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一本深度讲解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书,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作为*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死亡教育”的总点击量在全美国已超数亿次。此书第八版编辑,详细讲述了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社会变老、临终与死亡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临终关怀”“正视死亡”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书中介绍的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生动具体,易懂易行;并从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等多种角度论证濒死状态、死亡与丧亲关怀,意在帮助读者树立科学死亡观,消除死亡焦虑与恐惧。
Michael R. Leming,美国圣奥拉夫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教授,圣奥拉夫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创始人,曾开设死亡相关课程并教授超过35年。
George E. Dickinson,南卡罗来纳查尔斯顿学院社会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老人学博士后、肯塔基医学院死亡学博士后、康涅狄格大学医学社会学博士后。
周艳,山东大学英文翻译系,曾翻译黑天鹅出版社英文书籍《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慢半拍图书公司英文书籍《成功秘笈》全书翻译;山东省外事办主编的《黄河与泰山――中华文明之源与世界遗产》书籍部分翻译;Great blessing from Yellow River and Mount Taishan――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tiage Site;
李鸿章游历欧洲的相关旧籍翻译;
《年轻资本:华尔街风暴后年轻人的隐秘世界》书籍部分翻译;
Empires with Expiration Dates《帝国终结》全书翻译;
知道结局才能更好地演好角色,克服死亡恐惧、摆脱死神阴影的*好方法是揭开面纱、搞清真相!这正是《温暖消逝》这部书为您所做的。当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亲人谈些什么?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丧亲关怀”等理念均做了详尽的说明,将给未来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以无限启迪。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心理科副主任 王凤香
我在每一刹那都是新的生命,过去的不要想,到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回想当年。所以要常常记得现在、今天,不要去想自己是中年还是老年,只感受到我是一个人,我有我的生命,我的生命就是今天,就是现在的这一刹那。这一刹那,就是我可以掌握的全部生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未来,这是尼采的思想,也是对《温暖消逝》一书读后的感悟!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 游苏宁
关于作者
前言
我们缘何要写一本关于死亡和濒死的书?
我们期望通过本书能实现什么?
第 1章 死亡教育:正视濒死、死亡与丧亲之痛
当前人们对死亡和临终话题的兴趣
人们对于死亡话题的兴趣为何持续增加?――死亡之谜
别具一格的“死亡课”――死亡教育
死亡病因与预期寿命
“死亡教育”是为了活得更好
当代人的死亡观
死亡,拒绝还是接受?
你惧怕死亡吗?
冥想自己的死亡
第2章 与“死亡”一起成长和变老
童年
在孩子脑海中的“死亡”
向孩子解释死亡和濒死
请对孩子诚实和坦率
青春期
最初的身份危机与死亡焦虑
媒体的影响与死亡话题的交流
成年时期
恐慌与拒绝
反思与接受
个人成长
老年期
“老”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
最好的告别,淡化死亡恐惧
实现圆满,觅一处安息之所
第3章 从容应对老化的身体和灵魂
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
身心机能衰退,当生活无法自理
死于癌症与心脏病
治疗方案,无力回天的老年病症
姑息治疗,保证最好的临终生活质量
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
临终关怀运动
第4章 正视死亡的过程与丧亲之痛
死亡的意义
时间意义:处理预后情况
空间意义:隔离与限制
价值意义:重评生命与死亡的价值
客观和主观意义:如何接受临终现实与亲者分离
社会情境意义:对环境的定义
库伯勒罗斯的死亡五部曲
丧亲之痛,如何迎接生命的终点
与濒死的亲人相处的压力
帮助孩子面对即将去世的父母
面对濒死的孩子
从医疗到照顾,有尊严地死去
应对丧亲之痛
第5章 一生中可能经历的死亡悲痛
父母经受失子之痛
失去胎儿或婴幼儿
失子之痛
失去成年子女
儿童和青少年经受丧亲之痛
失去父母
失去兄弟姐妹
失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成年人经受丧亲之痛
失去配偶
失去父母
失去宠物
第6章 论自杀
对自杀行为态度的转变
自杀的耻辱
自杀行为的定义
