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职业分类
  • 职业标准
  • 行业分类
  • 劳动经济
  • 人力资源
  • 就业指导
  • 统计数据
  • 规范标准
  • 中国职业
  • 职业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167220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741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职业分类大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统计局启动,经74个国务院部门和行业组织,近万名专家、学者、一线从业者、有关工作人员,历时五年,七易其稿,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的修订工作,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2015年版《大典》是我国职业分类的专业性文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书配有光盘,随书赠送给读者,可实现全文阅读、关键词检索。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运用科学的职业分类理论和方法,参照国际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工的特点,在1999年版《大典》的基础上,按照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技能水平相似性为辅”的分类原则,将我国职业分类体系调整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并列出了2670个工种,标注了127个绿色职业。2015年版《大典》在分类上更加科学规范,在结构上更加清晰严谨,在内容上更加准确完整,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修订说明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版)编制说明
分类体系表
正文
职业名称笔画索引
职业名称拼音索引
附录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机构成员名单
曾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作出贡献的原工作委员会和原专家委员会人员名单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从事民航机场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技术管理并指导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规划机场选址;
  2.编制机场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规划;
  3.规划机场跑道方位和长度;
  4.分析预测起降飞机机型、数量、客货运输量,规划停机坪面积和形状;
  5.勘测、设计机场跑道和停机坪并指导施工、维修;
  6.进行机场助航设施的选型和定位;
  7.确定和管理机场周围净空范围
  2-02-18-12铁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铁路基础设施勘测、设计、检测、技术管理并指导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勘测、设计线路,确定轨道平纵面参数;
  2.设计、检测轨道结构、部件、防灾及安全防护设施,并指导施工;
  3.勘测、设计路基及安全防灾设施并指导施工,检测路基工程质量;
  4.勘测、设计桥梁、隧道及设备安全防灾措施并指导施工,试验、检测、鉴定桥梁、隧道运用条件及技术状态;
  5.设计、检测、评估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和通信信号系统,并指导施工;
  6.制订系统调试方案,进行部件和系统功能调试及安全评估
  2-02-18-1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水库、水电站、引(供)水工程、灌排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及辅助设施规划、勘测、设计并指导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调查水能开发、利用和农田水利运用状况;
  2.规划、勘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
  3.编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和概、预算;
  4.制订、实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指导施工;
  5.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的技术工作
  2-02-18-14爆破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爆破工程理论和技术研究,指导爆破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研读地质勘查报告,分析爆破区周围爆破环境;
  2.制订爆破工程项目施工计划或方案;
  3.进行爆破工程项目现场技术指导;
  4.制订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并检查实施情况;
  5.制订盲炮处理技术措施,指导盲炮处理;
  6.参加爆破事故调查、处理
  ……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并于2015年正式颁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级职业分类标准。它并非一本讲述具体某类职业工作内容的图书,而是一套系统、科学、权威的职业编码体系和分类框架,旨在对我国的各类职业进行科学的界定、划分和统计,为人力资源管理、就业促进、职业教育、社会保障、统计调查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核心内容与价值: 这部《大典》的核心在于其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职业名称,而是构建了一个层级分明的职业分类体系,将所有职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这种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深入分析。 1. 职业编码与分类体系: 《大典》为每一个职业都赋予了一个唯一的八位数字编码。这个编码并非随意生成,而是遵循严格的编码规则,反映了职业的层级关系和所属领域。整个分类体系通常采用“门类—大类—中类—小类—职业”的层层递进结构。 门类: 这是最高层级的分类,通常代表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领域,如“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大类: 在每个门类下,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大类,更具体地反映了该门类下的主要业务活动或职业群体。 中类: 在大类下,进一步细分为中类,代表了具有相似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或工作对象的职业群体。 小类: 在中类下,进一步细分为小类,是相对精细化的职业划分。 职业: 最底层的分类单元,代表了具体的、可识别的职业活动。 这种结构化的分类体系,使得《大典》能够系统地梳理和管理庞杂的职业信息,便于进行宏观的职业结构分析和微观的职业个体识别。 2. 职业描述与界定: 尽管《大典》本身不是一本职业工作指南,但它为每个职业(小类及其以下)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职业描述。这些描述旨在界定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其在生产和服务中的定位。这些描述是理解和应用职业分类的基础,确保了分类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 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大典》(2015年版)的制定,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际通用的职业分类标准,如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以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职业分类体系。通过与国际标准的比对和衔接,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也为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和人才交流提供了语言基础。 4. 数据收集与统计的基础: 《大典》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作为国家职业统计的基础性工具。无论是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的职业调查,还是统计局进行的劳动力市场统计,都需要以《大典》为依据,对各类职业进行准确的界定和编码,从而生成可靠的职业数据。这些数据是分析就业结构、识别就业趋势、预警就业风险、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的关键依据。 5. 