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折磨你的人:自己是最大的敌人 第2版

感谢折磨你的人:自己是最大的敌人 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一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自我成长
  • 情绪管理
  • 原生家庭
  • 人际关系
  • 自我救赎
  • 心理疗愈
  • 成长
  • 反思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2953
版次:2
商品编码:118927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7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感谢折磨你的人:自己是*大的敌人 第2版》:刀不磨不锋利,人不磨不争气,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折磨无处不开怀。
常常为难你,看似与你为敌的人,实际上往往是你的贵人。如果你与之为敌,对其抵触、怒视、仇恨,那你就是自己的敌人。
被别人折磨是一种成长,被自己折磨则是一种愚行。承受各种苦难,才能拓展生命的张力.一次次的折磨,让你更坚强,让生命更昂扬,让人生更嘹亮!

内容简介

《感谢折磨你的人:自己是*大的敌人 第2版》强调心态对于各种磨难、挫折的积极意义,指导读者将各种折磨看成对自己能力提升的锻炼,让你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摆正心态,激发潜能,在折磨中调整情绪,充满动力地实现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感谢折磨你的人:自己是*大的敌人 第2版》犹如心灵的止痛片,帮你从人情世事的折磨中走出来,当你迷茫、无助时,给予你鼓励;在你痛苦时给予你奋起的力量。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磨练是成长、成熟的催化剂,感谢折磨是一种积极的心态,那些常为难你,看似与你为敌的人,实际上往往是你的贵人。如果你与之为敌,对其抵触、怒视、仇恨,那你就是自己的敌人。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战胜自己,不折磨不争气

