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當前網絡犯罪引發的司法睏境和立法缺陷進行瞭全麵的審視,對於重點領域提齣瞭可行性的司法完善思路,能夠迅速地提升司法實踐中網絡犯罪的預防和製裁效果,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瞭未來刑事訴訟法完善的整體思路。
本書內容共分為五章,*一章提齣瞭司法解釋建議稿《關於辦理網絡犯罪案件調查取證若乾問題的規定(草案)》;第二章提齣瞭司法解釋建議稿《關於技術偵查措施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第三章提齣瞭司法解釋建議稿《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第四章提齣瞭司法解釋建議稿《關於辦理刑事案件電子數據鑒定規則(草案)》,第五章提齣瞭《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本書*一至四章中,每章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彆為草案條文、草案條文的說明和理由、草案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的實證案例分析,以期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相結閤。第五章為對《刑事訴訟法》相關條文進行修改的建議稿,按照《刑事訴訟法》現有條文順序排列。
於誌剛,男,1973年生,洛陽人。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法學學士(1995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1998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2001年進入中國政法大學任教,次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4年至2005年赴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2005年破格晉升教授,2006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同年開始兼任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至今,2009年——2012年5月任研究生院副院長,2012年5月任教務處處長,2015年5月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2010年獲北京市五四青年奬章,當選第11屆全國青聯委員,2013年受聘為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工作專傢委員會委員。
近20年來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200餘篇,齣版《傳統犯罪的網絡異化研究》等個人專著12部,閤著多部,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傢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20項。曾獲教育部高校優秀科研成果奬、霍英東青年教師奬、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奬、司法部科研成果奬等科研奬勵,以及寶鋼優秀教師奬、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奬等教學奬勵。2010年11月,當選第六屆全國十大傑齣青年法學傢。
田剛,男,1986年生,中國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法學博士,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訪問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犯罪實證研究和網絡犯罪,近年來發錶學術論文十餘篇,主編著作一部,參編著作三部,主持部級課題一項,校級課題四項,參與國傢、省部級課題十項。
第一章網絡犯罪案件調查取證領域的司法完善
第一節《關於辦理網絡犯罪案件調查取證若乾問題的規定(草案)》
第二節《關於辦理網絡犯罪案件調查取證若乾問題的規定(草案)》草擬說明及理由
第三節《關於辦理網絡犯罪案件調查取證若乾問題的規定(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第二章技術偵查措施領域的司法完善
第一節《關於技術偵查措施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
第二節《關於技術偵查措施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草擬說明及理由
第三節《關於技術偵查措施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第三章刑事訴訟審查判斷電子數據領域的司法完善
第一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
第二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草擬說明及理由
第三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乾問題的解釋(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第四章刑事訴訟電子數據鑒定領域的司法完善
第一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電子數據鑒定規則(草案)》
第二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電子數據鑒定規則(草案)》草擬說明及理由
第三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電子數據鑒定規則(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第五章刑事訴訟法的未來立法完善
第一節電子數據規則的立法完善
第二節偵查人員勘驗、檢查、搜查規則的立法完善
第三節檢析規則的立法完善
第四節技術偵查規則的立法完善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網絡安全和法律動態的觀察者,我一直認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其與時俱進。尤其是在網絡空間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固守陳規是遠遠不夠的。《中國網絡法律規則的完善思路:刑訴法捲》這個題目,讓我覺得它非常有前瞻性。我設想,書中可能不僅僅是羅列現有的法律條文,然後指齣不足,更可能是深入分析這些不足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技術發展對傳統法律概念的衝擊,國際網絡犯罪的新特點,以及我國在立法理念上是否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調整。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諸如“電子證據的固定與保全”、“跨境網絡犯罪的管轄權問題”、“人工智能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與風險”等前沿議題。一套行之有效的網絡刑事訴訟規則,不僅關乎國傢安全,也直接關係到公民的閤法權益。這本書若能為這些棘手問題提供一些富有洞見的解決思路,那它無疑將成為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
評分我是一名法律從業者,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與網絡相關的案件。在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爆炸式發展,傳統的刑事訴訟框架在應對層齣不窮的網絡犯罪時,顯得愈發捉襟見肘。例如,對於電子數據的提取、固定和鑒彆,標準的缺失和操作的睏難時常讓案件陷入僵局。又如,跨境網絡犯罪的追查和管轄權衝突,更是對現有法律體係提齣瞭嚴峻的挑戰。《中國網絡法律規則的完善思路:刑訴法捲》這樣的主題,精準地擊中瞭當前網絡法治建設的痛點。《刑訴法捲》的側重點,讓我預判書中會聚焦於刑事訴訟的各個環節,從立案偵查、證據收集、庭審程序到判決執行,都可能涉及網絡化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齣一些前瞻性、創新性的完善思路,例如如何構建更靈活高效的電子證據規則,如何優化跨境閤作機製,以及如何在保障偵查效率的同時,更好地平衡人權保障。
評分網絡時代的法律變革,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我一直認為,法律的生命力體現在它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中國網絡法律規則的完善思路:刑訴法捲》這個書名,就精準地抓住瞭這個核心。我之所以對此書感興趣,是因為我深刻感受到,我們現有的刑事訴訟法在麵對虛擬世界的種種復雜性時,確實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說,網絡身份的匿名性,如何進行有效的身份辨識和追蹤?網絡信息的瞬息萬變,如何確保電子證據的完整性和原始性?以及,網絡犯罪的跨地域性,如何纔能有效進行國際閤作,共同打擊犯罪?這本書如果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並提齣一些切實可行的、具有前瞻性的完善思路,那它無疑會對中國網絡法律體係的進步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我尤其希望書中能涵蓋一些關於技術與法律融閤的思考,以及如何在這種融閤中找到平衡點,以期構建一個更加適應時代需求的網絡刑事訴訟環境。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身處信息時代、網絡飛速發展的我們,提供瞭一個審視和思考中國網絡法律規則,特彆是刑事訴訟法層麵的重要契機。我是一名普通讀者,對法律並非專業齣身,但在日常生活中,網絡已經滲透到方方麵麵,隨之而來的法律問題也日益凸顯。每次看到網絡犯罪的新聞,或是涉及網絡證據的庭審,我都會思考:我們現有的法律體係,是否足夠應對這些新興挑戰?《中國網絡法律規則的完善思路:刑訴法捲》這樣的書名,直接點明瞭核心議題,讓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深度和廣度充滿瞭期待。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從哪些角度切入,來分析當前網絡刑事訴訟麵臨的睏境?是偵查手段的局限性?是證據認定的復雜性?還是程序保障的有效性?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改革建議,來彌閤現有法律與飛速發展的網絡現實之間的鴻溝?如果能在這方麵有所啓發,那將是對我個人理解法律、認識社會的一大裨益。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標題《中國網絡法律規則的完善思路:刑訴法捲》感到非常好奇。我平時在網上衝浪,也知道網絡犯罪時有發生,但具體到法律層麵,尤其是刑事訴訟法,我瞭解得並不多。我常常在想,當一個案件涉及到網絡證據時,比如聊天記錄、社交媒體信息、電子支付憑證等等,這些證據如何纔能被閤法地收集、固定,並在法庭上被有效采信?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是否存在一些模糊地帶或者明顯的不足?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就是在探討這些關鍵點。我希望書中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嚮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解釋清楚,在網絡刑事訴訟中,我們有哪些權利,偵查機關和司法機關又應該遵循哪些程序。如果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讓網絡刑事訴訟更加公正、高效的思路,那對我而言就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