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

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木子 著
图书标签:
  • 说服力
  • 沟通技巧
  • 影响力
  • 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谈判技巧
  • 销售技巧
  • 逻辑思维
  • 演讲技巧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55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165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19世纪美国著名黑人领袖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说:“如果我能说服别人,我就能转动整个宇宙。”从道格拉斯的话中可以看出,说服能力在社会中拥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采取合理的方法打动对方的内心,用语言控制对方、控制周遭的一切,谁就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本书主要讲述说服力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和独特的视角,为大家详细讲解说服的技巧以及逻辑,让每一位读者在看到本书后,都能在说服别人时更加有信心,在每一次说服中都更加占据主动。

作者简介

木子,公关活动策划人,知名培训师。曾出版作品《遗失的古国》《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激发潜能的心理暗示》等数十部作品。

微信公众号:天才的世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直抵人心,窥探对方内心世界

01 要懂说服术,先得知道心理学//002

02 说服了世界,也就拥有了世界//006

03 说服最重要的就是触碰内心的敏感处//009

04 有了共同的话语,就掌握了说服的主动//013

05 心理学让说服变成了一门技术//016

06 说服从控制内心开始//020

07 有时虽可张扬,但也得学会隐忍//023

08 如果选择放弃,就不可能说服对方//027

第二章 想要说服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09 每个优秀的销售都是个心理专家//034

10 总统谁都想当,但想法有时只能是想法//038

011 为什么会有人捧着钱来求你收下//041

012 那些特工为何看起来无所不能//045

013 自来熟是一种天分吗//049

014 “教主”的话为何能引领世界//053

015 吸血鬼的魅力为何无法阻挡//056

第三章 说服对方前,要先看透对方想说什么

016 语言可能会是假的,但眼神无法撒谎//060

017 听弦外之音,领悟对方真实想法//064

018 说话快与慢,也是情绪的一种表达//068

019 肢体会透露一个人很多的信息//072

020 人的表情,往往是他内心的表现//076

第四章 想说服他人,先要取得信任

021 背后夸奖比当面称赞更有效//082

022 想要赢得信任,先得学会揽责//086

023 重视承诺的人更具有说服力//090

024 权威者说话,总是更具说服效果//094

025 赢得尊重就会赢得信任//097

026 凡事不能总想赢,有时认输更加有效果//100

第五章 每一个人都在等待被说服

027 有时被说服是种非常愉快的体验//106

028 愉快的心情,让说服更加轻松//109

029 被说服的人,往往是听到了他想听的话//112

030 想说服,就要让听者感到舒服//115

031 说服如果是美食,没有谁不会追逐//119

032 为对方贴一个你所期待的“标签”//122

033 当心被打动时,想法就会改变//124

034 当对方成了自己人,说服就会更容易 127

第六章 说服对方前,先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说服他

035 有些话虽然危言耸听,但很有效//132

036 自己按兵不动,让对方先作承诺//136

037 最后一刻,往往才是最关键的时刻//140

038 学会造势,让自己占据主动//143

039 巧用语言艺术,让他人不自觉的跟你走//146

040 借他人之口,说服对方相信自己//148

040 当语言无效时,真诚就是最好的良方//151

041 说服别人之前先要说服自己//153

第七章 逻辑是种玄妙的东西,让对方不知所以

042 说服要有逻辑,结果不同凡响//156

043 效仿对方,要作到不露痕迹//159

044 用数据说话,你的说服更有力//162

045 让客户把目光聚集在优点上//164

046 若是心中没有方向,只会是被牵引的对象//167

047 说服切不可操之过急,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171

048 有时话不可直说,从侧面迂回进攻//173

049 不是所有话都得挑明了说//177

第八章 不打无准备之仗,说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50 带上“后援团”,有帮手更好说服//182