影响自杀行为的社会因素
年龄、性别、地区和婚姻状况因素
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
对自杀行为的理论透析
涂尔干的理论
冲突理论
拟剧化的视角
存在主义视角
心理学视角
贯穿生命周期的自杀行为
儿童自杀
青少年自杀
大学生与自杀
成年人自杀
老年人自杀
自杀模仿与媒体
如何看待“理性的自杀”
第7章 应对突发性、非自然、创伤性死亡
应对突发性、非自然、创伤性死亡
他杀
意外死亡
应对暴力死亡
事故
灾难
谋杀
大屠杀
战争
21世纪的临终关怀、死亡和丧亲之痛:一种挑战
我们缘何要写一本关于死亡的书?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彼得的古斯塔夫奥德罗普学院召开了一次题为“生命终结”的诺贝尔大会。会后,乔治·迪金森教授的文化人类学专业学生开始着手写不同文化领域中应对临终、死亡和丧亲关怀的学期论文。与此同时,一名迪金森教授过的医学院三年级学生恰好来拜访他。迪金森教授自然地询问起学生在医学院的死亡和临终关怀课程。学生表现得有些困惑,耸耸肩说他们根本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难道没有人想过应该在医学院开设关于临终和死亡的课程吗?学生的学期论文以及与这名医学院学生的邂逅引起了迪金森教授研究和教授临终和死亡课程的兴趣。
此后不久,迪金森教授的朋友、曾经的同事迈克尔·雷明找到了他。雷明教授写过关于研究癌症晚期病人的博士论文,他想邀请迪金森合著一本关于临终、死亡和丧亲关怀的书。他们都在教授临终和死亡课程,但那时可供参考学习的资料极少,他们正为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而焦头烂额。因此写这本书的初衷缘于20 世纪末期仍缺少相关课堂教学资料和学生对于死亡学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期望本书能实现什么?
第一版《温暖消逝》问世距今已逾30 年。我们希望第八版和以前几版一样内容翔实、实用性强、有一定理论支撑,对读者来说简单易懂。我们希望作品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内容跨越多种文化、多个学科,包含社会死亡学跨学科科目的主要研究焦点。实际上自第一版问世以来,临终问题发生了很多变化。与20 纪80 年代相比,关于临终、死亡和丧亲关怀的话题越来越公开,
人们不再讳莫如深。尽管死亡学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但较之25 年前情况已有较大改观。今天,校园枪击事件频发,恐怖主义袭击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处于风口浪尖的美国时有发生,在某些报道中临终问题已然成为一个比较“ 时髦”的话题。21 世纪的《平价医疗法案》曾经被诬称含有使老年人安乐死的措施。此外,随着人们正确的环保观念逐步形成,遗体储存方式也在悄
然发生变化。我们希望本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让读者对于临终、死亡和丧亲关怀的话题有更直观的感受。
2. 帮助读者适应亲友亡故带来的痛楚。
3. 帮助人们检测自己应对死亡和悲痛时的感受和行为。
在本书的第八版中将告诉读者如何从社会层面理解和应对临终、死亡和丧亲。我们教授死亡学长达40年,我们明白学生接触这门课程的出发点不仅是学术层面,更有私人原因。尽管本书的读者现在不一定遭遇过丧亲之痛,但人们终有一天会直面亲属的离去。我们希望本书的内容有助于读者应对临终和死亡事件。尽管人们不能像应对流感和重感冒那样应对亲人离去带来的痛苦,但
我们必须学会接受亲人已故、再也不能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在我们的学术生涯中,收到学生发来的邮件或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们,本书在他或她面对亲人亡故时是多么有用,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对某些人来说,他们直接从本书中受益;其他人则说,阅读本书后自己成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坚强后盾。
本书将对您有极大帮助,因为书中的内容都是从80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本书广泛涉猎了社会死亡学的诸多课题,是一部综合类著作,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实践意义,因为书中大量的案例讲述了个人如何从社会和心理层面一步步应对临终、死亡和丧亲之痛的。其适合的对象也非常之广,不只是因为其广泛适用于各个大学和学院,更是因为它对每个人都具有实践意义。尽管本书最初是写给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运动机能学、宗教学、老年病学、健康科学、家庭研究、公共医疗、哲学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医药学、护理学、社会工作、儿童生活、个人咨询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许多行业和学校已经选用了前几版进行学习,其中包括一些大型的心理培训学校,其注重的是客户如何应对临终和死亡。
序言 向死而生,从容跨越生命的终点
死亡是人类无可逃脱的宿命,以死亡落幕,人生似乎注定是场悲剧;但亦因人终有一死,琐碎日常才变得弥足珍贵。
说起死亡,我首先想到了中国文化中两个经典人物形象:黛玉和庄周。黛玉在花草荣枯间预见了自我生命的结局;读者则在黛玉的哀婉悲泣中感慨死亡宿命的悲凉。黛玉的动人之处在于了然繁华尽处的空寂,因此洒脱随性、不执于俗世;黛玉的恼人之处在于为避世间烦恼而躲进死亡阴影,她不可遏制的破坏冲动,以及自虐和虐人的行为都是对死神的邀请。
如何才能潇洒走完人生路?怎样才能了然生死又不受制于宿命?
