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声乐名师多年经验倾囊相授。作者克利夫顿·威尔美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与60多个一流音乐团体合作演出,拥有25年丰富教学经验,任职美国国家歌剧院协会和国家声乐教师协会,数度入选“全美名人录”,2000年荣获舒伯特俱乐部颁发的“年度教师奖”。
全新声乐教学理念,美国声乐课堂经典教材。《学唱歌》按照作者新创独特声乐教学理念编写,至今已历经4次改版,畅销20余载,成为全美高校声乐课堂必读之作。
深入浅出,思路严谨,收录大量经典曲目。正文包含详尽的讲解与有针对性的联系,声乐学习方法与歌曲演示完美结合,收录的经典曲目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版本精良,歌词考究,并附中文歌词大意。
丰富的支持性材料。随书CD包含歌曲伴奏及歌词发音;同步网站包含更多额外曲目、解剖学图示、教师所需的支持性教辅材料、常规热身练习视频等丰富资源。
内容简介
《学唱歌》是一套系统性较强的声乐发声训练教材,主要是为声乐初学者所编写,但同样适用于对歌唱的过程或者新发声方法的探索感兴趣的人。本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发声技术训练,从说话发声开始慢慢引入到更有挑战性的歌唱发声,并在大多数章节的结尾都会附上自我评定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教材中所讨论的东西。本书选取的代表性声乐曲目涵盖了不同音乐时期、民族、语言和风格的经典歌曲,并按中等音调编写,以此来适应男生和女生的音高。
《学唱歌》突出的特点即是强调整体性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当练习的同时,将相关的发声原理以及基本的表演技巧贯穿其中。《学唱歌》一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开发他们真声,其理想的教学成果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富有表现力的发声技巧。
作者简介
克利夫顿·威尔(Clifon Ware),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分校音乐学院荣休教授。西北大学声乐表演博士,曾任职美国国家歌剧院协会和国家声乐教师协会明尼苏达分会,为美国国家声乐教师协会基金董事会成员,并几度入选“全美名人录”。2000年获得舒伯特俱乐部颁发的“年度教师奖”。作为一名男高音独唱家,威尔博士曾与60多个一流音乐机构合作演出,出演过53首歌剧、轻歌剧、音乐剧角色,76首与管弦乐团及合唱团合作的曲目,超过25首独唱曲目,以及一些室内乐独唱曲目。编写出版过流行甚广的歌唱教学教材《声乐教学基本原理:歌唱的基础与历程》。此外,他还曾为美国国家歌剧协会的刊物《歌剧期刊》撰写过一系列有关演唱的文章,2005年被收录整理成《歌唱者的一生:目标和角色》一书。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每一处发声方法的讲解都有相应的声音练习,无论对于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自学,都是一本优秀的声乐教材。歌曲选集部分曲目风格多样,版本考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书还配有歌曲背景及歌词发音,这对于当前国内声乐学生来说,是十分难得并且需要的声乐用书。
——廖昌永,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
目录
前 言 1
第一部分 声乐理论与技巧
第一章 准备行装 3
1.1 关于旅途的四个问题 3
我为什么想学习唱歌? 3
我能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4
