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超值版)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超值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浩明 著
图书标签:
  • 曾国藩
  • 家书
  • 唐浩明
  • 历史
  • 文化
  • 修身
  • 养性
  • 励志
  • 经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0329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738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8
字数: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唐浩明先生分别从曾国藩家书、奏折、语录中精选有价值之部分,加以评点而成,物美超值!经典珍藏本《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三书,为岳麓书社线装版唐浩明评点三部曲之改版,采用平装简体的形式,集中推出。其内容与原版相同,经唐浩明先生分别从曾国藩家书、奏折、语录中精选*有价值之部分,加以评点而成。

作者简介

  唐浩明,岳麓书社首席编辑湖南省作协主席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执行主编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作者曾国藩“异代知己”。

目录

001.破天荒翰林
禀父母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
002.一个不同凡庸的乡村农民
禀祖父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003.为学譬如熬肉
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004.读书之要在格物致知
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005.戒烟写日记主静
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006.感春诗慷慨悲歌
致温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007.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问
致诸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008.盈虚消息之理
致温弟沅弟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009.作如火如荼之文
致诸弟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010.治学以有恒为主
致诸弟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011.以杜门谢客为好
禀父母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
012.连升四级
禀祖父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013.曾府的五个千金
禀父母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014.接续家风的大功臣郭筠
禀父母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
015.升授礼部侍郎一
禀父母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016.不存做官发财之念一
致诸弟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017.官宦之家与孝友之家
致诸弟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018.因贺女庶出而暂缓亲事
致诸弟成丰元年十月十二日
019.老父训斥侍郎儿
致诸弟成丰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020.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
谕纪泽成丰二年九月十八日
021.由侍郎变为湘军统帅
禀父咸丰三年十月初四日
022.让人快速致富的战争吸引乡民
禀父咸丰四年z月二十五日巳刻
023.守耕读之家本色
致诸弟成丰四年四月十四日
024.百年旧档重见天日
……

精彩书摘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超值版)》:
  在此之前,朝廷原本是调绿营将领提督衔总兵周天受任浙江援军统领的,但因资望浅,不足以服湘军之众,于是改调钦差大臣、江宁将军满人和春,恰遇和春生病,不能就任,朝廷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统领,李鹤年的奏请恰逢其时,咸丰帝立即允准。五月二十一日,颁发上谕:“东南大局攸关,必须声威素著之大员督率各军,方能措置裕如。曾国藩开缺回籍,计将服阕……前谕耆龄饬令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等驰援浙江,该员等系曾国藩旧部,所带勇丁,待曾国藩调遣,可期得力。本日已明降谕旨,令曾国藩驰驿前往浙江办理军务。”
  与此同时,湖南巡抚骆秉章在与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商量后也向朝廷上了一道请曾氏复出折,其理由与李鹤年同:“现在援江各军将领,均前侍郎曾国藩所深知之人,非其同乡,即其旧部,若令其统带赴浙,则将士一心,于大局必有所济。”并同意每月由湖南湖北两省各筹饷银二万两。这道奏折也很快地得到咸丰帝的嘉奖。
  曾氏正处在日夜反思检讨、痛悔因失误而造成自己创业别人立功的难堪局面,深恐军事进展快速,不日将下江宁获全胜,欲作补救都已来不及的时候,突然天降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他怎能不欣喜,不抓紧?何况,经愧悔而彻悟、已进入黄老之门的曾氏,也已经意识到先前那种怨天尤人、伸手要官要权的做法亦不妥当。就这样,谕旨一旦到达黄金堂,他便精神立振,忡忧之症瞬间消失。按礼制,他还有一年多的丧期;论职守,他依然只是虚悬客寄。所有这些,现在他统统都不再提了。
  浙江之行,还给他带来另一层欣喜,那便是他记得其父对他说过一桩旧事。
  他父亲少时在南岳烧香抽签,抽得的签文为“双珠齐人手,光彩耀杭州”。
  ……

