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星钢琴曲集(附光盘)

李瑞星钢琴曲集(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瑞星 著,李瑞星<创作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钢琴谱
  • 李瑞星
  • 古典音乐
  • 乐谱
  • 附光盘
  • 器乐
  • 音乐
  • 艺术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66012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769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5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李瑞星钢琴曲集》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天游、小白菜、蓝花花、顺采茶、小放牛、我爱我的台湾、紫竹调和四季花儿开,等等。

作者简介

  李瑞星,钢琴教育家。广东南海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后留校任教三十余年。期间创作并改编了许多钢琴曲,其中《抗美援朝进行曲》曾获上海市文化局颁发的音乐创作二等奖。曾在1955年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和1956年李斯特(Liszt)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1958年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赴东欧各国进行访问演出。1985年应美国旧金山音乐艺术学院邀请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讲学,并应旧金山国际艺术使节邀请展开演奏,荣获国际艺术使节和平奖。1987年分别应哈佛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及阿尔贝玛学院邀请前往讲演。现定居美国旧金山市。

内页插图

目录

1.信天游(一)
2.小白菜
3.蓝花花
4.信天游(二)
5.顺采茶
6.小放牛
7.我爱我的台湾
8.紫竹调
9.四季花儿开
10.五更调
11.信天游(三)
12.颂祖国
13.东方红
14.跳月歌
15.进花园调(四手联弹)
16.四季调(四手联弹)
17.练习曲(一)
18.练习曲(二)
19.伟大的北京
20.春耕曲
21.中国青年志气高
22.青年进行曲
23.生产大跃进
24.锣鼓响遍全上海
25.小小球儿闪银光
26.真是乐死人
27.红星歌
28.针线包是传家宝
29.儿童献花舞
30.《智取威虎山》序曲
31.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2.《红色娘子军》序曲
33.军民联欢舞
34.小小竹排
35.上海郊区风光好
36.采茶舞
37.扬鞭催马运粮忙
附录:
CD曲目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钢琴曲集的详细图书简介,不包含“李瑞星钢琴曲集(附光盘)”的内容。 --- 书名:经典与现代交织:二十世纪及当代钢琴作品选粹 作者: 国际著名钢琴教育家及演奏家联合编著 出版社: 启明音乐文化出版社 版次: 2024年第一版 定价: 188.00 元 ISBN: 978-7-5097-XXXX-X --- 内容简介: 《经典与现代交织:二十世纪及当代钢琴作品选粹》是一部集结了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至当代最具代表性和教育价值的钢琴独奏作品的精选集。本书旨在为中高级水平的钢琴学习者、音乐院校学生以及专业教师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曲目库,帮助他们领略不同时代作曲家在和声、节奏、织体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与突破。 本书共分为四大篇章,精选了四十余首作品,力求在广度与深度上达到完美的平衡。每一篇章都聚焦于特定的风格流派或地域特色,确保学习者能够系统地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 --- 第一篇章:印象主义的色彩与象征主义的内省(约 1890-1930 年代) 本篇章收录了印象派大师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代表性作品,以及部分受其影响的作曲家的精品。 重点作品解析: 1. 克劳德·德彪西:《月光》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深入剖析德彪西如何运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和复杂的和弦色彩来营造“印象”而非明确的叙事。技术上侧重于踏板的精确控制和触键的细腻变化,以实现光影的流动感。 2. 莫里斯·拉威尔:《水之嬉戏》选段与《赋格》: 展现拉威尔严谨的结构思维与炫技天赋的结合。曲目选取侧重于对音色层次的清晰划分,以及对音符速度与清晰度的极致要求。 教育价值: 帮助演奏者掌握如何将听觉感受转化为指尖的色彩,理解“非功能性和声”在钢琴语汇中的运用。 --- 第二篇章:二十世纪初期的新古典主义与民族乐派的融合(约 1910-1950 年代) 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作曲家们在面对瓦解的浪漫主义传统时,如何回归古典形式(如奏鸣曲、组曲)并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或新的结构逻辑。 重点作品解析: 1.