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用于中医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保健服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书。 艾灸疗法是我国传统疗法的精华,安全可靠,无任何不良反应,而且方法简单,经济有效,适合任何人群操作,可以治病防病、强身健体。《图解艾灸疗法》用通俗的文字和简明的手绘图,讲解了中医中极为重要的经络穴位防病治病保健原理。
《图解艾灸疗法》将主要穴位和主要操作方法以图解的方式标注出来,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性非常强,读者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就能进行实践,做到“一看就会,会了就能用”。
内容简介
本书紧紧围绕中医养生、自我保健展开详尽的科学论述,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对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方法等内容进行描述,书中有详尽的保健技法、自我养生、常见疾病的治疗等内容。本书共分为三章,主要包括艾灸疗法基础知识、常见病(内科常见病、外科常见病、男科常见病、妇科常见病、儿科常见病、五官皮肤科常见病)艾灸疗法、保健艾灸方法。
本书适用于中医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保健服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任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1989年至今一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任职,拥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艾灸疗法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艾灸疗法概述 /2
第二节 艾灸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8
第三节 艾灸的材料与制作 /10
第四节 常用的艾灸疗法 /11
第五节 施灸穴位的定位方法 /17
第六节 艾灸疗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22
第七节 艾灸出现问题后的应对方法 /25
第二章 常见病艾灸疗法 /27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艾灸疗法 /28
第二节 外科常见病艾灸疗法 /128
第三节 男科常见病艾灸疗法 /159
第四节 妇科常见病艾灸疗法 /165
第五节 儿科常见病艾灸疗法 /187
第六节 五官皮肤科常见病艾灸疗法 /206
第三章 保健艾灸方法 /223
第一节 保健灸的功效 /224
第二节 保健灸的常用穴位 /225
第三节 美容灸法 /236
第四节 瘦身灸法 /237
第五节 缓解疲劳灸法 /238
第六节 舒缓压力灸法 /239
第七节 缓解眼疲劳灸法 /240
第八节 缓解畏寒肢冷灸法 /241
第九节 健脑益智灸法 /242
第十节 女性保健灸法 /243
第十一节 男性保健灸法 /244
第十二节 儿童保健灸法 /245
第十三节 老年人保健灸法 /247
第十四节 调和脾胃灸法 /248
第十五节 预防感冒灸法 /249
第十六节 养心安神灸法 /249
第十七节 调畅情志灸法 /250
第十八节 健脑益智灸法 /251
第十九节 补肾强身灸法 /251
参考文献 /253
前言/序言
当今社会,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保健方法,诸如刮痧、拔罐、按摩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自然的方法,能够激发人体的抗病修复潜能,但大多数读者不知如何操作。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将中国国粹——传统医学中的“中医外治疗法”部分进行整理归纳,以“用图说话”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图示配以文字说明逐步介绍传统疗法操作,此种方法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性非常强,读者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就能进行实践,做到“一看就会,会了就能用”。
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艾灸疗法,其所蕴含的特点,完全能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艾灸疗法操作简单,学习艾灸方法,既可看书自学,依书中所讲进行操作;亦可无师自通,看看别人的操作,照葫芦画瓢。其工具既方便携带,临时找寻也方便,操作更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施治。而其所需花费很少,艾灸时所使用的艾绒、艾炷、艾条、温灸盒等既可自制,也可购买,价格低廉,百姓负担得起。
由于笔者的学识和经验所限,虽尽心尽力,但仍难免存在疏漏或未尽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10月
《经络穴位图谱:中华传统医学的智慧之光》 内容简介: 《经络穴位图谱:中华传统医学的智慧之光》是一部全面梳理、深入解析中国传统医学核心理论——经络与穴位关系的权威性学术著作。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实践指导,旨在为广大读者,无论是中医专业人士、初学者,还是对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感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一个认识和掌握经络穴位体系的全新视角。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每一章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医学实践的精粹,力求将古老而深邃的医学知识以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一章 经络体系的构建与演化: 本章将从历史渊源出发,追溯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将探讨《黄帝内经》中关于经络的早期论述,分析历代医家在经络认识上的补充、发展和完善。通过梳理经络体系从模糊到清晰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内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本章将重点介绍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基本经络系统的构成,以及经络在气血运行、脏腑传导、抵御外邪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为后续章节的深入理解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 十二正经的循行与主治: 十二正经作为经络体系的主干,在本章中得到最为详尽的阐述。我们将逐一介绍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循行路线,以及它们与相应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每一条经络的讲解都配以精美的循行图,直观展现其在人体上的分布。同时,深入分析每条经经络所能治疗的常见病症,结合经典医案,阐释其临床应用价值,帮助读者理解“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 第三章 奇经八脉的特异性与功能: 与十二正经不同,奇经八脉不与脏腑直接相连,但其在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详细介绍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这八条奇经的循行特点、生理功能及其与十二正经的联系。