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詳實 論述嚴謹 圖文並茂
清朝陵寢的著名專傢徐廣源先生, 40餘年研究功力撰寫,幾經修訂
清東陵研究及愛好者入門必讀著作
清東陵位於今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以西的昌瑞山下,自康熙二年(1663年)始起,到菩陀定東陵重修完工,在近二個半世紀的時間裏,建起瞭皇帝陵5座、皇後陵4座、妃園寢五座。在這14座陵寢中,埋葬瞭5個皇帝、15個皇後、136個妃嬪和1個皇子。輔佐兩代幼主的女政治傢孝莊文皇後、清朝入關*一帝順治、享譽世界的康熙大帝、長壽的古稀天子乾隆、兩次垂簾聽政的慈禧、撲朔迷離的容妃(香妃)以及神秘的蘇麻喇姑等清代著名人物都葬在瞭那裏。清東陵至今仍充滿瞭神秘色彩。
清東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極大、體係極完整、葬人甚多的古代皇傢陵園,是在風水理論指導下,將古建築的人文美與山川形勝的自然美有機結閤的成功典範。作者是研究清朝陵寢的著名專傢,以他40多年的研究功力,撰寫瞭這本書。本書以清朝官方史書和大量清宮檔案為依據,結閤幾十年對陵寢的實地考證,將清東陵的十四座帝後妃陵寢及其陪葬墓,從陵址的相度、陵寢的營建、陵寢的規製、內葬人物、管理保衛、祭祀禮儀、東陵的被盜始末、對地宮的科學清理等諸多方麵進行瞭全麵真實的介紹。本書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既是瞭解清陵的入門必讀書,也是研究清陵的難得的工具書。
徐廣源,滿族,1946年3月齣生,河北省遵化市人。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一直從事清朝清陵和後妃的研究。曾任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研究室主任多年。現為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先後參加過裕陵(乾隆帝陵)地宮、慈禧陵地宮、容妃(香妃)地宮和純惠皇貴妃地宮的清理工作;親手找到瞭容妃(香妃)的頭顱骨;親手整理過慈禧的遺體,並探視過乾隆帝的誠嬪地宮、康熙帝皇七子淳度親王允祐的地宮、康熙帝的皇十七子果親王允禮的地宮等十幾座地宮。齣版專著有《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正說清朝十二帝陵》、《清皇陵地宮親探記》、《皇陵埋藏的大清史》、《大清皇陵秘史》、《大清皇陵探奇》、《溯影追蹤—皇陵舊照裏的清史》等20部,發錶論文60餘篇。
前言
清東陵巡覽
◎規模宏大的清東陵/ 004
排列有序的帝後妃陵寢/ 006
前圈與後龍/ 007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閤/ 007
浩劫與重生/ 009
◎清東陵山水形勝/ 011
昌瑞山天生吉壤/ 011
太祖山與少祖山/ 013
朝山與案山/ 015
尊祖歸宗的眾陵拱衛格局/ 016
◎陵址的選定/ 017
順治皇帝校獵遵化,遙擲佩韘,自定壽宮/ 017
確定陵址應在順治八年/ 019
◎清東陵的建築規製/ 021
帝後妃陵寢的規製等級/ 021
前朝後寢的陵寢格局/ 021
主體建築與行禮場所/ 022
◎清朝皇陵祭祀/ 031
展謁禮/ 031
大祭禮/ 032
帝後陵的小祭/ 034
妃園寢的大祭與小祭/ 034
清明敷土禮/ 035
◎清朝東陵的管理機構和保衛機構/ 037
東陵守護大臣/ 037
內務府/ 041
陵寢禮部/ 043
護陵八旗/ 044
陵寢工部/ 044
護陵綠營/ 045
◎東陵八景妙趣多/ 047
湯泉浴日/ 047
龍門躍鯉/ 048
雙泉映帶/ 049
七井連輝/ 049
拊石宣鼚/ 049
鮎魚來遊/ 049
黃崖晚照/ 049
將軍古石/ 050
順治皇帝的孝陵
◎規模最大數孝陵/ 054
孝陵的首陵地位/ 054
石牌坊/ 056
大紅門/ 057
具服殿/ 063
孝陵神功聖德碑亭/ 063
石像生/ 064
五音橋/ 065
◎孝陵人物/ 068
大清入關第一君——順治帝/ 068
康熙大帝的生母孝康皇後/ 069
唯一不係皇帝謚號的孝獻皇後/ 071
◎孝陵的神牌供奉和物品尊藏/ 075
神牌的供奉/ 075
孝陵的尊藏/ 076
◎曾說拆掉明陵建孝陵/ 077
拆毀明陵的傳說事齣有因/ 077
始建即用舊料/ 077
舊料源於明宮並非明陵/ 079
◎雷擊孝陵大碑樓/ 080
天火不測而至/ 080
重建工程/ 081
◎皇後首陵孝東陵/ 082
奠定皇後陵的基本格局/ 082
定陵名亦定新製/ 085
孝東陵的完工時間/ 086
◎孝東陵人物/ 087
當皇太後最久的孝惠皇後/ 087
為順治帝殉死的貞妃董鄂氏/ 090
未嫁先亡的悼妃/ 093
滿濛漢五妃/ 094
眾多福晉與格格/ 097
◎孝東陵的神牌供奉與尊藏/ 099
神牌供奉/ 099
物品尊藏/ 100
康熙皇帝的景陵
◎典製大備的景陵/ 104
始建與規製/ 104
景陵的首創/ 106
◎景陵人物/ 113
康熙帝/ 113
孝誠皇後/ 116
孝昭皇後/ 119
孝懿皇後/ 121
孝恭皇後/ 124
敬敏皇貴妃/ 126
◎景陵的尊藏、神牌供奉、儀樹/ 127
景陵的尊藏/ 127
神牌供奉/ 128
儀樹/ 128
◎景陵的兩次重大火災/ 129
隆恩殿失火案/ 129
聖德神功碑亭被雷擊燒毀/ 133
◎入葬人數最多的景陵妃園寢/ 134
建築規製/ 134
內葬人物/ 138
不解之謎/ 148
四對姐妹嫁一夫/ 150
神牌供奉/ 151
◎令人猜測的景陵皇貴妃園寢/ 151
兩種神秘的傳說/ 151
建園寢的真實原因/ 153
園寢規製/ 154
超過標準的建築規製/ 156
乾隆皇帝的裕陵
◎石雕精美的裕陵/ 162
選址與規製/ 162
精美石雕滿地宮/ 168
地宮中的費解之謎/ 173
……
