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词法与句法教程》适用于法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法语专业研究生,也可供法语教师教学参考。
《法语词法与句法教程》适用于法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法语专业研究生,也可供法语教师教学参考。
一般的法语教科书都讲解了基础法语语法,本教程的特点是在这个基础上对法语词法和句法的某些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法语词法与句法教程》分为两个部分:法语词法研究和法语句法研究。词法研究部分主要研究复合词、派生词、短语、限定词、系词、动名词、赘词、连接词等;句法研究部分主要研究意群、宾语、分句、一些特殊结构的句子、直接成分句法分析等。
王助,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法语学习》杂志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法语语言学和法语国家研究(偏重加拿大研究和魁北克研究)。
目 录
第一部分 词法研究
绪论
第一章 复合词
第二章 派生词
第三章 短语
第四章 部分冠词de
第五章 缩合介词de
第六章 限定词
第七章 系词
第八章 代词为无区分意义的代动词
第九章 动名词
第十章 赘词
第十一章 连接词
第二部分 句法研究
绪论
第十二章 句子的一级组成成分及小句
第十三章 意群
第十四章 宾语
第十五章 分句
第十六章 特殊结构句子
第十七章 直接成分句法分析
参考文献
法语术语索引
说实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尤其是作者的行文语气,对我来说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它不像很多国内教材那样,充满着教育者的说教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位资深的法语母语者在用一种非常清晰、逻辑严密的思维在向你阐述一个复杂的科学原理。它的句子结构往往非常精密,常常使用到大量的非限定动词结构和复杂的状语从句,这在初期阅读时对我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我经常需要逐词查阅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但是,一旦你适应了这种“高阶”的表达方式,你会发现,它正在潜移默化地帮你搭建起一个更加地道、更接近于法国知识分子交流习惯的思维框架。我发现,当我开始尝试用书中介绍的句式来组织自己的想法时,我的表达立刻就变得更有层次感和说服力。它教会我的不只是“怎么说正确”,更重要的是“怎么说得漂亮、有深度”。这种对语言美学的追求渗透在每一页的字里行间,让人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被耳濡目染地提升了对法语文学的鉴赏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意思,那种淡淡的米白色调配上一点点深邃的藏蓝色字体,给人的感觉既专业又带着一丝法式的浪漫气息。初拿到手时,我被它厚实的质感吸引了,纸张的触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相当舒展,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我记得我当时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翻开它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那种沉静的学习氛围一下就烘托出来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设计得极其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章节一、章节二”的模式,而是将复杂的语法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主题中。比如,它开篇对动词变位的讲解,不是一上来就扔给你一堆规则,而是先通过一些非常贴近日常对话的场景引入,让你先建立起一个语感,然后再慢慢拆解背后的语法逻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那些容易混淆的特例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那种细腻的处理方式,让人感觉作者是真的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构建这套知识体系的。这本书的配图虽然不多,但每一张都恰到好处,比如解释名词阴阳性变化时,用了一些古典建筑的元素来做视觉辅助,既提升了美感,又加深了记忆。总的来说,光是这前期的视觉和结构体验,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材,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精心准备的“引路图”。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来消化前三章的内容,坦白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非常陡峭,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德语中罕见的复合时态和虚拟语气时,它给出的解释深度是远超我预期的。它没有采取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而是深入到了语言学的根源去剖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构存在。举个例子,在讲到定语从句的省略规则时,作者竟然引入了拉丁语的句法结构作为参照,这种跨语言的比较视角,瞬间打通了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的死结。书中大量的例句都选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文学经典片段,比如一些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原著摘录,这使得学习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文学鉴赏,而不是单纯的应试准备。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分析一个长达三行的复杂句子时卡住了,翻阅到书后的“疑难解析”部分,里面竟然专门为这个问题设置了一个“深度剖析”的版块,用图表和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了主语、谓语和各种修饰成分的层级关系,那种严谨到近乎偏执的程度,让我对作者的学术功底肃然起敬。这本书的特点就是,你不能指望一口气吃成胖子,它要求你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语法点的内涵,否则,你很容易就会被它那深厚的知识密度压垮。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介词搭配和习语成语这块,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广度和深度。通常教材只会简单地罗列一些常用搭配,但《法语词法与句法教程》似乎更关注的是这些搭配背后的文化意涵和历史渊源。例如,书中专门用了一整节来探讨“à”和“de”在表示“起源”和“归属”时的微妙区别,它不仅给出了变位规则,还追溯了这种用法在法语从古法语演变而来的历史脉络,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特定语境下,只能用其中一个。这种探究“为什么”的精神,极大地满足了我作为一个深度学习者的求知欲。再说说习语,它不是简单地给出“马到成功”的对应词,而是会解释这个习语在法国文化中可能涉及的典故,比如某个中世纪的骑士故事,这样一来,即使我不用那个习语,我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些使用它的人的文化背景。这本书的这种做法,让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语法点堆砌,而是变成了一场深入法国社会和历史的田野考察,让人感觉学习的收获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尤其是它附带的在线练习系统,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之前用过很多语言教材,大部分的练习题都只是简单地填空或者选择,缺乏互动性和即时反馈。而这套系统则完全不同,它采用了自适应的学习算法。我第一次做名词变格测试的时候,因为对某个特定前置词的用法掌握不牢,系统立刻就将我导回了第十七章的对应小节,并推送了五组专门针对这个知识点的强化练习,直到我完全正确为止。这种“哪里不会补哪里”的精准打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避免了我在已经掌握的部分浪费时间。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居然内置了一个“语境模拟对话生成器”。我输入一个日常场景,比如“在巴黎的二手书店里讨价还价”,它就能立刻生成一段包含复杂虚拟式和条件式的对话脚本,让我有机会在模拟环境中实践那些书本上的抽象语法。这种将枯燥的规则运用到鲜活场景中的设计理念,无疑是现代语言教学的典范。我感觉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印刷品,它背后是一个完整且高度智能化的语言习得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