051 对“症”下药,根据体质施以妙手//184

052 抛砖引玉,认清对方是骡子还是马//187

053 谈判,关键在于擒贼先擒王//190

054 知己知彼,说服才能百战不殆//193

055 掌握“贪婪点”,用“好处”打开对方心门//198

第九章 一击必杀,让对方绝无说“不”的时间

056 说服要找到软肋,开口就一招制敌//204

057 几句话就要切中对方的“要害”//208

058 从一开始就让对方说“是”//212

059 开门见山,先下“口”为强//216

060 找到双方共同点,击中内心更容易//219

第十章 一个说服的王者,也会是一个有修养的绅士

061 给对方多留些面子,你会获得更多里子//224

062 重视对方感受,用你的眼神感化他人//227

063 说服只是让对方认同自己,而不是争取胜负//231

064 适时地退让,让彼此的关系更亲近//235

065 说服对方前,先要懂得好好介绍自己//239

066 小细节要比碎嘴子更能打动人心//243

参考文献//247

精彩书摘

06 说服从控制内心开始

真正说服对方,指的是成功地使对方按你的意愿去完成或实现某件事情。当对方被你说服后,他的内心会认同你的观点,这种认同将表现在他的言行等方面。就像他的内心世界中关于这件事的那一部分已经完全被你控制住了一样。所以,说服对方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对方心理活动的过程;说服对方的实质,即是改变对方的心理认知。

因此,要真正达到说服的目的,必然需要掌握对方的心理。

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同样可表明掌握对方心理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从其发生机制来看,无一例外取决于人的内部动力系统的特性。人的内部动力系统特性的集中表现,就是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将产生心理活动,从而产生人的言行。所以,引导甚至控制人的言行,其根本就是引导或控制对方的心理。

1977年,史蒂夫?乔布斯意识到个人电脑将会具有广泛的市场,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事业。于是,他和沃兹尼亚克共同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准备推出配有鼠标的个人电脑。尽管下定决心要做个人电脑,尽管也发现了市场上有巨大需求的客户量,但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却没有钱,怎么办?

于是乔布斯通过消费者问卷调研,筛选出了一部分“专业消费者”——对个人电脑有强烈工作需求的消费者。乔布斯说服了这一部分消费者先付钱订购个人电脑,然后利用这部分订购资金购买设备。随后,乔布斯又说服了多位供应商先免费向他提供生产个人电脑的原材料,等到电脑售出后再向供应商付款,条件就是以后苹果公司的原材料他们可以优先参与谈判。

就这样,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乔布斯开始了第一台苹果个人电脑的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乔布斯为什么能让客户支付订金、让供应商免费提供原材料呢?那就是因为乔布斯掌握了客户和供应商的心理:客户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而供应商则看到了个人电脑的巨大利润。因此,乔布斯才能说服客户和供应商。

通过乔布斯的案例,我们可以分析并总结出通过掌握对方心理而达到说服目的的基本步骤。

step1 做好说服前的工作

俗话说,优秀的士兵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在无声的明争暗斗中,职场如战场,说服往往不是面对面的唇枪舌剑那么简单。在说服开始之前,其实有很多的准备工作需要说服者去做。这些工作看似与说服无关,但是却如蝴蝶效应一般,丝毫的差池都会对说服的结果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乔布斯就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才会在说服消费者之前,对消费者市场作了严谨的问卷调研,筛选出“专业消费者”从而在后来直接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step2 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

乔布斯知道“专业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就是利用个人电脑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乔布斯也知道原材料供应商的真实需求就是建立他们在个人电脑行业的业务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说服前功课,乔布斯才能在说服中变得更加高效。

step3 让对方明白他们的既得利益

无论是在商界还是在职场,无论是企业与个人,每一方都尊崇着以结果和利益为导向的做事原则。只有在这个原则下进行的工作才是可行的。乔布斯同样深知这一点,在与消费者和供应商谈判时,不断向消费者强调他们可以获得优先拥有个人电脑的机会,也不断向供应商强调他们可以获得与苹果公司优先洽谈合作机制的权利。消费者与供应商各自明白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当然会心甘情愿地被乔布斯说服。

step4 实现说服对方时的承诺

对承诺的必要履行,不仅仅是一诺千金的表现,更对说服与被说服的双方的后期的合作进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任务价值的概念,它属于职业心理学的范畴,指每个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会根据自己的期望去评估这个行为的价值,然后才会根据评估出来的价值付出同等价值的劳动。

