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

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丁华 著
图书标签:
  • 产品运营
  • 互联网产品
  • 产品经理
  • 运营实战
  • 用户增长
  • 数据分析
  • 思维模式
  • 方法论
  • 行业洞察
  • 职场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295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4428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6
字数:28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互联网产品经理、运营、营销人员阅读。

用户运营的6个节点,内容运营的4个关键,活动运营的4个阶段,数据化运营的5个层面。

运营高手都在使用的产品技巧,产品老司机很难告诉你的运营秘籍!


内容简介

《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共有10章,前9章分别从互联网产品运营的9个点入手,最后一章辅以案例,分析当下市场热门产品的运营模式。 第1章点明在运营产品之前需要经过缜密的策划,这样才能有明确的运营方向;第2章讲述产品运营的定位,有了准确的定位,运营才不会走偏;第3章描述用户运营,用户是一款产品的根本,没有用户,产品就是死的;第4章讲述内容运营的技巧,产品内容要怎么运营才能受到用户喜爱,才能提高用户黏性;第5章陈述活动运营的重要性,如何策划产品活动,如何推广、营销产品,产品才能被用户看到;第6章阐明数据对产品运营起到的作用,如何利用数据才能帮助产品正确运营;第7章说明产品运营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给用户**的体验感;第8章描绘产品运营的生命周期,产品发展的阶段不同,运营的方案也有所不同;第9章解释团队对产品运营的重要性,要做好运营,首先就要有一支优秀的运营团队;第10章陈列各大行业的热门产品,让读者能从真实的案例中把握产品运营的技巧。 本书适合互联网产品经理、运营、营销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丁华,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商学院金牌讲师、签约讲师、人才认证导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注册培训师,多家知名电商平台高级讲师,辽宁省公务员局基层送教培训特聘授课专家,揭阳市电商创业导师,简界企商学院联合创始人(www.jj5158.com)。12年互联网营销实战经验,超过2万小时的实操经验,曾出版《转型之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10大策略》、《企业电商与微电商实训》等图书。 聂嵘海,悍蒙电商学院创始人,简界企商学院联合创始人(www.jj5158.com),卖点营销创始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特聘讲师、中国邮政特聘讲师,阿里巴巴特聘签约讲师兼导师团导师、腾讯顾问,共创业集团商学院院长,潘石屹SOHO上海VIP会员,60%正式学员单次业绩过百万。 王晶,阿里巴巴讲师,北京汇通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凯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网络运营总监,广煜科技新媒体营销顾问,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巾帼女性创业课程,简界企商学院联合创始人(www.jj5158.com),曾出版《企业电商与微电商实训》。

目录

1 产品运营要策划,有策划才有方向 / 1
互联网产品运营策划就像电影行业中的导演与编剧,他需要统筹指导整个产品的业务逻辑,清晰地指导影片中的每一个分镜;获取业务需求,编写产品执行策划文档指导,也就是编写剧本。互联网产品运营策划就是对从产品的开发到产品的推广过程再到产品的后期沉淀的一个总的统筹。
1.1 什么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策划 / 2
1.2 竞品分析策划 / 2
1.3 产品定位策划 / 5
1.3.1 定义:用一句话描述你的产品 / 5
1.3.2 核心目标: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 6
1.3.3 用户定位:如何定位目标群体 / 6
1.3.4 用户特征:你的用户是什么样子的 / 7
1.3.5 使用场景:什么情况下用户会使用你的产品 / 8
1.4 推广方案策划 / 8
1.4.1 线上渠道,全网络大范围覆盖 / 8
1.4.2 线下渠道,地面店面全面覆盖 / 11
1.4.3 推广预算,资金配比步步到位 / 14
1.5 目标制定策划 / 14
1.5.1 产品运营阶段目标 / 15
1.5.2 根据产品类型制定目标 / 15
1.6 数据分析策划 / 16
1.6.1 留存率 / 16
1.6.2 活跃用户数 / 17


2 产品定位要明确,“大而全”不如“小而精” / 18

很多人认为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对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者市场的选择;而产品定位是指企业应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
2.1 什么是产品定位 / 19
2.2 产品定位的方法 / 20
2.2.1 产品品种角色定位 / 20
2.2.2 目标消费者定位 / 22
2.2.3 产品整体概念分层定位 / 25
2.3 产品定位的原则 / 29
2.3.1 原则一:与同类产品竞争 / 29
2.3.2 原则二:拾遗补缺 / 30
2.3.3 原则三:突出特色 / 31
2.3.4 原则四:求新求异 / 32
2.3.5 原则五:居于主动地位 / 33
2.4 产品定位的步骤 / 33
2.4.1 探寻市场机会 / 33
2.4.2 挖掘市场细分 / 37
2.4.3 选择目标市场 / 43


