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屈万里 著
图书标签:
  • 屈万里
  • 古籍
  • 导读
  • 文学
  • 历史
  • 文化
  • 学术
  • 中国古典文学
  • 版本学
  • 文献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446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5390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古籍导读》系《屈万里全集》之一种。本书是作者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课时的讲义。主要为回答学生3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哪些是zui基本、决不可不读的书;2.每一部重要的古籍均有多种注解,读哪种注解zui为方便;3.每一种古书均有多种刻本,何种刻本为zui善。作者分3编来回答这些问题:上编,古籍概略及初学必读古籍简目;中编,明板本与辨伪书;下编,经书(八种)解题。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基本古籍的内容、版本及辨伪情况 ,介绍了治学的基本方法及途径,是初学者必读的入门参考书。

作者简介

屈万里(1907~1979年) 字翼鹏。山东省鱼台县王鲁乡东华村人。一生致力于教学及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和甲骨文研究工作,成绩卓著,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汉魏石经残字校录》、《诗经释义》、《古籍导读》、《书佣论学集》、《尚书释义》、《图书版本学要略》、《〈殷墟文字甲编〉考释》等。


目录

自序
上编 古籍概略及初学必读古籍简目
一、古籍概略
二、初学必读古籍简目
中编 明板本与辨伪书
一、治学与材料
二、图书板本问题
三、辨别伪书问题
下编 经书(八种)解题
一、《论语》
二、《孟子》
三、《周易》
四、《尚书》
五、《诗经》
六、《周礼》
七、《礼记》
八、《左传》

前言/序言

自序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裏,很多好學的學生。他們都希望能在課外讀些本國的古書,但也都感到下列的諸問題。

一、我國的古籍浩如煙海。究竟哪些是最基本的書,而决不可不讀的?

二、每一部重要的古書,都有多種的注解,初學的人,勢不能全都閱覽。如果只能讀一二種,究竟以讀哪種注解為最方便?

三、每一部古書,都有許多刻本,刻本有好的也有壞的。究竟哪種刻本的錯字較少?

以上三點,是學生們常常感到的問題。另外還有幾點,雖然一版學生不容易感到,但卻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傳世的古籍刻本,有些因為若干版本爛壞或失掉,以致有許多缺頁;有些因為若干版本漫漶,以至印本模糊,不堪卒讀;有些事任意刪節原文,而以刪節的本子冒充原本。

二、古籍中的偽書很多,而其情形卻不盡相同。有全部是偽作的,有一半真一半偽的,有既有真本又有偽本的。

三、古籍中最重的經書,它們大部分都不是一人或一時的作品,其中也有些不可盡信的資料。如果不把它們著成的時代弄清楚,就必定會影響到史料的運用。

由於上述的那些原因,從去年秋天起,中文系主任台靜農先生便讓我開了一門新課--古籍導讀。因為這一科目很少有人開過,我只得自我作古地一面編寫講義,一面試教。一年下來,學生們的反應似乎還不壞。所編的講義,就是這本《古籍導讀》。

試教時,我經常地鼓勵同學們發表對這一科目的意見,並鼓勵他們糾正講義中的錯誤。他們替我改正了不少的誤字;對於講義的內容,也曾提出了一些可取的意見。試教的結果,我自己也感覺到所編的講義,有些地方並非學生所急需,而應當予以删汰;也有些地方不够充實,而應當予以補充。於是趁暑之暇,把它修訂了一遍。為了便於請教方家,同時也為了省卻講義組繕印的麻煩,所以現在决定把它出版。