如果说服者承诺了被说服者可以获得的某些利益,但最终却没有对被说服者兑现,则被说服者的行动力会随之下降,即使他被说服,他也不会再具有说服者希望看到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乔布斯在启动个人电脑出售工作后,立刻将“专业消费者”订购的电脑送货上门,并且与供应商签订了初步的原料供应框架协议。

通过掌握对方的心理需求而说服对方,这是一种保守的万无一失的说服方式,也是初步接触说服心理学的读者易于上手的说服方式。因此,只要按照上述步骤执行说服过程,说服对方会逐渐变得把握十足,十拿九稳。



07 有时虽可张扬,但也得学会隐忍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人人都明白的处世道理。“大丈夫能屈能伸”说的也是君子的气度与明智——这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用暂时的忍耐和表面的退让换来自己所希望的结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就是以退为进的真谛。

尤其是在以结果为导向的当今社会,以退为进更是被广泛运用。

比如,家长们在答应带小孩去游乐园之前都会要求小孩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考到100分的成绩;想要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候选人通常会放弃其他学生会委员的争夺而避免自己树敌太多;商业谈判时某一方可能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趁对方麻痹大意的时候给予其致命一击……

同样地,在说服心理学的领域,以退为进也是说服的惯用手段之一。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就曾在2005年用以退为进的说服手段成功地说服了新浪董事会的段永基,实现了盛大网络参股新浪的商业目标。

2004年下半年的时候,新浪股价下滑至互联网回暖后的历史最低点,这被陈天桥看作盛大参股新浪的最佳时机。于是,陈天桥专程从上海飞往北京,与当时新浪的董事会成员之一的段永基谈判。

陈天桥提出以当时股价的120%收购四通控股所持有的全部新浪的股票。可是,段永基却提出120%的股价太低,要求陈天桥以新浪在历史最高点时的股价——每股接近50美元的股价进行收购。陈天桥认为段永基在敲自己的竹杠,他觉得自己给新浪的120%的价值上浮已经很高了,于是没有应段永基的要求,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当时,陈天桥一直在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新浪的股票——不断从四通控股手中购买新浪的股票,到2005年2月份已持有19.5%的新浪股票。他再次找到段永基,继续与段永基谈判。没想到,段永基不但没有降低收购价格,反而将收购价格提高到了50美元每股,为此陈天桥需要多支付约1.2亿美元的收购资金。

陈天桥对段永基说,如果自己继续在二级市场中增持,四通控股的股份将被进一步稀释,同时,如果不是自己在二级市场收购,新浪的股价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上升到新浪董事会所希望的价格。

他们洽谈了三天,彼此间难分伯仲,最终达成了一致,即盛大以每股32美元的价格收购总价约8000万美元的新浪股票,此价格比当时新浪在纳斯达克收盘价上浮仅15%,不仅完全在陈天桥的接受范围,更使陈天桥成功实现了强势参股新浪的目标。

让我们来看,在与段永基的谈判过程中,陈天桥是怎样以退为进说服对方的。

表面上,陈天桥所支付的每股32美元的价格高于当时新浪的实际股价,看似陈天桥做了一笔“亏本买卖”,但实际上,接受了此价格后陈天桥不用在二级市场以接近或超过每股50美元的价格收购,32美元与50美元,孰多孰少呢?同时,参股新浪是盛大集团的商业战略目标,实现此目标对盛大的意义非凡。

也就是说,陈天桥以15%的微小代价,换来的是盛大有形和无形的巨大利益,这就是一次通过以退为进的手段成功说服对方的典型案例。

以退为进不仅适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同样也适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

某企业由于规模和档次的提升,计划搬到更好的写字楼办公。公司行政人员小何负责新办公地点的选址工作,按照要求将把备选区域的所有写字楼调查一遍,将调查的数据汇总列表后发给行政主管进行最终确定。

由于到了年底,小何的日常工作很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实地考察备选区域的每一个写字楼,但小何的工作任务又必须完成,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小何冥思苦想了一下午,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

小何主动去找到行政主管,将自己近期的工作安排先向主管大致汇报了一遍,表明自己最近工作安排较多,所以将新办公楼选址的工作作了如下安排:

先根据搜房网站的相关资料,将需要调查的楼盘的主要指标查到,筛选掉一部分明显档次及品质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写字楼,然后集中安排一天的时间去考察那些符合要求的写字楼,并最终将考察结果向上汇报。虽然实地考察的写字楼数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考察对象更有针对性,相应地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

