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3
本书由“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Jon Kabat-Zinn作序推荐。相对于以往的正念育儿书,本书开创性的贡献在于它为家长提供了正念教养的正式课程,这些课程深刻又实用,非常适合父母学习使用。
对于父母来说,教养或养育子女是人生中zui耗费精力、zui具责任感的苦差事,但是,父母都会心怀爱意、喜悦和自豪去完成它。但是,在此过程中,父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在这些强烈的压力下,教养技能可能会变形,父母在育儿课程、书籍或相关电视节目中学习到的各种教养技术都不奏效了。任何社会经济水平的父母可能都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威胁甚至打骂!
正念教养为高压状态下的父母以及有其他问题的父母提供了另一种教养方式。在正念教养过程中,我们的首要关注点是父母自身的压力、痛苦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问题。教养技术只有在父母很好地和自己的各种情绪和谐共处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乔·卡巴金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佛陀、小禅师,是你的私人正念教师!
欢迎父母进入正念教养之旅……
Susan Bogels和Kathleen Restifo将教养进化学,与zui新的慈悲、依恋和图式的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他们一步步地将我们引入到独特的、基于实证的正念教养课程中。
第一部分 理论与实证背景
第1章 正念教养介绍
第2章 教养与教养压力——进化的视角
第3章 正念教养课程的作用
第二部分 正念教养:8周项目指南
第4章 正念教养课程总览
第5章 第1阶段:自动化教养
第6章 第2阶段: “初心”教养方式
第7章 第3阶段:作为家长,与我们的身体重新建立联结
第8章 第4阶段:对教养压力的回应与反应
第9章 第5阶段:教养模式和图式
第10章 第6阶段:冲突和养育
第11章 第7阶段: 爱与界限——慈悲的培养与界限的设定
第12章 第8阶段: 我们到达目的地了吗?——育儿的正念之路
第13章 后续阶段: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开始
第14章 家长之声:正念教养课程之后的生活
第1章
正念教养介绍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佛陀、小禅师,是你的私人正念教师……
乔·卡巴金,《身在,心在》(1994)
1.1 为何教养会有压力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教养或养育子女是人生中最耗费精力、最具责任感的苦差事,但是,父母都会心怀爱意、喜悦、自豪以及成就感去完成它。实际上,抚养子女、拥有孙子孙女,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充实的“工作”。成为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是我们此生的最高志向。如果有人问我们,在自己的葬礼来临时,我们会希望人们如何评价自己;只要有子女(或孙辈),那么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希望自己是个好父母(或祖父母)。
我们如此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成为最好的父母——这本身就会带来压力。在养育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挑战和困难为我们带来压力。首先,我们的成年生活从只需照顾自己转变为同时要生养孩子、照顾他们的生活,这要求我们在时间、注意力、能量、资源的分配方面发生巨大的改变(Bardacke,2012)。有了子女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得截然不同。我们要照顾子女、组织家庭生活,还要平衡它们与工作的关系,我们会因此忘记关爱自己。当内在的资源耗竭时,我们就会易怒或感到抑郁,会觉得疲劳、出现躯体化症状,甚至出现心身障碍,从而影响我们的养育质量。
孩子和父母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或精神病理学症状,是教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障碍,会为教养过程带来更多压力。本书的正念教养课程中所描述的家庭就是如此。例如,孩子在面临新情境时会出现高压力或高反抗行为,或者孩子不能独处,或无法应对学校的功课,或由于攻击行为而不能和兄弟姐妹相处,或晚上无法入睡,这些都会为养育带来额外的负担。父母自身的精神病理学症状也会为教养过程带来压力。例如,受抑郁症困扰的父母会觉得养育子女十分困难,会认为自己是糟糕透顶的家长;有焦虑症的父母则会对孩子过分关注或过度保护;有强迫症倾向的家长则无法顺其自然,很难与他人分担教养任务;有执行功能障碍的家长,则会对孩子有冲动反应或不一致的行为。
即便父母或孩子没有出现具体的精神病理学症状,父母仍然会遇到很多压力源。儿童的发展意味着不断的变化,这很有挑战性,要求父母不断地适应这些持续的变化:开始学步的儿童,不再遵守家庭规则的青春期少年,离开家的成年子女。教养,意味着即便子女长大成人,我们仍然会牵挂着他们的下一代,并对孙辈的安全和幸福怀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会在孙辈面临挑战时表现出担忧和感到压力。
