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105辑)

老照片(第105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老照片
  • 怀旧
  • 记忆
  • 历史
  • 家族
  • 亲情
  • 时光
  • 摄影
  • 黑白
  • 年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1749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157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9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这辑《老照片》中展示了美国传奇街拍女王薇薇安·迈尔的系列老照片、刊登了《父亲李俊民的“文革”劫难》、《家族里的空军抗日烈士》《外祖父程修兹从教五十年》《末代王爷汪鹏程》《老照片里的“年味”》等等。

作者简介

  冯克力,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目录

冬冬 父亲李俊民的“文革”劫难
王秋杭 1989年:大西北采风记(下)?
马庆芳 家族里的空军抗日烈士
胡其伟 外祖父程修兹从教五十年
邓海南 外公题诗的童年照片
赵 淳 难忘的岁月
贺捷新 孟家有女?
阎宗玲 丈夫、儿子与京剧
朱赓荪 由旧照片勾起的往事

刘善文 老照片里的“年味”
杨廷华 末代王爷汪鹏程
叶建功 我国桥梁界先驱李文骥
张 忠 1938年:女教师从军记

赵伟力 梅兰芳先生献花
谭安利 一张布满时代印痕的照片
李荣欣 穿梭喜马拉雅山的采访?

封面 薇薇安·迈尔摄影作品(曾毅)
封二 薇薇安·迈尔在纽约街头的自拍照(曾毅)

