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及应用

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及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俊,张玉玺,杨彬 著
图书标签:
  • DSP
  • FPGA
  • 嵌入式系统
  • 实时处理
  • 信号处理
  • 数字信号处理
  • 硬件设计
  • Verilog
  • VHDL
  • 通信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696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86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9
字数:5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及应用》以DSP处理器提高处理速度的方法为主线,介绍了流水线、并行结构、哈佛结构、数据传输、多核众核等处理器常用结构,总结了DSP处理器的典型结构和发展体系,同时给出了典型DSP系统硬件结构、开发编程方法和系统实例,详细介绍了多核DSP处理器的设计、开发和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DSP多片互连与FPGA的应用,包括FPGA对ADC采样的控制、基于FPGA的正交采样和数字下变频、脉冲压缩和FPGA与DSP之间的接口设计等。
  《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及应用》可作为电子类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教材。

作者简介

2011-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__eol__第1章 绪论 1__eol__1.1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1__eol__1.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实现方法 6__eol__1.2.1 ASIC集成电路 6__eol__1.2.2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6__eol__1.2.3 FPGA 7__eol__1.2.4 其他数字信号处理器 7__eol__1.2.5 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优缺点比较 8__eol__1.3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发展历程 8__eol__1.3.1 ASIC芯片发展 8__eol__1.3.2 DSP芯片发展 8__eol__1.3.3 FPGA的发展 11__eol__1.4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 11__eol__第2章 DSP实时处理与数制表示 12__eol__2.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概述 12__eol__2.2 数字模拟转换 16__eol__2.2.1 定点数 16__eol__2.2.2 浮点数 25__eol__2.2.3 ADC采样中的数值量化 30__eol__2.2.4 DAC重构过程 31__eol__2.3 实时信号处理 32__eol__2.3.1 数据流处理方法 32__eol__2.3.2 数据流处理 33__eol__2.3.3 数据块处理 33__eol__2.4 DSP的处理速度 35__eol__2.4.1 DSP执行程序时间估计方法 35__eol__2.4.2 DSP性能指标 37__eol__第3章 DSP处理结构与数据传输 39__eol__3.1 硬件乘法器和乘加单元 39__eol__3.2 零开销循环 40__eol__3.3 环形buffer 45__eol__3.4 码位倒序 48__eol__3.5 哈佛结构 50__eol__3.6 流水线技术 53__eol__3.7 超标量与超长指令字处理器 66__eol__3.7.1 超标量处理器 67__eol__3.7.2 超长指令字(VLIW)处理器 68__eol__3.7.3 超标量与超长指令字(VLIW)的区别 70__eol__3.8 多核处理器简介 70__eol__3.9 CPU和DSP比较 71__eol__3.10 DSP的传输速度 73__eol__3.10.1 DMA控制技术 73__eol__3.10.2 DMA控制器与传输操作 74__eol__3.11 总结 77__eol__第4章 DSP芯片构成与开发流程 79__eol__4.1 DSP芯片的基本结构 79__eol__4.1.1 典型TMS320C6678的基本结构 79__eol__4.1.2 TMS320C6678常用引脚分类 83__eol__4.1.3 TMS320C6678算法处理性能 84__eol__4.2 DSP中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 85__eol__4.2.1 TMS320C6000高效数据访问与传输方法 85__eol__4.2.2 TMS320C6000中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化 106__eol__4.3 DSP系统常用的编程和控制方法 112__eol__4.3.1 TMS320C6678中CMD文件的编写 113__eol__4.3.2 