教养的压力还来自于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例如离婚。目前,大多数儿童与继父母及其子女共同生活,这种情形下很容易出现界限和忠诚度的问题。继父母及其子女可能会是支持和喜悦的来源,也可能会增加养育的压力;而且,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的父母,缺乏另一半的支持和共同担责,这也是压力的来源。
婚姻问题以及养育双方的关系问题,是与教养有关的另一个压力源。西方国家对社会团体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个体主义文化、婚姻关系则越来越成为社会联系和支持的重要来源,人们对于婚姻关系的期望也较高(Johnson,2008)。因此,婚姻关系中的问题成为父母的主要压力源。这种压力已经证明对教养有负面影响,而且对父亲的影响超过对母亲的影响(B?gels,Lehtonen,Restifo,2010)。
1.2 为何正念教养会有助益
在压力下,教养技能可能会走形(Belsky,1984;Webster-Stratton,1990a)。父母可能在育儿课程、书籍或相关电视节目里学习了教养技术;但是,在压力或其他强烈的情绪下,任何社会经济水平的父母都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威胁甚至打骂他们,那些关于如何应对困难、做个好父母的课程和知识,即便是对于那些自我要求严苛的家长,也会失效。
在压力之下,父母不仅会忘记运用育儿课程里学到的技巧,而且父母的精神病理状况也会阻碍父母和孩子从这些课程中受益。举例说明,家长管理训练对于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孩子的行为问题。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患有多动症的话,他们就无法从这种培训中受益(Sonuga-Barke,Daley,Thompson,2002)。而且,在那些父母和儿童有共同精神病理症状,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或冲动行为的家庭中,儿童罹患多动症的风险就达到最高(Sonuga-Barke,2010)。同样,如果母亲罹患抑郁症,那么孩子从教养训练中的获益就很少(Forehand,Furey,McMahon,1984;Owens等,2003;Reyno,McGrath,2006;Webster-Stratton,1990b)。此外,尽管其他研究并未发现婚姻沮丧(不满)与教养培训结果的关系(Brody,Forehand,1985;Firestone,Witt,1982),但研究发现,有婚姻问题的父母从教养培训中的获益很少(Reisinger,Frangia,Hoffman,1976;Webster-Stratton,1985)。可见,教养培训中关于增强家庭功能的环节需要考虑父母自身的压力、痛苦和精神病理状况。
正念教养为高压状态下的父母以及那些有精神病理症状的父母提供了另一种教养方式。在正念教养过程中,我们培训的首要关注点是父母自身的压力、痛苦以及可能存在的精神病理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问题。诚然,孩子的行为问题是家庭压力的主要来源,但是由此引发的父母的压力才是我们要应对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压力或减压,是正念减压课程的核心。
正念是一种基于佛教传统的冥想方式,主要是临在于当下、专注于现实并接纳当下的真实面貌。Jon Kabat-Zinn开发了正念减压(MBSR)课程来解决那些长期病患的需求,让他们参与自己的治疗、应对自己的疾病,处理总体生活的压力。Zindel Segal、Mark Williams和John Teasdale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正念认知疗法(MBCT),该疗法专门针对抑郁症患者。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正念干预法已经成功地为生理、压力相关领域、心理健康方面带来了改变。将正念引入教养、儿童和家庭生活(“正念教养”)领域,是正念的一个新的应用趋势。
本书的主题是心理健康背景下的正念教养,如果家庭中孩子或家长有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本书中寻求帮助和相关建议。下面,本书将从十几年前追溯至现在,按照正念教养的发展历程来展开阐述。
1.3 正念教养课程的发展
1.3.1 第一步:进行正念培训的青少年的家长所参加的配套正念教养课程——苏珊的故事
作为注意力领域的研究者,我对那些专门针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及害怕脸红的特定患者而设置的专注力训练任务很感兴趣。科学研究表明,对于那些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而言,在社交情境下,他们的注意力会过强地聚焦于自我,因而很少关注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B?gels,Mansell,2006)。这会为他们的社交行为带来消极后果,会影响他们的应对方式,并强化他们的负面情绪、想法和身体反应。正念教养培训的理念是:当出现社交恐惧时,人们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聚焦于自身,如果可以训练人们将注意力专注于外界和手头的任务上,那么其社交焦虑就会减轻。1997年,我们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任务专注力训练的论文(B?gels,Mulkens,de Jong,1997;B?gels,2006;Mulkens,B?gels,Louwers,de Jong,2001),著名的焦虑症研究者Isaac Marks给我发来邮件:“这不就是正念吗?”不,这并不是正念,但是我们确实观察到专注力训练的积极效应。这就好像我们在树林里散步一样,此时我们会关注周围所有的感知,这就让人们从头脑(焦虑)中解放出来,投入当时当下的生命经验,这有利于人们和同伴一起临在于当下,而不是被社交恐惧所困扰,这和正念是一个道理。至少在我的研究中,埋下了正念的种子。