精彩书摘

  《老照片(第105辑)》:
  薇薇安·迈尔(Vivian?Maier)是美国20世纪中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街头摄影家。她一生拍了15万张底片,生前却从未发表和展出,甚至绝大部分底片和胶卷都未经冲洗。一位大隐于现代都市的底层女性,一生以保姆为职业,视摄影为生命,用一部禄莱相机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街头捕捉了成千上万的经典瞬间,为人类、为历史、为社会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影像遗产,生前却一直将其隐匿于皮箱之中,秘而不宣。
  有人将她比作当代的梵高,说她的作品有布列松和杜瓦诺的影子,称她为女性版的卡拉汉和弗兰克,并将她与阿勃丝相对照,甚至被称为近年来摄影界最重要的发现和20世纪60年代的天才摄影师,是美国60年代街头摄影史中被历史忽略的一个重要人物。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塔·史密斯评价:“她的街拍纪实摄影完全可以跟世纪大师比肩,20世纪的摄影史上写进她一笔不会只是可能。”《纽约时代》专栏评论:“哈利·卡拉汉是人们拿来和薇薇安·迈尔比较的众多摄影大师之一。
  ……
老照片(第105辑) 穿越时光的静默回响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旅者,而照片,则是旅途中遗落的闪光碎片。它们定格瞬间,铭刻记忆,更是历史变迁最真实的见证。当翻开《老照片(第105辑)》,您将踏上一条穿越时空的静默回廊,与那些泛黄的影像对话,感受历史的呼吸,聆听时代的低语。 《老照片(第105辑)》并非一本简单堆砌旧影的画册,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回溯,一场关于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沉思。本辑精选了数量可观、主题丰富的老照片,它们来自不同的年代,记录着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事件的真实场景。每一张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一个时代的剪影,一种生活的况味。 时代的变奏曲:社会生活的万花筒 社会生活是历史最生动的注脚。《老照片(第105辑)》中,您将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或站在历史的舞台中央,或隐身于市井的喧嚣之中。 城市脉搏: 城市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本辑收录了一系列展现城市风貌的老照片,从宏伟的建筑奇观到拥挤的街头巷尾,从新兴的工业区到古老的街区,每一幅画面都在诉说着城市心脏的跳动。您可以对比不同年代的城市天际线,观察交通工具的演变,感受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节奏。从昔日马车川流的石板路,到车水马龙的宽阔马路;从低矮的平房,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城市的肌理在照片中得以清晰展现,勾勒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壮丽画卷。 乡村图景: 乡村,承载着民族的根脉与传统。《老照片(第105辑)》也深入到广袤的乡村,捕捉了那里朴实的生活场景。农田里的辛勤耕耘,集市上的熙攘人潮,村落里的孩童嬉戏,还有那些古朴的民居,都传递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温情。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更折射出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以及独特的乡土文化。或许在某张照片里,您能看到与自己家乡相似的场景,唤醒深埋心底的童年记忆。 市井百态: 街头巷尾,是城市最鲜活的生命力所在。本辑中的市井照片,捕捉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碎片。小商贩的叫卖声,孩童们的游戏,人们的休闲时光,以及各种有趣的街头景象,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图。这些细节,往往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更能触动人心,它们是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是时代的真实写照,让我们窥见历史洪流中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 家庭的温度: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下,涌动着的是无数个家庭的情感与温度。《老照片(第105辑)》同样关注个体生命中的珍贵瞬间。 童年印记: 孩子的笑脸,是永恒的温暖。本辑收录了许多关于孩子们的照片,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裳,在田野里奔跑,在老屋前玩耍,或是与父母依偎。这些照片定格了纯真的年代,展现了那个时期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的无限怀念。每一张稚嫩的面孔,都诉说着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希望的故事。 岁月之痕: 父母的辛劳,长辈的慈祥。长辈们的形象,是家庭的基石,是岁月的沉淀。照片中的他们,或是辛勤劳作的身影,或是闲适谈笑的瞬间,亦或是教育子女的场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我们能从他们的眼神、姿态中,读出坚韧、关爱、智慧与沧桑,仿佛能听到他们无声的教诲,感受到他们深沉的爱意。 时代风尚:服饰、习俗与审美 服饰、习俗和审美,是时代精神最直观的体现。《老照片(第105辑)》的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过去时代风尚的窗口。 服饰变迁: 从中山装到旗袍,从长袍马褂到牛仔裤,《老照片(第105辑)》中人物的服饰,清晰地记录了中国近现代以来服饰的演变轨迹。这些照片不仅展示了不同年代的流行服饰,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层、职业身份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每一件衣裳,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社会规范,诉说着一段关于时尚与身份的故事。 节日庆典与民俗风情: 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辑收录了大量描绘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宗教仪式等民俗活动的照片。舞龙舞狮的喜庆,春节团圆的温馨,庙会的喧嚣,都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照片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那些代代相传的习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历史瞬间:重大事件与人物侧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瞬间。《老照片(第105辑)》中的一些照片,则聚焦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影响时代的人物。 历史的节点: 无论是社会运动的现场,还是重要的公共集会,亦或是关键的历史性会面,《老照片(第105辑)》中的照片都以其原始的现场感,带我们重回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格局的历史时刻。这些影像,往往比文字记载更具冲击力,它们让我们得以从一个更直观、更具情感的视角去理解历史的进程。 人物的剪影: 历史上的人物,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符号。本辑中的人物照片,或捕捉了政治领袖的庄重神情,或记录了文化名人的谈笑风生,或展现了科学泰斗的严谨风采。这些照片,让这些历史人物变得鲜活起来,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作为个体的另一面,感受他们的思想光芒和人格魅力。 情感的共鸣:时代的印记与生命的轮回 《老照片(第105辑)》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更在于它能够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怀旧与思索: 翻阅这些老照片,我们常常会油然而生一种怀旧之情。那些已逝的时光,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那些曾经的生活场景,都勾起了我们对过去的无限追忆。这种怀旧,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留恋,更是一种对生命轮回的体悟,对时代变迁的思考。我们看到过去的人们如何生活,如何奋斗,如何喜悦,如何悲伤,这些都促使我们反思当下的生活,审视自身的价值。 连接过去与现在: 《老照片(第105辑)》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这些影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的我们是如何在过去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我们所拥有的,所经历的,所感受的,都与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份连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也更加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超越时间的对话: 照片是一种沉默的语言,但它却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观者进行深刻的对话。《老照片(第105辑)》中的每一张照片,都邀请您走进一个逝去的年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去体会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这是一个无需言语的交流,一个关于生命、关于历史、关于人性的深刻体悟。 《老照片(第105辑)》是一次影像的盛宴,一次历史的回顾,一次心灵的涤荡。它不仅仅是一本图书,更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您可以看见历史的深邃,感受生命的温度,聆听时代的余音。让我们一同走进《老照片(第105辑)》,与时光对话,与历史共舞,在泛黄的影像中,寻找那些失落的年代,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那些永恒的人性光辉。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老照片》系列已经好几年了,每一辑我都会仔细端详,但第105辑在我看来,在情感的共鸣度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似乎触及了一些更加私密、更具普适性的人类情感主题,比如亲情、友情和离别。我看到一张家庭团聚的合影,虽然人物面容模糊,但那种围坐在一起的亲密感,那种不言而喻的默契,瞬间击中了我的心。它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已经模糊不清的旧事,因为这张照片仿佛又重新鲜活了起来。这不再仅仅是“看照片”,更像是“重温人生片段”。那些淳朴的笑容,那些略显笨拙的姿态,都比任何精心编排的剧本都要来得动人。摄影师的镜头语言非常克制,没有过度的煽情,只是单纯地呈现,这份朴素的力量,反而具有了穿透人心的魔力。