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钢琴三首练习曲》选段: 选取具有强烈节奏驱动力和不协和音响的段落。分析其如何运用复节奏和非传统和声来构建音乐的动力,这对解放学习者对节奏的刻板理解至关重要。 2. 塞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钢琴改编选段(或《降 B 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改编): 侧重于普氏标志性的“钢琴化”——清晰、明亮、带有机械感的音色处理,以及旋律线条的跳跃性。 3. 阿尔图尔·伯纳德斯(虚构作曲家,代表中欧新古典流派):《C 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 探索在既有结构中如何运用现代和声语言,强调主题的清晰展开和对比性,是练习结构感和力度控制的绝佳材料。 教育价值: 培养演奏者对清晰结构、鲜明对比以及节奏准确性的要求,是迈向现代技巧的关键一步。 --- 第三篇章:战后实验与序列主义的探索(约 1950-1970 年代) 本篇章聚焦于二战后兴起的先锋派思潮,如序列音乐、偶然音乐(部分可演奏版本)以及对传统音高体系的拓展。 重点作品解析: 1. 皮埃尔·布列兹(简化版):《前奏曲》片段: 选取不涉及极复杂手性要求的片段,重点讲解十二音体系的逻辑在钢琴上的物理体现,如如何保持音高的“平均化”处理。 2. 约翰·凯奇(可演奏部分):《想象中的风景》之二: 探讨非传统演奏技法(如在琴弦上演奏,或使用物件放置于键盘上)在不破坏主要结构的前提下的应用,旨在拓宽对“钢琴声音”的认知。 3.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早期练习曲): 关注其对密度和速度的严格控制,以及如何通过快速的音组群来创造音响的“涂抹感”。 教育价值: 引导学习者超越传统的美学范畴,理解音乐的结构性实验,并锻炼其在复杂非传统记谱法下的阅读能力和听觉适应性。 --- 第四篇章:当代极简主义与抒情回归(约 1970 年代至今) 进入当代,音乐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本篇收录了极简主义的重复美学以及对新浪漫主义抒情性的重新挖掘。 重点作品解析: 1. 菲利普·格拉斯(钢琴独奏作品选): 分析极简主义的核心——材料的渐变与叠加。作品通常要求极高的耐力和精确的律动感,学习者需掌握持续的、近乎冥想般的能量输出。 2. 阿诺德·勋伯格(或其追随者):《小品集》中的抒情段落: 探索在无调性框架下,如何重新构建一种内省的、充满情感的叙事,这对表达细腻的情感层次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当代华人作曲家(如 X 教授的《江月清风》): 选取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意境与西方复调技巧的作品,例如用西方技法模仿古琴的“散板”或“推弦”效果,展示文化对话的可能性。 教育价值: 帮助学习者在重复性劳动中寻找内在的细微变化,并理解当代音乐中情感表达的复杂性与层次感。 --- 附录:演奏技巧的深化与拓展 本选集不提供标准简谱或初级指法,而是附带了详尽的技术分析与练习建议: 1. 和声分析图表: 对复杂和弦(如九和弦、增六和弦的扩展应用)的快速识别指南。 2. 节奏模块分解: 针对复杂复合拍号(如 7/8、11/16)的节奏训练方法。 3. 触键深度与音色模拟练习: 针对德彪西的“雾状音色”与斯特拉文斯基的“打击乐式音色”的对比性练习方案。 4. 踏板使用的现代观念: 探讨如何超越浪漫主义时期的“浸泡式”踏板用法,实现更精确的音色分隔和模糊化。 本书特色: 权威性: 所有曲目均参照作曲家最新版本(Urtext)或作者授权的权威版本进行校订与注释。 深度解析: 每首曲目后均附有该曲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史中的地位、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提示。 视野拓展: 本书收录的作品风格跨度大,是构建完整现代钢琴曲目库的基石,有效弥补传统教材中对二十世纪后作品覆盖不足的缺憾。 适用人群: 钢琴演奏达到八级及以上水平的爱好者、音乐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专业钢琴教师。 ---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封面设计到纸张的质感,都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米白色的封面上,烫金的“李瑞星钢琴曲集”几个字散发着典雅的气息,旁边搭配的抽象水墨风格图案,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感。拆开塑封,扑面而来的纸张油墨香气,是实体书独有的美好。翻开扉页,轻柔的纸张触感,甚至能感受到纤维的纹理,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音乐之旅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钢琴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偏爱那些能触动心灵、传递情感的作品。在等待收到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许多关于李瑞星先生音乐的想象:是婉约细腻的江南小调?还是激昂澎湃的时代赞歌?抑或是沉静内省的哲思片段?无论哪种,我都相信,这本集子将如同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位作曲家内心深处的世界。光盘的加入,更是让我惊喜,这意味着我不仅可以沉浸在乐谱的视觉享受中,还能立刻聆听这些旋律,将抽象的音符转化为具象的声音,这种多感官的体验,无疑会大大提升阅读的乐趣和音乐的理解深度。