2000年,我们邀请Mark Williams为位于马斯特里赫特的“成人与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团队介绍正念认知疗法。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念疗法让我们印象深刻,这与我们过去所接受的认知行为疗法训练截然不同。我们立即着手规划了一次随机的临床测试,希望在成年社交焦虑患者身上比较正念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受到Mark Williams培训内容的鼓舞,儿童心理健康中心的同事邀请我对患有焦虑症的青少年开展正念培训。对于此类青少年患者,认知行为疗法有着非常好的疗效(Bodden等,2008),因此,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对于正念疗法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领域。然而,对于那些罹患外化障碍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则显现在外部行为上,诸如行为控制、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等,而不是他们的内部思维和感受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些青少年包括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患者、自闭症患者、对立违抗性障碍和行为障碍患者。针对以上病症的青少年患者的应对方法很少,他们在临床上往往伴有极高的注意力和冲动性问题。
虽然正念训练并非针对这些注意力和冲动性问题而设,但是有理由相信正念训练会有益处。有外化障碍的儿童会出现一些共同的注意力问题,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过长、同时关注多项事物、必要时抑制第一反应或者注意力狭窄。有外化障碍的儿童也会有一些共同的行为问题,例如冲动和多动,或者烦躁不安,这会引发相同的内在信息加工问题。正念疗法包含了一些注意技能的训练,例如专注力、对心智游离的警觉、注意力拓展、对心神不宁的警觉、对行为倾向的非行动性警觉等训练,因此,正念训练会直接干预儿童的注意力问题、多动或冲动问题。
在为这类青少年开发课程的同时,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一位家长同时参与平行的家长正念课程。之所以有这个理念,是因为这些青少年与他们的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他们学习的正念技能可以更好地帮助其应对注意力问题、行为问题和社交问题,但这些正念技能必须根植于其家庭背景中。正念是以某种方式镶嵌于家庭背景中的,例如家庭成员如何共进晚餐、如何共处、家庭关系如何、如何应对家庭中的压力和冲突等。此外,有些家长和孩子一样存在注意力和冲动性问题,正念疗法可以帮助家长变得不那么冲动,更加专注于与孩子的联系。同时,抚养有此类障碍的孩子本身就是很有压力的,这些家长会长时间面临重重压力,他们会时常因为孩子在学校制造的麻烦而被学校传唤,还会因为孩子的过失行为被其他家长甚至警察局传唤。他们的孩子无法在学业方面满足家长的期待和希望,不会拥有朋友或者有“合适”的朋友,不会有闲暇时光的休闲活动。或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会满足家长的亲密需求,因为孩子会拒绝与父母联系;也不会满足互惠性需求,因为他们的孩子很难从家长的视角看待世界;或者不会满足诚实性需求,因为他们的孩子会有说谎行为,甚至会从父母那里偷窃。又或者,家长晚上会无法入睡,因为他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晚归甚至不归,家长担心孩子出现酗酒或吸毒问题,担心夜晚孩子是否会在街头受到攻击。正念疗法会帮助家长应对这些压力,接纳自己孩子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接受孩子的行为可能不会有所改变,面对相关治疗很少取得成功的现实。既然无法改变这些问题,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与这些问题的关系,我们可以关爱作为家长的自己,学着用开放、淡定、不批判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将平行的家长正念训练课程称为正念教养。1997年,正念教养的术语第一次出现在Myla和Jon Kabat-Zinn合著的《正念父母心》(Everyday Blessings:The Inner Work of Mindful
Parenting)一书中。他们描述了如何在教养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不带批判的专注带入当时当下,对孩子和自己发展出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指出了正念养育如何同时对孩子和家长完成治愈和转化。
