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7月,《人民画报》创刊66周年,2016年10月,新中国建国67周年,《国家记忆:《人民画报》820期封面故事精选》在这一时期出版,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本书是从《人民画报》创刊以来的820期封面中精选92幅,并配上封面背后的故事及相关图片精心编写而成,选题创意新颖,导向正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本书文字(译文)生动流畅,编校质量高,设计上也颇有创意,结构合理,插图色彩饱满,版式设计新颖大方,具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情趣。
★66年历程,820期画报,每一期封面都犹如一扇窗,记录下一个个时代、一个个典型人物、一个个精彩瞬间。在一张张日渐泛黄的老照片里,承载着一个个关于时代、社会和人生的故事。把共和国的脚步印在影像中,把老百姓的生活留在心里,雕刻了旧时光,温暖着几代人的记忆。
人民画报社,成立于1950年,主办国家重点中、外文期刊《人民画报》。《人民画报》是中国首份大型综合性画报。现出版中、英、韩、俄文印刷版和中、英、俄、日、德、法、西、意、阿文网络版。《人民画报》以旅游、文化和社会生活为重点,以直观和多彩的方式向境外读者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2003年,获得新闻出版署评定的第二届中国期刊奖;2005年,再次获得第三届中国期刊奖。
《人民画报》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记录下新中国沧桑巨变。60多年来,只有《人民画报》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四份报刊没有在此起彼伏的政治风云下中断出版,这决定了《人民画报》的珍藏价值。一本画报连续出刊820期,堪称中国出版史的奇观,一直以来倍受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人民画报》诞生记
封面解读
国家印迹
风流人物
“愿我们用大家的力量来把人民画报办好,使我们的伟大时代的伟大人民在这个画报中留下美丽的动人的纪录。”出自1950年《人民画报》创刊号中发刊词的这句话,是画报人不会忘记的初心,始终被一代又一代人民画报人所秉承和坚守,也必将照亮人民画报社继续前行的未来!
“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需要新的画报,时代需要新的媒体。新一代人民画报人的光荣使命,是要对“人民画报”这四个字做出无愧于时代召唤和读者期待的新的诠释。
于涛 于九涛
2016年9月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种复古的印刷质感和色彩搭配,仿佛能直接把我拉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那个时代视觉语言的忠实呈现,每一张图片都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奋斗与喜悦。虽然我无法具体谈论某一个故事的内容,但我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纪实风格,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很多看似寻常的场景,经过岁月的沉淀,如今看来都充满了重量感和故事性,让人不禁去思考,这些被定格的瞬间背后,那些鲜活的生命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和变迁。这种通过影像叙事来构建“集体记忆”的方式,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具冲击力和代入感,是了解那个特定时期的绝佳切口。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和考究,体现了编者极高的专业素养。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讲究,即使是跨越多年的精选内容,在装帧设计上依然保持了高度的连贯性和视觉上的流畅性。我特别注意到,在不同时期的选材上,能明显看出时代的脉搏和审美风尚的微妙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历史教材。不同于我们现在接触到的高度修饰的图像,那些老照片的颗粒感、光影的处理,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拙朴”之美,这种未经现代技术过度干预的原始质感,反而更让人感到真实可信。每一页的留白和文字的配比都恰到好处,使得那些精美的图片拥有了呼吸的空间,不会显得拥挤或压抑。这种对视觉节奏的精准拿捏,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它引导着读者的目光在不同的历史切片之间自由游走,体验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主题。
评分作为一个对那个特定年代的社会风貌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极其宝贵的。它聚焦于那些“人民”的瞬间,而非宏大的叙事,这种微观的切入点往往能揭示出更深层次的社会肌理。从那些被精选出来的封面故事中,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精神面貌的复杂性——既有坚定的信念,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这种选材的独特性,使得它超越了一般的画册范畴,成为了一部活生生的社会风情志。即使没有具体的文本解读,单凭图像本身所蕴含的张力,就足以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探究欲。这种“留白”的叙事方式,反而激发了读者主动去填补历史背景的兴趣,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的选择,完全体现了对“珍藏”价值的重视。触感温润厚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这与它所承载的历史重量是相匹配的。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拥有一本实体、精心制作的影像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对抗速朽的姿态。我可以想象,在未来的许多年里,这本书依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风貌,成为我书架上一个重要的标记点。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会唤醒对那个时代特定的符号、集体记忆和情感基调的重新体认。这种持久的物质存在感,是电子副本无法替代的,它使得“观看”变成了一种更具仪式感的行为。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画册在“精选”二字上所下的功夫,它显然经过了细致的梳理和考量,确保了每一张被选中的封面故事都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过往的刊物堆砌在一起,而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和筛选。这种筛选过程,无疑凝结了编辑者对历史脉络的深刻理解,他们懂得哪些视觉符号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能够引起当代读者的共鸣。这种精心策划的呈现方式,使得即便是对那个历史时期了解不深的新一代读者,也能迅速捕捉到核心的时代特征,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迷失感。这是一种高效且富有美感的历史知识传递方式。
评分这么多图画反映了真正的历史。
评分这么多图画反映了真正的历史。
评分老照片,值得一看。都是给爸妈买的。不过我也喜欢
评分好书有纪念意义,有参考意义,略贵,一直放在购物车里。这次打折了,果断出手,简单翻了一下,内容非常好,值得回忆,以后还会光顾……
评分图书,只在京东。
评分图书,只在京东。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服务很好 速度很快 东西也很好 总之非常好
评分精美,硬壳精装,非常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