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春根,汪健,刘义 著
图书标签:
  • FANUC
  • 数控
  • 宏程序
  • 编程
  • 案例
  • 手册
  • CNC
  • 机器人
  • 工业自动化
  • 生产制造
  • 技术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16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786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全部采用实例形式,针对数控加工中的常见型面,叙述了宏程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介绍了数控车削、数控铣削、车铣复合加工和多轴加工中常见的简单型面、非圆型面、螺纹等数控加工宏程序编程实例,编排了80个加工零件实例,编写了接近100个宏程序实例,所有实例均通过FANUC数控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际上机运行。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用户宏程序功能A1

1.1 概述1

1.1.1 变量1

1.1.2 变量赋值1

1.1.3 数学运算2

1.1.4 三角函数运算3

1.1.5 逻辑运算3

1.1.6 跳转运算4

1.1.7 调用5

1.1.8 本节小结5

1.2 简单应用6

1.2.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6

1.2.2 零件图样的分析6

1.2.3 算法以及程序流程框图设计7

1.2.4 本节小结9

本章小结9

第2章 用户宏程序功能B10

2.1 编程基础—— 变量的定义10

2.1.1 变量的概述10

2.1.2 变量的赋值10

2.1.3 变量的使用11

2.1.4 变量的类型11

2.1.5 变量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12

2.2 编程工具—— 控制流向的语句13

2.2.1 控制语句的分类13

2.2.2 运算符的描述18

2.3 简单应用19

2.3.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9

2.3.2 零件图样的分析20

2.3.3 算法的设计20

2.3.4 本节小结26

2.4 宏程序编程的主要方法和步骤26

2.4.1 选择变量的基本方法26

2.4.2 宏程序编程的基本步骤28

本章小结28

第3章 宏程序和子程序29

3.1 子程序概述29

3.1.1 子程序定义29

3.1.2 子程序调用方式30

3.1.3 子程序编程的几点注意事项30

3.2 子程序嵌套31

3.3 宏程序和子程序比较32

3.4 子程序的简单应用34

3.4.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34

3.4.2 零件图样的分析34

3.4.3 根据算法以及流程框图编写加工的子程序代码35

3.4.4 本节小结37

本章小结37

第4章 宏程序编程的灵魂—— 逻辑算法38

4.1 算法概述38

4.1.1 算法基本概念38

4.1.2 算法设计的三大原则39

4.2 算法描述—— 流程框图和N-S框图40

4.2.1 流程框图40

4.2.2 N-S流程框图42

4.3 算法简单应用实例43

本章小结47

第5章 数控车宏程序之轴类零件应用48

5.1 实例5-1:车削端面宏程序应用实例48

5.1.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48

5.1.2 零件图样的分析48

5.1.3 算法以及程序流程框图的设计49

5.1.4 本节小结52

5.2 实例5-2:粗车外圆宏程序应用实例53

5.2.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53

5.2.2 算法设计53

5.2.3 根据算法以及流程框图编写加工的宏程序代码54

5.2.4 本节小结57

5.3 实例5-3:精车外圆宏程序应用实例57

5.3.1 精加工算法以及程序流程图设计58

5.3.2 根据算法以及程序设计流程框图编写加工程序代码59

5.3.3 本节小结61

5.4 实例5-4:车削锥度宏程序应用实例61

5.4.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61

5.4.2 零件图样的分析62

5.4.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62

5.4.4 本节小结73

5.5 实例5-5:车削凸圆弧宏程序应用实例74

5.5.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74

5.5.2 零件图样的分析74

5.5.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74

5.5.4 根据算法以及流程框图编写加工的宏程序代码78

5.5.5 本节小结86

5.6 实例5-6:车削凹圆弧宏程序应用实例86

5.6.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86

5.6.2 零件图样的分析86

5.6.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87

5.6.4 根据算法以及流程框图编写加工的宏程序代码89

5.6.5 本节小结93

本章小结93

第6章 数控车宏程序之槽类零件应用94

6.1 实例6-1:车削外圆单个沉槽的宏程序实例94

6.1.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94

6.1.2 零件图样的分析94

6.1.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95

