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 | |
| 《管人先管己带人先带心——中基层领导者的成功之道》出版后,得到读者的欢迎。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二本,侧重于谈“成就优秀领导者的黄金法则”。 《管人先管己 带人先带心:成就优秀领导者的黄金法则(全新珍藏版)》秉承了上一本书通俗实用、简捷透彻的风格,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阐述了企事业各阶层的主管者做好管 理的前提,以及做好管理与领导者本身的关系,提出了领导者管人前要先管理好自己,做好管理的根本途径是取得人心支持的论点,指出了只有领导者以身作则、 树立好的形象,才能获得众人支持,才是做好管理的关键所在。 《管人先管己 带人先带心:成就优秀领导者的黄金法则(全新珍藏版)》特点:通俗实用,篇幅小,哲理性强,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
| 内容简介 | |
| 《管人先管己 带人先带心:成就优秀领导者的黄金法则(全新珍藏版)》秉承《管人先管己带人先带心——中基层领导者的成功之道》一书通俗实用、简捷透彻的风格,通过大量 的案例分析,阐述了企事业各阶层的主管者做好管理的前提,以及做好管理与领导者本身的关系,提出了领导者管人前要先管理好自己,做好管理的根本途径是取 得人心支持的论点,正人先正己,己的不欲,勿施于人,指出了只有领导者以身作则、树立好的形象,才能获得众人支持,才是做好管理的关键所在。 |
| 作者简介 | |
| 李伟,男,出生于七十年代,哲学、历史学硕士。2000年获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学位。曾任教于北京某职业学校、多家知名企业高管、管理咨询师,现为 财经自由撰稿人。管理通俗化与本土化的领军者,长期致力于通俗管理的研究,并多有著作出版,其中《三分管人七分做人》截止今日已经畅销超过150000 册。 |
| 目录 | |
| 上篇〓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001.双方都有利,合作才会长久 002.视员工为合伙人 003.低调地说出建议 004.愤怒会遮蔽你的视线 005.向你的对手敬杯酒 006.不念旧恶 007.爱人者人恒爱之 008.尊重对方的需求 009.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010.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 011.一个高明的领导者绝不与下属争夺功劳 012.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013.粗暴无礼,你将一无所获 014.拿出你的绅士派头 015.好汉爱好汉,英雄惜英雄 016.大事明白,小事糊涂 017.好处和利益分给大家 018.注意那些口碑极好的普通人 019.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下命令 020.欣赏胜于一切 021.平易近人者,人皆近之 022.不要担心别人超过你 023.魅力胜于能力 024.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025.有智商,更要有情商 026.信赖是工作顺利的基本条件 027.大气者成大器 028.做一个中正平和的领导者 029.好的品行胜过满腹经纶 030.恪守信用是成就伟业的法宝 031.适当养些“闲人” 032.与其使权,不如用威 033.没有人可以独自成功 034.副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035.既允许报喜,更鼓励报忧 036.不搞“秋后算账” 037.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038.授权就像放风筝 039.平静地面对冒犯 040.人人都希望被看重 041.“严格”与“高压”是两码事 042.不要把下属孤立起来 043.不能机械地依靠数字评估下属 044.心态决定势态 045.微笑是*好的领导 046.要“王道”,不要“霸道” 047.多讲“礼”,少讲“理” 048.关键在于你的影响力有多大 049.“武大郎开店”思想害人害己 050.承担起失败的责任 精彩文摘 《通俗管理经典·管人先管己 带人先带心:成就优秀领导者的黄金法则(全新珍藏版)》: 同样,对待部属之间的矛盾,从管理学控制论的角度看,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实中许多企业负责人因忙于各种事务,在对待部属之间有矛盾时往往只是事后控制,如果是处 理矛盾的艺术性不强,矛盾会越处理越多,越多越忙,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结果是企业组织乱作一团,甚至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所以说,不让矛盾发生是“防火”工作,矛盾出来后解决矛盾是“救火”工作。 推功揽过者,人皆敬之 只有把功劳推给下属,才能得到更多下属的尊重。 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一定是既有功劳又有过失。那么,是推功揽过,还是推过揽功?这将对领导者的领导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古至今的事例都证明,凡是推功揽过的人都能有效地激励下属,使事业取得成功;而推过揽功的人则会削弱下属的斗志和积极性,必然使事业走向失败。 当年刘备率万人进攻许昌,被曹操打得大败。刘备领残兵千人仓皇逃至汉江沿岸,处境狼狈,军心涣散。刘备对身边的将士感叹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 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乎?”诸将闻听此言,都十分感动,即使有些怨气,也顿然冰释了。 大家同仇敌忾,军队凝聚力大为增强。能够推功揽过,扬人之长、责己之咎,正是刘备抓住人心,激励将士为他誓死效命的重要原因。 与其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袁绍的势力一度强大,手下人才济济,威震中原。但是他本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以致势力逐渐衰亡。在官渡之战中,田丰诚恳地劝告袁绍不要出兵,他 不仅执意不听,反而将田丰囚禁下狱。吃了败仗后,众人都以为田丰该当重用了,没想到袁绍却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因为羞见田丰竟将他赐死。这也彻底寒了所有 将士的心,致使袁绍众叛亲离,终被曹操所灭。 推功揽过是激励团队成员的重要手段。如果工作有了成绩,无论自己的作用有多大,领导者都应该尽量 将功劳推给下属,强调是下属的辛勤努力才使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在工作出现错误或失误时领导者要勇于承担责任,就算都是下属的错,也应该首先责怪自己领 导不力,把过失全揽在自己身上。这样推功揽过,豁达超然,不计较个人名利的领导方式,将使领导者拥有更高的威信,为下属所尊重。相反,如果领导者推过揽 功,只能像袁绍一样为人所摒弃。 只有把功劳推给下属,才能得到更多下属的尊重。很多人认为刘邦是个流氓皇帝,这实在有失偏颇。既然能在群雄逐 鹿中得以胜出,刘邦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适时褒奖众将,将功劳推给大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在分析取得天下的原因时,众将都认为是刘邦本人的能力高 强,刘邦却将功劳都推给了萧何、张良和韩信,认为“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就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 |
我最近读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这本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组织和学习的认知。过去我总觉得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和组织关系不大,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学习对于整个组织而言,竟然是如此的关键和重要。它提出的“五项修炼”——心智模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石。尤其是“系统思考”这一项,它让我明白,很多组织问题的出现,并非是孤立的事件,而是由复杂的系统互动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跳出点状思维,从整体和关联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根源。书中对“禁忌”和“障碍”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时候,组织之所以无法进步,是因为存在着一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或者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而学习型组织需要打破这些限制。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偏向理论性,但并不晦涩难懂,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模型,将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读完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应用到我所在的团队中,如何鼓励成员之间分享知识,如何创造一个开放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让整个组织能够持续地进化和成长。