主管在听了小何的工作安排后,非常满意,立刻同意小何按此安排执行。

小何是怎样巧妙地运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说服主管,从而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的呢?表面上看,她增加了在网上整理资料、筛选写字楼的额外工作。但实际上,通过这个额外工作,小何不仅让主管觉得自己考虑问题周全细致,工作态度积极主动,还让她至少剔除了一半以上原本需要去实地考察的写字楼,这反而大大地减少她的工作量。

为什么以退为进能在说服中这么管用呢?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作南风效应,原意是指南风比北风更能带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因而行人在吹温暖的南风的时候比在吹寒冷的北风时更容易脱掉身上的衣服。

在说服过程中,以退为进就如同温暖的南风,它让你的说服对象感觉到你是顺着他的要求、站在他的角度进行“妥协”,甚至觉得不是你在说服他,而是他在说服你——但其实你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双方达成一致。于是说服工作变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和谐局面,当然说服就很容易成功了。

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使用以退为进的说服方法时,有以下原则需要注意。

★ 全局可控原则

说服者需要保证自己的“退”只是形式上的“退”,这种退是不会影响自己的立场的,更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整个说服过程还必须牢牢地被说服者全盘掌握着。否则,退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说服的结果便无法保证了。

★ 真实坦诚原则

我们都明白,说服者只是在进行所谓的“退”,其实他的目标是不变的,仍然是希望说服对象最终向自己的要求妥协。因此,说服者必须要以真诚的态度获取对方的信任,让对方放松警惕与防备,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地说服对方。



08 如果选择放弃,就不可能说服对方

当你参加长跑比赛中达到体力极限而无法再向前迈一步时,有个声音会在你的耳边说“坚持就是胜利”;当你因为完成某项工作或学习任务而加班加点时,你会提醒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当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时,你想起了那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坚持就像矗立在我们内心的那棵四季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强大内心世界中必不可少的支柱。

同样,在说服心理学中,坚持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父子俩在沙漠中迷路了。父子两人叹口气,开始检查各自身上的水和食物还剩多少。结果是,他们已经所剩无几。

儿子紧皱眉头说道:“爸爸,我们怎么办啊?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很难走出去啊!如果走不出去,我们还不如把剩下的东西全吃完,然后自杀,做个饱死鬼,总比饿死、渴死或者累死强啊!”父亲看一眼儿子的表情,发现他是在很认真地说话。于是父亲摇摇头说道:“嗯,儿子,我同意你的观点。虽然这片沙漠并不是太大,但是按照我们的食物储备来看,真的很难走出去,不过,实际上我们也没必要走出去。”

“为什么?”儿子不解地问道。

父亲说道:“我们应该先找到附近的那个绿洲,把随身带的所有能装水的器皿都灌满水,然后再想办法走出这个沙漠。据我所知,这附近就有一个不小的绿洲。”

“真的吗?爸爸,您没有骗人吧?”儿子半信半疑。按照他的观点,大风沙过去之后,连自己在沙漠的哪个具体位置都不知道,更不要说确定这附近就有个绿洲了。

父亲看出了儿子的怀疑,他指一指远处,那里有一棵巨大的仙人掌,有两个人那么高。

“孩子,上一次我随驼队来过这里,那棵仙人掌就是标志。”父亲说。儿子虽然还是心存疑惑,不过放眼望去,自己目力所及,能看到的也就那棵仙人掌,再没有别的植物了。于是,他开始有些相信父亲的话。

父亲在前面带路。两个人走走停停,饿的时候吃得很少,只要不饿死就行,渴了就稍微喝一点水,只要太阳不至于把他们从人间蒸发就可以。这一走就是3天,两个人吃尽了苦头。儿子每天渴盼着绿洲,时不时地问父亲是不是快到了。父亲点点头说:“当然,不过你得有耐心,虽说离得不太远,但是这是在沙漠,再近也有可能耗费我们不少的时间。支撑下去,找到那片绿洲,到时候我们就能好好地休息了!”儿子虽然早有些吃不消了,但是一想到已经走了3天,绿洲应该不远了吧,也就坚持下来了。