6.1.4 本节小结100

6.2 实例6-2:车削外圆多排等距沉槽的宏程序实例100

6.2.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00

6.2.2 零件图样的分析101

6.2.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01

6.2.4 本节小结108

6.3 实例6-3:车削端面沉槽的宏程序实例108

6.3.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08

6.3.2 零件图样的分析109

6.3.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09

6.3.4 本节小结114

6.4 实例6-4:车削内孔沉槽的宏程序实例114

6.4.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14

6.4.2 零件图样的分析114

6.4.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14

6.4.4 本节小结118

6.5 实例6-5:车削外圆圆弧沉槽的宏程序实例119

6.5.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19

6.5.2 零件图样的分析119

6.5.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19

6.5.4 本节小结120

6.6 实例6-6:车削外圆V形沉槽的宏程序实例120

6.6.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20

6.6.2 零件图样的分析120

6.6.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21

6.6.4 本节小结126

本章小结126

第7章 数控车宏程序之孔类零件应用127

7.1 实例7-1:车削钻孔宏程序应用实例127

7.1.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27

7.1.2 零件图样的分析127

7.1.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28

7.1.4 本节小结132

7.2 实例7-2:车削单个内孔(通孔)的宏程序应用实例133

7.2.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33

7.2.2 零件图样的分析133

7.2.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33

7.2.4 本节小结139

7.3 实例7-3:车削单个内孔(不通孔)的宏程序应用实例139

7.3.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39

7.3.2 零件图样的分析139

7.3.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40

7.3.4 本节小结143

7.4 实例7-4:车削方程型面内孔宏程序应用实例143

7.4.1 零件图以及加工内容143

7.4.2 零件图样的分析143

7.4.3 算法以及刀路轨迹设计144

7.4.4 本节小结151

本章小结151

第8章 数控车宏程序之螺纹加工应用152

8.1 实例8-1:车削单线三角形外螺纹宏程序应用实例152


前言/序言

  前 言

  随着数控技术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对从事或即将从事数控编程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和基本的手工编程技能,而且还要能够解决复杂型面零件或者超精密零件的数控加工问题,能够充分发挥数控系统的编程潜力以及使数控设备发挥出最大效益化,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工艺能力和编程素养。

  掌握宏程序编程和自动编程(计算机辅助编程)技术是步入高级编程员行列的必备条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宏程序与学习其他高级语言一样比较抽象和困难,难于找到学习宏程序的方法和技巧,这对掌握宏程序技能带来了障碍。

  笔者和所在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宏程序的应用和功能挖掘,总结出若干宏程序学习的规律和提高方法,先后推出了《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ISBN 978-7-111-36311-8)和《数控铣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ISBN 978-7-111-45798-5),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可和精神鼓励,萌生了继续把宏程序应用的更多经验和新的体会编撰成手册出版和推广,方便初学者能够实现“一册在手,百例全有”的心愿,可以快速查找生产中碰到的宏程序实践问题,当然手册中的案例也可以作为临摹练习的素材。

  本手册秉承了《数控车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和《数控铣宏程序编程实例精讲》两本书籍的编写风格:以最简单型面加工的宏程序编程案例入手,详解编程思路、刀路规划、流程框图和操作步骤,循序渐进,加工零件的编程难度逐渐加大,最终引导初学者能够运用宏程序编程去解决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和多轴加工中的实际加工问题。

  本手册主要内容第1章介绍了用户宏程序功能A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一个简单的应用实例。