3 用户运营是根本,挟用户才能“令”诸侯 / 49
互联网时代,用户是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谁能了解用户、成功俘获用户,谁就能成为“快鱼吃慢鱼”时代的快鱼,谁就能成为“挟用户令诸侯”的那个诸侯,否则你就注定成为“成王败寇”中的那个败寇。
3.1 什么是用户运营 / 50
3.2 演变,用户运营内容的进阶之路 / 51
3.2.1 一对一运营 / 51
3.2.2 一对多运营 / 51
3.2.3 粗放式运营 / 52
3.2.4 精细化运营 / 52
3.3 开源,拉动新用户 / 53
3.3.1 绑定注册带来更多用户 / 53
3.3.2 设置“爆款诱饵” / 56
3.3.3 内部邀请引流 / 60
3.3.4 给用户一个分享的理由 / 64
3.4 节流,防止流失与流失挽回 / 67
3.4.1 给用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 67
3.4.2 给用户足够的激励,让用户持续 / 70
3.4.3 明确“流失用户”的定义 / 74
3.4.4 建立流失预警机制 / 76
3.4.5 对流失用户进行挽回 / 77
3.5 维持,已有用户的留存 / 78
3.5.1 利用推送设置,提高留存率 / 78
3.5.2 提高产品优势和直接需求吻合度 / 79
3.5.3 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 / 80
3.6 刺激,促进用户活跃 / 81
3.6.1 促活前的准备工作 / 81
3.6.2 针对用户投放信息 / 82
3.6.3 开发新功能 / 83
3.6.4 让用户决定内容 / 84
3.7 挖掘,促使用户产生利润 / 85
3.7.1 付费,要么好,要么新 / 85
3.7.2 差异化内容,让用户心甘情愿埋单 / 87
3.7.3 展示可能的利益或优惠,促使用户付费 / 88
3.7.4 付费奖励,促使用户养成付费习惯 / 89


4 内容运营要深入,“颜值+ 内涵”= 人气 / 90
对内容运营的核心我们就可以这么理解:通过生产和重组内容的方式去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提升产品的活跃度,以及对品牌的认知度。
4.1 什么是内容运营 / 91
4.2 做好内容运营的4 项准备 / 92
4.2.1 对自身产品的理解 / 92
4.2.2 对产品用户的理解 / 93
4.2.3 对产品现有数据的把握 / 94
4.2.4 竞品及其策略和数据 / 95
4.3 内容运营的两种模式 / 96
4.3.1 传统模式 / 96
4.3.2 创新模式 / 100
4.4 内容运营的两种执行方法 / 104
4.5 内容运营的方法 / 106
4.5.1 搭建好产品“骨架”内容 / 106
4.5.2 充实好产品“肉体”内容 / 107
4.5.3 搭建好产品“社交”内容 / 108
4.5.4 以消费时间、金钱货币为中心 / 108


5 活动运营要全面,让产品用户从0 到10000+ / 110
每时每刻都有企业在为产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用户也早就看惯了各种各样的产品活动,可以说一般的产品活动已经很难激起用户的兴趣,因为用户对产品活动已经开始进入审美疲劳阶段。
5.1 什么是活动运营 / 111
5.2 活动准备阶段 / 111
5.2.1 明确活动的目的 / 111
5.2.2 活动的理由是什么 / 114
5.2.3 做好三项活动准备 / 115
5.3 活动策划阶段 / 116
5.3.1 活动的策划创意 / 116
5.3.2 活动文案 / 119
5.3.3 增加活动成功的筹码 / 122
5.3.4 考虑用户的感受 / 124
5.4 活动执行阶段 / 125
5.4.1 活动跟踪 / 125
5.4.2 爆点挖掘 / 125
5.4.3 有效引导 / 126
5.4.4 有力应变 / 127
5.5 活动总结阶段 / 127
5.5.1 活动总结需要包含的元素 / 127
5.5.2 做一次复盘 / 128


