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书展示了周鸿图临褚遂良阴符经作品。作者从书法用笔,笔势、笔意的角度,运用临摹的形式,演译了褚遂良作品的笔法内涵。
周鸿图,
男 1962年11月生于北京。
198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
199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1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2---1996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
1996---2002年专业从事书法绘画创作
2003---2005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王冬龄先生书法研究生课程班
2005年至今受聘于中国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书法专业,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富阳书协书法培训班,浙江书法网书法培训班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函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9年书法作品在纪念五四七十周年全国高等院校师生书法评展中获优秀奖
1989年书法作品入选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
1990年篆刻作品荣获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二等奖。
1991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篆刻展
1994年为北京第六届远南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捐献书画作品,及文化交流活动,被授予荣誉证书
1994年10月参加《94现代书法探索展》《10人联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5年书法作品参加《首届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
1995年篆刻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篆刻展》
1996年书法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2000年花鸟画作品被《中国花鸟画》刊物在《当代画家》栏目作专题介绍
2003年10月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班
2004年8月现代书法作品参加在韩国举办的韩中现代书艺青年作家交流展.
2005年1月参加上海《原点.印象.当代中青年书法十人邀请展》
2005年6月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周鸿图书画篆刻作品集》
2005年0月草书作品参加中国杭州《首届国际草书艺术展》
2005年10月现代书法作品参加中国杭州《书非书-开放的书法时空》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
近十年来作品多次发表于《书法报》,《美术报》,《江苏画刊》,《美术观察》等多家专业刊物
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容之丰富实在令人惊叹。我最欣赏它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是生硬的学术堆砌。书中对历代书家风格的剖析深入骨髓,比如对某一大家在特定时期创作特点的归纳,精准得让人拍案叫绝。我发现书中对“气韵生动”这种难以言喻的概念,竟然用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技法来阐释,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写”和“写好”之间挣扎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关于线条的“提按顿挫”的讲解,配上了大量的高清放大图,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笔锋在纸面上运行轨迹的微妙变化。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调整了自己的手腕角度和提笔力度,效果立竿见影,先前那些显得僵硬的笔画一下子有了生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写”,更是教你“为什么这样写”,从根本上提升了对书法艺术的认知高度。对于想打牢基础又想追求境界的进阶学习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终身收藏的参考书。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抱有一丝疑虑,担心内容会过于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文字表达非常流畅且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丝毫没有晦涩感。作者的叙事方式很巧妙,将深奥的书法理论融入到对历代名家墨迹的赏析之中,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资深前辈娓娓道来,亲切又引人入胜。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章法布局的探讨部分,那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如何在高低错落之间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如何利用墨色的变化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书里都有独到且详尽的论述。我将自己临摹的一些作品与书中的范例进行对比,发现自己以往的侧重点可能有所偏差。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广阔,不仅限于某一朝代或某一碑帖,而是建立了一个宏观的书法审美体系,让人学会“举一反三”。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寻求突破的书法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无疑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打算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把它放在案头,时常翻阅,细细品味。
评分这套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全面”且“深入”,但绝非泛泛而谈。它在介绍某一特定风格时,会追溯到更早期的源头,勾勒出清晰的传承谱系,让人对中国书法的演变脉络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我个人对其中关于“用墨”技巧的探讨印象深刻,作者不仅讲了浓墨、淡墨的运用,还详细分析了飞白和涨墨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效果,这在很多普通教程中是很难见到的深度。我曾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处理一张大幅作品的行气,结果那张作品的气势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那种游丝牵带、呼应连绵的感觉,自己以前是不得要领的。这本书非常注重书写者的“心手相应”,引导读者去体悟古人创作时的心境和环境,从而让自己的作品也带上更丰富的情感层次。总而言之,这是一套能真正提升书法审美能力和实践技巧的系统性著作,对于任何一个严肃对待书法艺术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案头珍品。
评分翻开这本册子,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仿佛能触摸到古人遗留下来的墨香。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逻辑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虽然内容深奥,但呈现方式却极具现代感,图文排版处理得非常得当,使得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技法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意临”与“背临”的辩证关系部分,作者提出了非常新颖的观点,强调了在学习传统中如何保持自身个性的重要性,而不是沦为古人笔法的简单复制品。这种开放而又尊重的态度,让我对学习传统有了一种更轻松、更自信的心态。我发现,仅仅是仔细研读其中关于章法布局的案例分析,就能在我的日常练习中带来极大的启发。它教会我如何用“眼”去布局,而不是仅仅用“手”去凑字,这是一种从内而外的转变。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注释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对于一些生僻字或特殊用法的解释,都做得非常到位,极大地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评分最近入手的这本书法集,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宝典!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深深吸引住了。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也一流,完全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笔阵图笔法丛书》这个系列名就很有吸引力,让人对其中收录的作品充满了期待。光是翻阅几页,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传统碑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比如其中对某些经典笔画的结构分析,就让我茅塞顿开,以往困扰我的运笔难题似乎都有了新的解决思路。尤其是一些特定字体风格的演变脉络梳理得特别清晰,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古代书法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指导手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收录作品,更像是提供了一整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路径。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都得到了精准的还原,仿佛原作就摆在眼前,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揣摩。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复杂结体时所采用的图示和线条分解,非常直观,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本书的价值,绝对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定价。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值得推荐购买!
评分好的书法书!!!!!!!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值得推荐购买!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值得推荐购买!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值得推荐购买!
评分还可以,挺好的,以后还来买啊
评分字迹、墨迹都很清晰,就是比别人贵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