我需要为课程准备什么? 5
谁将与我同行? 6
1.2 开发一门关于唱歌的哲学 7
1.3 准备活动的评估练习 7
■ 声音训练 7
练习 1-1 基础问题 7
练习 1-2 个人声乐史 8
练习 1-3 倾听和观察 8
第二章 开始旅程 9
2.1 为什么要了解我们的声音? 9
2.2 发声过程:我们的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9
2.3 从说话到唱歌 11
2.4 探索说话声音的练习 11
■ 声音训练 11
练习 2-1 探索你的说话声音 11
2.5 提高说话的技巧 12
■ 声音训练 12
练习 2-2 声音探索日常练习 12
练习 2-3 夸张地朗读歌词 13
练习 2-4 从说到唱的日常练习 13
2.6 准备开始身体 / 声乐练习 14
■ 声音训练 14
练习 2-5 向上伸展及划大圈练习 14
练习 2-6 布娃娃式伸展练习 15
2.7 协调气息、发声及共鸣的练习 15
■ 声音训练 16
练习 2-7 呼吸检查 16
■ 声音训练 17
练习 2-8 唇颤音及叹息滑音 17
练习 2-9 悲叹音和哀泣音 17
■ 声音训练 19
练习 2-10 练习鼻腔共鸣 19
2.8 着手学习和演唱一首歌曲 20
歌曲练习 20
歌曲演唱 21
2.9 目测身体评估 21
第三章 敞开心扉 23
3.1 声音自我形象的根源 23
3.2 自我声音感知 25
3.3 对立面:积极应对矛盾 26
两个半脑和两种智慧 27
自我的两个方面 27
3.4 学习模式 28
3.5 目标与旅途合一 29
3.6 作为冒险家的歌手 28
3.7 声音 / 动作即兴练习 31
■ 声音训练 31
练习 3-1 照镜子 31
练习 3-2 传东西 32
练习 3-3 两部分的声音 / 动作 32
练习 3-4 传递能量 32
练习 3-5 胡言乱语 32
3.8 声音和自我评估 33
第四章 动员全身 35
4.1 声乐运动员 35
4.2 健康与锻炼 36
4.3 饮食与营养 37
4.4 休息、放松和娱乐 38
■ 声音训练 39
练习 4-1 放松和冥想练习 39
练习 4-2 引导幻想练习 40
练习 4-3 平静练习 40
4.5 爱护歌手的乐器:嗓子和听力 40
4.6 身体 / 声音练习 43
4.7 日常预备练习 43
■ 声音训练 44
练习 4-4 紧张 / 放松 44
练习 4-5 肩膀练习 44
练习 4-6 脖子和头部 44
练习 4-7 下颌 44
练习 4-8 弯曲舌头 44
4.8 有效的身体协调 45
■ 声音训练 45
练习 4-9 建立有效身体协调的九个 步骤 45
4.9 声乐运动员评估 46
第五章 掌控呼吸 48
5.1 呼吸的作用和功效 48
5.2 呼吸系统构造及生理机能 48
骨 架 49
头部气道及喉 49
下喉部系统 49
呼吸的肌肉组织 50
5.3 呼吸动作总结 51
5.4 呼吸的方法 52
5.5 呼吸及控制呼吸练习 53
■ 声音训练 53
练习 5-1 吐气 53
练习 5-2 躺下 53
练习 5-3 喘气 54
练习 5-4 端坐及前倾 54
练习 5-5 站立及前倾 54
练习 5-6 弯腰 54
练习 5-7 弯腰及吹熄一个强烈的 火焰 54
练习 5-8 通过鼻子吸气及通过 齿缝呼气 54
呼吸协调及控制 54
呼吸—音调协调练习 56
■ 声音训练 56
练习 5-9 发声的深呼吸 56
练习 5-10 腹肌反应 56
练习 5-11 呼吸—歌唱 56
练习 5-12 气息连接控制 56
练习 5-13 弹跳—轻摇 57
练习 5-14 震音和断音 57
5.6 呼吸控制评估 58
第六章 发 声 59
6.1 发声的特点 59
■ 声音训练 59
练习 6-1 吹纸片 59
练习 6-2 唇颤音 60
练习 6-3 模仿吹小号 60
6.2 喉的构造和生理机能 60
6.3 发声的三种类型 63
6.4 起音的三种类型 63
6.5 止音的三种类型 64
6.6 有效发声音色的三种类型 65
6.7 训练有效发声的练习 65
■ 声音训练 65
练习 6-4 呼吸及连接回顾 65
练习 6-5 无声地满足地叹息 65
练习 6-6 发声地满足地呼气 66
练习 6-7 降音练习 66
