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中专学生,热爱历史的人,关注中日关系的人士。 所谓近代,是一个社会财富剧增、人口数量骤长的时代,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时代。世界各地,战争与革命同起,抗衡与竞争并行。在东亚,为何欧洲强国侵入时,日本蓄积了实力,而中国却饱受欺凌?加藤祐三在客观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不仅正视日本的所作所为,也给出了很多历史疑问的答案。
内容简介
《东亚近代史》所写地域为东亚,所叙时间为近代。加藤祐三执笔时虽然是从日本的角度来把握东亚总体,但他根据收集的史实证据,相对客观地还原了历史真相。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图片资料。加藤祐三为收集这些资料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
所谓近代,是一个社会财富剧增、人口数量骤长的时代,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时代。在世界各地,战争与革命同起,抗衡与竞争并行。
作者简介
加藤祐三,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专门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近代国际政治史研究。1936年出生于东京。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院东洋史学系,后在同一大学院进修博士课程。1966年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教,1973年任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授,1982年起任教授。主要著作有《纪行随想近代的东洋》(朝日新闻社)、《黑船前后的世界》(岩波书店)、《近代的东亚》(讲谈社)和《黑船异变》(岩波书店)等。爱好网球运动。
目录
中译本序言
对于东亚来说的近代——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世界商品和交通革命
一具有药物效能的热带作物
二工业原料的出现
三东亚的开放体制
四东亚锁国和欧洲入侵
五英国产业革命和亚洲
六海运的中转港口
七印度的殖民地化和财政
八19世纪亚洲三角贸易和殖民地财政
九海洋的交通革命
十人口的增加和移民
第二章 外部压力和抵抗
一鸦片战争
二鸦片战争情报和幕府的对策
三英国的后退和美国的出现
四佩里率舰抵达日本
五《日美和亲条约》
六四种体制
七开港后的贸易形态
八围绕租界和贸易的进攻与防守
第三章 探索富强和独立之路
一清政府的对策
二白银问题与清朝财政
三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化
四洪秀全和太平天国
五太平天国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六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七哈里斯和《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八两个战败条约
九洋务运动
十从横滨开港到明治维新
十一奠定近代化的基础
十二源于日本的朝鲜开国
第四章 战争和革命
一战争与和平
二“亚洲”和“东洋”
三逆向输入中国的和制汉语
四中法战争和日本侵略朝鲜
五日、朝、中的歧路
六甲午中日战争
七《马关条约》和殖民地台湾
八受挫的戊戌变法
九义和团的兴起和失败
十半殖民地中国和军事大国日本
十一孙文的革命同盟会
十二日俄战争和朝鲜、满洲
十三银行和铁路
十四辛亥革命
第五章 民族的解放与共存
一“民族”和“国家”
二反省传统文化和留学生
三“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合作
五蒋介石和毛泽东
六伪满洲国
七从长征到西安事变
八中日战争
九冷战下的解放
附 录
精彩书摘
来自外压的开国
亚洲各国打开国门都是源于欧美列强的压力,其压力的质量、数量以及对应的方法也因各国的情况各异而有所不同。每个国家的成熟度、发展度(即通常所说的内因)不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外部压力的质量、数量(即通常所说的外因)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外因的作用要大于内因的作用。特别是在开国之初的条件,对以后国家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学家直到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把握的研究方法。例如,对开国前的经济和人民文化生活的发展程度能够进行“比较”,但对怎样把握同时代“关系”的方法还没有确立。纵观19世纪后半期亚洲诸国的开国情况,中国的开国是在1842年,日本的开国是在1854年,朝鲜的开国是在1876年,这种“时差”所含有的意义,也就是说各国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本国状况的“关系”等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如果参照一下《近代化开端一览表》的话,至少可以看清这样几个问题。日本从很早就热心引进外国文化和制度,从总体上来讲要早于中国21年,倘若加上不同开国的时间差,那就大概要早33年了。
数字所表示的问题如上所述,我认为质的问题还可以从以下3点去考虑,即不同的外压条件;自身文化的强弱;跨入近代时社会变动的相异点。
关于不同的外压的条件,如前所述战败后签订的条约与经过交涉谈判后签订的条约是不同的,特别是赔款、割地的有无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问题。这种事情对以后社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支付赔款后,自然要影响对经济、教育的基础性投资。同样是投资兴建工厂,但如果其资本来自外国,再加上由外国人进行管理,那就不可能自主地发展本国的政治、经济。
努力吸收外国的文化和制度
谈到这个问题,最好的例子应该是为了学习外语编纂辞典的事情。对欧美人来说,在他们关心日本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关心中国了。为此,他们积极编纂华英辞典、英华辞典,莫里森于1815~1823年间编纂的辞典可视为这方面最初之作。在日英辞典、英日辞典方面,麦都思在1830年进行了编纂。但是,麦都思所编纂的只是稍具规模的辞典,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这方面的辞典问世。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亲自编纂了英和辞典。和英辞典,来源于平文的《和英语林集成》(1867年),这应该说是出自外国人之手。
莫里森、麦都思、平文都是传教士,有的在驻外公馆担任翻译。他们并不因为日本还是一个锁国的国家而忽视收集该国的情报,因此他们就了解到日本人富有好奇心,是通过兰学来掌握外国情况的。传教士郭士立在编纂简明日朝英辞典时就曾经指出,日本人是一个对语言学和科学技术都非常关心的民族。他对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有许多中国人移民的新加坡和暹罗(今天的泰国)所形成的东亚、东南亚的汉字文化圈很重视,并且知道汉字在日本也通用。他认为日本人完全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编纂所需要的辞典,并且预见质量会不错,他只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的确,日本人出色地利用了这种局面。如前所述,在决定日本开国的《日美和亲条约》的交涉过程中,佩里方面拿出来的是用汉语书写的条约草案,但美方又只有韦尔斯?威廉斯一个人懂得汉语。相比之下,日本的幕府官僚们几乎都懂汉语,能够逐字逐句地进行推敲,最后搞得佩里方面非常恼火,但日本的主张却因此被吸收进去。
清朝迟缓的对应
中国在与外国进行交涉时一定要使用汉语和官话(即与方言有很大区别的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的通用语言)。为此,外国方面要努力地学习中文,编纂出许多词典。值得指出的是,许多欧美书籍被译成中文并不是出自中国人之手,而是由欧美人自己翻译的。在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和魏源(《海国图志》的编者)为了调查外国事情感到有学习外语的必要,但这种学习在中途就停止了。
其间,洋务派曾在1861年设置了相当于外交部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还附设了解外国情况和学习外语的京师同文馆。校长由美国人马钦(中国名丁韩良,《万国公法》的汉译者)担任。他后来成为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的校长。办学经费出自关税事务费的1/3。正如前面所述,当时关税行政完全由英国人进行管理,因此这样做是可行的。
由于同文馆只招收满洲贵族的八旗(正规军之一)子弟,引起了汉人的不满。在这方面应该肯定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他对外国的情况了解的非常详细,但却不极端地崇外,也不极端地轻外,而是采取自主的方针。
在派遣留学生和驻外使节方面,日本也是走在前面的。1860年,为了使《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能够获得批准,幕府派出了遣美使节;1871年(明治四年)出访的岩仓使节团,明治政府的重要人物几乎都参加了,达到了无人主持国政的程度。相比之下,清朝政府首次向外国派出使节已经是1874年了,即郭嵩焘出访英国。
……
前言/序言
东亚近代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