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为刷爆朋友圈的理性担当公众号:油炸绿番茄 创始人,新概念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壹心理2015年度专栏作者斑马首次结集出版。
·网络自媒体热转作者,十点读书,清华南都,HUGO,思想聚焦,彬彬有理,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壹心理……等大号头条转发。累计阅读超过2亿次的爆文,这不是鸡汤,这是关于生活的全部真相。
·写给那些被世俗捆绑,被别人的眼光束缚,不敢做自己,在规矩和自我之间徘徊不定,始终心怀忐忑和不安的人。用犀利直接却不缺少善意,戳穿真相却心怀温暖的文字告诉他们:别人眼中的妥善和完美,都比不上让自己欢喜,真实的日子只与自己有关。
·畅销书作家李筱懿、余点、艾小羊,独立女性自媒体大号HUGO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张洪忠 重磅推荐。
在这个人人都追逐成功,认为有钱有权有颜值才是人生赢家的时代,人人都活得太焦虑。
越来越搞不清楚,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这本书里,写了这样一群人。
有赚了很多钱,却依旧找不到安全感的女强人。
有每天加班到很晚,以为自己足够勤奋努力却并没有得到升职加薪的小白领。
有长相平庸能力一般却信誓旦旦非豪门不嫁的大龄女青年。
有被人嫌弃情商低不够圆滑世故却拿到了国际大奖的科学家。
……
他们真实地挣扎着,如同你我一样。
他们想要做到让人艳羡,成为旁人眼中的完美,却日渐迷失了自我,越来越不快乐。
我们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别人眼中的妥善和完美,都比不上让自己欢喜,真实的日子只与自己有关。
女性作家,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壹心理2015年度专栏作者,果壳【在行】认证专家。
公众号:油炸绿番茄(ID:tomato2050)
从容的斑马,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畅销书作家 李筱懿
现实而不缺温暖,犀利又不失偏颇,斑马斑马,黑白之间有彩章。——温暖的女性自媒体 HUGO
这是一本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畅销书作家 余点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当年期待的斑马。——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张洪忠
斑马的文章,看起来泼辣、犀利,却又不失对广大女性的关怀,她主张独立自主,赞成活得漂亮,更期待每一个人都能够活得更像自己。——畅销书作家 艾小羊
Chapter 1 精神独立比经济独立更重要/ 001
比起经济独立,中国女性更需要精神独立 / 003
给你一张范冰冰的脸,你也未必过得好这一生 / 008
不和穷人谈恋爱,并不意味着你会因此遇到富人 / 014
比秀恩爱更难的是互不嫌弃 / 019
相亲那些不能说的潜规则 / 023
没有公主命,就别搞一身公主病 / 028
并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吃饭更简单 / 033
如何拯救绝望 / 036
Chapter 2 在你一事无成之前,你的自尊心一文不值/ 039
一个牛X 的公司应该以“秀加班”为耻 / 041
在你一事无成之前,你的自尊心一文不值 / 046
别把你唯一的人生当作买彩票 / 050
为什么我们要做一名学霸而不是学渣 / 054
不是别人情商低,他只是不在乎你而已 / 060
你去看了世界,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世界 / 064
盲目质疑一切是任人宰割的开始 / 069
Chapter 3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075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 077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 081
只要不被现实击垮,你就有一百种方法击垮现实 / 087
谁说情商低就一定没未来 / 092
别总抱着童年的伤不放 / 097
拒绝从众的“不合群”者 / 102
收起那些无用的仪式感 / 107
Chapter 4 爱情的真相不是你和谁在一起,而是你是谁 / 113
那么多你侬我侬的爱情,最终都败给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115
你是曲终人散时不肯离场的那一个 / 121
你不是太恋旧,你只是不快乐 / 125
你砸瞎了我的一只眼,我却关心你有没有吃早餐 / 130
爱情里,心盲无明 / 135
男人的爱,有时只是锦上添花 / 140
被玩坏的闺密 / 144
Chapter 5 婚姻里,到底要不要将就 / 149
婚姻里,到底要不要将就 / 151
不是对的人,离婚要趁早 / 157
遇不到好的婚姻是一回事,否定婚姻的美好是另一回事 / 161
没有安全感,婚姻如云烟 / 166
恨一个人有多简单?过得比他好就行了 / 173
熟能生巧,闲能生病 / 178
姑娘,你并不会幸福 / 182
Chapter 6 从小女孩成长到养孩子 / 189