TMS320C6678中系统初始化 120__eol__4.4 DSP的中断配置与使用 126__eol__4.4.1 TI C6000 DSP的基本中断机制 126__eol__4.4.2 TMS320C6678的中断控制结构与配置方法 131__eol__4.5 DSP系统开发环境与调试工具 137__eol__4.5.1 CCSv5开发平台 137__eol__4.5.2 DSP/BIOS的使用 143__eol__4.5.3 系统分析和测试工具 153__eol__第5章 多芯片互连与高速串行I/O应用 156__eol__5.1 并行处理系统互连结构 156__eol__5.2 DSP并行处理系统中常用的互连结构 157__eol__5.2.1 利用外部存储器接口组成并行结构 157__eol__5.2.2 ADI公司多处理器并行结构 158__eol__5.2.3 TI公司多处理器并行结构 159__eol__5.3 DSP互连技术总结 161__eol__5.4 高速串行I/O发展过程 162__eol__5.5 RapidIO互连技术与应用 167__eol__5.5.1 RapidIO技术简介 167__eol__5.5.2 FPGA中RapidIO设计 170__eol__5.5.3 DSP中RapidIO应用 174__eol__5.6 PCIe互连技术与应用 176__eol__5.6.1 PCIe技术简介 177__eol__5.6.2 FPGA中PCIe设计 181__eol__5.6.3 DSP中PCIe设计 186__eol__5.7 SRIO和PCIe互连技术比较 188__eol__第6章 实时信号处理系统 190__eol__6.1 实时信号处理机的基本结构 190__eol__6.2 高性能实时信号处理机系统设计 191__eol__6.2.1 FPGA功能设计 192__eol__6.2.2 DSP功能设计 193__eol__6.2.3 系统通信接口设计 195__eol__6.3 电源及时钟电路设计 197__eol__6.3.1 电源设计 197__eol__6.3.2 系统时钟设计 199__eol__6.4 硬件电路设计 206__eol__6.4.1 整体布局布线 206__eol__6.4.2 PCB布局 206__eol__6.5 系统功能调试 207__eol__6.5.1 系统电源调试 207__eol__6.5.2 系统时钟调试 213__eol__6.5.3 系统FPGA功能调试 217__eol__6.5.4 系统DSP功能调试 220__eol__6.6 系统性能 229__eol__第7章 FPGA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230__eol__7.1 系统概述 230__eol__7.2 FPGA对ADC采样控制 232__eol__7.3 基于FPGA的正交采样和数字下变频 234__eol__7.4 脉冲压缩模块 239__eol__7.5 FPGA之间数据传输互连接口设计 243__eol__7.6 FPGA与DSP之间互连接口设计 245__eol__7.6.1 FPGA与DSP之间SRIO接口设计 245__eol__7.6.2 FPGA与DSP之间PCIe接口设计 247__eol__7.6.3 FPGA与DSP之间EMIF接口设计 248__eol__第8章 DSP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252__eol__8.1 TMS320C6678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结构 252__eol__8.2 TMS320C6678信号处理流程程序设计 253__eol__8.2.1 中断向量表及CMD文件编写 254__eol__8.2.2 系统初始化 260__eol__8.2.3 多核启动 261__eol__8.2.4 从FPGA中获取指令参数和脉冲压缩数据 261__eol__8.2.5 数据处理 262__eol__8.3 系统中不同处理器间的数据传输 275__eol__8.3.1 DSP与FPGA之间的数据通信 275__eol__8.3.2 DSP间高速串行口数据通信 282__eol__第9章 多核DSP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285__eol__9.1 Keystone多核架构 285__eol__9.1.1 IPC核间通信 285__eol__9.1.2 多核导航器 289__eol__9.2 多核程序设计 291__eol__9.2.1 多核一致性 291__eol__9.2.2 MCSDK多核开发 297__eol__9.3 多核信号处理 297__eol__9.3.1 多核大数FFT算法 298__eol__9.3.2 多核大数FFT任务分配 298__eol__9.3.3 多核大数FFT性能比较 301__eol__第10章 多核/众核DSP系统结构与开发应用 302__eol__10.1 概述 302__eol__10.2 NVIDIA GPU Fermi GTX470的LFM-PD处理系统 302__eol__10.2.1 Fermi GPU的硬件结构 304__eol__10.2.2 Fermi GPU的软件编程 307__eol__10.3 PD-LFM算法的GPU实现 308__eol__10.3.1 CPU-GPU的数据传输与内存分配 309__eol__10.3.2 GPU中的FFT与IFFT 309__eol__10.3.3 GPU中的匹配滤波、加窗与求模 311__eol__10.3.4 GPU中的矩阵转置 312__eol__10.3.5 GPU中的CFAR操作 313__eol__10.4 众核处理器Tile64 313__eol__10.4.1 Tile64众核处理器架构 314__eol__10.4.2 基于Tile64的LFM-PD处理解决方案 315__eol__参考文献 317