练习 6-8 断音练习 67
练习 6-9 重音练习 67
练习 6-10 鼻辅音 67
6.8 发声评估 68
第七章 衔接不同声音区域 69
7.1 发音音区的解释与描述 69
7.2 音区理论 69
单一音区理论 70
双音区理论 70
三音区理论 70
7.3 辅助音区 71
假声音区 71
笛音 / 鸣笛声音区 71
7.4 喉在音区中的作用 72
■ 声音训练 73
练习 7-1 模仿小号来实践音高及音区 变换 73
7.5 音区间的流畅转换 73
7.6 协调音区转换的练习 75
■ 声音训练 75
练习 7-2 滑音 75
练习 7-3 升 / 降音阶 76
练习 7-4 约德尔真假嗓音变换练习 76
练习 7-5 渐强 / 渐弱 77
7.7 关于音区转换的评估 77
第八章 音质最优化 78
8.1 声学——关于声音的科学 78
8.2 声音的特性和特点 78
8.3 声音的共鸣器 80
8.4 声音共鸣最大化 81
喉 82
舌 82
咽 82
下 颌 83
唇和嘴 83
■ 声音训练 84
练习 8-1 纵向演唱嘴 / 唇位置 84
8.4 声音位置和集中 84
8.5 关于共鸣的评估 86
第九章 元音及辅音发音 87
9.1 语言学术语 87
9.2 基本演唱语言 88
9.3 关于国际音标及元音的介绍 89
关于元音的介绍 90
■ 声音训练 90
练习 9-1 音高感知和音色 90
练习 9-2 舞台式耳语和敲击脸颊 90
舌头和喉的位置 90
■ 声音训练 91
练 习 9-3 元 音[i-e-ɑ-o-u] 发 音 的舌头位置 91
■ 声音训练 91
练习 9-4 猫叫“喵” 91
9.4 元音的分类和分级 92
紧 / 闭元音和松 / 开元音 92
鼻元音及“带鼻音”的元音 92
练习 9-5 92
变化(混合)元音 92
中性元音 93
半元音(滑音) 93
双元音和三元音 93
练习 9-6 93
元音的修正与效能 94
9.5 关于辅音的介绍 95
练习 9-7 95
练习 9-8 95
9.6 辅音发音 96
典型的问题辅音 96
9.7 构成声音的辅音 98
9.8 关于改善措辞发音的建议 98
■ 声音训练 99
练习 9-9 舞台式耳语 99
练习 9-10 戏剧性朗读 99
练习 9-11 头韵歌词 99
练习 9-12 “顺口溜”滑稽歌曲 99
练习 9-13 将“张大嘴”最小化 99
9.9 关于措辞发音的评估 100
第十章 协调发音过程 101
10.1 充满活力的发声要素 101
音 准 102
颤 音 102
敏 捷 103
练习 10-1 103
练习 10-2 103
练习 10-3 104
练习 10-4 104
延 音 104
练习 10-5 104
力度灵活性 105
练习 10-6 105
音域拓宽 106
■ 声音训练 106
练习 10-7 音高概念 106
练习 10-8 下颌位置 106
练习 10-9 高 / 低身体结合 107
练习 10-10 声音集中 107
练习 10-11 头 / 胸音区 107
练习 10-12 高 / 响音调 107
练习 10-13 喉的位置 107
10.2 声音的分类 107
10.3 协调对立面 108
10.4 关于协调声音技巧的评估 108
第十一章 学习一首歌 110
11.1 音乐素养与基本原则 110
音乐记谱法 110
节 奏 111
音 高 112
和 声 113
曲 式 114
11.2 力度、乐句分节和发音 114
11.3 歌曲学习及准备 115
简介及概览 115
分部学习 116
分部整合及记忆 117
11.4 关于音乐修养与学习的评估 117
第十二章 演唱一首歌 118
12.1 歌曲演唱风格 118
12.2 肢体和声音的表达性使用 119
12.3 歌曲演唱 119
准备阶段 119
表演阶段 120
■ 声音训练 120
练习 12-1 展开地毯 120
后表演阶段 121
12.4 继续声乐学习 122
12.5 关于演唱技巧的评估 123
第二部分 歌曲选集
群体、爱国歌曲以及热身曲
请赐予我们平安 129
我们在歌唱 129
让我们一起歌唱 130
结识新朋友 130
唯有音乐永存 131
哦多么美好的傍晚 131
为音乐欢呼 132
划呀划,划小船 132
再见,吾友! 133