前言/序言


历史的沉思:近代中国士人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探索 一本追溯近代中国精英阶层精神世界与家国担当的深度研究之作。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人物的家书评注,而是将目光投向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时期,那一批承载着儒家传统与时代使命感的士大夫群体的精神图谱。它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骨架,以丰富的史料为血肉,深入剖析了在内忧外患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如何构建其道德伦理、如何应对权力与责任的张力,以及他们如何在其个人的日记、奏折、往来信函中,展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复杂心路历程。 第一部分:士大夫的困境与抉择 本卷详细梳理了晚清士人所面临的“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到太平天国的内乱,传统儒学思想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本书通过对一系列重要历史文献的爬梳,探讨了“格物致知”如何在新式学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典理想如何在现实政治的泥沼中艰难维系。 核心议题聚焦于: 1.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分析士人阶层在“中体西用”思潮下的思想挣扎。他们如何在维护儒家伦理核心的同时,尝试吸纳西方技术与制度的合理性?这种内在的矛盾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决策和言行? 2. 权力与道德的平衡: 深入考察地方大员在处理地方治理、镇压叛乱以及与中央朝廷周旋时的道德困境。面对紧急状态下的非常手段,他们如何寻求内心的道德自洽?本书不作简单的褒贬,而是致力于还原其决策环境的复杂性。 3. “立身”之学的新诠释: 探讨在国家命运飘摇之际,“立身”的内涵如何从个人的道德完善扩展到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担当。士人阶层如何重新定义其社会功能与历史使命? 第二部分:家国一体的伦理重构 古代中国“家”与“国”是紧密相连的有机体。本书的第二部分着重于考察在时代剧变中,士大夫如何处理其家庭责任与国家责任之间的关系。与简单分析家族管理不同,本部分侧重于伦理观念层面的深刻变化。 对不同维度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父权与君权的微妙关系: 在国家权力衰微之时,地方精英的权威基础是何?本书通过分析其私人信件中对子侄辈的教诲,揭示了如何将维护家族荣耀的手段,巧妙地转化为维护地方秩序和国家稳定的工具。 “勤俭”与“功业”的继承: 传统家训强调的勤俭持家,在面向巨额军费开支和地方建设需求时,如何被赋予了“开源节流,以济国用”的新意义?考察了功业心如何在家族传承中被塑造和激励。 女性在士人家庭中的角色变迁: 尽管传统史观侧重男性叙事,本书也尝试从侧面捕捉士人妻妾在家中对子嗣教育和家庭财政管理中的作用,这些无名女性如何成为维系传统价值的坚实后盾。 第三部分:士人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超越了晚清的特定历史时期,着眼于这批精英阶层留给后世的深层精神遗产。它探讨了他们的思想与实践,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民国初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心理。 主要内容包括: 1. 精英主义的残留与演变: 探讨晚清士人所秉持的“能者治理”思想,如何在新的政治形态下,转化为对专业知识分子和技术官僚的推崇,以及这种倾向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2. 个人反思的深度与局限: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自我批判记录,分析他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其反思的深度是否能有效催生制度性的变革,还是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自我调适。 3. 历史记忆的构建: 考察这些士人及其后代,如何书写和建构自己的历史叙事,以维护其家族的声誉和其所代表的士人精神的价值。 本书的价值在于: 它不满足于对某一特定人物的书信进行逐句解读,而是试图搭建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史框架,用以理解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生态、伦理选择与历史担当。它引导读者超越简单的成功或失败论断,去体会历史巨变中,人性的坚韧、思想的纠结与责任的重量。阅读此书,如同走进一个充满烟尘与思考的时代回廊,触摸那些在巨大历史洪流中努力站稳脚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向来对清末民初的史学名著持谨慎态度,总怕遇到过度美化或刻意拔高的文字。然而,《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超值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评点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入世”的视角。唐先生的文字风格非常接地气,他会用一些非常现代的词汇来类比曾国藩处理的复杂局面,比如用“项目管理”的眼光去看待湘军的筹建与维持,用“情绪劳动”来解读曾国藩如何平衡朝堂与家人的期望。这种跨时代的对比,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原本可能觉得枯燥的古代信函变得鲜活有趣。我尤其欣赏他对“修身”这一核心概念的解读,他强调的并非是空泛的说教,而是落实到具体的日常习惯中,比如如何对待口腹之欲,如何规划每日的时间表。这套书的超值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人生优化指南”,而非仅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虽然可观,但阅读过程却异常流畅,这得益于唐浩明先生极具条理性的评点结构。他似乎总是能精准地抓住曾国藩书信中的“痛点”和“亮点”,然后用一段精炼且富有逻辑性的文字将其剖析透彻。我注意到他对于“守拙”这一概念的阐述尤为独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人都追求“聪明才智”的展现,但唐先生通过解读曾国藩,强调了“不露锋芒,蓄积实力”的深远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更是一种高级的战略定力。他将家书中的训诫,转化成了关于如何进行长期主义投资的教案。对我而言,最实用的部分是其中关于如何对待“批评”和“挫折”的章节,曾国藩面对政敌的攻击时所展现出的沉稳和反思,在唐先生的梳理下,变成了一套可操作的“心理防御系统”。这套书读完后,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清洁”,受益匪浅,是真正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方向的佳作。

