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大传

忽必烈大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耀廷,赵连稳 著
图书标签:
  • 忽必烈
  • 元朝
  • 历史
  • 传记
  • 蒙古
  • 可汗
  • 军事
  • 政治
  • 文化
  • 中世纪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481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744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7
字数:6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人物传记,从成吉思汗留下的遗产写起,直到忽必烈去世后元成宗继位,前后涉及近百年的历史。开府金莲川——汇集治国之才,探讨治国之道是忽必烈事业的起点;南征大理,借路吐蕃,结束了云南数百年的分裂状态,将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建立别具特色的帝师制度,是忽必烈为祖国统一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而南下伐宋、平定叛王之乱等则完成和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统一;定鼎大都,全面规划城池宫殿,使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繁荣昌盛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忽必烈所建立的大元帝国,既是我国历史上疆域辽阔的朝代,又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他在位期间,也曾对周围国家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在国内则实行了民族压迫的四等级制。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他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又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书对元世祖忽必烈进行了全方位的深人研究,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的、启人心智、引人入胜的优秀史学作品。

作者简介

  朱耀廷(1944—2010),196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曾留校任教。 1979年12月调入北京大学分校。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历史系主任、学院教务处长等职,兼任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办历史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为元史、北京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成吉思汗全传》(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成吉思汗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2003年,2004年版,蒙古国蒙古版),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及长篇历史小说《成吉思汗》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以及《北京文化古迹旅游》《北京文化史》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前人遗留的基业与矛盾
第一节 成吉思汗窝阔台留下的遗产
第二节 贵由大汗短暂而矛盾重重的统治
第三节 蒙哥称汗——蒙古帝国汗位转移

第二章 汇聚精英的金莲川幕府
第一节 汇聚治国之才探讨治国之道
第二节 以汉法治汉地
第三节 皈依佛门南征大理
第四节 修建开平城
第五节 渡过“理算”难关

第三章 牵动全局的汗位之争
第一节 蒙哥攻宋佛道论争
第二节 小濮议兵蒙哥之死
第三节 南进还是北归
第四节 开平称大汗
第五节 牵动整个蒙古帝国的兄弟之争

第四章 影响深远的李埴叛乱
第一节 李埴叛乱及其被平定
第二节 理财大臣王文统之死
第三节 取消世侯制改变用人格局

第五章 “祖述变通”的建国定制
第一节 建元表岁改国号立朝仪
第二节 内立都省以总宏纲
第三节 建大都确立上都巡幸制度
第四节 行省制度的确立
第五节 军事制度

第六章 统一中国的征服战争
第一节 南北大战的导火线
第二节 先事襄阳浮汉入江
第三节 选帅命将志在灭宋
第四节 确定“先南后北”战略宋室被迫投降
第五节 崖山之战扫清六合
第六节 “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七章 农商科技并举的富国强兵方针
第一节 以农桑为急务安业力农
第二节 农商并重政策
第三节 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科学技术

第八章 理财富国的功臣与罪人
第一节 阿合马理财与大都暴动
第二节 卢世荣主政与太子真金之死
第三节 桑哥理财及其失败

第九章 兼容并包的宗教与文化
第一节 多元一体的文教政策
第二节 确立帝师制度争取佛教各派
第三节 道教在元朝的地位
第四节 伊斯兰教在元朝的传播
第五节 基督教在元朝的传播

第十章 分立纷争的诸国与诸王
第一节 钦察汗国
第二节 察合台汗国
第三节 伊儿汗国
第四节 窝阔台后王海都之乱
第五节 蒙哥之子昔里吉之叛
第六节 乃颜海都反元联盟的失败

第十一章 亦战亦和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蒙元与高丽的关系
第二节 元朝与日本的关系
第三节 元朝与爪哇的战争与和平交往
第四节 元朝与安南的战与和
第五节 征伐缅国灭蒲甘王朝
第六节 元朝与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的交流

第十二章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忽必烈时代
第一节 幅员辽阔风俗奇异的大元帝国
第二节 繁荣的城市经贸和相关制度
第三节 另具特色的汗八里及其宫殿
第四节 特色鲜明的礼仪政策