又是两天过去了,包里的水和食物都没有了,但是绿洲还是没有找到。

儿子差点哭了,他对父亲说道:“爸爸,原来您一直在骗我!”父亲非常无奈地道:“傻孩子,都到什么关头了,哪还有必要骗你?那个绿洲马上就要到了!”他拉上儿子,又艰难地向前走。

又走了半天多时间,两个人已经滴水未进好久了。他们神情恍惚,走得腿都软了,嘴唇就像干裂的土地。终于,两个人都倒在了沙漠里。

等俩人醒来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手上插着吊针。“这是怎么回事儿?”儿子惊讶地问道,“难道我还没死?”

“你当然没有!”父亲比儿子醒过来得早一点,他微笑着看着儿子道,“很好,你坚持下来了!”原来,当看到食物和水的总量时,父亲就知道,按照那种形势来看,如果不咬紧牙坚持的话,是很难走出沙漠的。他虽然不知道自己在沙漠的哪个位置,但是他了解,这个不太大的沙漠无论从哪里开始走,想走到边缘的话,都用不了10天。结果他们用了近6天的时间就走到了沙漠边缘。他们晕倒之后,很快被附近的摄影爱好者发现,救援队把他们送到了医院。至于那个绿洲,当然是父亲虚构的,因为他太了解儿子了,如果不这样说的话,儿子连两天都支撑不下去。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坚持在说服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父亲的说服让儿子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并用言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如果没有父亲一次次地说服,让儿子坚持再坚持,相信儿子也无法坚持到走出沙漠。

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在说服的过程中一味地坚持,有的时候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在某家全球性企业从事咨询工作。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常常因此与客户达成合作,她的业绩排名也在公司凯茜名列前茅。

某次,她接到了一个印度公司转介到中国大陆公司的客户,印度公司在转介的时候,特别向凯茜强调了这个客户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凯茜却对同事的友好提醒不以为意。在与对方洽谈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仅对合同的付款方式存在最后的微小异议,只要凯茜成功地说服对方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付款,这笔业务便成功了。

急于求成的凯茜不断说服对方按照公司的付款方式进行款项支付,不仅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甚至还在印度客户去寺庙祈福的时候,站在客户旁边不断解释为什么要按照公司要求的方式付款,希望最终能说服客户签约。没想到,客户从寺庙出来后,不仅对凯茜非常生气,认为她破坏了寺庙神圣的氛围,还以凯茜不尊重别人的信仰为由,立即终止了与凯茜的谈判,凯茜这笔业务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这就是坚持在说服中的反面例子,凯茜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身上被一贯称道的坚持,竟然成了这笔业务失败的唯一因素。但是,身为旁观者的我们,除了略微同情凯茜遇到一个古怪的客户之外,又应该怎样看待凯茜的失败呢?

没错,坚持是在说服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坚持也并非万能的——实际上,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万能的方法去适应不同的情况。

坚持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况、面对合适的人的时候,才会发挥它最大的功效。如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面对任何情况下的说服情形,说服者都需要从两个方面权衡坚持的利与弊,从而精准地把握坚持的度,才能最终实现成功说服对方的目标。

在这里,我们就为读者总结一下在说服过程中怎样巧妙坚持的几点建议。

★ 察言观色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活动通常有70%会直接表现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察言观色就是需要你通过这些表象去挖掘说服对象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避免出现剑走偏锋的危险。当你的坚持已经让对方出现反感时,你必须要及时停止。

★ 松紧有度

我们都明白橡皮筋绷太久会断的道理。同样,如果你一直坚持己见给对方施压,很容易造成对方的逆反心理,这对谈判的推进是相当不利的,不仅可能导致谈判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导致谈判的终止,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在说服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掌控对松紧的把握。

★ 因人而异

有些人喜欢被别人指点,喜欢被别人引导,这在说服心理学中称为被动型说服对象,而另外一些人则恰好相反,称为主动性说服对象。通常我们认为,在与被动型说服对象谈判时,可以表现的坚持程度跟与主动型说服对象谈判时的程度更加深。换言之,因人而异决定不同的坚持程度,也是必须的。

