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科医学临床住院医师指导手册》由基础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基础部分主要是一些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医学知识,有助干他们掌握通科医学常识和语言。实践部分涉及的是住院医师在提供住院医疗服务时常见的问题,这部分内容能帮助住院医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科书、相关参考书及新的医学文献。它着重于经常出现在病床边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争议和讨论,以便切实提高循证医疗服务的品质。
没有一个病人的问题会和教科书上所描述的一模一样。作为治疗医师的你,必须应用你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去处理你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之间的无限关联。
作者简介
莫里·J.莫里卡瓦,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曾就职于日本医科大学医院创伤与危重病科。后赴美国取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学硕士(MPH)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学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完成了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并留美行医至今。目前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家庭医学与社区健康系Anns.&Anthony J. Asher教授,该系住院部主任和该系全球健康追踪部门负责人。Morikawa教授热心于推动全球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床旁临床教育以及全球健康实践活动。
Morikawa教授曾获得2012年美国家庭医师协会颁发的模范带教奖、2011年美国俄亥俄州年度家庭医学指导老师奖以及多年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最佳教师奖。为世界各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家庭医师,发表了大量有关初级卫生保健、住院医师临床培训以及创伤医学方面的文章。
李浬,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武汉同济医科大学,1990年赴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预防医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完成博士后训练,并于1997~2000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完成家庭医学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取得美国行医资格。现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学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家庭医学系临床教授、凯斯西储大学终身教授、凯斯西储大学史怀特兰环境健康医学中心主任、史怀特兰基金会特聘教授、凯斯西储大学综合癌症研究中心副所长及该校临床转化科学博士(PhD)培训项目主任。李涅教授热心推动中美全科医学/家庭医学交流,现在是该校中美医学合作项目负责人。该交流项目为节国培养了大量的医学生及临床全科医师。李涅教授亦是国际知名的肿瘤分子流行病专家,他承担着多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课题,近期主要研究结肠癌的筛查、分子及遗传学发病机制以及预防等。
宋震亚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澳大利亚ninders大学医院管理硕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助理、国际医学中心执行院长、全科医学科及国际保健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兼慢病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侯任主委等其他学术任职,为多本杂志编委、通讯编委;先后主持省部级和全国多中心研究等十余项,发表SCI及I级期刊论著近30篇;曾获全国健康管理学科与机构建设个人贡献奖及省教育工会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等称号。从事医院临床工作近30年,近年来投身于全科医学及慢病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工作,先后主办三届“中美全科论坛”及八届“西湖论健”等学术会议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重视大型医院全科师资培养,为国家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培养国际化的全科师资和全科医师。
内页插图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一般病房管理
社会心理支持
问题病人
拒绝治疗的病人
第二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酸碱阐释
第三节 血容量不足、液体
第四节 输血
第五节 血钠紊乱
第六节 血钾紊乱
第七节 钙
第八节 磷代谢异常
第九节 镁
第十节 营养
第十一节 住院病人的血糖调控
第十二节 肺气体交换、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第十三节 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四节 氧疗
第十五节 精神异常
第十六节 急性肾衰竭
第十七节 尿潴留、尿失禁
第十八节 心电图、心脏起搏
第十九节 贫血、血小板减少症、镰状细胞病
第二十节 老年病人
第二十一节 物质滥用
第三章 基础用药
第一节 缓泻剂
第二节 止吐药
第三节 睡眠管理
第四节 抗凝、桥接治疗
第五节 抗血小板治疗
第六节 抗微生物药物
第七节 疼痛控制
第八节 其他药物
第九节 基本的实验室检查
第四章 重要公式和记忆法
实践篇
第五章 重要住院问题
第一节 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
第二节 高血压病
第三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第五节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或AHFS
第六节 房颤
第七节 慢性肾衰竭
第八节 静脉血栓栓塞
第九节 肺动脉高压
第十节 肺炎
第十一节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十二节 2型糖尿病
第十三节 糖尿病并发症
第十四节 甲状腺疾病
第十五节 胰腺炎
第十六节 消化道出血
第十七节 肝硬化
第十八节 胆管疾病
第十九节 腹泻
第二十节 结肠炎
第二十一节 头晕
第二十二节 晕厥
第二十三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
第二十四节 癫痫
第六章 血管医学
第七章 围术期用药
第八章 影像学
中英文词汇对照
前言/序言
住院医师的工作是异常忙碌的,一旦他们步入医院,收到的紧急呼叫声就会不绝于耳。尽管每天他们要处理天文数字级别的各种医嘱和任务,但仍需要保证能够学到有助于医学实践的知识。住院医师的工作需要不停地解决杂乱无章的临床问题和对问题进行优先排序,无论工作如何繁忙,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是在住院医师生涯最后阶段,必须具备为病人提供高质量医学服务的能力和信心。
本书编写之初,是为培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学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而用,旨在帮助他们解决前文提到的一些临床常见的困境。在近几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家庭医学系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全科医学科互访交流学习中发现,这种内容和形式的手册完全不同于中国国内常见的临床参考书,对国内全科医师、大内科和大外科住院医师的阅读技巧、临床思维培养和技能提升是极好的参考与补充。
本书由基础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基础部分主要是一些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医学知识。没有这些功底,他们将无法参与医学讨论。基础部分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掌握通科医学常识和语言。因此,这些基础知识必须反复被教授和背诵才能举一反三。
实践部分涉及的是住院医师们在提供住院医疗服务时常见的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并不是取代现有的教科书或者各种流行的住院医师培训手册,而是帮助住院医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上述书籍及最新的医学文献。它着重于经常出现在病床边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争议和讨论,以便切实提高循证医疗服务的品质。请务必谨记:没有一个病人的问题会和教科书上所描述的一模一样。作为治疗医师的你,必须应用你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去处理你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之间的无限关联。
我们相信:实践出真知。实践会引导你在任何环境下依旧坚持达到高品质的临床服务标准,这才是我们医学专业的精髓。通过实践,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治疗者,而这不是任何指南或书籍所能达到的。请享用此书!
