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集

夏曾佑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琥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61698
版次:1
商品编码:109072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出版时间:2011-12-01
页数:59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夏曾佑,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早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民国时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京师图书馆馆长。他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对经学、佛学、乾嘉考据学和诗文都有精深的研究。本集收入夏曾佑1881至1924年的论著,共分为七部分:一、文录,收入夏曾佑已刊或未刊的文章,共400余篇。二、诗集。三、书札,收入夏氏致严复、梁启超、汪康年等师友的部分信函。四、日记,收入夏氏1881年至1905年的日记。该日记虽简略,但记录了夏氏青壮年时期的日常工作、读书、生活、社会交游,时间跨度较大,史料价值较高。五、专著,收入夏氏的《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一书。六、杂著,收入夏氏手抄书目和乡试试卷等。七、附录,收入夏氏后人、师友关于夏氏的传记文章、部分数据汇编及夏氏年表。

目录

總序
前言
凡例
上卷
文錄
詩集
書札
附錄
附錄一
下卷
日記
專著
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
雜著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崇拜这样的人,向往这样的生活。

评分

船长夫妇的生活也是这样吧。日日辛苦劳作,与海浪搏斗,与海鸥嬉戏,有时也会像现在这样,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把笃定的目光投向深海,就像骄傲的君主,无边的大海就是他们的疆域版图。

评分

我崇拜这样的人,向往这样的生活。

评分

简体横排本,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文化人的著作集能反应那个时代的面貌和文人的心态,值得阅读和研究!

评分

和同系列的其他集子相比,贵了。

评分

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入民国,一度退居,后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交往密切,在一起研讨“新学”,参加改良派维新活动。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和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年底,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鼓吹变法维新,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变法失败后,《国闻报》被迫停刊,思想消沉,在政治上靠近洋务派。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底,出任安徽祁门知县,任期满后寓居上海。不久,被任直隶知州。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因母丧未就任,居上海。在此期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三十一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指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夏为随员之一。三十二年赴日考察回国后,任泗州知州、两江总督署文案,曾撰文为清政府“立宪”制造舆论。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北京图书馆馆长。著有《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史》,阐扬教育的作用,虽仅写到隋代,但书用章节体编写,突破传统的编撰方法,依据历史的进化和演变,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此外,他对今文经学、佛学均有较深研究,也能作诗。

评分

评分

在天津与严复相识后,夏曾佑曾发愿要把《天演论》“尽通其义,然后追想成书”,但终未如愿。直到晚年,他还赞扬严复“一旦出数卷,万怪始大呈”,对严氏翻译天演论赞不绝口。所以,在教科书开篇,他便提到达尔文的《种源论》,认为该说虽“本于考察当世之生物与地层之化石”,但“条分缕析,观其会通,而得物与物相嬗之故。”认为这种学说可以破除古代的神造史观。在《神农氏》一节中,他明确指出,凡文明之国,其进化历程必由渔猎社会而游牧、而耕稼,只是为时有迟速而已。在《三国末社会之变迁》一节中,又明确肯定优胜劣败之理是世界公例。在分析具体历史问题(如游侠绝灭的原因)时,他也总是试图说明“其中有天演之理存焉”。而且,他还进一步认为,不能依据道德准则去衡量历史进化现象,在《禹之政教》一节明确写道:“至禹乃确立传位之定法。盖专制之权渐固,亦世运进步使然,无所谓德之隆替也。”

评分

莫非他们就是海盗的后裔,遗传或者宿命让他们选择了这样的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