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南宋园林遗产的研究为基础,重点关注现存的南宋造园的实物遗存,对这些园林遗产的历史源流、造园意匠及文化传承进行深入和系统考析。
鲍沁星,2012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获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及教学工作,迄今发表关于南宋园林的学术论文十余篇。
引 言 12
南宋园林相关研究简述 13
本书结构 17
第一章 南宋造园总述 18
第一节 造园思想 18
第二节 造园活动 22
一、都城 22
二、京畿 23
三、其他地区 23
第三节 造园要素 24
一、园林叠山 24
二、园林理水 26
三、园林建筑 33
四、园林植物 33
第四节 界画中的园林 34
第五节 重要造园人物 35
一、蒋苑使 36
二、俞子清 36
三、张镃 36
四、史浩 36
五、辛弃疾 37
六、杨万里 37
七、叶梦得 37
第六节 相关著述 37
一、杜绾《云林石谱》 37
二、周密《武林旧事》 38
三、周密《吴兴园圃》 38
四、陈景沂《全芳备祖》 38
第二章 南宋造园遗存研究 39
第一节 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 39
一、遗址考古简介 39
二、遗址园林性质 40
三、遗址园主简介 42
四、园林遗址布局 47
五、遗址造园匠意 51
七、遗址数据解析 59
八、出土方砖的相关研究 66
九、遗址研究小结 67
第二节 凤凰山排衙石遗址 68
一、排衙石历史沿革 68
二、排衙石景观区位 70
三、排衙石景观现状 71
四、排衙石影响艮岳 73
五、排衙石造园用典 74
六、排衙石研究小结 75
第三节 凤凰山月岩遗址 75
一、月岩历史沿革 76
二、月岩景观布局 78
三、“月岩望月”景象的实地观测 81
四、月岩构景原理初探 81
六、月岩研究小结 83
第四节 石门张氏东园遗址 83
一、张氏东园历史沿革 84
二、张氏东园遗址考证 86
三、张氏东园造园匠意 88
四、张氏东园研究小结 93
第五节 徽州培筠园遗址 93
第六节 登封宋崇福宫流觞亭流杯渠 94
第七节 宜宾流杯渠遗址 95
第八节 万州流杯渠遗址 96
第三章 南宋造园“飞来峰”研究 98
第一节 南宋造园“飞来峰”现象 98
一、南宋皇家造园写仿 98
二、杭州造园写仿传承 102
第二节 灵隐飞来峰山体风景研究 105
一、灵隐飞来峰之历史沿革 106
二、灵隐飞来峰之峰石林立 106
三、灵隐飞来峰之洞壑万千 111
四、灵隐飞来峰之风景研究小结 115
第三节 飞来峰园林用典传承研究 115
一、飞来峰用典的由来 115
二、嘉兴小灵鹫山馆 117
三、青浦曲水园飞来峰 118
四、酉阳土司园飞来峰 119
五、仪真汪园飞来峰 120
六、北京恭王府飞来石 120
七、台湾吴园飞来峰 120
八、日本栗林公园飞来峰 121
第四节 南宋仿飞来峰造园重要意义 123
第四章 南宋皇家园林 125
第一节 大内宫苑 125
一、南大內宫城 125
二、北大内德寿宫 132
第二节 临安别苑 137
一、聚景园 137
二、玉津园 138
三、富景园 138
四、延祥园 139
五、屏山园 140
六、庆乐园 140
七、集芳园 141
八、临安其他御园 142
第三节 建康行宫 142
第五章 南宋私家园林 143
第一节 临安 143
一、平原郡王韩侂胄南园 144
二、循王张俊家族 147
三、赵翼王园 151
四、鄜王刘光世家族 151
五、杨和王杨存中家族 152
六、宪圣慈烈吴太后外戚吴府 155
七、恭圣仁烈杨皇后家族园林 156
八、谢太后家族园林 156
九、临海郡开国公贾似道家族 157
十、英国公韩世忠梅冈园 160
十一、内侍蒋苑使园 160
十二、内侍陈源家族园林 160
十三、内侍张知省总宜园 161
十四、内侍卢允升园 162
十五、内侍裴禧园 162
十六、常侍甘昪园(湖曲园) 163
十七、陈侍御园 164
十八、廖药洲园 164
十九、张太尉园 165
二十、太常少卿苏符香林园 166
二十一、郑家义庄园 166
二十二、小隐书屋 166
第二节 吴兴 167
一、叶氏石林 167
二、南北沈尚书园 170
三、俞氏园 170
四、赵氏菊坡园 171
五、韩氏园 171
六、丁氏园 171
七、莲花庄 171
八、倪氏园 172
九、赵氏南园 172
十、王氏园 172
十一、赵氏瑶阜 172
十二、赵氏绣谷园 172
十三、赵氏苏湾园 172
十四、钱氏园 173
十五、卫清叔园 173
十六、简斋读书阁 173
第三节 平江 173
一、沧浪亭 174
二、范成大石湖 174
三、南园 175
四、招隐堂 175
五、渔隐园 176
第四节 润州 176
一、研山园 176
二、梦溪园 177
第五节 绍兴 178
一、沈园 178
二、小隐园 179
三、齐氏家园 179
四、王家园 180
五、黄氏山堂 180
第六节 嘉兴 180
一、东、西张氏园 180
二、焦家园 182
三、柳氏园 183
四、唐氏园 183
五、沈氏园 183
第七节 明州 183
一、四明洞天 183
二、林家别业 184
三、陈埙宅 184
第八节 台州 185
一、少师吴康肃芾园 185
二、陈安抚园 185
三、淡园 185
四、王侍郎方岩故居 185
五、丁氏园 185
第九节 婺州 186
乔行简宅 186
马天骥西湖园 186
第十节 徽州 186
一、吴氏园 186
二、培筠园 188
第十一节 临江军 188
一、盘洲园 188
