中國——中共五大書記》《關鍵在黨——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記事》《科學傢論語》、《中國共産黨90年評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等。發錶有關黨和國傢領導人思想和生平研究的文章數篇。
捲一:
1978年,在這個中國曆史的轉摺年代,73歲、已是耄耋之年的陳雲,重新進入中央決策層,開始瞭繼續發揮老一輩革命傢重要作用的晚年歲月 001
1.
1978年開年以後,陳雲不斷地嚮當時的中央領導人提齣,要加緊為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乾部平反,進一步撥亂反正 002
2.
國傢急於要上120個大型項目,陳雲有不同的想法。他首先在黨內給人們“打預防針”;國務院召開務虛會議,陳雲建議:“最好用幾天時間,專門聽聽反麵意見。” 006
3.
中央召開工作會議,鄧小平提議:要解決工作重點轉移的問題。陳雲先提齣,中央應該考慮解決“文革”遺留的一些重大問題;然後他纔談下一步的經濟工作 010
4.
鄧小平闡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主題,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定調。三中全會公報多次提到陳雲重新進入中央決策層的職務變化,他在會上謙虛地錶瞭個態 019
捲二:
改革開放初期,熟諳經濟工作的領導人陳雲重新執掌中央財經大權,如何將中國經濟建設這艘乘風破浪的航船引入健康發展航綫?陳雲煞費苦心 025
1.
計劃指標和投資能力、建設規模和綜閤國力齣現尖銳矛盾,中國的國民經濟將偏離正常發展軌道。陳雲斷然錶態:寜可降低指標,寜可減建項目,否則計劃不要下達 026
2.
下決心調整國民經濟,已是刻不容緩。陳雲、李先念主動上書中央:成立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統攬財經決策,並用兩三年時間進行調整。鄧小平極力支持陳雲掛帥 032
3.
陳雲走馬上任,主持財經委第一次會議。他提齣:大傢要協力同心。還要找幾個年輕人來當“後排議員”,參與決定大政方針。會後,調整工作的八字方針正式齣颱 039
4.
按陳雲的意見,這次調整,該下馬的要堅決地下;該上馬的,要“快馬加鞭”。對寶鋼這個最大的項目,陳雲親臨現場調研,主張:“要搞到底,隻能搞好,不能搞壞。” 041
5.
調研歸來,陳雲頂住巨大壓力正式做齣寶鋼要“乾到底”的決策。他親自點將:“要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要‘斬馬謖’。”並穩定軍心:“外界輿論,我來做工作。” 051
6.
寶鋼的事搞定後,陳雲纍倒瞭。下一步怎麼做?他對各省負責人拱拱手:“在傢靠父母,齣外靠朋友。”對中央建議:“成立書記處,調兩個比較接觸實際工作的同誌上來。” 055
捲三:
改革開放後,重新組建中紀委,陳雲連續擔任兩屆九年的中紀委第一書記,對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做齣瞭巨大貢獻。中紀委也從此打開瞭局麵 061
……
《晚年陳雲》這本書,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種沉澱和厚重感。陳雲,在我印象中,是一位非常務實、不事張揚的領導人。他的政治智慧和經濟纔能,尤其是在穩定中國經濟、處理好“兩隻手”(市場和計劃)的關係方麵,堪稱典範。我很好奇,在他人生步入晚年,卸下一些重擔之後,他的思考重心會放在哪裏?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規律的總結?還是對如何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性思考?書中會不會披露一些他與同仁之間關於經濟政策製定的鮮為人知的討論?或者,是否會展現他晚年對一些重大曆史事件和國際風雲變幻的個人看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加立體、更加細緻的視角,去瞭解這位在關鍵曆史時刻扮演瞭重要角色的老人。他的一生,是中國共産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縮影,而他的晚年,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
評分拿到《晚年陳雲》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傳遞齣的曆史厚重感所吸引。陳雲,在我記憶中,是改革開放初期那位冷靜、審慎、同時又充滿戰略眼光的經濟掌舵人。他的“三個有利於”標準,為當時充滿爭議的改革開放指明瞭方嚮。那麼,在晚年,他的思考重點又轉嚮瞭何處?是總結過去的經驗,還是對未來的發展進行更長遠的規劃?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通過一係列詳實的史料,展現陳雲晚年對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思考,以及他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刻洞見。他是否會繼續強調實事求是,如何看待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揭示他在處理復雜經濟問題時,所展現齣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政治藝術,以及他對中國未來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念。
評分剛收到這本《晚年陳雲》,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從封麵設計和初步翻閱來看,就覺得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陳雲這個名字,在我心中一直是改革開放初期那位深謀遠慮、力挽狂瀾的經濟舵手。他的理論和實踐,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産生瞭深遠影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深入挖掘他在晚年,也就是改革開放進入深化階段後,如何繼續發揮其智慧和經驗。是不是會涉及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進一步探索?他對國有企業改革的看法,他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以他的一些關鍵講話、重要批示、以及與同誌們的談話為綫索,勾勒齣他晚年思想的演進和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嚮的判斷。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但有些人的遠見卓識,卻能穿越時空,給予我們啓示。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一位偉大政治傢在曆史關鍵時刻的深沉思考和戰略眼光,以及他在晚年依然燃燒的對國傢和人民的責任感。
評分拿到《晚年陳雲》這本書,我最先想到的,是他那句“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的著名論斷。這句話,在我看來,是陳雲思想的精髓,也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晚年,他是否依然堅守著這一原則?他是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設想,書中可能會通過一些生動的曆史細節,展現陳雲在麵對重大經濟決策時的審慎與果斷。比如,在如何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上,在如何調整經濟結構、發展非公有製經濟時,他可能提齣瞭哪些獨到的見解?我期待能從書中讀到他對當時中國經濟發展中齣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著何種深刻的洞察和前瞻性的思考。這種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的思想,在我看來,是任何時代都不可或缺的。我相信,通過對陳雲晚年思想的研究,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邏輯和軌跡,也能從中汲取智慧,應對當今社會發展麵臨的挑戰。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晚年陳雲》這本厚重的著作,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陳雲在我心目中,始終是一位充滿智慧和遠見的經濟巨匠。他以其“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的鮮明立場,深刻影響瞭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我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他對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的進一步闡釋,以及他對改革開放方嚮的持續關注。這本書是否會涉及他在麵對國內外復雜局勢時,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如何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提齣獨到見解?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他對一些具有爭議性或前瞻性的經濟問題的思考,比如如何平衡發展與穩定,如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等等。我相信,一位經曆過中國革命和建設各個時期的領導人,在晚年對國傢未來發展的思考,一定具有深刻的藉鑒意義。
評分------------------------
評分內容不錯,已經快看完瞭。
評分史料比較翔實豐富,很權威
評分陳雲萬年,陳雲是為數不多懂經濟的
評分爺爺要看的書,在書店沒有找到有。
評分史料比較翔實豐富,很權威
評分屯書屯書 屯書屯書 屯書屯書
評分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他們說,是因為作傢通過藝術手段的加工、精練的語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節排列、渲染、誇張、集中矛盾等故事情節的等等描繪,使藝術作品更生動。可我看過的很多作品,卻因此而失瞭真,讓我與它們都有瞭點隔閡。
評分而那種空,我不能用細膩的文字具體描述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