第十三章 后继有人及千秋功过
第一节 元成宗继位——忽必烈后继有人
第二节 超越前古的一代伟人——中外史学家眼中的忽必烈
附录 忽必烈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忽必烈大传》:
  由谁做蒙古国的大汗将影响蒙古国的发展方向和政局的稳定。当时的汗廷重臣耶律楚材倾向于立窝阔台做大汗,他一方面要求监国拖雷坚决执行成吉思汗遗诏,说“此宗社大计,宜早定”,否则“恐生他变”。在库里台大会上,他又努力做当时的蒙古长王察合台的工作,希望他带头向窝阔台大汗行跪拜礼,说:“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耶律楚材还“定册立仪礼,皇族尊长皆令就班列拜”。及窝阔台即位,察合台率皇族及众臣跪拜于帐下。在这次汗位继承问题上,耶律楚材发挥了关键作用,被察合台誉为“真社稷臣也”,“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①。朝臣跪拜之礼的确定对蒙古汗国汗权的巩固发生了重大影响。窝阔台继位为蒙古国大汗,对成吉思汗事业的延续、蒙古国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
  2.实行封建化改革
  蒙古政权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是从成吉思汗时开始,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完成的,窝阔台时期已经开始采取封建化改革措施。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化,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由于“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但与出身于汉族、契丹族、女真族的儒臣的影响也有重大关系。在这个转化中,契丹贵族后裔耶律楚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1)改定官制,重用儒士
  随着汗廷政务的日趋繁重,同时受周围政权先进的管理经验影响,窝阔台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1229年,开始设立课税所。1231年,始立中书省,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这时中书省的权力虽然不能与隋、唐、宋朝的中书省相提并论,与以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中书省也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标志着蒙古政权的最高行政机构已经从内廷初步分立出来。
  窝阔台责成耶律楚材负责征收赋税,给他提供了一个提拔重用儒生的机会。他选用天下著名儒生20名充当十路征收课税所的正副长官,他们都是“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其参佐也全部任用熟悉封建制度的“省部旧人”。这是蒙古政权第一次大规模起用汉族知识分子做官。
  ……

前言/序言



穿越风云:一部关于17世纪欧洲政治与宗教的宏大叙事 书名:《光影交错的王权:1648年至1715年欧洲的权力博弈与信仰重塑》 内容简介: 本书将带读者深入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初叶的欧洲大陆,聚焦于那段风云变幻、权力格局剧烈重塑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不是一部关于东方帝王的史诗,而是详尽剖析西欧诸国在绝对王权崛起、宗教冲突余温未尽、以及新兴商业力量挑战传统贵族体制背景下,如何艰难塑造现代国家形态的深度研究。 我们的叙事始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的“和平”表象之下,实质上暗流涌动的地缘政治角力。我们将重点描绘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国如何成为欧洲的权力中心,并剖析其“朕即国家”理念的构建过程——从凡尔赛宫的奢华仪式到科尔贝尔主导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再到对荷兰以及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野心勃勃的布局。本书不会回避路易十四晚年因连年征战和宗教压制(如废除《南特敕令》)所导致的国力透支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同时,本书将目光投向英格兰,描绘光荣革命如何彻底改变了英国的政治生态。我们细致考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复与议会的崛起,重点分析了1688年革命的复杂性——它并非简单的宗教更迭,而是一场精英阶层对王权私有化倾向的成功抵制,并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石。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的联合统治,以及《权利法案》的深远影响,如何为日后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全球扩张埋下伏笔,将是本书分析的重点。 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本书细致梳理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挣扎与复兴。在奥地利,皇帝们如何努力巩固对匈牙利不同民族的统治,并与新兴的奥斯曼帝国展开殊死搏斗。我们将详细描述1683年维也纳之围的转折意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巴尔干地区的收复战争,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天主教世界在东部边境重新建立安全感的关键事件。 东欧方面,我们不会忽略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崛起。霍亨索伦家族的选帝侯们如何通过建立一支高效的、由国家供养的常备军,并推行严酷的行政管理,将一个贫瘠的公国迅速锻造成一支不可忽视的欧洲强权,预示着未来普鲁士军事传统的奠基。 信仰与科学的冲突与交融,是贯穿本书的另一条重要脉络。在路易十四的宗教统一政策下,法国的天主教信仰达到了新的高峰,但与此同时,在荷兰和英国,新教的自由主义思潮正在孕育启蒙运动的种子。我们将探讨笛卡尔、斯宾诺莎等哲学家的思想如何挑战中世纪的宇宙观,以及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如何为理性主义在科学和政治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商业与殖民扩张是塑造国际关系的核心驱动力。本书将详细对比荷兰共和国的“商业帝国”模式与法国、英国的中央集权式殖民扩张策略。我们将深入探讨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中的残酷竞争,以及欧洲国家间为争夺北美和加勒比海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早期冲突,这为理解后世的全球体系提供了历史背景。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避免了将历史简单地描绘为“进步”或“衰落”的线性叙事。相反,我们强调这一时期政治精英们在极端复杂、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所做的艰难抉择,以及这些抉择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的欧洲的政治地理和文化特质。读者将通过阅读此书,清晰地看到现代主权国家概念、国际法雏形、以及资本主义早期形态是如何在王权扩张、宗教狂热和理性觉醒的巨大张力中,一步步艰难构建起来的。这是一部关于欧洲如何在内部的剧烈摩擦中,为日后的世界霸权奠定制度与思想基础的宏伟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史料考证工作,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其严谨程度令人叹服。翻阅过程中,我时常被那些此前未曾留意到的细节所震撼,比如对某个特定官职的职能演变,或是某一外交文书措辞的微小变动,都经过了细致入微的查证。它并非那种只关注帝王将相的“大历史”,而是将目光延伸到了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乃至民间信仰的层面,力图勾勒出一个立体而丰满的时代侧影。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观察完美结合的功力,使得整部作品的论据坚实可靠,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对于任何一个想真正了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坐标系。