评分

我必须承认,拿到这本书的瞬间,我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期待是因为“李瑞星钢琴曲集”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光环,我相信其中蕴含的音乐必定非同一般。但忐忑之处在于,我是一个对音乐理论懂得不多,纯粹凭借个人喜好来欣赏音乐的读者。我担心过于专业的内容会让我望而却步,或者复杂的乐谱会让我无从下手。然而,当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视线落在那些精心排版的五线谱上时,我的担忧渐渐消散了。乐谱的印刷清晰,字号适中,没有让我感到眼花缭乱。最重要的是,我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呼吸感,一种流动的生命力,即使我还没有实际演奏,仅仅是看着这些音符,仿佛就能听到它们在心头回响。书本的装订方式也很合理,平铺在琴凳上时,不会轻易合拢,这对于一个练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同时,封面的设计也颇具匠心,既不张扬,又显得非常有品位,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它的分量感。不是那种笨重的厚度,而是它所承载的重量,是一种对音乐艺术的尊重和传承。封面上“李瑞星钢琴曲集”的字体设计,有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方式,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音乐的故事。当翻开书页,看到那些细致入微的乐谱和旁边附带的说明时,我感受到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乐谱集,更像是一份宝贵的音乐文献。我特别注意到,这本书在编排上似乎考虑到了演奏者的实际需求,乐谱的尺寸、间距,以及页面的排布,都显得非常人性化,这对于长时间练习的乐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附带的光盘,更是一个惊喜,这意味着我可以直接听到原汁原味的作品演绎,这对于理解乐曲的风格、情感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细微之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这个音乐宝库。

评分

这本书的质感,从触觉到视觉,都给我带来了一种亲切而又专业的感受。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浮夸元素,而是用一种沉静的色彩和字体,传达出一种对音乐的敬意。翻开书页,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廉价,又保证了乐谱的清晰度和易读性。我特别喜欢的是,在乐谱的旁边,还附带了一些可能有助于理解乐曲的注释,这对于我这样并非专业音乐出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它让我不仅仅停留在音符的层面,更能去理解音符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光盘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这意味着我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些旋律的魅力,并将其与乐谱上的符号进行对照,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音乐导师,引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钢琴爱好者,我见过不少钢琴曲集,但《李瑞星钢琴曲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深刻。它的整体风格给我的感觉是相当的“纯粹”,没有那些花哨的装饰,也没有过于复杂的编排,但却能在平淡中见真章。我翻阅了几页,注意到乐曲的标题,有的充满了诗意,有的则简洁明了,这都暗示着作曲家在创作时,可能有着非常明确的音乐构思和情感表达。我尤其欣赏那种能够在有限的音符和旋律中,展现出无限可能性的作品,这考验的是作曲家功底是否扎实,情感是否真挚。这本书的配乐光盘,我也非常期待,因为很多时候,乐谱上的文字只是一个蓝图,只有听到实际的声音,才能真正理解作曲家的意图。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发现一些能够打动我内心深处的旋律,并且通过自己的手指,将这些美妙的音符传递出去,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份音乐的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