促进就业与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与服务: 《大典》为就业指导机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了清晰的职业信息库,帮助求职者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职业教育与培训: 《大典》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设定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技能培训的参照标准,有助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评价与管理: 企业可以参考《大典》来建立内部的岗位体系、进行人员招聘、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6. 社会保障与政策制定: 失业保险与社会救助: 在涉及失业保险金的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的发放等方面,《大典》可以作为界定职业身份和技能水平的依据。 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 通过对不同职业的分布和需求进行分析,政府可以更精准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为何它不是一本“故事书”或“技能手册”: 与那些详细介绍某个具体行业、某个职业的工作流程、所需工具、典型案例或从业者经验的书籍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重点在于“分类”和“编码”。它是一本“结构图”和“参照表”,而不是一本“操作指南”。 它不会教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但会告诉你“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这个职业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其大致的职责范围。 它不会列出详细的厨师食谱,但会把“厨师”归入特定的职业类别,并简述其工作性质。 它不会提供面试技巧或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但它为理解和分析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及特定职业群体的规模和构成,提供了最基础的工具。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是一份宏观的、结构性的、统计性的职业参照体系。它如同一个国家的“职业地图”,勾勒出所有职业的轮廓、边界和相互关系,为国家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科学管理、决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是一部“工具书”和“基础标准”,而非一本“内容性”或“指导性”的读物。它的价值体现在其作为一项国家标准的指导作用和应用广度,而非其自身文本的文学性或叙事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职业演变趋势的某种“预见性”。虽然它是一个既定年份的版本,但其中对于一些新兴或正在被技术快速迭代的工种的描述,已经体现出了相当的超前性。我特别关注了那些与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相关的部分,对比十年前的职业目录,能明显感受到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强。它并没有停留在对传统手艺或岗位的简单罗列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岗位所需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这种结构化的分析,让我认识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更依赖于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不是单一技能的精通。阅读时,我常常会思考,如果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我会如何利用这本书来规划我未来十年的学习路径。它提供的不仅是“做什么”的答案,更是“如何成长”的蓝图,虽然篇幅浩瀚,但思路却异常清晰,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简直是一场视觉和智力的双重考验。它确实体现了国家级标准的严格性,每一个字都力求准确无误,但大量的表格、层级代码和密集的文字,使得连续阅读的流畅性大打折扣。我通常需要在一个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配合高亮笔和便签纸才能勉强消化其中的信息。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内容不够精炼,篇幅必然会更加惊人,所以这种取舍是可以理解的。它更像是需要被“查阅”而非“阅读”的书籍。我发现,当我需要验证一个行业标准的准确性或解释一个职位的官方定义时,它提供的确定性是其他任何网络信息源都无法比拟的。它带来的那种“找到了标准答案”的踏实感,是衡量它价值的关键所在,尽管翻阅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它的阅读体验嘛,坦白讲,更像是在啃一本非常硬核的专业技术手册,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休闲读物。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算勉强啃完了核心部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照网络资料,来理解一些特定行业术语的实际含义。它的价值在于其体系的完整性和标准的统一性,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或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机构来说,简直是宝库。但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对职业分类不甚了解的人来说,开篇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编码系统可能会形成一道不小的门槛。不过,一旦你坚持下来,并学会了如何利用它的索引和交叉引用功能,你就能体会到它强大的检索能力。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按规则排列的精密仪器,你需要先学会如何操作它,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我用它对比了我现有岗位的技能描述,发现了不少自己知识盲区需要立刻补强的地方,这点让我非常受用。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行业研究的学者,我通常对这类官方出版物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但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期的“标准”范畴。它不仅仅是分类,更是一种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映射的缩影。我尤其欣赏它在职业活动描述中所采用的客观、去情绪化的语言,这为进行跨区域、跨时间段的职业结构对比研究提供了统一的基准。然而,对于一些高度细分、刚刚兴起的“微创新”职业,这本书的收录速度似乎略显滞后,这或许是任何静态出版物都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对于理解宏观的劳动力量配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它无疑是当前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我建议所有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或人才政策制定的同仁,都应该将它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可量化的参照系。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职业规划的“天书”啊!我拿到手就立刻翻了起来,那种厚重感和内容的详实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下足了功夫的。我最喜欢它那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编排,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职业层级划分和具体岗位描述。对于一个正在迷茫阶段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点亮了一盏明灯。我记得我之前对某个新兴行业的工作内容一直很模糊,但在书里通过层级解析,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不同层级对技能的具体要求。这种清晰的脉络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带着官方文件特有的权威性,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信赖感。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职业导师在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咨询,每一个章节的布局都体现了对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它不只是罗列职业,更是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劳动市场运作逻辑的思维框架,为我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好!

评分

很好的一本工具书!很好的一本工具书!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评分

收到了书,很好,很有用,好评

评分

最新版。书很好,但内容失望。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以为会很厚,结果也不是很够?,纸的质量很好呢

评分

质量还可以,发货速度挺快的!

评分

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