评分最近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是一本我接触到的非常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德鲁克在书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做”,而是从“什么是管理”这个根本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他强调,管理者存在的价值在于“使普通人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之前我总觉得管理就是发号施令,让下属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管理在于激发和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自我驱动,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书中关于目标设定、时间管理、决策制定等方面的论述,都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比如,他提出的“管理者的工作是创造贡献”,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很多行为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我们忙于各种琐事,却忘记了最核心的价值创造。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很多管理的盲点和不足,也为我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它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知识工作者”的论述,认为他们是组织的核心资产,需要特殊的管理方式,这让我对如何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初入管理岗位的菜鸟,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
评分《影响力》这本书,让我对营销和说服的背后逻辑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西奥迪尼在书中总结了六个非常强大的说服原则: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这六个原则,就像隐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按钮”,一旦被按下,就能有效地引导人们做出相应的反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承诺与一致”原则。一旦人们做出了某个承诺,即使是很小的承诺,他们也倾向于在后续的行为中与这个承诺保持一致,这是为了维持自己形象的完整性。在商业推广中,这种策略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先提供免费试用,让消费者做出“试用”的承诺,之后消费者就更有可能购买。另外,“社会认同”原则也让我明白为什么“畅销书”和“网红产品”如此受欢迎,人们总是倾向于模仿大多数人的选择。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夹杂着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生活中的生动例子,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别人是如何说服我们的,更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去影响他人,无论是销售、谈判还是日常的沟通。当然,我也从中看到了这种影响力可能被滥用的风险,所以更应该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
评分最近偶然翻阅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触动。它没有提供一些“速成”的管理秘籍,而是从个人内在的成长和改变入手,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可持续的自我提升框架。书中强调的“由内而外”、“原则中心”的思想,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改变源于内心的认知和习惯的养成,而非仅仅依赖外部的技巧。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让我明白了我们并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去塑造生活。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更是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学会了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清晰的“终点”,并以此为导向来规划当下的行动。接下来的“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每一个习惯都像一颗明珠,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体系。作者的语言质朴而深刻,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比喻和故事,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付诸实践。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人生地图,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走,以及如何一步步地抵达目的地。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关键对话》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沟通圣经”。它深刻地剖析了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高风险、高情绪、高分歧的对话时,是如何屡屡失败的。书中提出的“安全感”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关键对话的基础。只有当双方都感到安全,愿意敞开心扉时,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作者用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那些“糟糕的对话”是如何发生的,比如回避问题、指责对方、诉诸暴力等等。而它提供的解决方案,则非常具体和实用。从“关注你的目的”、“学会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再到“回到事实”,每一步都清晰可见。我尤其受益于“从描述事实开始,然后分享观点,最后回到寻求共同目的”的沟通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我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效果惊人。很多原本可能引发冲突的讨论,都能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说”,更教我如何“听”,如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它让我明白,沟通的最终目的不是“赢”,而是“解决问题”和“建立连接”。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沟通武器库,自信多了,也更懂得如何处理那些棘手的局面。
评分不错
评分挺好的
评分很好…还用其他的言词来描述吗?
评分内容不错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好的很。方便快捷。服务不错。
评分还好,不错
评分非常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