第1章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3

最折磨你的其实是你的内心/4

惧怕折磨,人生中就只剩下“逃避”二字/6

重要的不是折磨本身,而是被折磨之后得到什么/9

出人头地,你必须调整自己的消极想法/11

一个人最糟糕的就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14

经历过折磨的痛苦,才能体会到获得的喜悦/16

每个人都要给自己一片危崖/19

有新的开始,才有机会修正错误/21

拥抱痛苦,更能体会幸福/24

别为了面子而丢失自己/26

每一种折磨或挫折,都隐藏着让人成功的种子/28



第2章 常常为难你的人其实是你的贵人/31

一个人的潜能会因为折磨而被激发/32

感谢伤害,它让你的心志得到磨炼/34

感谢跌倒,你的双腿得到了强化/36

感谢藐视,它让你的自尊心得以觉醒/38

感谢欺骗,你的智慧得到了增进/40

感谢遗弃,它让你学会了独立行走/42

感谢斥责,批评就是一面镜子/44

感谢羞辱,羞辱促人迅速崛起/46

感谢施压,压力越大成长越快/49

感谢中伤,它砥砺了你的人格/51

跳下悬崖,才能长出翅膀/54



第3章 刀不磨不锋利,人不磨炼不成器/57

微笑面对折磨,拓展生命厚度/58

让折磨带来一次次心灵的蜕变/60

处变不惊,迎接不幸才是大幸/62

面对折磨,摆正心中的指南针/64

一切困难都是为我们成功而存在的/67

折磨孕育成功,希望就在前方/69

恐惧终需面对,逃避无济于事/71

强者总是选择走泥泞的路/74

成功的捷径是勇敢地走最艰辛的路/76

最不幸的那个人不会是你/78

把折磨当财富,泥泞的路上才会有脚印/81



第4章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85

被成功者支配其实是经验的索取/86

感谢他人的利用,微笑面对世事/88

和上司对弈,被利用而不被欺骗/90

利用要忍,但役使决不可忍/92

多听取他人意见,但不能没有主见/95

你的价值有时候体现在被利用上/97

大智若愚,在被利用中卧薪尝胆/99

做人保持警惕,别让人抓住把柄/102

可以被利用,但不要被身边的人欺骗/104



第5章 世事多有不公,少抱怨多改变/107

把抱怨别人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108

年轻人少斗气,多争气/110

不要急于辩解,真相自然明了/112

错过花朵,你将收获雨滴/114

待遇不公,更要奋发向上/116

跌倒了,请爬起来再哭/119

当你抱怨时,幸运已经转身/120

压力是促使你成长的养料/122

抱怨是最无力的自虐/123

与其抱缌别人。不如改变自己/126



下篇:非凡人生,愈折磨愈奋进

第6章 愈折磨愈睿智,沉住气才能成大器/131

遇事沉住气,分析利与弊/132

忌鲁莽行事,忌猛冲猛打/134

忌优柔寡断,忌婆婆妈妈/136

做事要刚柔相济,外圆内方/138

低调行事,大智若愚/141

韬光养晦,在折磨中隐藏锋芒/143

关键时刻,能伸能屈/146

清晰的思维,正确的战略/148

看清楚形势,别做无用功/150

遇突发情况,冷静并自制/152

有思路才会有出路/155

为人处世要善于变通/158



第7章 愈折磨愈放下。用大度接受一切事实/161

把仇恨轻轻写在沙滩上,学会淡忘/162

不要总是仇恨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164

痛苦是一种折磨。也是幸福来临的转机/166

不能忍一时之痛,痛苦将是长久的/169

忍字头上是把刀,有度量才能有前途/171

向过去学习而不停留于过去/173

下争执的烦恼,广修善缘/175

放开忧虑,与不安说再见/178

放下紧张,保持轻松/181

气度决定人生高度/184

偶遇尴尬事,自嘲一下又何妨/186



第8章 愈折磨愈合得,放长线才能钓大鱼/189

小利面前要淡然,大利面前要淡定/190

失时不患得,得时不患失/192

看清合与得,能舍才能得/194

遇事沉住气,别贪图小利/196



第9章 愈折磨愈成熟,成长比收获更重要

第10章 愈折磨傅看开,幸福生活要自己展开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恐惧源自于想象,折磨源自于内心。对现实的恐惧,对未来的绝望,更能折磨一个人。世界上自杀最多的人是诗人、画家、哲学家,并不是因为他们面对了更多的折磨,而是他们感知折磨的心最敏感。内心不敏感,就不足以捕捉生活中的异相从而成就作品;内心过于敏感,就更容易感知痛苦与折磨,更容易厌世。

折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肉体、心灵实际受到的折磨,一方面是你的内心对这种折磨的感知程度。我们内心的屈辱、恐惧、绝望就是一个放大镜,他会让你受到的实际折磨无限扩大,直到觉得无法承受。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折磨,就是内心的感知。这并不是要我们麻木无知,而是要我们锻炼心理的承受能力。既然折磨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就让自己享受折磨,在折磨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沉着和成熟,收获更加坚韧丰富的人牛。

因此,我们面对折磨要有宽广的心胸。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也要有更加宽广的心胸,才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生命中的折磨。知晓它是每个人的生命中必定经历的,不可缺少的,我们就能够更加坦然地去面对它。

前言/序言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干世界中行走,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人。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们的人生旅途才不会过于孤单,无论他们曾带给我们怎样的伤害和折磨,我们都应该真诚地感谢他们。就像一首诗中所说: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壮了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谢嘲笑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自尊……

是的,我们应该学会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学会看到别人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人的一生之中,难免会遇到坎坷,难免会遭受折磨,每当这些时候,我们是放纵自己,让内心仇恨的火焰燃烧,还是轻轻一笑,感谢磨难呢?

有人说:“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天上闪亮的星辰。”那些曾经带给我们痛苦和折磨的人,在让我们看到黑夜的同时,也让我们知晓了星空的魅力。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怨恨,痛苦和折磨让我们意志更加坚定,思想更加成熟,心态更加沉稳,目光更加长远,也让我们不停地激励自己,去奋斗,去学习,去成长。