前言/序言

最受欢迎和尊敬的作家之一、《一分钟推销员》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说:“我卖东西给别人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那种对自己和对自己所买物品的良好感觉。”由此可见,当心被打动时,想法就会改变。



说服心理学就是一种如何改变人心,改变对方想法的一门心理学科,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也许有人认为,如何说服他人,是很复杂很难懂的事情,其实不然,说服主要是通过浅显易懂的事情,再有技巧有逻辑的一步步去打动人心、改变对方想法的一种语言艺术而已。



也许有人认为,没有口若悬河的技巧,如何能有说服他人的能力。在此,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所有那些能够让你终生难忘、无比震撼的,其实并非是人、语言或者是事物本身,而是它们带给你的心灵反应和感受。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不论你是谁,你的口才技巧如何,你是否给对方来带足够的利益,只要你能够让对方产生心理上的反应和共鸣,你就足以拥有说服对方的资本,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语言,为你作出改变。



19世纪美国著名黑人领袖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说:“如果我能说服别人,我就能转动整个宇宙。”从道格拉斯的话中可以看出,说服能力在社会中拥有着怎么的地位和作用。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打动对方的内心,用语言控制对方、控制周遭的一切,谁就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



懂得如何说服他人的人绝对会是生活中、工作中、交际中最受欢迎的人。他们能够把陌生人说成他们的朋友;能激励那些消极的人重新振作、拼搏奋斗;能化干戈为玉帛;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甚至能够改变他人的人生轨迹。



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一个人,那就好好地学习一下超级说服力吧!就像道格拉斯所说的那样——说服他人,去转动整个宇宙!