  第2章介绍了用户宏程序功能B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一个简单的应用实例。

  第3章介绍了子程序概述、应用方法、子程序和宏程序的比较、子程序应用实例。

  第4章介绍了宏程序算法概念、流程框图、算法应用实例。

  第5章介绍了车削端面、粗车外圆、精车外圆、车削外圆锥面、车削凸圆弧和车削凹圆弧6个常见车削型面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6章介绍了车削外圆单个沉槽、车削外圆多排等距沉槽、车削端面沉槽、车削内孔沉槽、车削外圆圆弧沉槽和车削外圆V形沉槽6个沟槽车削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7章介绍了车削钻孔、车削单个内孔(通孔)、车削单个内孔(不通孔)和车削方程型面内孔4个数控车孔类加工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8章介绍了车削单线三角形外螺纹、车削单线圆锥三角形外螺纹、车削大螺距外螺纹、车削内螺纹和车削双线螺纹5个螺纹加工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9章介绍了车削回程盘和阀盖2个盘类零件加工的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0章介绍了车削右半椭圆和车削凹椭圆2个椭圆球面加工的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1章介绍了车削外梯形螺纹、车削内梯形螺纹、车削圆弧螺纹和车削变槽宽变齿宽变距螺纹4个车削高级螺纹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2章介绍了数控铣钻孔、等深度钻孔循环、按规律递减钻孔循环、直线排孔钻孔、圆周钻孔、角度排孔钻孔和矩阵孔钻孔7个数控铣钻孔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3章介绍了标准螺纹加工、铣削内螺纹、铣削单线外螺纹和铣削双线外螺纹4个螺纹铣削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4章介绍了铣削平面1、铣削平面2、铣削圆凸台、铣削四边形轮廓和铣削滑块5个常见铣削型面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5章介绍了铣削O形密封圈槽、铣削键槽1、铣削键槽2、铣削内孔和铣削长方体型腔5个常见铣削槽类、型腔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6章介绍了铣削整椭圆轮廓、铣削倾斜椭圆和铣削椭圆型腔3个铣削椭圆型面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7章介绍了孔口倒45°斜角1、孔口倒45°斜角2、孔口倒45°斜角3、孔口倒圆角和矩形内腔铣削R角5个圆角和斜角铣削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8章介绍了铣削G18平面凸圆弧、铣削G18平面凹圆弧和铣削G18平面凸、凹圆弧连接面3个G18指令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19章介绍了铣削凸圆弧球面(精加工)、铣削凸圆弧球面(粗加工)、铣削凹圆弧球面(精加工)和铣削凹圆弧球面(粗加工)4个圆球面铣削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20章介绍了车削中心加工键槽、车削中心加工G17平面轮廓、车削中心加工端面孔系、车削中心加工圆柱(侧面)孔和车削中心圆柱柱面槽5个车削中心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21章介绍了四轴斜面加工、四轴轮廓加工、四轴柱面孔系、四轴加工等距螺旋槽和四轴加工变距矩形螺旋槽5个多轴加工宏程序应用实例。

  第22章介绍了数控系统中可编程参数输入(G10)和系统变量这两类动态编程指令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宏程序应用实例。

  本手册编排特点注重工艺路线和编程思路相结合、逻辑算法和刀路规划相结合、操作步骤和内容提示相结合、单型面编程和综合实例相结合。

  实例类型基本上覆盖了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和多轴数控加工中常见的加工型面和编程方法,实例中程序的语句均有注释和说明。

  本手册适合读者本手册可以作为数控技术进阶培训、数控编程操作用书和自学教材,也可用于高校、高职高专等院校数控技术课程的课外辅导教材。

  本手册学习方法建议学习数控CNC编程基本知识→上机实践→学习子程序、固定循环和宏程序的基本概念→对照本手册实例进行学习和模仿→程序仿真和验证→上机实践→加工实物→不断总结→独立编写宏程序和生产实践。

  本手册编写人员本手册由沈春根、汪健和刘义主编,参与编写的有戴永前、范燕萍、徐雪、卜文卓、邹晔、许洪龙、吴玉华、王春艳、王亚元、周丽萍、史建军、孙奎州、黄冬英、徐晓翔、王浩宇、袁进、李海东、叶益民、张天遥、李超、曾欠欢、王秋、沈卓凡、高锡东、甄兵、甘建红、刘达平和许玉方,全书由沈春根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同行有关宏程序编程应用技术的最新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手册的编著得到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课题号2013ZX04009031-9)和2013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第二批项目课题的资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内容庞大和时间仓促,手册中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斧正,并提出宝贵建议,以便于后续书籍改进。