前言/序言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实战》 本书聚焦于现代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日益重要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理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开发方法论和技术实践指南。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嵌入式系统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到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其复杂性和性能要求不断攀升。要成功构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产品,仅仅掌握单一的软件或硬件技术已远远不够,必须深入理解并有效结合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优化之道。 本书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核心挑战出发,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软硬件协同设计如何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将首先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发展趋势,并重点阐述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必要性与优势。随后,本书将详细介绍软硬件划分策略,探讨在项目早期如何根据性能需求、功耗预算、开发周期以及成本考量,合理地将系统功能分配给硬件或软件实现。这包括对硬件加速器(如ASIC、FPGA)、专用指令集架构(ISA)的选型与设计,以及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的开发与集成。 在硬件层面,本书将重点讲解嵌入式处理器架构的选择与优化,包括RISC-V、ARM等主流架构的特性与适用性分析,以及嵌入式SoC(System on Chip)的设计流程和关键IP核的集成。我们将深入探讨嵌入式存储器层次结构、总线接口设计、功耗管理技术,以及低功耗与高性能之间的权衡。此外,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如物联网(IoT)设备、高性能计算节点等,本书还将介绍相应的硬件设计考量,例如传感器接口、通信模块的选型与集成。 在软件层面,本书将详细阐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选择、移植与内核优化。我们将深入剖析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内存管理、进程间通信(IPC)等核心机制,并提供实际的开发技巧,以确保软件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此外,本书还将涵盖嵌入式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如何有效地与硬件进行交互,以及设备树(Device Tree)的应用。对于需要高度并行处理的应用,我们将介绍嵌入式并发编程模型和并行计算框架,如OpenMP、MPI在嵌入式环境下的应用。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强调软硬件协同的实战层面。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研究,生动地展示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具体应用。这些案例将涵盖从概念设计到原型实现的全过程,包括: 实时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 分析如何通过优化的硬件接口和高效的软件算法,实现高采样率、低延迟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并进行实时分析与反馈。 嵌入式视觉与图像处理: 探讨如何结合定制化的硬件加速器(如ISP、GPU)和优化的图像处理算法库,实现流畅的实时图像识别、目标跟踪等应用。 低功耗智能终端设计: 讲解如何在硬件层面实现精细化的电源管理,并在软件层面配合动态功耗调整策略,最大化设备续航能力。 嵌入式通信协议栈优化: 分析如何通过硬件卸载(如MAC层、PHY层)、定制化驱动程序以及高效的软件实现,提升无线通信的吞吐量和降低延迟。 嵌入式机器学习(Edge AI)部署: 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嵌入式AI芯片,并对其软件框架、模型量化、推理优化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边缘端的智能决策。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将详细展示如何进行功能划分、接口定义、时序分析,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工具、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硬件调试手段,与软件调试器协同工作,快速定位和解决软硬件集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包括详细的代码示例、硬件参考设计、仿真模型以及调试技巧。读者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深刻理解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精髓,掌握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有效软硬件集成的能力。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实战》 适合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在嵌入式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技术研发人员。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更高效、更强大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大门。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 系统掌握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提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进行功能划分与资源优化的能力。 熟练运用各种工具链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与问题排查。 深刻理解当前嵌入式技术的热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成功构建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嵌入式系统产品。 本书并非仅限于理论探讨,而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强调实践出真知。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者,在瞬息万变的科技领域中,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DSP和FPGA之间的协同作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循循善诱。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类比和图示,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例如,在解释量化误差和溢出问题时,书中通过生动的图表和生活中的例子,让我瞬间领悟了这些概念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将DSP算法转化为实际的FPGA硬件。书中对各种FPGA开发工具(如Vivado和Quartus)的使用技巧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许多实用的调试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章节,其中涉及到了DDR内存接口的设计、DMA控制器的高效利用以及PCIe总线的通信协议。这些内容对于开发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读完之后,我不仅对DSP算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FPGA硬件设计的内在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解决方案,对于我的职业发展无疑是巨大的助益。