BBC 中式教育胜利的背后:学霸还是学霸,学渣仍是学渣 / 191
别再对人说“等你有了孩子……” / 196
活在朋友圈里的“母亲节” / 201
富养孩子前,还是先富养你自己吧 / 205
想讲几个童话 / 211
Chapter 7 你是要钻石,还是要爱 / 219
田蕊妮的逆袭 / 221
53 岁的不老女神关之琳,前半生是笑话,后半生是赢家 / 228
当我们和陌生人撕逼时,我们在撕什么 / 233
这个世界不是有“爱”就会变好 / 237
苟富贵,无“相望” / 242
多少颗限量版钻石都比不上一个有爱的世界 / 248
面对求助,要不要“致贱人” / 253
长发 / 258
给你一张范冰冰的脸,你也未必过得好这一生
国民女神范冰冰又上了头条,这一次是因为爱情。突然想起了周围几个容貌不输范冰冰却把日子经营得一塌糊涂的漂亮女孩,给了你一张范冰冰的脸,却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你摸了一手好牌,却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
认识一个姑娘,其实早就过了姑娘的岁数,只是年近40仍待字闺中,也只好称其为一个姑娘,用世俗的难听叫法就是“老姑娘”。
姑娘年轻时也算是个美人,只是奈何岁月不饶人,加上事业平平无所寄托,只好在回忆里度日,时不时就贴出二八芳华时的照片供路人欣赏,强调当时的自己如何纯天然。下面自然赞美者如潮,只是网络上的热闹敌不过现实的冷清,回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她仍是孤单的一个人。
也不是没有追求者,只不过爱她的她看不上,她爱的也看不上她,毕竟没有一个国王会爱上一个一事无成的半老徐娘。
年轻时美丽、年老后孤寂是很多美人的结局。相比之下,“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还算是个happy ending。甭管对方爱不爱你,找不找小三,至少还挣到了一张长期饭票。落魄者如蓝洁瑛或是灰色花园里的伊迪母女,把一手好牌生生烂在了手里,才真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不是美貌无用,而是你不能把20岁的脸留到30岁
不是在宣扬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混得好的女神大把大把抓呢,前不久还高调出席马云女性论坛的赵薇就是国人眼中的人生大赢家,事业得意,家庭幸福,保养还得当,就算没有豪门老公,44.5亿元的身家也够普通人活上好几辈子。在这个看脸的社会,颜值高的人当然比普通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只要你愿意稍微努把力,全世界都能给你让出一条金光大道来。
基本上30岁是美女们的一道分水岭。30之前,只要颜正,不管拼不拼都能顺风顺水。上学有人帮你抄作业,上班有人帮你分担业绩,去酒吧不用带钱包,各种节日礼物多得放不下,出了门有的是男人等着帮你埋单、给你拎包、找你要电话。别说什么肤浅不肤浅,人类本身就是视觉动物,美貌绝对是凌驾于一切天赋之上的最高天赋。可是财富能积累,阅历能沉淀,偏偏容貌只会逐年贬值。赵雅芝驻颜再有方,也演不了当年的白娘子。范冰冰能走到今天,显然也不是只靠了这一张脸。
30岁前的美貌是父母给的,30岁之后多半就要靠修为。过了30若还一事无成,又没有嫁入豪门,连胶原蛋白都留不住。娱乐频道隔三岔五就会拿一个过气港姐说事儿,今天某某某沦为酒吧啤酒妹,明天谁谁谁又精神失常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女神几年不见就成了失意满满的大婶。
不作死,就不会死
成功的女神各有各的成功之道,落魄的女神却往往都是因为太作。一个美女如果情商太低,智商再不大够,基本上就是朝着花样作死的道路一去不复返的节奏了。
女人的作法千变万化,但基本逃不出两类范畴:一曰为情,一曰为财,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就是为傻子织毛衣的典型,谁都有眼神不好的时候,可是犯不上拿生命代价去惩罚一个不爱你的人,这是典型的作死。放到现实中,多少漂亮姑娘把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视作自己的人生必修课,于是流浪、退学、泡吧、堕胎、未婚先孕,仿佛这样才是真正走完了青春,最后除了一身妇科疾病什么都没有剩下。
为情作的女孩最终都没有得到爱情,但为财作的女孩却或多或少都拿到了钱,所以表面看不会像为情作的女孩那么凄惨。
已经多少年都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作品的黄圣依,有《功夫》这么好的起点,却心甘情愿给人做天底下最高调的小三,和长着一张鞋拔子脸的杨子演了一出没人看的“天仙配”,最后沦落到连想做毯星都不得。
相比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蓝洁瑛和进出戒毒所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的萧淑慎,开豪车住豪宅过着光鲜生活的黄圣依当然要好得多。可是一个女孩明明有机会靠自己去赢得世界,偏偏要沦为一个受人操控的笑柄,你说这算不算作?
为情作是一种愚蠢,为财作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取舍。年少无知谁都会犯错,偶尔作一下其实还不太容易毁掉一个女孩,持之以恒的作就真是神仙难救了。
想要做女神,先要学会扔掉“女神包袱”