木子



2016年5月
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 序言: 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能够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他人,并赢得对方的认同,已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能力,而是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乃至社交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推销产品、争取项目支持、化解矛盾冲突,还是仅仅想让朋友采纳你的建议,说服力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人常常陷入困境:明明拥有合理的观点,却无法打动听众;明明付出巨大的努力,却难以获得支持;明明目标明确,却总是因为沟通不畅而功亏一篑。究其原因,往往在于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说服方法。许多时候,我们依赖于直觉、经验,甚至是不恰当的强迫,这不仅效率低下,更可能适得其反。 本书《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它并非提供一套“秘籍”,也非鼓吹某种玄妙的技巧,而是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揭示说服背后的心理学原理、逻辑学框架和沟通艺术,帮助读者构建一套全面、实用的说服体系。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从“说什么”到“怎么说”,再到“为何说”,层层递进,最终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而达到高效、成功的说服目的。 第一章:理解说服的本质——从“我”到“你”的思维转变 本章将从根本上重塑我们对说服的认知。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将说服视为单方面的“灌输”或“推销”,而忽略了说服的核心在于“对方”。因此,我们将首先深入探讨说服的本质,强调它是一个双向沟通、互动博弈的过程。 重新定义“说服”: 它不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改变对方意志,而是帮助对方看到更清晰的路径,认同你的观点是对他/她更有利的。 “听众中心”原则: 强调理解听众的需求、动机、价值观和认知水平是说服成功的基石。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听众分析,识别他们的潜在顾虑和期望。 说服的心理学基础: 介绍影响决策和态度转变的关键心理学原理,如认知失调、社会证明、权威效应、稀缺性原则等,并解释它们如何在说服过程中发挥作用。 逻辑与情感的辩证统一: 阐述说服不仅仅是逻辑的堆砌,情感的连接同样不可或缺。我们将探讨如何平衡理性和感性,让说服更具穿透力。 第二章:构建坚实的逻辑基石——让你的观点滴水不漏 再动人的情感也需要逻辑的支撑,否则容易显得空洞乏力。本章将聚焦于构建严谨、清晰的逻辑框架,确保你的说服理由站得住脚,不易被反驳。 清晰的论点与论据: 学习如何提炼核心论点,并找到充分、可靠的论据来支持。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事实、数据、专家意见、案例研究等)及其适用性。 逻辑谬误的识别与规避: 详细讲解常见的逻辑谬误,如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以偏概全、人身攻击等,并指导读者如何避免在自己的论述中犯下这些错误,同时也能识别并反驳对方的逻辑漏洞。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应用: 掌握不同推理方式的运用技巧,如何通过演绎法从普遍原则推导出具体结论,如何通过归纳法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因果关系链的构建: 强调清晰阐述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听众理解你的观点为何能够带来预期的结果。 结构化表达: 介绍清晰的论证结构,如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确保信息传递的条理性和易理解性。 第三章:掌握精妙的说服技巧——让你的表达更具感染力 理论基础牢固后,我们将进入实操层面,学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说服技巧,让你的表达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黄金开场白: 如何在最初几秒钟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建立初步的信任和兴趣。 故事的力量: 学习如何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传达信息、激发情感、增强记忆点。我们将探讨故事的构成要素和叙事技巧。 提问的艺术: 探讨如何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听众思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说服过程中,甚至自己得出与你相似的结论。 类比与比喻的运用: 学习如何利用形象的类比和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倾听与反馈: 强调积极倾听的重要性,理解对方的回应,并根据反馈调整你的说服策略。 非语言沟通的运用: 探讨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语速语调等非语言因素如何影响说服效果,并提供实践建议。 处理异议与反对: 学习如何冷静、专业地回应质疑,将反对意见转化为进一步巩固你观点的机会。 第四章:情感连接与价值认同——建立深层说服力 逻辑和技巧是说服的骨架,而情感连接和价值认同则是说服的灵魂。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触动对方的情感,建立共同的价值基础,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说服。 同理心与共情: 学习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从而建立情感上的连接。 激发共同愿景: 探讨如何描绘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让对方看到与你合作或接受你的观点将带来的积极影响。 价值观的对齐: 识别并强调双方的共同价值观,让对方觉得你的提议与他们的内在信念是一致的。 “利他”说服法: 强调说服应以“帮助对方”为出发点,而非仅仅满足自身需求,这样更容易赢得信任和好感。 建立信任: 探讨建立信任的长期策略,包括诚实、可靠、言行一致等。 个性化说服: 根据不同听众的特点,调整说服策略和沟通方式,实现“因人而异”的精准说服。 第五章:说服的应用场景与实践——从理论到行动 在掌握了理论和技巧之后,本章将把焦点放在实际应用上,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场景中。 职场中的说服: 向上管理: 如何向领导争取资源、提出建议,获得认可。 横向协作: 如何与同事有效沟通,推动项目进展。 向下激励: 如何带领团队,激励员工,达成目标。 销售与谈判: 运用说服力提高成交率,达成双赢的谈判结果。 生活中的说服: 家庭沟通: 如何与家人有效交流,化解矛盾。 社交场合: 如何在朋友聚会、社群活动中表达观点,影响他人。 公共演讲与陈述: 如何在更大的场合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 持续精进的说服能力: 复盘与反思: 如何通过回顾成功的说服案例和失败的教训,不断优化自己的说服策略。 学习资源推荐: 提供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途径。 结语: 说服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项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技能。本书《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所提供的,是一套系统的思维框架、一套严谨的逻辑工具,以及一套灵活的沟通艺术。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理解和刻意练习,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说服的奥秘,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中游刃有余,实现“用思想影响世界,用语言改变命运”的目标。请跟随本书的脚步,开启你的超级说服力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这本书时,我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毕竟市面上讲说服力的书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它极其详尽的“情景化”教学。作者不会孤立地讲解某个技巧,而是会将技巧融入到具体的沟通场景中,比如如何说服老板同意你的方案,如何劝导固执的同事,甚至是如何在社交场合让大家接受你的提议。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作者在讲解“视觉化表达”时,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将一个复杂的数据报告,通过几个简单的图表,就让原本听得昏昏欲睡的听众,瞬间来了精神,并且理解了报告的核心内容。这个例子让我明白,有时候,比语言更具说服力的,是直观的呈现。而且,这本书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它就像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从最基础的“了解听众”,到“构建说服框架”,再到“应对反驳”,一步步地引导读者掌握高级的说服技巧。我个人认为,作者在“预判听众需求”和“制造稀缺性”这两个方面讲得尤为到位,这两个技巧运用得好,往往能事半功倍。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更系统、更有策略地去沟通,而不是凭感觉。

