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讀經典碑帖為書法學習之不二法門。中國曆代名傢輩齣,傳世碑帖無數。這套《中國書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遴選書法史上經典,裝幀典雅,印刷精美,堪稱佳製。
本係列采用經典底本,高清彩色印刷;穿綫裝訂,拆閱方便實用。力求“下真跡一等”之效果。係列的特點則是對原作或拓本稍加放大,使得細節縴毫畢現。無論綫條的張力、墨色與疊加,還是紙張的顔色及氣息,都毫厘間淋灕盡現。
“頗極精工,無復遺恨”,希望本套叢書的齣版對讀者諸君在臨讀碑帖和書法創作中有所幫助。
李邕(678—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其父李善,曾為《文選》作注。李邕幼承傢學,少年成名,曆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李邕精於翰墨,尤擅行書。以行書入碑自唐太宗後,風氣漸開,應者雲集,李邕為其中大傢。李邕書初學右軍,『頓挫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宣和書譜》)。其雲『學我者死,似我者俗』,頗為自得。史稱其一生撰碑八百餘通,流傳至今者有《李思訓碑》《嶽麓寺碑》等。
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和學習價值是並重的。從收藏的角度來看,它的裝幀精良,內容權威,無疑是書法愛好者書房中不可或缺的一份珍品。而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它所提供的無與倫比的細節觀察平颱,是任何普通影印本都無法比擬的。我尤其欣賞它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傳播上的努力,它用最先進的印刷技術,守護並弘揚瞭中國書法的精粹。對於任何一個對中國書法曆史和藝術有濃厚興趣的人而言,這本書都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入,它帶來的啓發和幫助是長久而深遠的。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講究,體現瞭對讀者閱讀習慣的深切關懷。它在保持碑帖藝術性的同時,並未犧牲內容的易讀性。頁麵的留白適中,使得每個字帖都有足夠的空間來呼吸,不會顯得擁擠或壓抑。此外,編排上的邏輯性也很強,使得讀者在學習和對比不同時期的作品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這種平衡瞭藝術展示與實用學習的設計理念,讓這本書不僅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也是一本可以靜心欣賞的藝術品。它讓原本有些枯燥的臨摹過程,變得更加流暢和愉悅。
評分我一直覺得,書法學習的精髓在於“神似”而非“形似”,而要達到“神似”,對原作氣息的把握至關重要。這本放大本在錶現原作“氣韻”方麵,可以說是下足瞭功夫。通過這種高清晰度的呈現,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書法傢在創作時的心境和力量的流轉。比如,某些碑刻在轉摺處的力度變化,或者某一筆畫收尾時的微妙迴鋒,在普通版本中常常被忽略,但在放大本中卻被清晰地“喚醒”瞭。這對於培養自己的審美趣味和用筆的自信心,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讓我的臨帖效果有瞭顯著的提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厚實的封麵和精美的紙張質感所吸引。外封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既有古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審美。內頁的印刷質量更是沒得說,色彩還原度極高,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即便是那些極其細微的筆觸變化,也能在放大本中一覽無餘。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閱讀體驗得到瞭極大的提升,每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視覺的盛宴。對於一個對手帖的裝幀和印刷質量有較高要求的愛好者來說,這套書絕對是值得珍藏的佳品,足以見證齣版方的用心和專業。
評分作為一名書法學習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貼近原作、幫助我理解古人筆法的資料。這本放大本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碑帖放大,更重要的是,它通過精確的色彩還原和高清的細節捕捉,讓我能更深入地觀察到書寫者在運筆過程中的提按頓挫和墨色的濃淡變化。以往隻能在普通的影印本中模糊看到的那些微妙之處,現在都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極大地拓寬瞭我對碑帖理解的深度。特彆是那些經過歲月洗禮留下的風化痕跡,也被細緻地記錄下來,為我們提供瞭研究原貌的寶貴參考。
評分19532226108
評分19532226108
評分這本質量最好。
評分這本質量最好。
評分這本質量最好。
評分這本質量最好。
評分19532226108
評分19532226108
評分這本質量最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