别强调自己是因为时运不济。遇人不淑不是最可怕的,当年哭得惨兮兮的贾静雯也重新找到了爱她的小鲜肉。事业失败也并没有那么严重,军旗装后的赵薇和诈捐门后的章子怡也曾跌到谷底,不也都重新站起来了吗?对自己缺乏正确认知,对他人太过依赖,得意时太自信,不知道别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爱你,失意时又没有勇气再开始,陷在自怜自伤的阴影里,才是最可怕的。
大凡美女都习惯了在赞美和爱慕中成长,当初被捧得越高,一旦跌下来就摔得越惨,不但没了男人宠爱,还有一群不美的女人等着在下面看笑话,“想你当年风光无限,而今竟不过如此”。经济上的落差往往不是压倒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心理上的失衡才是。这也是为什么美女一旦落魄了,往往连普通人都不如。委内瑞拉的选美皇后达玛尔丝·瑞兹流落街头15年,最后竟连尸体都没人认领。
既然青春留不住,就是时候从“女神包袱”里走出来了。年轻时少纠结该在单车上微笑还是在宝马里哭泣这样的蠢问题,如果你没有能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上了宝马车,又能坐多久呢?年老后也别再津津乐道自己的校花岁月,那些年追过你的男孩如今正在屁颠屁颠地追比你年轻比你美的女孩,他们连你是谁都不一定记得了,认清现实、活在当下才最重要。
朋友圈一直在疯转一篇叫作《要么读书,要么健身》的文章,鸡血味儿重了点,可是给自己做做增值总是没错,特别是美女们,不要浪费了自己的一手好牌,回首往事时才发现,时光除了给你肥肉和皱纹,什么都没有留下。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我而言,是一种逐渐深入的触动。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惊人的论点,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慢慢地渗透进我的意识。我常常被书中描绘的人物和情境所吸引,它们如此真实,如此贴近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看到了那个在家庭压力下选择“乖乖女”角色的年轻人,也看到了那个为了迎合职场规则而压抑自己真实想法的职场人。这些故事让我深有同感,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身上是否存在类似的“期待陷阱”。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将“不活在期待里”解读为一种彻底的孤立和自我中心。相反,它强调的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一种对自身价值的清晰认知。它让我明白,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方向,即使这个方向与他人的期待有所不同。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建立健康的界限,如何有勇气去追求那些真正能点燃我生命热情的事物,即使它们在别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将书中的理念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照,这种互动式的阅读,让我收获颇丰。
评分在我翻阅《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心灵洗礼。我本以为会是一本关于如何“拒绝”和“反抗”的指南,但事实证明,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包容。作者并没有鼓吹一种激进的叛逆,而是以一种极其平和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引导读者去理解“期待”的本质。我从中看到了许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亲人希望你考取一份稳定的工作,朋友希望你追随他们的成功模式,甚至连自己也会给自己设定各种“应该达到”的KPI。这些期待,一旦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就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很多期待并非出自恶意,但它们同样可以限制我们的成长。它让我开始反思,在接受或拒绝任何期待之前,我是否真正理解了它,是否问过自己,这是否是我真正想要的。书中关于“内心声音”的描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尝试去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个在喧嚣的外部评价中常常被忽略的声音。这是一种缓慢而艰难的探索,但每一次微小的聆听,都让我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一步。