评分

这本《老照片(第105辑)》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书中的每一张照片背后,似乎都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泛黄的边角、定格的瞬间,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我尤其喜欢那种捕捉到生活最真实、最自然状态的照片,比如街角那个卖着糖人的小贩,孩子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或是邻里间围坐在一起闲聊的温馨场景。这些画面并非经过精心摆布的艺术品,它们是历史的切片,是普通人生命轨迹的真实印记。我常常会对着其中一张照片,想象着那个年代人们的衣着、谈吐、甚至空气中的气味。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书,它用最微小的个体经验,构建了一个可触摸、可感知的历史维度。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在怀旧的同时,也对当下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珍惜。照片的选材极其讲究,每一辑的侧重点似乎都不尽相同,让人充满了期待,总想看看这次又有哪些尘封的记忆会被唤醒。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展示过去的影像资料,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时间是如何流逝的”这扇门。第105辑在选择主题时,似乎更侧重于对社会变迁中个体命运的关注。我注意到其中有一组关于旧式交通工具的专题,从人力车到早期的公共汽车,每一张图都在无声地宣告着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重塑。看着那些老旧的车型和拥挤的车厢,你会不由自主地对比现在的高铁和网约车,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人对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更难能可贵的是,编辑似乎刻意保留了一些“不完美”的快照——比如曝光不足、轻微的模糊,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更显其真实和珍贵,仿佛它真的是从某个旧相册里匆匆翻出来的一页,带着时间的痕迹,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

评分

翻开《老照片(第105辑)》时,我最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怀旧气息,但这种怀旧并非是空洞的感伤,而是一种带着温度的记忆重温。摄影师的功力在这本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情感的捕捉者。有些照片的构图极为巧妙,光影的运用达到了教科书级别,即便是今天的数码摄影也难以企及那种质朴而又充满力量感的画面。例如,有一张表现旧时工厂劳作场景的照片,人物的剪影在刺眼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坚毅,那份对生活的热忱和对劳动的尊重,透过黑白的影调清晰地传递出来,让人肃然起敬。我常常会停下来,仔细研究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墙上的标语、人们手中的工具,这些微末之处恰恰是研究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珍贵线索。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使得照片的层次感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一本影像志。

评分

我对《老照片(第105辑)》的整体印象是:它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历史档案。与其他一些侧重于名胜古迹或重要历史事件的老照片集不同,这一辑更加关注“生活本身”。那些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在弄堂口纳凉闲谈的妇人,甚至是一些在特定手工艺岗位上专注工作的匠人,他们的形象构成了那个时代最坚实的底色。我尤其欣赏其中对“细节”的捕捉,比如某张照片里,一位老先生手中紧紧攥着的包裹,你无法知道里面是什么,但那份郑重感却清晰可见,引人遐想。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民间记忆的一种尊重和抢救,它让那些可能在岁月中被遗忘的普通人的身影,得以在纸张上获得永恒的驻留。对于研究社会风貌和民间文化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宝藏。

评分

很好看的样子啊,很实惠!书啊!!!

评分

经典书系列 你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

很好,送货速度很快,值得珍藏细细阅读。

评分

从第一辑到现在完整收藏。

评分

活动时候买的,还不错吧

评分

包装平整,干净,物流很快.信任京东.

评分

活动时候买的,还不错吧

评分

物有所值

评分

不错的书,老婆指定书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