重点阐释它们在调控气血、协调阴阳、联系脏腑、抵御外邪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并列举与其相关的常见病症及治疗思路。 第四章 经外奇穴的精妙运用: 在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经外奇穴。这些穴位往往具有独特的治疗功效,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或经络穴位难以兼顾的病症,经外奇穴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章将精选临床常用且疗效显著的经外奇穴,介绍其取穴方法、主治范围和操作要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这些穴位的精妙之处,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第五章 穴位诊断学的理论与实践: 穴位不仅是治疗的工具,更是诊断疾病的窗口。本章将深入探讨穴位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观察穴位的色泽、形态、温度、压痛等变化来判断脏腑的病变情况,以及不同部位的穴位反应所对应的病理机制。同时,阐述穴位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指导读者如何利用穴位信息辅助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第六章 穴位刺激法的原理与技术: 穴位刺激法是中医学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手法或工具刺激穴位,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本章将系统介绍多种经典的穴位刺激法,包括但不限于: 推拿按摩法: 详细讲解各种推拿手法(如按、摩、推、揉、捏、拿、颤等)的动作要领、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 点穴法: 介绍点穴的指法、力度、刺激时间和治疗范围,以及点穴在缓解疼痛、调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作用。 刮痧法: 阐述刮痧的原理、工具选择、刮拭方向、力度掌握,以及刮痧在排毒、活血、疏通经络方面的效果。 拔罐法: 介绍拔罐的种类(如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拔罐在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方面的疗效。 刺血疗法: 探讨刺血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选穴原则,以及小血管的刺破与放血量的控制,强调其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每种刺激法都将配以详细的图示,清晰展示操作步骤和手法要领,力求使读者能够准确掌握。 第七章 穴位刺激法在常见内科病症中的应用: 本章将聚焦于穴位刺激法在内科常见病症的临床应用。我们将针对头痛、眩晕、失眠、咳嗽、哮喘、胃痛、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等内科常见病,详细讲解相应的穴位选择、刺激方法和治疗方案。每个病症的讲解都将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并辅以经典的治疗经验和医案,帮助读者理解穴位刺激法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第八章 穴位刺激法在常见外科病症中的应用: 外治法在外科病症的治疗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章将探讨穴位刺激法在扭伤、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皮肤感染、疮疡肿毒等外科常见病症中的应用。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促进组织修复。同时,也会涉及一些简单的外伤处理和术后康复中的穴位保健方法。 第九章 穴位刺激法在儿科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科疾病的治疗也需要特殊的考量。本章将重点介绍穴位刺激法在儿科常见病中的应用,如感冒、发热、咳嗽、腹泻、呕吐、夜啼、积食等。我们将强调儿科穴位刺激法的温和性、安全性以及针对儿童特点的取穴和手法选择。 第十章 穴位刺激法在妇科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女性身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疾病治疗上需要更加精细和针对性的方法。本章将详细阐述穴位刺激法在妇科常见病症中的应用,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我们将深入分析相关穴位的生理功能和临床疗效,提供实用的治疗方案。 第十一章 穴位刺激法的保健与养生: 除了治疗疾病,穴位刺激法在日常保健和养生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状态。我们将推荐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人群的日常保健穴位和手法,引导读者将中医养生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第十二章 穴位刺激法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为了使中医外治法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章将对穴位刺激法进行现代研究的梳理和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将介绍近年来在穴位刺激法作用机制、疗效评价、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探讨其在未来康复医学、疼痛管理、慢病管理等领域的发展潜力。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经络穴位的基础理论,更注重临床实践的应用。书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穴位取法、操作方法和治疗方案,适合各层次读者学习和参考。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全书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穴位定位图,清晰准确地展示了经络循行路线和穴位位置,使读者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掌握。 内容详实,覆盖面广: 本书内容涵盖了经络穴位体系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从常见病症到保健养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严谨科学,传承创新: 本书在继承中华传统医学精粹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力求以严谨的态度,展现中医外治法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经络穴位图谱:中华传统医学的智慧之光》将是一部您案头必备的医学宝典,它将带领您领略中华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掌握神奇的经络穴位疗法,开启属于您自己的健康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