二、芗林 190
三、盘园 191
第十二节 福州 191
芙蓉别馆 191
第十三节 长沙 191
一、春晖亭 191
二、梅园 192
三、辛弃疾宅 192
四、识山楼 193
五、赵淇宅园 194
第十四节 成都 194
一、张园 194
二、范希元园 194
三、施家园 195
四、刘氏小园 195
五、王氏庄园 195
第十五节 广州 195
西园 195
第十六节 潮州 196
一、彭园 196
二、岁寒堂 196
第十七节 吉州 196
东园 196
第十八节 信州 198
一、带湖 198
二、瓢泉 198
第十九节 惠州 199
李氏山园 199
第六章 南宋官署园林 200
第一节 临安 200
一、临安秘书省、国史院 200
二、临安府治 202
三、先贤堂园 204
四、将作监、军器监 204
第二节 建康 205
青溪园 205
第三节 桂林 206
八桂堂 206
第四节 成都 207
一、转运使园 207
二、合江园 208
三、东园 209
第五节 福州 210
一、福州西园 210
二、福州乐圃 211
第六节 长沙 211
一、敬简堂 211
二、观政堂 211
三、尊美堂 212
第七节 端州 212
菊圃 212
第八节 崇州 212
罨画池 212
第九节 绍兴 213
西园 213
第十节 平江 214
平江郡圃 214
第十一节 严州 215
严州郡圃 215
第十二节 潼川 216
中江县郡圃 216
第十三节 隆州 218
仁寿县郡圃 218
第七章 寺观园林 219
第一节 临安 220
一、灵隐寺 220
二、上天竺寺园 220
三、下天竺寺园 221
四、宗阳官园 221
五、四圣延祥观园 222
六、景灵官园 222
七、显慈集庆教寺园 223
八、菩提院园 223
九、褒亲崇寿寺园 223
第二节 明州 224
一、宝陀洞天 224
二、补陀洞天 224
第三节 成都 225
昭觉寺 225
第八章 邑郊理景 227
第一节 临安 227
西湖 227
第二节 福州 230
西湖 230
第三节 长沙 231
一、潇湘八景台 231
二、武夷精舍书院 232
三、岳麓书院 233
四、城南书院 233
第四节 温州 234
楠溪江苍坡村 234
第五节 广州 235
一、西湖(仙湖、药洲) 235
二、萝坑精舍 236
第六节 惠州 236
西湖 236
第七节 雷州 236
西湖 236
第八节 潮州 237
西湖 237
第九节 成都 237
江渎池 237
第十节 鄂州 238
东湖 238
附录插图索引 240
后 记 245
这本关于南宋园林史的著作,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带给我一种穿越时空,亲临历史现场的震撼体验。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让我闻到宋代园林中那股独特的幽香,感受到太湖石上苔藓的湿润触感。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不同时期园林风格演变的梳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名家名作,更深入地剖析了园林艺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文人哲学、乃至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紧密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宋韵”。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借景”手法的解读,那种将自然之美融入人工造境的哲学思辨,远超出了单纯的建筑学范畴,上升到了东方美学的至高境界。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照着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试图去理解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被巧妙实现的。这本书无疑是园林史研究领域中一部极具深度和温度的力作,让人在阅读后,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充满了敬意与赞叹。
评分坦率地说,初翻开这部厚重的历史著作时,我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担心它会陷入枯燥的年代考证和堆砌的史料之中。然而,一旦沉浸其中,那种阅读的愉悦感便油然而生。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佳,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探寻和发现的乐趣。书中对于园林设计中“理水”与“叠山”的论述,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视觉与哲思的盛宴。通过对大量宋代笔记、地方志的引用和比对,作者还原了许多已经消逝的园林景观,那些昔日文人雅士流连忘返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在字里行间重现了光彩。这种考古式的挖掘工作,耗费了作者巨大的心血,而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立体而鲜活的历史图景。