我们就像一棵棵刚刚把根植入土中的树苗,需要风雨的折磨来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要感谢痛苦磨砺了我们的心智,感谢失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感谢折磨我们的人,使我们终有一天成为参天大树。
摆脱内耗,重塑自我: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深度探索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成长、内心觉醒的指南,它邀请你踏上一段深入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重新认识那个最熟悉却又常常被误解的自己。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外在世界的纷繁复杂常常让我们应接不暇,而真正影响我们幸福感和人生走向的,往往是我们内在的冲突、固有的模式以及那些我们不自知的“自我设限”。这本书将引导你穿越迷雾,拨开遮蔽内心阳光的云层,找到通往真正自由与喜悦的道路。 为什么要自我探索? 我们常常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改变环境、改变他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然而,这种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因为问题的根源常常就隐藏在我们自身之中。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焦虑、恐惧的情绪,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信念,那些让我们反复陷入困境的行为模式,它们并非来自外界的攻击,而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这个“敌人”并非邪恶的存在,而是由我们过去的经历、习得的思维方式、潜意识里的恐惧以及不被接纳的情感所构建而成。它可能是那个时刻警惕、不肯放松的完美主义者,那个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的保守派,那个习惯于自我批评、贬低价值的苛责者,又或者是那个总是渴望被认可、依赖他人评价的追随者。 当我们能够认识到并理解这个“敌人”的存在,理解它形成的根源,我们便拥有了改变的力量。这不是一场与自身的战争,而是一场深入的和解与接纳。当我们不再与内心的“敌人”对抗,而是学会倾听它的声音,理解它的焦虑,看到它背后隐藏的善意(即使这种善意常常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表达),我们便能逐渐消融它带给我们的痛苦,并将其转化为滋养我们成长的养分。 这本书将带你完成哪些探索? 第一部分:看见你的“内在敌人”——识别与觉察 谁是你的“内在敌人”? 这一部分将帮助你识别那些在你生命中反复出现的消极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和案例分析,你将学会辨认那些让你感到停滞不前、消耗能量的声音和冲动。例如,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不够好?你是否害怕做出决定?你是否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你是否在人际关系中总是扮演讨好者的角色? “敌人”的起源: 了解“内在敌人”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我们会追溯那些可能影响你童年经历、家庭教育、过往的创伤性事件,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去理解是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了你现在的内在状态。这不是为了让你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让你从根源上理解,为何你会以这样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敌人”的伪装: “内在敌人”并非总是以显而易见的面目出现。它可能披着“保护色”出现,比如过度保护自己,让你不敢冒险;它可能以“合理化”的方式出现,让你为自己的消极行为找借口。识别这些伪装,是拆解它力量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与“内在敌人”对话——理解与接纳 倾听内心的声音: 当你识别出“内在敌人”后,下一步便是学会倾听。这并非认同它的负面想法,而是尝试理解它为何会产生这些想法。例如,那个让你害怕失败的声音,可能是在试图保护你免受曾经的痛苦。理解它的保护意图,是瓦解其控制力的关键。 情感的释放与疗愈: 很多时候,“内在敌人”是未被处理的情感能量的载体。我们会学习如何安全地处理和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愤怒、悲伤、恐惧和羞耻感。通过一系列练习,你将学会如何与这些情绪共处,而不是被它们淹没。 挑战固有的信念: 我们脑海中存在着无数的信念,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限制性的。这本书将引导你系统地审视那些阻碍你成长的负面信念,例如“我不够聪明”、“我永远无法成功”、“别人都不喜欢我”等等。我们将挑战这些信念的合理性,并用更健康、更积极的信念取而代之。 自我同情的力量: 相比于自我批评,自我同情是一种更有力量的自我关怀方式。本书将教授你如何在犯错、遭遇挫折时,像对待一位亲密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苛责和否定。 第三部分:重塑自我,拥抱新生——实践与整合 建立新的内在连接: 一旦你开始与“内在敌人”和解,你便能开始建立与更深层、更真实的自我的连接。我们将探索如何发掘你的内在智慧、潜能和价值,让你重新找回自信和力量。 有效的沟通模式: 学习如何与自己的不同部分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的部分。理解它们的需求,尝试与它们达成共识,从而在内心建立起和谐。 积极的行为重塑: 基于新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我们将学习如何调整和优化你的行为模式。如何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新的思维方式? 持续的成长与平衡: 自我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终点。本书将为你提供持续学习和实践的方法,帮助你保持内心的平衡,应对生活中的新挑战,并不断活出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人生。 这本书适合谁? 感到内耗、疲惫的你: 如果你常常感到身心俱疲,被内心的声音折磨,这本书将为你提供走出困境的钥匙。 渴望改变、却不知从何下手的你: 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渴望做出改变,但不知道如何开始,这本书将为你指明方向。 在人际关系中受挫的你: 很多时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困境源于我们与自己内心的不和。这本书将帮助你改善与自己的关系,进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追求自我成长和心灵成长的你: 如果你对探索生命意义、提升自我认知充满兴趣,这本书将是你旅程中的一位良师益友。 对心理学、哲学有好奇心的你: 本书融合了心理学的洞察和哲学的智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不是什么? 这本书不是一本关于“如何击败”你的坏习惯或负面情绪的速成指南。它不提供快速解决一切问题的“魔法药丸”。相反,它强调的是一个温和、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也不是一本关于指责外界的读物,它将焦点始终放在你内在的力量和成长的可能性上。 你的内在力量,远超你的想象。 这本书是一场邀请,邀请你勇敢地看向自己,去拥抱那个最真实的你,去理解那个曾经让你痛苦的“自己”,并最终学会与自己和谐共处,实现真正的内在自由。当你不再与自己为敌,而是成为自己最忠实的盟友时,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将因此而绽放出无限的可能性。 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与自己深刻而美好的重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全新维度!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生活中的种种不顺都归咎于外界的因素,是别人在针对我,是环境对我不公。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猛然惊醒,原来我才是自己最大的“幕后黑手”。作者用一种非常直接、甚至有些“残酷”的方式,揭示了我们内心的那些习惯性思维模式,那些我们不自知的“自我破坏”行为。比如,我常常会在事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预设了失败,然后带着这种负面情绪去面对,结果自然是失败。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种“自证预言”的可怕,也给了我打破它的勇气和方法。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感恩”的力量。以往,我理解的感恩仅仅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但这本书将“感恩”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感恩那些让我们痛苦、让我们成长的人和经历。一开始我读到这个观点时,觉得有些难以接受,谁会感恩那些给自己带来伤害的人呢?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了其中的深意。那些曾经让我们觉得是“折磨”的经历,实际上是最好的磨刀石,它们磨去了我们的棱角,让我们变得更坚韧,更懂得珍惜,也更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过去的人生,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痛苦的时刻,并从中发掘出积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是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让我对“自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我一直以为,所谓的“成熟”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不被外界干扰。但这本书却告诉我,真正的成熟,是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和阴暗面,并且接纳它们。作者以一种非常坦诚、不加掩饰的笔触,揭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小我”是如何在暗中作祟,如何用各种借口来阻碍我们成长。我曾经以为,那些让我感到痛苦的人,都是怀有恶意,都是在故意为难我,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时候,他们不过是我内心投射出的一个影子,是我自己不愿面对的某一部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去对照自己的生活和经历。那些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人和事,那些我一直觉得“不公平”的遭遇,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开始看到了它们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它让我明白,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而这种改变,恰恰是我们摆脱痛苦,走向自由的关键。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成长”的书,它更像是一份“人生指南”,它教会我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

