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仁主编的《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钢琴<业余> 考级教程(1**级-第3级国内版)》是钢琴业余考级的 世纪新版教材,采用曲目系统归类的方式编排,扩大 了曲目范围。教程分为三级,每一级由基本练习、练 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小型乐曲五类曲目组成 。
**级
一、基本练习
二、练习曲
1.a小调练习曲 Op.137 No.8
2.练习曲
3.跑跑跳跳选自《8首小练习曲》
4.练习曲
5.练习曲
三、复调乐曲
1.渴望 选自Op.20
2.小步舞曲
3.诉说
4.德国民歌
5.二月里来
6.苏北民歌
四、小型乐曲
1.前奏曲
2.越过小丘,越过山谷
3.儿童游戏
4.苏格兰舞曲
5.追逐
6.忧伤
7.G大调奏鸣曲 第四乐章
8.诙谐
9.飞蛾 小谐谑曲
10.渴望春天
11.小猴走钢丝
12.小鼓手
第二级
一、基本练习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Op.37 No.26
2.飞龙
3.练习曲 Op.139 No.36
4.练习曲
5.练习曲 Op.176 ***4
6.练习曲 Op.37 ***7
三、复调乐曲
1.G大调练习 0p.37
2.五声音阶
3.加伏特舞曲
4.歌曲
5.加伏特舞曲
6.加伏特舞曲
四、大型乐曲
1.A大调小奏鸣曲 **乐章
2.回旋曲
3.小奏呜曲 第二乐章 小步舞曲
4.小奏鸣曲 Op.36 *** 第三乐章 快板
5.快板
五、小型乐曲
1.黑与白
2.小强森
3.小步舞曲 Op.183 No.3
4.谐谑曲 选自《小奏鸣曲》第三乐章
5.田园曲 Op.100
6.叙事曲 Op.100
7.天真烂漫 Op.100
8.旋律
9.勇敢的骑士
10.爵士小练习
11.草原上开满幸福花
12.孔雀选自组曲《动物园》
13.儿童献花舞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曲
14.茉莉花
15.浏阳河
第三级
一、基本练习
二、练习曲
1.练习曲 Op.849 No.6
2.练习曲 Op.37 No.20
3.练习曲 Op.37 No.36
4.练习曲 Op.636 No.5
5.练习曲 Op.46 ***
三、复调乐曲
1.二部创意曲 ***
2.加伏特舞曲
3.英国号笛舞曲**奏鸣曲第四乐章
4.阿勒曼德舞曲-
5.布列舞曲 Op.14
6.库朗特舞曲
7.波罗涅兹舞曲
四、大型乐曲
1.小奏鸣曲 Op.66 *** 第三乐章
2.小奏鸣曲 Op.55 ***第二乐章 急板
3.G大调小变奏曲
4.F大调小变奏曲
5.小奏鸣曲Op.36 No.3 第三乐章 快板
6.小奏鸣曲Op.20 *** 第二乐章 回旋曲
五、小型乐曲
1.威尼斯狂欢节
2.自在的优胜者 拉格泰姆二步舞
3.迷人的小猫
4.冬之景
5.妖怪的嬉戏
6.快乐的农夫
7.圆舞曲 Op.12 No.2
8.手摇风琴
9.卖报歌
10.信天游
11.儿童们的舞蹈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这套教程非常注重“听觉训练”与“触觉训练”的结合。很多钢琴教材只关注“弹得对不对”,但这本教程在每一组练习的开头或结尾,都会附带一些关于“听感目标”的描述。比如,它会要求你在练习某个琶音时,想象自己正在拉动一根丝带,以此来引导学生去关注声音的连贯性和色彩。这种富有画面感的指导,极大地激发了我练习的内在动力,让枯燥的技巧训练变得像是在进行一场音乐创作。此外,它在基础乐理知识的穿插上也做得非常自然。不像传统的乐理书那样生硬,这里的乐理知识往往是通过实际的乐曲例子来呈现的,你不是在背诵概念,而是在演奏中理解概念,比如如何通过乐句分析来指导呼吸感,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应用到演奏中的宝贵经验。
评分我是一个已经停练了近十年的成年钢琴爱好者,重新拾起琴键后,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回感觉,并确保自己的技术是在“正确”的轨道上。这套教程恰恰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的难度递进设计得极其平稳,几乎没有突然拔高的陡坎,每完成一个小阶段的练习,都能明显感觉到手指的灵活性和对键盘的控制力有所提升。更让我惊喜的是,教材中穿插的那些“技术提示”部分。这些提示往往用简短精炼的语言,点出了很多我在以前学习中忽略的细节,比如如何处理重音的“爆发点”,或者如何让连奏更具歌唱性。我记得有一处关于三度和弦转位的练习,以往我总是硬着头皮去抠,而这本教材提供了一种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指法建议,让我在几分钟内就攻克了这个难点。这种“化繁为简”的教学智慧,体现了编写者深厚的教学经验,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考级大纲要求。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一看就是那种专注内容、不事张扬的教材。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清晰的排版吸引了。通常这类教程为了信息量大,排版容易显得拥挤,但《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钢琴<业余>考级教程》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音符和指法标记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在进行长时间练习时眼睛也不容易疲劳。特别是对于业余学习者而言,清晰的视觉引导至关重要,它能有效减少因看错谱面而产生的挫败感。我注意到曲目的选择上,兼顾了技术性和音乐性,不像有些教程纯粹是机械的技术堆砌。例如,在初级阶段的练习曲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不同风格的小品,让学习者在打基础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巴洛克、古典甚至浪漫主义的影子,这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审美基础。对于考级曲目而言,它遵循了学院派的严谨性,但又不失亲切感,能让自学者摸到一套规范化的学习路径,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这套教程的装帧质量也值得一提,对于经常翻阅和做记号的学习者来说,这一点很重要。纸张的厚度适中,墨水的清晰度很高,即使用铅笔做了大量的标记和擦拭,纸张也不会轻易出现磨损或洇墨的情况。这一点对经常需要携带教材去琴行上课的学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我尤其欣赏它对“踏板使用”的建议。在业余考级中,踏板的运用往往是区分水平的关键点,但很多人对此感到迷茫。书中对于不同段落的踏板标记非常详尽,而且解释了为何要使用“半踏”或“全踏”,甚至给出了替代方案,显示出教材的灵活性和对不同钢琴配置(比如家用的立式琴和专业演奏会用的大钢琴)的兼容性考虑。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原本感觉高深的踏板技巧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坦白说,当我第一次看到“海内外”这个限定词时,我有些疑虑,担心它会为了迎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考生而显得面面俱到,最终导致重点不突出。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套教程在保持中央音乐学院一贯的高标准和严谨性的同时,非常贴合业余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节奏复杂性处理上,它给予了更具针对性的分解训练。例如,对于一些常用拍号下的三连音和附点节奏的组合,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专门的“手指独立性练习”,这些练习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们并不直接是考级曲目,而是为攻克考级曲目中的难点而做的“预备动作”。这种由表及里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在练习原曲时反复卡在同一个技术点上无法突破的窘境。总而言之,这是一套既能满足应试要求,又能真正提升钢琴演奏素养的实用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