记得我在上培训课程时,有一次讨论到死亡,我们引用了《庄子》的故事。庄周亡妻。惠子去凭吊,却见他席地而坐、鼓盆而歌。惠子愤然诘问:
你妻与你相伴多年,为你生儿弄孙。如今她老死了,你不哭也罢,为何还敲
盆高歌?很无情啊!
庄子道:妻刚死时我也悲伤,但仔细想,在最初她并无生命,也无形体,甚至无气息,混杂于恍惚蒙昧间。在变化之中才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她又因变化而死亡。这生生死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循环往复、没有终止。她安然躺在天地这栋大房子里,我却为她悲伤痛哭,说明我不懂天地间的命数呀!所以,我便停止哭泣为她高歌!
长期以来受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影响,人们羞于谈论死亡、畏于谈论死亡,仿佛只要忽略死亡它就不会发生,不去招惹死神他就永不降临。
人类的消极自欺导致对死亡的无知与恐惧,导致平庸者的贪生怕死、孤僻者的盲目轻生。导致临终关怀成为乏人问津的荒漠、多数人都在忐忑不安中仓皇离世。辉煌的人生大剧在悲凉惶恐中草草落幕,成为人生败笔、转而留下遗憾。
好友王婧编辑发给我《温暖消逝》样稿,在洋洋几十万字中,我读出了人生最后阶段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拥有一本把死亡讲得如此透彻、如此详尽的巨著,在掩卷抬眼间便会思考更加鲜活蓬勃的人生!
知道结局才能更好地演好角色,克服死亡恐惧、摆脱死神阴影的最好方法是揭开面纱、搞清真相!这正是《温暖消逝》这部书为您所做的。当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亲人谈些什么?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丧亲关怀”等理念均做了详尽的说明,将给未来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以无限启迪。
了解死亡不会令人消极厌世,而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心理科副主任 王凤香
于北京 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第八版)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 "]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第八版)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 "]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在京东共读上听过这本书,感觉不错,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话题的书籍,正好买来看看。纸质棒棒的。
评分内容很丰富,这是第八版了,说明这本书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评分都是套路啊,价格提高到9.5折再做活动。。不过也挺便宜的了,买了一千多的书,生活费又花光了。。。
评分快递很快,准备开始阅读。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
评分更别去计较谁付出的多或少 平淡相处
评分我在京东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数,收到宝贝我只想说,老板,你实在是太好了。 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 收到货后,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今,**,沧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好宝贝,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 .......看着宝贝,我竟产生出一种**——啊,这么好的宝贝,如果将来我再也买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的这个宝贝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宝贝,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老板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给好评……评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评分东西真的是很不错,每天都可以领很多券,各种活动下来很便宜,京东是大商场,产品质量有保证,这点很让人放心。更值得表扬的事京东的快递,真是快,头天下单第二天就到,很满意。
评分一个朋友买给另外一个朋友的,希望有帮助
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第八版)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 "]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