评分

我必须要说,这本书的标题就足以吸引我,而内容更是没有让我失望!它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我内心最隐秘的角落,让我看到了那个一直以来阻碍我前行的“幽灵”。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积极向上的人,但内心深处,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让我无法真正地放松和享受生活。这本书帮我找到了这个焦虑的根源——原来是我一直在和自己较劲,一直在用外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一直在害怕被评判,害怕不够好。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我去识别和拆解这些内心的“枷锁”。 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非常颠覆,比如“你所恐惧的,往往是你最需要面对的”。这让我反思了很多过去我逃避的事情,那些我一直不敢去尝试的领域,是不是正是我的成长所在?作者没有给人一种“心灵鸡汤”的感觉,而是充满了实践性的指导。它不是让你单纯地“想开点”,而是告诉你如何去做,如何去行动,如何去改变。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停止寻求外部认可”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我过去有多么依赖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的价值。这本书让我开始学会将目光从外界收回,转向内心,去倾听自己的声音,去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成为那个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次心智的洗礼!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内心久违地感受到一种轻盈和释然。作者以一种极其坦诚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剖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和自我设限。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外界的阻碍,认为是他人、环境或者命运在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然而,这本书却像一面清澈的镜子,无情地照出了我们才是那个最会给自己设置障碍的人。它让我意识到,那些所谓的“折磨”和“痛苦”,很多时候不过是我们自己内心不愿面对的真相,是我们固守的陈旧观念,是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抗拒。 作者并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深刻的寓意以及富有哲理的思考,引导读者一步步地审视自己。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接纳不完美”的部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于追求极致完美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过去,我总是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失误就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否定,仿佛一旦达不到“完美”就失去了价值。这本书让我明白,正是这种对完美的执念,才是我最大的敌人,它扼杀了我的创造力,限制了我的可能性。它教会我,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的不完美都是成长的印记,而真正的强大,恰恰在于拥抱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和叙事方式都非常独特,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但一旦你沉浸其中,就会被它深深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心灵成长类的书籍那样,总是用一些空洞的口号来煽情,而是用一种更加内敛、更加深刻的方式,触及灵魂。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觉察”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活在惯性里,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思维定势浑然不觉,直到发生一些让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才被迫去反思。这本书就像一个及时的提醒,它教会我如何去时刻保持觉察,如何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如何去识别那些正在发生的、但我们却忽略的“自我折磨”。 这本书让我理解了,所谓的“敌人”,并不总是存在于外部,而更多的时候,它就潜藏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那种对于失败的恐惧,对于被拒绝的担忧,对于不如他人的嫉妒,这些都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作者并没有试图去“治愈”这些负面情绪,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它们,去拥抱它们,去与它们共处。它教会我,与其去对抗内心的“阴影”,不如去拥抱它,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让它引导我们走向更深层次的成长。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更是实践上的改变,让我开始真正地审视自己,并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评分

看后评价

评分

评分

好书,京东快,持续剁手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

这几个意思,差劲!

评分

无良商家,我没收到货!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还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