  欢迎来信进行交流和探讨,一起提高数控加工的编程水平和应用技能。

  编著者


《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精通指南》 本书旨在为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维护工程师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操作与维护知识体系。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分析,本书将带领读者掌握数控机床的各项核心技能,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一篇:数控机床基础理论与结构解析 本篇将从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介绍数控技术的演进历程、核心概念以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将详细解析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包括但不限于: 机床本体: 深入剖析机床床身、立柱、横梁、工作台等关键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其对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机床(如铣床、车床、磨床、加工中心)在结构上的差异及其适用范围。 驱动系统: 详细讲解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选型依据及维护要点。我们将深入探讨闭环与开环控制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优化传动链来提高加工精度和动态响应。 控制系统: 全面梳理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如CNC装置、PLC、I/O接口、操作面板)和软件架构。我们将重点介绍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如开放式数控系统、嵌入式系统等,并分析其在智能化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测量与反馈系统: 阐述编码器、光栅尺、磁尺等测量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关键作用。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测量系统的优缺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辅助系统: 涵盖冷却系统、排屑系统、润滑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我们将分析这些系统对机床正常运行、加工质量以及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维护指导。 第二篇: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 本篇将聚焦于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技能,从基础的机床启动、参数设置到复杂的程序执行与参数调整,层层递进,帮助读者熟练掌握各类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 机床开机与关机流程: 详细说明安全、规范的开机和关机步骤,强调检查项目与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 坐标系与基准设定: 深入讲解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回参考点等概念,并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建立工件基准,确保加工过程的定位精度。我们将介绍不同的对刀方法,如手动对刀、自动对刀等。 刀具管理与补偿: 详细阐述刀具长度测量、刀具半径补偿(G41/G42)的原理与应用。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正确设置刀具信息,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如何应对刀具磨损问题。 程序编写基础(G代码与M代码): 系统介绍G代码(准备功能)和M代码(机床功能)的常用指令及其功能。本书将不会涉及宏程序,而是专注于最基础、最通用的G/M代码应用。我们将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示例,讲解直线插补(G00, G01)、圆弧插补(G02, G03)、固定循环(G81, G83等)的编程方法。 程序输入与编辑: 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操作面板、U盘或网络方式将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并熟练掌握程序段的插入、删除、修改等基本编辑操作。 程序模拟与试运行: 强调程序模拟的重要性,教会读者如何利用数控系统的图形模拟功能检查程序错误,并在实际加工前进行空运行,避免碰撞事故。 参数设置与调整: 介绍机床运行中常用参数的含义与作用,例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深度等,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与微调。 加工过程监控与干预: 讲解在加工过程中如何观察加工状态,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调整进给速度、修改刀具补偿等,以确保加工质量。 工件装夹与刀具安装: 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工件装夹方法(如虎钳、压板、分度头等)及其适用范围,并指导正确的刀具安装与拆卸流程,确保加工安全与精度。 第三篇:数控机床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本篇将侧重于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帮助读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日常点检与保养: 详细列举数控机床的日常点检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电气连接、润滑状况、冷却系统等。我们将提供不同时间周期(日、周、月)的保养计划,指导读者如何执行基础的清洁、加油、紧固等保养操作。 润滑系统维护: 深入讲解机床润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如油路堵塞、油量不足)。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正确选择润滑油,以及如何定期检查、清洗和更换润滑油。 冷却系统维护: 介绍切削液的选择、浓度控制、过滤与更换方法,以及冷却泵的检查与维护。我们将讨论如何应对因冷却系统问题导致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下降或刀具过早磨损。 电气系统维护: 讲解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基本构成,如电源、线路、传感器、开关等。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简单的电气连接检查,以及识别和处理常见的电气故障,例如接触不良、短路等。 机械系统维护: 针对主轴、导轨、滚珠丝杠等关键机械部件,我们将介绍其磨损迹象的判断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和紧固。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本部分将聚焦于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典型故障,并提供一套系统的诊断思路和排查方法。例如: 定位精度下降: 分析可能的原因,如导轨磨损、滚珠丝杠间隙过大、测量系统故障、参数设置不当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加工表面粗糙度差: 探讨刀具磨损、切削参数不匹配、冷却不足、机床振动等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异响与振动: 分析产生异响和振动的可能原因,如轴承损坏、安装不当、刀具不平衡、工件未夹紧等,并指导如何进行定位与排除。 电气报警与显示异常: 针对常见的电气报警信息,提供查询手册、检查线路、更换部件等排查步骤。 程序执行中断或错误: 分析程序编写错误、刀具断裂、过载保护触发等可能原因,并指导如何通过程序修改或设备调整来解决。 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 强调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包括个人防护、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在突发情况下(如火灾、漏电、机械故障)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第四篇:数控机床性能优化与效率提升 本篇将超越基本的“能用”,迈向“好用”与“高效”,为读者提供一些优化机床性能、提升生产效率的策略和建议。 合理选择刀具与切削参数: 基于不同的加工材料、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指导读者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刀具类型、几何参数和涂层,并如何根据刀具特性优化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刀具寿命。 优化加工工艺流程: 分析如何通过合理安排加工工序、减少换刀次数、优化刀具路径等方式,缩短加工节拍,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提高设备利用率: 探讨如何通过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减少机床空闲时间,实现多台机床的协同作业,最大化设备产能。 基础维护与精度保持: 强调定期、规范的维护保养是保持机床精度的基础。我们将分享一些易于实施的精度自检与调整方法,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纠正精度偏差。 了解机床的局限性: 引导读者认识到每台机床都有其性能极限,避免进行超出设备能力范围的加工,从而保护设备并保证产品质量。 本书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深入浅出的基础理论讲解,又有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导。 内容全面且实用: 涵盖了从入门到精通所需的各个环节,致力于解决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中的实际问题。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采用大量的插图、图表和流程图,直观展示操作步骤和结构原理,方便读者学习和参考。 强调安全操作: 将安全理念贯穿于全书,帮助读者建立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面向一线操作人员: 语言通俗易懂,不涉及复杂的数学推导或理论模型,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适合读者: 各类型数控机床的操作工、编程员。 数控设备的维修、保养工程师。 从事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自动化生产的从业人员。 对数控技术感兴趣的在校学生和技术爱好者。 通过研读本书,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熟练掌握各类数控机床的日常操作技能。 准确识别和排除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 有效进行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延长设备寿命。 初步掌握提升机床加工效率和稳定性的方法。 让《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精通指南》成为您在数控领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初入数控编程领域的新手,对于FANUC宏程序的理解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虽然在学校和培训中接触过一些基础概念,但当我真正面对实际的加工任务时,却感到力不从心。市面上关于宏程序的书籍,有些过于晦涩难懂,有些又过于简略,都难以满足我这种需要系统性、实践性指导的学习者。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这本书,听起来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救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从零开始讲解宏程序的编写思路和基本语法,然后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案例,逐步引导我深入理解宏程序的强大功能。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通用的、实用的宏程序模块,例如用于批量零件加工、尺寸自动测量、刀具寿命管理等,这样我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展,快速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如果书中还能加入一些图文并茂的解释,比如宏程序执行流程图、代码逻辑示意图等,那就更好了。