评分

《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本“有内功”的书。也就是说,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技巧,而是深入探讨了说服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认知失调”和“互惠原则”的阐述,这些理论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某些决定。比如,作者在讲互惠原则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个人,对方往往会回报他。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在书中被详细地剖析了其在说服过程中的应用,让我明白,在提出请求之前,先给予对方一些小恩小惠,往往能大大提高对方接受请求的可能性。我尝试着在一次帮助同事解决技术难题后,再请他帮忙完成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效果确实比我直接开口要好很多。而且,这本书的论证方式非常严谨,作者会引用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研究成果来支撑他的观点,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沉默的艺术”的讲解。很多时候,我们都害怕沉默,但作者却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刻,恰当的沉默反而能给对方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主动去填补这个空白,从而暴露他们的想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说服不仅仅是“说”,更是“听”和“等”的艺术。它培养了我更深入地洞察人性的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更优雅、更有效的方式去影响他人。

评分

《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这本书,在我阅读体验上,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它那“接地气”的实用性。我不是那种喜欢理论性太强的书的读者,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干货”的渴望。它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说服体系。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建立信任”的章节,作者没有把信任说成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拆解成了几个可操作的步骤,比如“真诚赞美”、“展现专业”、“分享经历”等等。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如何处理客户异议的案例,主人公并没有直接反驳客户的观点,而是先肯定了客户的顾虑,然后巧妙地引入新的信息,最终让客户改变了看法。这个过程的处理非常自然,完全不像是在“说服”,而更像是“引导”。此外,书中对“情感连接”的重视也让我耳目一新。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强调逻辑,却忽略了人是情感动物。作者提醒我们,在说服过程中,适当地调动对方的情感,比如让他们感到被理解、被重视,能够极大地提升说服效果。我尝试着在一次团队协作中,用书中提到的“感同身受”的方法去化解队员之间的矛盾,效果出奇的好。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说服的艺术在于“润物细无声”,在于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而不是强行灌输。

评分

这本《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我拿到手里,立刻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种简洁又不失力量感的字体,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书中内容的精髓。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而又亲切的语言风格,作者并没有像很多“鸡汤”类书籍那样,一味地灌输理论,而是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娓娓道来。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在一次重要的商务谈判中,主人公如何运用书中提到的“同理心倾听”原则,成功化解了对方的戒备,并将僵持的局面推向了合作。那个案例的描写非常细腻,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了理解对方需求的重要性,远比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观点来得有效。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于“说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怎么说”以及“在什么时机说”。作者通过对不同沟通场景的分析,比如团队会议、客户拜访、甚至家庭沟通,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个人觉得,作者的逻辑分析能力非常强,他能将复杂的人际交往心理,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步骤和技巧,并且配以详细的图表和说明,这对于我这样逻辑思维稍弱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说服别人并不是一件靠“运气”或者“天赋”的事情,而是一门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艺术。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平时的沟通方式,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且跃跃欲试地想在实际生活中去验证这些方法。

评分

自从接触了《超级说服力: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别人》这本书,我的整个沟通模式似乎都被颠覆了。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就应该接受。结果往往是碰壁,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争执。这本书就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沟通中的盲区。它不只是讲了如何“说服”,更深层次地触及了“理解”和“连接”。书中对“锚定效应”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在提出要求时,如果能先给对方一个心理预期,后续的谈判就会容易很多。我尝试着在一次和供应商协商价格的时候,先提了一个稍高但合情合理的数字,果然,对方的回应比我预期的要积极得多。还有关于“框架效应”的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语言的力量。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给人的感受会截然不同。作者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如何将“成本”转化为“投资”,如何将“缺点”包装成“特色”,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书中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个技巧的提出,都伴随着严谨的心理学研究和实际案例的支持,让人信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预设反驳”的章节,这让我明白了,在说服别人之前,预先考虑到对方可能提出的质疑,并准备好回应,能极大地增强我们的说服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达到双赢。

评分

很不错的书,看一下

评分

都烂了

评分

好。。。。。。。。。。。。

评分

很不错的书,看一下

评分

满送的书印刷还是很好的

评分

这本书值得一读,对我来说很有帮助。

评分

看了一下感觉还是能学到点的,不看永远都不知道。

评分

刚收到,还没看,应该可以吧

评分

给销售人员看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