6 数据化运营要精准,让爆款来得更猛、更持久 / 131
在数据化运营阶段,数据就产生价值,你有意识地用它,但却没有关注它。而当你发现数据已经和战略融合后,你才认识到要有意识收集它、管理它。
6.1 什么是产品数据化运营 / 132
6.2 按流程走,向高处走 / 133
6.2.1 数据收集 / 133
6.2.2 数据处理 / 135
6.2.3 数据分析 / 135
6.2.4 数据展现 / 138
6.3 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 / 141
6.4 产品数据化运营,几个要点不能少 / 143
6.4.1 访客数 / 143
6.4.2 访问次数 / 143
6.4.3 页面和网站停留时间 / 144
6.4.4 跳出率 / 145
6.4.5 交互率 / 146
6.4.6 转化率 / 149
6.5 搜索数据分析 / 152
6.5.1 站内搜索分析 / 152
6.5.2 SEO 搜索分析 / 153
6.6 营销数据分析 / 155
6.6.1 电邮营销效果分析 / 155
6.6.2 线下营销效果分析 / 157
6.6.3 线上营销效果分析 / 157


7 产品运营要优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159
曾有人提出用户体验三准则:“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比如打开页面过长,就会导致50% 的用户离开;多一个注册程序,也会导致用户离开。所以,性能优化的第一步就是设定“一切为了用户体验”的优化目标。
7.1 什么是产品优化 / 160
7.2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性能优化 / 160
7.2.1 设定“一切为了用户体验”的优化目标 / 161
7.2.2 真实、全面、准确地收集用户体验数据 / 164
7.2.3 从后端到前端的“一揽子”优化策略集 / 165
7.3 利用A/B 测试驱动产品优化 / 167
7.3.1 A/B 测试可解决的产品优化痛点 / 167
7.3.2 A/B 测试的操作步骤 / 169
7.3.3 抓住A/B 测试的特性 / 169
7.3.4 A/B 测试优化与应用场景 / 171
7.3.5 高效A/B 测试7 条黑客经验 / 172
7.4 利用数据优化产品运营 / 174
7.4.1 活动运营的数据分析优化 / 174
7.4.2 内容运营的数据分析优化 / 175
7.4.3 渠道运营的数据分析优化 / 175


8 产品运营有周期,不同阶段不同方案 / 177
处在种子期的产品要简单、核心功能明确,因而针对的用户就不能广泛,因为处在种子期的产品的功能满足不了他们,将目标用户范围定得太广,反而会失去先机。
8.1 产品运营:种子期 / 178
8.1.1 种子期的运营重点:MVP / 178
8.1.2 种子期的运营模式 / 179
8.1.3 种子期的三种运营方式 / 181
8.2 产品运营:爆发期 / 183
8.2.1 爆发期的运营重点:更新迭代 / 183
8.2.2 爆发期的运营模式 / 185
8.2.3 爆发期的四种运营方式 / 186
8.3 产品运营:平台期 / 188
8.3.1 平台期的运营重点:更新修复 / 188
8.3.2 平台期的运营模式 / 190
8.3.3 平台期的三种运营方式 / 191


9 团队组建是前提,人人都是运营精英 / 192
在团队建设中有人做过调查,问团队成员最需要领导做什么,80% 的人都希望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目标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
9.1 确定运营团队的目标 / 193
9.2 团队组织架构:各就各位,各尽其职 / 195
9.2.1 产品总监 / 195
9.2.2 用户体验设计师 / 197
9.2.3 项目管理人员 / 199
9.2.4 运维人员 / 201
9.2.5 产品营销人员 / 203
9.3 有考核,才有精英团队 / 204
9.3.1 绩效考核机制的制定方法 / 204
9.3.2 绩效评估的原则 / 205
9.3.3 运营团队绩效考核应注意的指标 / 206


10 理论技巧需验证,有案例才有人信 / 208
如今的新浪微博显然已经无敌,成为名副其实的寡头产品。那么,新浪的微博团队又是如何将之运营到如今的地位的呢?
10.1 【社交】微博运营核心:明星、粉丝、互动 / 209
10.2 【自拍】美拍运营核心:女性、美颜、短视频 / 211
10.3 【搜索】搜狗运营核心:查询功能、搜索提示、微信公众号 / 213
10.4 【打车】滴滴运营核心:便捷、补贴、支付 / 215
10.5 【电商】唯品会运营核心: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 / 217
10.6 【支付】支付宝运营核心:网购、移动、场景覆盖 / 218
10.7 【视频】芒果TV 运营核心:自制、独播、网台联动 / 220
10.8 【直播】一直播运营核心:明星、公益、平台支撑 / 222