因為想儘量減少篇幅,所以這本講義,是用最淺近的文言文寫的。好在這本書是為讀文史之科的大學生們寫的,他們閱讀起來,在文字方面,當不會有吃力的感覺。

一九六四年八月五日屈萬裏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内容简介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并非一本独立的著作,而是屈万里先生宏大的学术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是对某一部具体古籍的独立研究,而是以一种纲领性的、系统性的方式,引领读者走进中国古代典籍的浩瀚海洋。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方法,旨在消弭普通读者与深邃古籍之间的隔阂,为后学者铺就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 一、 导读的意义与目标:为古籍研习奠定基石 古籍,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根脉。然而,其古朴的语言、晦涩的义理、繁复的考证,常常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屈万里先生深谙此道,他以毕生的治学经验,深刻体认到“导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书并非浅尝辄止的概览,而是以一种“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的思路,层层剥茧,循序渐进。 其核心目标在于: 1. 破除阅读障碍: 帮助读者克服文言文的理解难关,熟悉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2. 建立知识框架: 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整体格局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不同学科、不同流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培养研读能力: 教授读者掌握正确的古籍阅读方法,包括如何辨别版本、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如何运用工具书等,从而具备独立研读古籍的能力。 4. 激发学术兴趣: 通过精选的讲解和深入的剖析,展现古籍的魅力,激发读者对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更广阔的学术领域。 二、 导读的范畴与体例:系统性与选择性的结合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的范畴极其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重要领域。然而,屈万里先生并非简单罗列,而是进行了精心的选择与组织。本书的体例,既体现了其对学术体系的宏观把握,也展现了其对细节的深邃洞察。 1. 经典的甄选: 屈万里先生并非要导读每一部古籍,而是精选了那些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了某一领域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或是思想的开山之作,或是文学的巅峰之笔,或是史学的奠基之典。 2. 分类的智慧: 本书将导读的古籍按照学科领域或思想流派进行分类,例如儒家经典、道家著作、法家著作、史学名著、文学集大成之作、科学技术著作等。这种分类有助于读者建立起清晰的学术脉络,理解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 3. 导读的维度: 每一部被导读的古籍,都将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介绍作者的学术思想渊源,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品产生的深刻影响。 作品的成书过程与版本考证: 探讨作品的流传过程,介绍不同版本的优劣,为读者提供选择可靠文本的依据。 核心思想与主要内容概览: 提炼作品最精华的思想主旨,梳理其核心论点与重要篇章。 语言特点与理解难点: 分析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指出常见的理解难点,并提供化解之道。 学术地位与历史影响: 评价作品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阐述其对后世思想、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关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 介绍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引导读者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 三、 导读的特色与贡献:严谨求实,启发智慧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并非一本简单的“教科书”式的导读,它蕴含着屈万里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治学理念。 1. 思想的穿透力: 屈万里先生的导读,绝非仅仅是对文本的机械解读,而是深入挖掘古籍背后蕴含的思想精华。他能够从纷繁的文字中提炼出作者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展现其思想的原创性与时代价值。 2. 方法的示范性: 本书在讲解过程中,无形中展示了屈万里先生严谨的治学方法。他对文献的审慎态度,对考证的细致入微,对义理的深刻体悟,都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他教会的不仅是如何阅读古籍,更是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3. 前瞻性的视野: 屈万里先生在导读中,常常能将古代的思想与现代的学术范式相结合,揭示古籍中可能被忽视的价值,或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赋予其新的意义。这种前瞻性的视野,使古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4. 启发式的引导: 屈万里先生的导读,并非“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善于通过提问、类比、启发,引导读者主动思考。他鼓励读者独立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而非盲从于任何一家之言。 5. 学术的传承: 本书不仅是对过往学术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学术研究的激励。它旨在培养一批能够深入理解、创新运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人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 结语:开启探索中国智慧之门的钥匙 《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是一把钥匙,它能帮助读者打开中国古代智慧的大门,穿越历史的迷雾,触摸先贤的脉搏。它不是一本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是通往浩瀚古籍世界的一条坦途。无论您是初涉古籍的学子,还是有志于深入研究的学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在屈万里先生的引领下,您将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徜徉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古籍之中,发掘其不朽的价值,汲取其永恒的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准,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拖沓,也没有为了求快而牺牲深度的遗憾。作者在选择导读的重点和案例时,展现了极高的洞察力,每一章的切入点都非常巧妙,总能迅速抓住读者对该领域最核心的疑惑点进行解答。例如,它对史部典籍的梳理,不仅清晰地区分了正史、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不同史书的特点,更关键的是,它指导我们如何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阅读史书,辨别史料的真伪与偏颇。这种“授人以渔”的指导理念贯穿始终,让人感到受益匪浅。它不像市面上其他导读那样只是罗列书单,而是真正深入到文本的肌理之中,提供了进入古籍世界的可靠航线图,对于想要严肃对待中国古典阅读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导读”这类书籍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内容过于泛泛而谈,或者过于偏重某个单一领域。然而,这本《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展现了惊人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仅仅停留在对书目的简单介绍,而是将导读的视角放在了整个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宏大图景中。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文献载体演变的梳理,比如从竹简到纸张的变迁,以及由此对文本传播产生的影响,这些细节的剖析,让我对“古籍”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作者的文笔老练,逻辑严密,虽然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但组织得井井有条,让人读起来思路清晰,绝无迷失方向之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读几本书,更是教你如何系统地理解整个古代知识体系的构成和演进,对于想要系统性提升自己阅读能力的读者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扎实的学术功底所折服,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阐释古代经典时的那种“人情味”。很多学者的著作读起来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温度,但在这本书里,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些古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比如,在导读一些文学名著时,作者并不只是分析其艺术手法,还会穿插讲述这些作品在历史长河中对后世文人的具体影响,这种“活化”古籍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去重读那些“老朋友”的兴趣。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十分考究,细节之处彰显了对阅读者的关怀,让我在沉浸于晦涩的古籍知识时,也能享受到愉悦的阅读体验。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导读手册,更像是一次与古代智慧进行深度对话的邀请函,让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对古代典籍充满了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途径。《屈万里全集·古籍导读》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小白量身定做的。它的行文风格非常亲切自然,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就像是有一位饱学之士坐在你旁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领略古籍之美。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总能抓住核心要点,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古籍的特点。比如,它对先秦诸子散文的解读,就让我对《论语》和《孟子》的阅读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鲜活的思想碰撞。这本书在引导我们如何去“读”古籍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法论,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宝库。这本书绝对是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们不可多得的珍品,强烈推荐!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对古代文献的了解一直停留在“知道名字”的层面,阅读起来常常是囫囵吞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作者在介绍每一类古籍时,都会兼顾其历史背景、体例特点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有效地进行主题式阅读。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利用目录和索引来快速定位信息的讲解,对我这种需要经常查阅资料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的实操指南。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精准而有力,没有一句废话,信息密度极高,但读起来却不感到吃力,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结构设计能力。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庞大而令人生畏的古籍世界,分解成了一系列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模块,让每一次阅读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本书带来的,不光是知识的增长,更是阅读信心的重塑。

