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较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初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陈剑(1974-),河北抚宁人,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所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文献、先秦史。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所吸引,古朴典雅,散发着一种宁静致远的古典气息。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古朴的文字,但得益于后面详细的译注,阅读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我尤其喜欢它在解读一些关键概念时,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史实,这让我不仅仅是在读一本哲学书,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探索。很多时候,我会被某些句子深深触动,然后停下来反复咀嚼,仿佛看到一位智者在低语,教导我如何看待世事,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与一位古圣先贤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常常在读完一段译文后,会静下心来,结合注释,然后联系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去体悟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书中的很多观点,比如“知足不辱”、“上善若水”等等,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学会以一种更平和、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哲学读物,更像是一本指导人生、安定心灵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初涉《老子》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座宝库。我一直觉得,很多古代的智慧,如果直接阅读原文,往往会因为语言的隔阂而望而却步。而这本书的译注,就像一座桥梁,将我与老子的思想紧密地连接起来。它不仅仅是将文字翻译成易懂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还深入地剖析了每一个字词的本义,以及在当时的语境下可能包含的多重含义。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原文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个现成的解释。
评分我是一个对事物本质充满好奇的人,总是想探究事物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规律。《老子》这本书,以其“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求知欲。这本书的译注,让我对“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宇宙万物的一种普遍规律,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方式。通过阅读,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无为而治”的智慧,如何顺应自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评分读《老子》这本书,感觉像是在寻访一位久远而睿智的古人,从他那几千年前的寥寥数语中,汲取跨越时空的智慧。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启迪人心的哲学经典,而《老子》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这本书的译注做得非常到位,我之前也读过一些《老子》的版本,但总觉得有些地方晦涩难懂,或者翻译过于直白而失了原文的韵味。但这本书的译者和注释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既保留了原文的古朴和深邃,又用现代汉语进行了清晰的阐释,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老子思想的精髓。
评分老子译注老子译注老子译注
评分本书分类编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的问答,以及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重要奏议,是研究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的重要资料。此书很经典,要仔细阅读。
评分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月买*元,有生之年予子三藏藏书!勉之勉之!
评分《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稳坐江山、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亦即古人所谓的"帝王之学"。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应该注意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韩非子译注》不仅对原著有注释,还有精炼晓畅的译文,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是研究法家代表作《韩非子》的必备参考书。
评分货已收到,品相完好。
评分《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又作和斯辉)撰,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评分好书,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本好书,要好好学习一下,了解过去的技术!
评分古代工匠们的心血,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古代技术,叹为观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