爱万岁 134
星条旗 135
我们歌唱美国 136
唱响欢乐 137
民歌、圣歌以及灵歌
安睡到天明 138
基列的乳香 140
奇异恩典 142
哦,用什么来洗去 145
在山谷下 148
只须你的眼波向我祝酒 150
农夫之歌 152
绿袖子 154
很久以前 156
珍贵的孩子 158
哦,雪兰多 160
简单的礼物 162
有时我觉得自己像个没娘的孩子 164
艺术歌曲及咏叹调
快乐的歌者 166
斯水辽阔 168
越过草地 170
向音乐致敬 173
一段回忆 176
你在我身边 178
我心爱的 181
最亲爱的自由 184
回来吧,甜蜜的爱 186
幽梦谷(F 调) 188
幽梦谷(D 调) 190
你好像一朵鲜花 192
鸟群在嬉戏 194
小鸟 196
天堂芳草地 198
我试图从相思病中逃离 201
我爱你 204
哦,睡意,为何你离我而去 207
如若音乐是爱的养料 210
情郎与他的情人 212
这是我今天带来的全部 214
让我哭泣 216
魅力 220
我可爱的西莉亚 222
我心惆怅 224
我不会说出口 226
别拿你陈旧的教条来对我说教 229
正逢五朔节好春光 232
亲切的平静 234
浪漫曲 238
幸福(D 调) 240
幸福(b B 调) 242
在爱人身边 244
召唤 246
雏菊(F 调) 248
雏菊(D 调) 250
牧场 252
余兴表演 255
这朵小小的玫瑰(F 调) 256
这朵小小的玫瑰(C 调) 259
哦,夺走我的呼吸,我的生命吧(a调) 262
哦,夺走我的呼吸,我的生命吧(f调) 264
游移的月亮 266
别再流泪,悲伤的泉眼 269
音乐剧歌曲
好似坠入情网 272
梦想成真 276
在晴朗的一天(你能看见永远) 280
哦,多么美好的早晨 283
换上快乐的面孔 286
一次又一次 292
妙不可言 292
直到遇见你 296
微醉之歌 300
追忆(G 调) 302
追忆(E 调) 304
我为何要醒来 306
……
《旋律的魔力:从零开始的音乐鉴赏之旅》 图书简介 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我们如何辨识那些真正触动灵魂的旋律?《旋律的魔力:从零开始的音乐鉴赏之旅》并非一本技术手册,它是一把钥匙,一把开启你对音乐理解与热爱之门的钥匙。本书旨在引导所有对音乐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无论您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都能系统而深入地认识音乐的本质、结构及其情感表达的奥秘。 本书的核心在于“鉴赏”,即如何“听懂”音乐,而不仅仅是“听到”音乐。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元素入手,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音乐认知框架。 第一部分:声音的基石——音乐的语言构建 在进入宏大的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其构成单位。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音乐的“字母”和“语法”。 音高与音程的秘密: 我们将解析音高是如何被感知和组织起来的。从基础的半音、全音到八度,探讨不同音程组合所产生的色彩变化——是和谐的共鸣,还是紧张的冲突。我们不会涉及复杂的乐理计算,而是侧重于这些关系在听感上带来的实际效果。例如,为什么大三度和小三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情绪感受? 节奏与律动的脉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本章将剖析拍号、小节线的意义,以及如何区分平稳的“行进感”和跳跃的“切分感”。我们将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奏模式(如古典音乐中的方正节奏与拉丁音乐中的复杂交织),阐述节奏如何驱动听众的身体反应。 