评分

还可以。。 。 。。。。。。。。。

评分

屈先生指导阅读研究古籍之作,能掌握很多知识,很有启发性。可惜印装一般,尤其用纸。

评分

物美价廉的好书。学习学习

评分

非常满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

1 人物生平

评分

1945年,随中央图书馆迁至南京,历任编纂及特藏组主任。

评分

《新白娘子传奇》里,碧莲曾经跟天不怕地不怕的戚宝山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宝山偏不信邪,开了个豆腐店起早贪黑卖豆腐,才真正尝到了人间百味。所以,看到小津安二郎说自己是只会做豆腐,不会做咖喱饭和炸猪排的人的时候,我认为他并不是在自谦,相反的,他是在表达做豆腐的辛苦。      若在现在苛刻的评论家眼中,小津战后的导演生涯,简直可以用“毫无突破”来形容。他热衷于反复拍摄同一个题材的作品,视角永远局限于战后日本的普通家庭,很少有外景,基本上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十叠大小的空间里。所试图展现的主题也大致统一,即描写传统的家族制度和家庭观念是如何在崭新的时代中显得不合时宜,进而走向分崩离析的。他甚至不在意自己重复自己,光是“送嫁”这一个题材的电影,他就先后拍了《晚春》、《秋日和》及《秋刀鱼之味》三部。然而,就是这样近乎偏执的专注,才将他做豆腐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国际影坛公认的大师。

评分

图书不错,纸张也好,活动满减太赞了!

评分

不错呀,挺好的呀,总算买到了呀,喜欢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