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沉浸式的閱讀享受。它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如急流勇進般講述重大事件的爆發,時而又像午後溪水般緩緩流淌,細緻描摹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瑣事。特彆是書中對環境氛圍的渲染,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級的描寫。你幾乎能聞到古老建築中檀香的氣味,感受到寒鼕臘月裏宮牆內的肅殺之氣。這種感官上的代入感,是很多曆史讀物難以企及的。作者對於“時間”的流逝感處理得特彆到位,讓你清晰地體會到曆史的厚重與個體的渺小。讀完之後,我特地去查閱瞭相關的圖片資料,發現文字描繪的場景與想象中的畫麵驚人地吻閤,可見作者觀察之細緻入微。
評分這本書的筆法真是太迷人瞭,讀起來就像是直接穿越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作者對細節的把握簡直到瞭令人驚嘆的地步,那些宮廷秘辛、帝王將相的恩怨情仇,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觸手可及。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建築藝術和風水玄學的深入探討,那種對曆史遺跡的敬畏感,通過文字的力量,深深地感染瞭我。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角度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敘事,更像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品。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曆史事件時,那種不動聲色的冷靜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不濫情,卻讓人迴味無窮。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有格調,拿到手裏就覺得分量十足,是對這段厚重曆史的最好緻敬。我嚮所有對中國古代文化和皇傢曆史感興趣的朋友們強烈推薦,它能帶給你遠超預期的閱讀體驗。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始讀這本書的,畢竟“史話”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像教科書式的枯燥。但很快我就被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吸引住瞭。作者的語言功底非常紮實,他巧妙地將復雜的曆史脈絡梳理得清晰明瞭,同時又充滿瞭故事性,讀起來毫無晦澀感。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冰冷的曆史名詞和日期,賦予鮮活的生命和情感張力。我尤其欣賞他對於地方風俗和民間傳說的引用,這使得整部作品的立體感大大增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史,而是與腳下這片土地緊密相連的集體記憶。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禮製和喪葬文化有瞭更全麵、更接地氣的認知,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傳遞,而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
評分這份閱讀體驗可以說是“震撼”二字可以概括的。這本書的史料搜集之廣博,令人嘆為觀止,作者顯然下瞭苦功,挖掘瞭許多鮮為人知的檔案和口述資料。但最難得的是,他沒有陷入資料的泥潭,而是高屋建瓴地構建瞭一個宏大的曆史圖景。書中對權力更迭中那些微妙的平衡藝術的分析,尤其精彩,讀齣瞭曆史的殘酷與智慧的共存。對我而言,這本書更像是一部關於“權力審美學”的教科書,它教我如何去看待那些宏偉的紀念性建築背後的政治意圖和審美追求。文字的力量在於構建世界觀,這本書無疑成功地為我重塑瞭一個關於特定曆史階段的認知框架,那種結構上的嚴謹和邏輯上的無可指摘,讓人讀完後由衷地感到佩服。
評分坦白說,我是一個對嚴肅曆史題材不太感冒的人,但我被這本書成功地“拉”瞭進來。它最大的優點在於“可讀性”極強,它不是在“講述”曆史,而是在“演繹”曆史。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說書人,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拋齣懸念,什麼時候該給予解答,什麼時候又該留下空白讓讀者自行想象。書中穿插的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小故事,極大地中和瞭主題的宏大敘事帶來的疏離感。讀起來一點都不纍,反而像在聽一位見多識廣的長輩講述傢族的往事,充滿瞭親切感和人情味。這本書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命運的微觀敘事完美地融閤在瞭一起,使得曆史不再是教科書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
評分徐老師的書是瞭解清陵必讀的,很棒~
評分非常滿意!!!!!
評分徐老師的書,買瞭好幾本,停不下來
評分書挺好的,是正版沒問題的
評分寫的不錯 還有配圖
評分之前買過這本書,但這個是據說是新版的,而且一直在微博上關注,作者很佩服作者的專研精神,買來學習
評分儲備 還沒看 應該不錯的
評分包裝不錯,送貨速度也很快,滿意的購物體驗
評分圖文並茂,史料詳實,質量不錯,有品質的圖書,值得擁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