前言/序言

  从新手产品到寡头产品,100%产品+100%运营
  每天都有新的互联网产品在推出,但是成功的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就是推出新产品的这家公司不懂得运营。运营对一个产品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在即时聊天领域厮杀得昏天暗地的MSN、飞信、ICQ,几乎当时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即时聊天产品,但是最后成功的只有QQ。为什么其他产品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产品运营不到位。
  有些人不理解产品和运营的关系,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产品就像歌手,运营就好比经纪公司。歌手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和潜质,产品也是。在唱片业不发达的早期,一名好歌手可以很容易地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并且喜爱;但现在不同了,歌手必须被营销和包装。就像《天天向上》主持人大张伟说过的一句话:“在20世纪90年代,一年可以红四五十首歌,只要推出新歌基本上就能红,而现在四五年都红不了一首歌。”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日趋成熟,产品领域众多,每天都有几十款新产品在推出。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运营的目的就是让有实力的歌手被大家熟知,让这名歌手的歌进入市场。
  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品素质决定运营的发挥余地。产品的质量、潜力和方向在产品规划初期就已经成型,产品的基础素质决定了运营的工作强度,好的产品运营起来更轻松。但是如果运营不到位,那么产品再好也会被搞砸,比如Buzz。运营得好,普通产品也可以化普通为神奇,比如天涯和猫扑。
  (2)运营发掘产品潜力,提高产品素质。在产品运营的过程中,因为商业化目标会对产品有需求,这些需求可以让产品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不断改进产品的体验和质量。就像歌手根据市场推出新歌来取悦歌迷。运营做得好,可以把一个产品的普通功能发挥到极致。比如豆瓣,豆瓣的相册功能就非常简单,体验感也不是很好,但是现在却变成了豆瓣UGC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产品和运营缺一不可,不能割裂。运营能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产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而新升级的产品空间则能给运营带来更多资源。产品和运营是不可割裂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盛大网络内部流传一句话:“产品不足运营补”,足以证明运营的重要性。但这句话并非对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适用。一无是处的产品,不管怎么运营,不管什么样的运营高手,也无法让产品死而复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产品的设计完美到无须运营。要让一个新产品做到寡头产品,只有一种模式,那就是
  100%产品+100%运营。没有好产品,如何运营也成不了寡头产品;没有好运营,产品再好也成不了寡头产品。