评分

作为一名在机械加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宏程序在提升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真正能够熟练运用宏程序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工程师并不多,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资料和高质量的案例指导。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宏程序的书籍,但普遍存在理论性过强,脱离实际加工场景的问题。而《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这本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其核心价值在于“案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贴近实际生产需求的编程案例,涵盖从简单的几何形状生成到复杂的曲面加工,从周期指令的应用到自定义功能的实现。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对每个案例的背景、编程思路、关键代码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好还能附带相关的数控机床型号和版本信息,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借鉴。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宏程序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分析和调试技巧,那就更完美了,这将极大地缩短我学习和应用宏程序的时间。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像我一样沉浸在FANUC数控世界中的操作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战参考。一直以来,宏程序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都让我着迷,但真正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摸索和试错。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理论讲解,但对于我这种更偏向于“动手派”的读者来说,直接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才是最急需的。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翻开目录,一个个鲜活的编程主题跃然纸上,从基础的参数化编程,到复杂的刀具补偿、工件坐标系管理,再到一些针对特定工艺的优化应用,几乎涵盖了日常加工中会遇到的各种痛点。我特别关注那些涉及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章节,比如如何通过宏程序实现自动排刀、自动检测等等,这对于我们一线生产人员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且,从书名来看,它更侧重于“案例”,这意味着理论的讲解不会过于冗长,而是会迅速切入到具体的代码和应用场景,让我可以快速地找到与自己需求相符的解决方案,甚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评分

我一直认为,数控编程的精髓在于“化繁为简,事半功倍”。而宏程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FANUC作为数控领域的领军者,其宏程序的强大和普及程度毋庸置疑。然而,要想真正发挥宏程序的威力,并非易事,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对编程逻辑的深刻理解。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这本书,从书名就透着一股“实战派”的气息。我期待它能够打破传统教材的理论束缚,直接将读者带入真实的生产场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示宏程序的魅力。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那些在实际生产中切实可行、并且能够带来显著效益的宏程序范例。比如,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对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如何通过参数化设计快速生成不同尺寸的零件程序,又或者如何利用宏程序实现加工过程中的智能监控和自适应调整,以达到最高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产瓶颈、提升加工精度的案例,如果书中还能对这些案例的背后逻辑进行深度剖析,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么写”,而不仅仅是“怎么写”,那这本书的价值将是难以估量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从事CNC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礼物。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客户提出的各种定制化编程需求,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宏程序来解决。然而,由于宏程序的灵活性太高,不同客户、不同设备、不同工艺的差异性非常大,导致我们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和调试。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的出现,如果能够提供一系列经典的、经过实际验证的宏程序解决方案,那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解决常见生产难题的案例,比如如何通过宏程序实现高精度定位、如何优化加工路径以减少振动、如何处理特殊形状零件的加工等等。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宏程序的调试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那将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宝藏。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FANUC宏程序的精髓,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技术服务。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还可以,总体不错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

评分

大概看了一下,原以为全是加工中心,居然还一部分是数控车床的。

评分

FANUC数控宏程序编程案例手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