全科医学临床住院医师指导手册:临床实践与进阶的坚实基石 本书并非一本涵盖了全科医学所有知识点的百科全书,也非一本理论知识堆砌的学术专著。相反,它是一本专注于临床实践、面向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实用指导手册。本书的宗旨在于为刚刚踏入临床、或者在临床实践中寻求进一步提升的住院医师提供一个清晰、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框架,帮助他们稳步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且自信的全科医生。 本书的核心目标与定位: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住院医师构建坚实的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并逐步掌握全科医学的核心能力。本书定位为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旨在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职业发展路径。我们深知,全科医学的广度和深度要求住院医师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的临床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诊疗行为。因此,本书不会追求包罗万象,而是聚焦于那些对住院医师最为关键、最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的核心内容。 本书的独特之处与内容特色: 1. 聚焦临床,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的内容紧密围绕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将面临的典型病例、常见病症、疑难杂症的处理流程以及医患沟通等实际问题展开。我们避免了过于抽象的理论讨论,而是着重于“如何做”、“怎么看”、“什么时候需要考虑什么”。例如,对于一个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本书会详细阐述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辅助检查选择、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随访的全过程,并提供具体的临床决策树或流程图,帮助住院医师清晰地把握诊疗方向。 2. 结构化思维的培养: 全科医学的诊疗涉及多系统、多学科,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整合信息是住院医师面临的一大挑战。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上,注重引导住院医师建立结构化的临床思维模式。我们会引导住院医师学会如何系统地获取病史,如何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如何合理地选择检查项目以支持或排除诊断,以及如何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这种结构化的方法不仅能帮助住院医师提高诊疗效率,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临床工作习惯。 3. 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本书的设计考虑到了住院医师在不同培训阶段的需求。对于初级的住院医师,我们会提供基础的疾病诊疗指南和常用的临床操作技巧;对于中高级的住院医师,则会侧重于复杂病例的分析、鉴别诊断的深化以及对相关最新研究进展的解读。本书的内容设计是循序渐进的,旨在让住院医师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能够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诊疗水平。 4. 实操导向的技能训练: 除了疾病的诊疗,本书还包含了一系列对住院医师至关重要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这包括但不限于:标准的病史采集技巧,规范的体格检查方法,常见侵入性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导尿等)的安全与规范,以及无菌技术、心肺复苏等基本生命支持技术。这些技能的掌握对于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书将以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的方式进行讲解。 5. 医患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在全科医学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成功诊疗的重要一环。本书将专门辟出篇幅,系统介绍医患沟通的原则、技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例如如何进行疾病的宣教、如何处理患者的疑虑和焦虑、如何进行知情同意的签署,以及如何在困难的沟通场景下保持专业与同理心。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6. 学习资源与职业发展的启示: 除了直接的临床指导,本书还会为住院医师提供如何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的建议。这包括推荐高质量的医学文献、权威指南、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同时,本书也会对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职业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例如如何规划在培训期间的学习重点,如何为未来的专科进修或执业打下基础等,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本书的潜在读者群体: 本书主要面向以下人群: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 这是本书最核心的读者群体,无论是在岗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还是即将进入全科医学培训的医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全科医生: 即使是已经执业的全科医生,在面对某些复杂或不常见的病例时,本书也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回顾。 对全科医学感兴趣的其他医务人员: 例如,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生,或者其他专科医生希望了解全科医学的诊疗模式,也可以通过本书对全科医学有一个概览性的认识。 为何选择本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真正能够帮助住院医师提升临床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显得尤为珍贵。本书并非试图成为一本“万能手册”,而是专注于为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打造一个清晰、实用、可操作的学习和工作工具。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和实践,住院医师将能够更自信地面对临床挑战,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为他们未来的全科医学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的价值在于其临床的实用性、思维的引导性以及对住院医师成长路径的关照,旨在成为每一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案头必备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