评分

坦白说,在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DSP和FPGA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和巨大的潜力。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原本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书中对各种DSP滤波器(如FIR和IIR)的FPGA实现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仅是给出简单的代码,而是详细讲解了系数的截断、舍入误差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减小这些影响。我还学到了如何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将原本串行执行的DSP算法转化为高效的并行硬件结构。例如,书中对OFDM通信系统在FPGA上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IFFT/FFT的并行化到循环前缀的添加和去除,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导。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高性能计算在FPGA上的应用,例如利用FPGA进行矩阵运算和图像识别的加速。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DSP/FPGA技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广阔前景。这本书绝对是技术爱好者和工程师们的必备读物,它将带领你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是近年来我读过的关于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中最具价值的一本。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作者在讲解DSP算法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在FPGA上实现这些算法,并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硬件设计思路。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滤波器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FIR和IIR滤波器的FPGA实现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系数的量化和优化。这对于我理解和设计实际的滤波器系统非常有帮助。书中还对高级DSP技术,如FFT、相关和卷积等在FPGA上的实现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内容为我提供了解决复杂信号处理问题的工具和方法。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对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数字信号处理和FPGA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无所不包,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DSP算法在FPGA上的高效实现方法,这对于我这种既想掌握理论又想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合实际,从通信系统到图像处理,再到雷达信号处理,每一个案例都提供了详细的设计思路、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代码,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和模仿。我特别喜欢书本在介绍FFT算法时,不仅给出了理论推导,还详细阐述了如何在FPGA上进行蝶形运算和按位倒序等关键步骤,并附带了Verilog代码示例。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讲解,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此外,书中对各种DSP滤波器(如FIR和IIR)的FPGA实现技巧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系数的量化、流水线设计等,这些都是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的细节。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在DSP和FPGA方面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更有信心去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复杂问题。这本书绝对是DSP/FPGA领域从业人员和学生不可多得的宝贵参考资料,强烈推荐!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反复研读的佳作。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DSP的数学理论与FPGA的硬件实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作者在讲解每个DSP算法时,都会深入分析其在FPGA上的硬件映射,并提供详细的量化、编码和流水线设计技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FFT在FPGA上的实现章节,它不仅讲解了算法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FPGA的资源来高效地实现蝶形运算和按位倒序,并提供了不同规模FFT的实现示例。这本书让我对DSP算法的硬件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掌握了如何在FPGA上设计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书中对不同FPGA器件的特性分析也十分到位,为读者提供了选择合适硬件平台的参考。此外,书中对功耗和面积的优化方法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这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深入了解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的读者,它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技术新世界的大门。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图示,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概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实时系统设计的内容,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嵌入式系统,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书中还对各种DSP算法在FPGA上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如何提高算法的并行度和降低功耗。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FPGA上设计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我从这本书中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优化,这对于我未来的项目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实用性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只会堆砌公式和理论的书籍,而是真正地聚焦于“技术”和“应用”。作者在讲解DSP算法时,始终围绕着如何在FPGA上实现,并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代码示例和硬件设计思路。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信号采集和模数转换(ADC)与数模转换(DAC)在FPGA上的接口设计。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如何处理ADC/DAC的时钟、数据格式以及如何进行同步,这在实际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书中对功耗和资源利用率的优化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如何通过流水线控制来减少时钟周期,以及如何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FPGA的功耗。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来说,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学会了如何从算法选择到硬件架构设计,再到最后的代码实现,形成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理论的搬运工,而是能够真正地创造出有价值的嵌入式系统。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深感震撼的学习资料!它以一种极其系统和严谨的方式,将DSP理论与FPGA实现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之前在学习DSP时,常常会遇到理论晦涩难懂,而将其映射到硬件实现又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但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作者在阐述每一个DSP算法时,都会紧接着给出其在FPGA上的实现策略,并详细讲解了代码编写、时序约束、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比如,在讲解自适应滤波器时,书中不仅剖析了LMS算法的原理,还提供了基于CORDIC算法实现乘法器的优化方法,以及如何将整个滤波器设计成可重构的IP核。这种深入到工程实践层面的讲解,让我在理解算法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在FPGA上高效地落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实时性要求的强调,以及为满足实时性所提出的各种设计技巧,例如流水线设计、并行处理和资源共享。对于从事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的工程师来说,这些内容价值连城。此外,书中对FPGA开发流程的梳理也非常清晰,从需求分析到逻辑设计,再到仿真验证和硬件调试,每一个阶段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和注意事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整个DSP/FPGA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扎实的掌握。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解开了DSP/FPGA嵌入式实时处理的重重迷雾。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复杂的技术问题一一剖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并行处理和流水线技术的讲解,这对于理解FPGA的高性能处理能力至关重要。书中的案例非常丰富,涵盖了从音频处理到雷达信号分析的各种应用场景。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图像和视频处理的章节印象深刻,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FPGA实现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和特征提取等算法,并提供了相应的Verilog代码。这对于我从事视觉伺服和机器视觉的项目非常有帮助。书中还对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DSP/FPGA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这让我意识到,软硬件协同设计才是打造高性能实时系统的关键。我从这本书中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它不仅覆盖了DSP/FPGA领域的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许多前沿技术和应用。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需求,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技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高速接口设计的章节印象深刻,例如USB、Ethernet以及PCIe接口在FPGA上的实现。这部分内容对于开发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书中还对各种DSP算法在FPGA上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资源共享、流水线技术以及并行处理等。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有限的FPGA资源下,实现高性能的信号处理功能。我从这本书中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优化,这对于我未来的项目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内容还不错,适合初学者

评分

包装真的是太随意了,书封面有折痕了,感觉很不爽

评分

正版图书,发货速度快。

评分

好书很有帮助。。。。。。。。。

评分

qwertyuiopasdfgjjlzx

评分

服务差还贵

评分

内容全面,送货较快

评分

性能好 价格优惠 物流快

评分

还没看,希望能改变我对国产书的看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