《数字商业增长:策略、实战与用户思维》 第一章:理解增长的底层逻辑 在本章,我们将深入剖析“增长”的本质。增长并非简单的指标提升,而是企业在数字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将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增长路径,如订阅制、电商、内容平台、SaaS服务等,分析其独特的增长曲线与关键成功要素。 增长模型与框架: 介绍业界主流的增长模型,如AARRR(获客-激活-留存-推荐-变现)、HELLOS(用户画像-同理心-用户旅程-赋能-优化-数据)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构建适合自身业务的增长模型。我们将重点分析每个环节的关键节点,以及如何通过数据洞察来驱动决策。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深入理解用户从首次接触到深度忠诚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们将讲解如何识别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用户特征,设计差异化的策略来引导用户向上发展。内容将涵盖新用户引导、活跃度提升、流失预警与召回等核心环节,强调“留存即增长”的理念。 增长的驱动因素: 剖析影响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市场趋势、用户需求、技术创新、竞争环境等。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敏锐的市场洞察,发掘新的增长机会,并应对潜在的挑战。 数据驱动的增长思维: 强调数据在增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论,如何定义关键增长指标(KPIs),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验证假设、指导优化。本章将破除“拍脑袋”的决策模式,引导读者建立科学严谨的数据驱动增长体系。 第二章:用户洞察与深度理解 用户是增长的基石。本章将聚焦于如何深度理解我们的用户,发掘其潜在需求与行为模式,为产品设计和运营策略提供坚实的用户基础。 用户画像的构建与应用: 讲解如何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内容将涵盖用户调研、访谈、问卷设计、数据埋点分析等,帮助读者描绘出用户的基本属性、行为习惯、痛点需求、动机与目标。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用户画像应用于产品功能设计、内容策划、营销推广等各个环节。 用户旅程的拆解与优化: 详细讲解用户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用户旅程”,从用户首次触达产品,到完成核心目标,再到成为忠实用户。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绘制用户旅程地图,识别旅程中的关键触点、摩擦点和潜在的优化机会。内容将涵盖如何通过提升关键节点的用户体验,来减少流失,促进转化。 用户需求挖掘与价值主张: 探讨多种用户需求挖掘的方法,如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竞品分析、用户反馈收集等。我们将引导读者识别“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产品的核心价值主张,使其能够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 情感连接与社区运营: 强调用户的情感需求是构建忠诚度的关键。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共鸣的内容、优质的服务、社群的归属感,与用户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我们将分享成功的社区运营案例,以及如何通过用户生成内容(UGC)、用户活动等方式,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第三章:增长策略的制定与创新 在理解了增长逻辑和用户需求之后,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增长策略,并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增长漏斗的构建与优化: 详细拆解产品运营的各个转化漏斗,如注册漏斗、购买漏斗、活跃度漏斗等。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漏斗中的瓶颈,并针对性地设计解决方案,通过A/B测试等方法来验证优化效果。 获客渠道的探索与评估: 深入分析各类数字营销渠道的特点、成本与效率,如SEO、SEM、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KOL合作、社群推广、渠道分发等。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目标用户群体,选择最适合的获客渠道,并建立一套渠道评估与归因体系。 留存与召回策略: 聚焦于提升用户留存率。本章将讲解个性化推送、用户激励体系、产品迭代优化、用户关怀等多种留存手段。同时,我们将探讨有效的用户召回策略,如何唤醒沉睡用户,使其重新活跃。 病毒式传播机制设计: 探讨如何设计具有病毒式传播潜力的产品功能或活动。内容将涵盖邀请机制、推荐奖励、内容分享、裂变营销等,旨在通过用户自身的力量,实现指数级增长。 增长黑客思维与实验驱动: 介绍“增长黑客”的核心理念,强调快速实验、数据驱动、迭代优化的工作方式。我们将分享一些经典的增长黑客案例,并指导读者如何建立一套增长实验的流程,从假设提出、实验设计、执行、数据分析到结论落地。 第四章:产品体验的打磨与用户引导 优秀的产品体验是用户留存和口碑传播的基础。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从用户视角出发,不断打磨产品细节,优化用户体验,并有效地引导用户完成核心操作。 用户体验(UX)设计原则: 讲解易用性、效率、情感化、一致性等核心UX设计原则。我们将分析优秀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的设计细节,指导读者如何从用户角度审视自己的产品,发现并改进体验上的不足。 界面设计(UI)与交互优化: 聚焦于视觉设计和交互流程的优化。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清晰的导航、合理的布局、有效的视觉引导,以及流畅的交互动效,来提升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新手引导与用户教育: 讲解如何设计有效的用户引导机制,帮助新用户快速理解产品价值,掌握核心功能。内容将涵盖功能引导、流程引导、情景引导等多种形式,并强调在用户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个性化推荐与场景化服务: 探讨如何利用用户数据和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产品或服务推荐。我们将分析个性化推荐在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率方面的作用,并讲解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用户反馈收集与迭代闭环: 强调建立用户反馈收集机制的重要性,如用户调研、意见反馈入口、用户访谈等。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用户反馈,并将其转化为产品迭代的动力,形成一个持续优化的闭环。 第五章:运营策略的落地与执行 再好的策略,也需要有效的落地执行才能产生价值。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将增长策略转化为具体的运营行动,并不断优化执行过程。 内容运营与价值创造: 探讨如何通过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并引导用户转化。内容将涵盖文章、视频、直播、音频等多种形式,并讲解如何根据用户需求和产品调性,策划和分发高质量内容。 活动运营与用户激励: 讲解如何设计和执行各类线上线下活动,以提升用户活跃度、促进用户增长。内容将涵盖促销活动、互动活动、社群活动、会员体系等,并强调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驱动用户行为。 数据分析与效果衡量: 深入讲解运营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解读。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设定运营指标,使用数据工具进行监测,并根据数据反馈调整运营策略,持续提升活动效果。 跨部门协作与沟通: 强调运营工作并非孤立存在,需要与产品、技术、市场、客服等部门紧密协作。本章将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跨部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流畅,目标一致,共同推动增长。 风险管理与合规性: 关注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如负面舆情、用户投诉、数据安全等。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确保运营活动的合规性,维护品牌形象。 第六章:增长团队的构建与文化塑造 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支高效协作的团队。本章将探讨如何构建一支具备增长思维和实战能力的团队,并塑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 增长团队的职能与角色: 分析不同类型的增长团队构成,以及各角色的职责,如增长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内容运营、活动策划、用户研究等。 人才招聘与培养: 探讨如何吸引和招聘具备增长潜质的人才,并为团队成员提供持续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数据为导向,激励团队成员达成增长目标。 创新与试错的文化: 强调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团队文化,让团队成员敢于尝试新想法,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探索增长的边界。 领导力与战略思维: 探讨增长领导者应具备的战略眼光、决策能力和影响力,如何带领团队在复杂的数字环境中实现持续增长。 结语:持续增长的未来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增长将是永恒的主题。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增长思维框架和实战工具,帮助您理解增长的底层逻辑,洞察用户需求,制定创新策略,打磨卓越体验,落地高效运营,并构建强大的增长团队。愿您在数字商业的世界中,乘风破浪,实现持续而健康的增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运营”这个词的理解。我之前一直觉得运营就是“推广”、“拉新”,工作内容无外乎就是发发文章、办办活动。但《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运营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更广阔的视野。它不仅仅是关于“术”,更是关于“道”。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产品战略、商业模式、用户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如何通过运营来驱动产品增长和商业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关于数据分析和指标体系搭建的部分,让我对运营工作的量化和优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教会我如何去定义核心运营指标,如何去监控数据变化,以及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洞察,从而指导我的运营决策。以前我做运营,更多的是靠经验和直觉,现在我有了更科学、更理性的思考方式,能够用数据来支撑我的每一个运营动作,这种感觉非常踏实和自信。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的“续命神书”,之前一直感觉自己在互联网运营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弯路,摸爬滚打,很多时候都是凭着一股“感觉”在做,效率低下不说,还经常事倍功半。拿到《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这本书,我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是那种空泛地告诉你“要如何如何”,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论。比如,在用户增长那部分,我印象特别深刻,书中深入剖析了不同增长策略的适用场景和实现路径,比如裂变增长、内容增长、活动增长等等,而且还辅以大量真实案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别人的活动能引爆社交媒体,而我的却石沉大海。它教会我如何去设计一个能够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增长飞轮,如何去衡量增长效果,以及如何根据数据反馈来迭代优化。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就对之前做的用户增长活动有了新的思路,并且已经开始尝试着去调整和执行了,感觉整个运营思路都清晰了不少,不再是盲目地撒网,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工具。