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理解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园林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符号,而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寄托的物质载体,读罢令人回味无穷,对宋代的生活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文字排版,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古朴而高雅的气质,与它所探讨的主题高度契合。阅读体验上,它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沉静感。在当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够找到这样一部可以让人心无旁骛、细细品读的著作实属不易。书中对于南宋几处标志性园林的功能性转变,例如从皇家园囿向私人园林的过渡,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得鞭辟入里。特别是作者对苏州、杭州等地园林发展脉络的地域性区分,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域文化是如何为园林艺术注入不同的生命力的。这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地理学、社会学视角的综合研究报告。它强迫你去思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如何通过改造自然空间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压力,这种深层次的思考,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园林史”的范围,令人大开眼界,结构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展现了一种对“失落美学”的成功追溯与重构。我最喜欢它探讨宋代“文人园”与唐代“皇家园林”之间的内在精神差异。宋代园林更强调主观的意境营造和精神的自由表达,这与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不无关系。作者没有停留在描述园林的布局和植物,而是深入挖掘了这种艺术形式背后的哲学内核——一种以内敛、含蓄、追求“韵味”为核心的审美取向。书中对于某一著名书法家在园林题跋的研究,生动地说明了园林如何成为多学科艺术交融的平台。这种跨领域的整合能力,使得全书的论证体系异常扎实有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一段园林史,更像是参与了一场关于宋代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深度对话,其启发性和回味悠长的意境,值得所有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反复研读。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对园林历史的了解原本仅限于皮毛,很多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这部《南宋园林史》的写作方式非常具有包容性,它巧妙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阅读的可及性。作者没有刻意去炫耀学问,而是以一种近乎“导游”的亲切口吻,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南宋的园林世界。比如,它对于某一处园林中“花木配置”的细致描摹,甚至精确到某一种花卉在不同季节的观赏价值,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宋人那种深入骨髓的精致生活态度。此外,书中对于园林在政治变迁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也十分到位,揭示了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园林如何成为士大夫们寄托“故国之思”的私密空间。这种将物质文化与个体情感深度结合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厚度和感染力,让我看书时常常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为那个逝去的辉煌时代感到惋惜。
评分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
评分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
评分很好~
评分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物美价廉!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