音色——声音的指纹: 音色是区分乐器和人声的关键。我们不再将音色视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深入探讨其物理成因——泛音列(Overtones)如何塑造我们对小提琴的温暖、长笛的清亮或人声的穿透力的认知。 第二部分:结构的解析——音乐的建筑艺术 音乐作品并非随机音符的堆砌,它们拥有精妙的结构设计。《旋律的魔力》将带领读者像欣赏建筑设计图一样,去解读乐曲的蓝图。 主题与动机的提炼: 任何伟大的作品都始于一个简单、易记的音乐想法——主题或动机。我们将分析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如何巧妙地“变奏”和“发展”这些核心素材,使其在漫长的篇幅中保持新鲜感和逻辑性。 曲式结构漫游: 从最基础的“A-B-A”三段体到复杂的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乃至赋格结构。本书不会枯燥地罗列定义,而是选取经典案例,如舒伯特的小品或巴赫的赋格,直观展示这些结构是如何引导听众的情绪起伏,如何设置悬念与释放。 织体与层次的深度: 探讨单音音乐(Monophony)、主调音乐(Homophony)和复调音乐(Polyphony)之间的差异。读者将学会区分是旋律清晰地被伴奏烘托,还是多条独立旋律线索在互相“对话”,从而把握作品的密度和透明度。 第三部分:情感的共鸣——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音乐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能够跨越语言,直达人心。《旋律的魔力》的重点在于解读作曲家如何运用音乐语言来描绘情感景观。 调性与情绪的关联: 调性(如大调、小调)是音乐表达情绪的“基础色板”。我们将探讨C大调的明朗、a小调的忧郁是如何在听觉上建立起来的,以及作曲家如何通过“转调”来实现情绪的戏剧性转折。 和声的色彩与张力: 和声是音乐的“颜料”。本书将重点介绍协和与不协和音程、七和弦以及更复杂的延伸和弦,是如何在音乐中制造“舒适感”或“不安感”的。我们将通过分析德彪西和瓦格纳的作品,展示和声是如何从单纯的支持工具演变为表达心理状态的核心手段。 体裁的肖像画: 不同体裁(如奏鸣曲、交响曲、室内乐、艺术歌曲)带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和“表达惯例”。了解这些背景,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品意图。例如,理解奏鸣曲式内蕴含的“冲突与解决”的戏剧性,有助于欣赏其结构张力。 第四部分:跨越边界——音乐的广阔天地 音乐鉴赏不应局限于某一个历史时期或地域。本部分将拓宽读者的视野。 古典音乐的脉络速览: 从巴洛克时期的严谨结构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喷涌,再到印象派对瞬间光影的捕捉,我们将提炼每个时代的核心审美特征,帮助读者快速定位自己偏好的音乐风格。 爵士乐的即兴哲学: 爵士乐的魅力在于其不可预测性。我们将探讨和声进行(Chord Progression)在即兴中的作用,以及节奏组(Rhythm Section)如何为独奏者提供自由飞翔的平台。 电影配乐的无形叙事: 电影配乐是现代音乐鉴赏的绝佳入口。我们将分析莱昂纳多·伯恩斯坦或约翰·威廉姆斯等大师如何使用特定的“主导动机”(Leitmotif)来标记角色或概念,以及配乐如何悄无声息地引导观众的情绪。 《旋律的魔力》的目标是让每一次聆听都成为一次有意识的探索。读完本书,您将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位具备敏锐洞察力的鉴赏家,能够从音符的排列中解读出作曲家隐藏的意图、时代的气息与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让音乐不再是背景噪音,而是清晰、立体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