评分《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自我认知的觉醒之旅。我一直觉得自己像是被无形的手推着前进,不断地去满足那些我甚至不清楚从何而来的“应该”。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份“摆脱期待的秘籍”,但它让我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内省。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是因为我们不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为我们害怕孤独,害怕被否定。这本书以一种充满智慧和同情心的方式,引导我重新审视这些根源。我喜欢书中对“自我价值”的探讨,它让我明白,我的价值并非由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而是源于我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本身。书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片段,比如一个人如何在经历挫折后,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不再被外界的眼光所左右。这种力量并非源于强硬的对抗,而是源于内心的坚定和对自我的深深理解。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变得“无所畏惧”,但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沉静和清晰,少了一份焦虑和不安。我开始更加珍视自己的感受,也更加敢于去探索那些真正能让我感到快乐和充实的生活方式。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者,在我的人生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它并没有直接给我一份“人生攻略”,而是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我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似乎自己需要成为别人眼中那个“应该成为的样子”,但这种“应该”却模糊不清,充满了矛盾。这本书没有给我一个具体的“对标答案”,而是让我开始审视这份“期待”的来源,以及它对我真正意味着什么。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所承受的期待,并非来自亲近之人,而是来自社会环境,甚至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对“完美”的执念。书中对“自我接纳”的探讨,让我尤为受益。我开始明白,与其拼命去满足那些虚幻的期待,不如先学会与真实的自己和解。那种不完美,那种犹豫,那种不确定,都是构成“我”的一部分。我喜欢书中通过对比来阐述观点的方式,比如对那些活在他人评价中的人和那些活出自我风采的人的细腻描绘,让我清晰地看到了选择不同道路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生命体验。这本书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让我与那个在期待中迷失的自己,重新找到了连结。
评分这本《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的书名,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我。我一直在思考,有多少次,我的人生轨迹是被别人的目光和期望所塑造,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渴望?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找到关于“如何摆脱期待”的直接方法论,但它却用一种近乎哲学的方式,引导我审视自己的内在价值,重新定义“成功”与“幸福”。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故事和细腻的心理描绘,让我自己去发现答案。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章节,描述了一个艺术家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独特表达方式的过程。那个过程充满挣扎,充满了自我怀疑,但也正是那些艰难时刻,才让最终的绽放更加璀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别人的期待,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形的枷锁,它让我们害怕犯错,害怕与众不同,最终让我们活成了一个不够完整的自己。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一些小事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它们并不符合某些人设想的“最佳路径”。这种微小的自主,带来的却是巨大的内心释放。它教会我的不是对抗,而是理解。理解那些期待背后可能存在的善意,理解它们如何被构建,又如何可以被放下。
评分不错满意
评分书质量不错
评分别人推荐买的,还没看,有点贵
评分很好很实用!快递速度一流~值得购买
评分书质量不错
评分看着题目还不错,希望能带来正能量
评分信任京东,发货超级快,质量有保证
评分非常好,一直在京东买东西,放心,快捷!
评分不错不错,是正品,内容也很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