评分

自从读了《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我感觉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做产品运营,总是在不断地解决眼前的问题,像救火队员一样疲于奔命,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系统性的思考。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清晰的产品运营框架,让我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我的产品和运营工作。它不仅仅关注用户的“获取”,更关注用户的“留存”、“活跃”和“变现”,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囊括其中。书中关于用户留存策略的部分,我印象尤为深刻,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活动策划、用户沟通等多种方式来降低用户流失率,提升用户粘性。而且,书中强调的“价值驱动”,让我意识到运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用户创造价值,同时也为公司带来商业价值。这种从用户价值到商业价值的联动思维,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使命感和价值感。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市面上那些讲产品运营的书籍,总有些“审美疲劳”,觉得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太多新意。然而,《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这本书却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有条理,层层递进,从基础概念讲到高级策略,逻辑清晰,毫不拖沓。最让我赞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运营中的难点和痛点,比如如何处理负面反馈、如何进行跨部门沟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目标等等,书中都给出了非常中肯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讲“成功学”,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灰度发布”和“A/B测试”的章节,这些方法对于降低运营风险、验证运营效果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提供的实操指导非常具体,我读完后立刻就能上手应用。这本书让我明白,优秀的产品运营,不仅要有创意,更要有方法,要有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大杂烩,毕竟“精英课”三个字听起来就有点距离感。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是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一样,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架子。它把产品运营中那些看似复杂抽象的概念,用非常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进行了讲解,让我这个之前对运营领域一知半解的“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比如,书中关于用户分层和精细化运营的部分,我以前总是觉得用户都是一样的,做好产品就行了,但这本书告诉我,不同生命周期、不同行为习惯的用户,他们的需求和偏好是截然不同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触达和维护。它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用户画像的构建、RFM模型的使用、用户旅程地图的绘制等等,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我的用户,并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体验和服务。读完这一部分,我才真正体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含义,并且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在产品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忽略了哪些关键的用户需求。

评分

好的很,满意

评分

这本书呢还没有来得及看,也是从其他书里面推荐的,看样子还是不错的,等有时间了拿来看一看。

评分

看评价不错,我自己也希望提升一下空间。

评分

产品经理小白必买的书吧。

评分

产品很不错,值得推荐,下次还回来。

评分

深入浅出论述案例 虽然不是很深入 但对初学者还是有用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很值得购买,信任京东,送货快,服务好。

评分

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

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