评分

初读此书,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它带给人的那种强烈的“在场感”。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读者瞬间抽离出现实的喧嚣,投入到那个遥远而又鲜活的时代场景之中。无论是描绘草原上风雪交加的行军,还是宫廷内灯火辉煌的宴饮,那种氛围的营造都极为成功。我甚至能想象出不同民族服饰的材质,感受到不同地域气候带来的体感差异。这种高度的沉浸感,得益于作者对环境、风俗、乃至人物日常行为的精准捕捉和生动再现。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细节丰富到令人惊叹的时代全景画卷,让人仿佛能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评分

作者的叙事笔法,如同老练的织布工,将历史的经线与人物的纬线编织得密不透哉,让人在阅读中几乎能嗅到历史的尘土气息。他对于复杂局势的梳理,绝非简单的年代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权力核心运作的内在逻辑与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语言的运用上,时而如同雄浑的战鼓,渲染出宏大场面的磅礴气势,转瞬之间又能化为细腻的笔触,捕捉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充满争议性事件时所展现出的克制与深思熟虑,没有急于给出绝对的论断,而是将证据铺陈开来,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这种引导式的叙述,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互动性和思考的深度,让人欲罢不能,总想一探究竟。

评分

这部作品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洞察。它没有将历史人物脸谱化处理,而是揭示了权力在塑造个体性格时所产生的扭曲与升华。那些我们通常认为的“伟大”或“残暴”,在作者的笔下,都得到了更为复杂和内在的解释。它探讨了信仰、忠诚、背叛、以及个体在面对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时的无奈与抗争。阅读结束后,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人类决策本质的哲学性反思。这部书成功地超越了单纯的史书范畴,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让人在合卷之时,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涌动着对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感慨。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质感,初次上手便让人心生敬意。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墨色在上面晕染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触感极佳,即使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的疲劳。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书脊的烫金工艺,还是封面封底的纹理浮雕,都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诚意。特别是章节之间的插图或地图,排版疏密得当,既丰富了视觉体验,又不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翻阅一本书,更像是在触摸一段被精心保存下来的时光碎片。这种对实体书本身的匠心打磨,在当下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评分

不错

评分

产品很好,配送及时,请继续努力。

评分

书质量挺好,都是彩页,也很优惠。相当不错。

评分

好。。。。。。。。。。。。

评分

书不错 快递小哥不错 京东售后差劲

评分

也就那样

评分

活动时买的,价格便宜,正版,包装很好。

评分

书不错 快递小哥不错 京东售后差劲

评分

了解了历史上一代传奇帝王,正版书,选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