评分

初读这本“超值版”,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编排设计。装帧精美,纸张的触感也令人愉悦,这本身就为阅读体验加分不少。更关键的是,唐浩明的评点角度极其刁钻且贴合实际。他并非一味地推崇曾国藩的“完人”形象,而是非常坦诚地指出了曾国藩在某些决策上的犹豫和反复,这种客观和辩证的态度,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曾国藩晚年对子侄辈的教诲部分。那段关于“读书须为践行”的论述,被唐先生拆解得细致入微,他不仅解释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还联系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这不像传统的注释本,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进行了深层次的哲学对话。读着读着,我仿佛不是在读一堆家书,而是在参与一场跨越百年的智慧交流会。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记录了多少历史事件,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框架。对于那些在人生十字路口感到迷茫的年轻人,这本书提供的指引是扎实而有力的。

评分

这本《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超值版)》实在是令人爱不释手,光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厚重。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市面上众多版本中又一个普通的整理汇编,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唐浩明先生的点评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他并非仅仅是逐字逐句地解释古文,而是站在现代管理学和个人修养的视角,深入剖析曾国藩在信件中流露出的智慧与权谋。比如,在谈及处理家庭矛盾和管理湘军时,曾国藩的那些看似平淡的嘱托背后,蕴含着极其高明的“驭下之术”和“自律之道”。唐先生的解读,使得那些陈旧的文字瞬间焕发出生命力,让我这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如同醍醐灌顶。尤其是一些关于“慎独”和“持恒”的论述,放在今天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简直就是一剂清凉散。我尝试着在日常工作中实践他所强调的“勿急躁,勿冒进”,效果立竿见影,心情平和了许多。这套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绝对是物超所值,对于希望提升自我、学习传统智慧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藏佳作。

评分

说句实在话,我购买此书纯粹是出于对曾国藩的好奇心,原本期望值并不高,以为不过是出版社为了“超值”二字而堆砌凑数的版本。谁知,唐浩明先生的评注犹如沙漠中的清泉,一解我心中对这位“楷模”的刻板印象。评注的叙事感极强,他不仅仅是点评,更像是在为曾国藩写一份详尽的“人物小传”,穿插解释了每一封家书背后的政治博弈和个人心境波动。我发现在他点评一些关于“疾苦与病痛”的信件时,那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悟,读来令人动容。他将曾国藩的“怕死”和“自律”联系起来,阐述了一种对时间极其珍视的生存哲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剥离了历史的尘埃,将曾国藩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挣扎求存的复杂个体。对于那些希望了解一个真实、多维度的曾国藩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的解读是极其深刻和富有洞察力的,远超乎一般评注的范畴。

评分

很不错的书,十分喜欢,以后还来买书

评分

好书值得推荐给大家哦

评分

书的纸质比想象中的好,价格也比相同书名的书便宜,物超所值。书的内容我看了一点,是按照时间顺序收录的,也有相关的解释,是值得拜读的好书。

评分

所选内容不在多而在于精,唐浩明的点评不可或缺!

评分

曾国藩,也算是火爆的文化现象了吧,选择岳麓的超值版先有个大致了解。

评分

这本书应该好看,值得一看,京东搞活动买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好书,正版,又买了原版的家书,两本结合看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就是快递安装的太简陋了!新书拿到手就损坏了!对快递公司的包装非常不满意。连保护书籍的纸箱都没有!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希望能引起快递公司的重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