大多数参加课程的家长在2000年以前从未听说过正念这个概念。有一些家长表现出了好奇和了解的意愿;另一些家长则只是因为孩子参加了培训而不得不参加家长课程。很多家长对正念实践给教养、家庭、个人生活所带来的效果印象深刻。例如,仅仅是允许自己去感觉自己的疲惫,就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改变。一些家长后来告诉我们,他们希望自己是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来参加正念教养课程,因为现在他们的孩子正处于关键时期,异常叛逆,几乎要离家出走。
Annette Heffels是一个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为了给一份流行的母婴杂志撰写文章而在我的早期正念教养课程中参与观察。她反馈了自己在8周训练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安全感。她发现即使后来才加入的家长或者那些根本没有进行过家庭实践的家长,也不会在团队中出错;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受欢迎、被接纳,只是临在于当下。她的观察让我想到了Jon
Kabat-Zinn所说的“心灵完整”,或者Jeffrey Young提到的“再养育”:一种被(团队、教练、冥想)照顾的感觉,学会像父母一样关爱自己,这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肩负着照顾孩子的重任,有时会面临艰难的时刻。
这种针对外化障碍青少年的正念治疗与针对家长的平行正念教养训练相结合,在很多重要的方面增强了青少年的外化应对能力和注意力相关能力(B?gels,Hoogstad,van Dun,Schutter, Restifo,2008),但是我们还不清楚,这仅仅是因为青少年正念训练的结果,还是家长的正念教养训练的结果,抑或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晚归甚至不归,家长担心孩子出现酗酒或吸毒问题,担心夜晚孩子是否会在街头受到攻击。正念疗法会帮助家长应对这些压力,接纳自己孩子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接受孩子的行为可能不会有所改变,面对相关治疗很少取得成功的现实。既然无法改变这些问题,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与这些问题的关系,我们可以关爱作为家长的自己,学着用开放、淡定、不批判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将平行的家长正念训练课程称为正念教养。1997年,正念教养的术语第一次出现在Myla和Jon Kabat-Zinn合著的《正念父母心》(Everyday Blessings:The Inner Work of Mindful
Parenting)一书中。他们描述了如何在教养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不带批判的专注带入当时当下,对孩子和自己发展出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指出了正念养育如何同时对孩子和家长完成治愈和转化。
大多数参加课程的家长在2000年以前从未听说过正念这个概念。有一些家长表现出了好奇和了解的意愿;另一些家长则只是因为孩子参加了培训而不得不参加家长课程。很多家长对正念实践给教养、家庭、个人生活所带来的效果印象深刻。例如,仅仅是允许自己去感觉自己的疲惫,就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改变。一些家长后来告诉我们,他们希望自己是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来参加正念教养课程,因为现在他们的孩子正处于关键时期,异常叛逆,几乎要离家出走。
Annette Heffels是一个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为了给一份流行的母婴杂志撰写文章而在我的早期正念教养课程中参与观察。她反馈了自己在8周训练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安全感。她发现即使后来才加入的家长或者那些根本没有进行过家庭实践的家长,也不会在团队中出错;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受欢迎、被接纳,只是临在于当下。她的观察让我想到了Jon
Kabat-Zinn所说的“心灵完整”,或者Jeffrey Young提到的“再养育”:一种被(团队、教练、冥想)照顾的感觉,学会像父母一样关爱自己,这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肩负着照顾孩子的重任,有时会面临艰难的时刻。
这种针对外化障碍青少年的正念治疗与针对家长的平行正念教养训练相结合,在很多重要的方面增强了青少年的外化应对能力和注意力相关能力(B?gels,Hoogstad,van Dun,Schutter, Restifo,2008),但是我们还不清楚,这仅仅是因为青少年正念训练的结果,还是家长的正念教养训练的结果,抑或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正念教养(万千心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正念教养(万千心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看不懂
评分包装精美1
评分包装精美1
评分包装精美1
评分包装精美1
评分看不懂
评分看不懂
评分看不懂
评分书很好,优惠券更实惠。很棒。过后多点优惠
正念教养(万千心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