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工作?工作能讓人幸福嗎?你需要掌握的工作要點是什麼?;
◎工作太多,自己卻毫無頭緒,工作效率低下;升職無望,在現有的崗位上“溫水煮青蛙”;想改變現狀,卻不知從何入手……
◎在工作中,怎樣纔能做齣業績,怎樣纔以充滿激情與活力?
◎日本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先生以自己的經驗告訴你,怎樣用7-Eleven工作法武裝自己,在職場中得心應手,完美蛻變。
◎打破常規、抓住事物本質、簡化思考、有效溝通、正視失敗,讓自己用領導者的思維解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成為真正的職場高手。
7-Eleven工作法就是一種“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方法”,通過對這種方法的實踐,讓我們不再局限於一個員工的思維方式,而是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問題,以積極的心態思考、解決問題,讓我們在工作中充滿激情,成就更好的自己。
這種工作方法同時是讓包括顧客在內的所有人都滿意的工作方法。我們用這種工作方法找到工作的意義,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存在價值,從而為自己的工作注入動力,在日常工作中體會成長的樂趣。
我們以挑戰的方式,為工作注入動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通過挑戰實現瞭自我價值。
7-Eleven工作法不僅適用於20多歲的職場新人,也適閤30~40歲的中高層主管。雖然大傢的崗位不同,具體的工作內容不同,但指導思想卻是萬法同宗。
鈴木敏文
日本7-Eleven創始人,曾任711公司會長兼CEO。
1932年齣生於日本長野。1956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經濟係,並於同年就職於大型書籍販賣公司東京齣版社(東販)。1963年成為伊滕洋華堂公司的職員。1973年,創建瞭日本的7-Eleven,並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店。7-Eleven以業界*名的身份帶領整個流通業前行。2003年,榮獲瑞寶章一等奬,同年11月被授予中央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曾擔任經濟團體聯閤會副會長,中央大學理事長。著有《想法1:突破成長的煩惱》《銷售能力:打動消費者的工作方法》《挑戰*浪漫》等作品。
勝見明
1952年生於神奈川縣,東京大學教養學院肄業。日本暢銷書作傢、新聞工作者。擅長對經營者及企業組織管理進行研究。主要著作有《鈴木敏文之“看穿似是而非的謊言”》《鈴木敏文的情感經濟學》《索尼的基因》、《革新的本質》《投注於“光的未來”之研究者精神》等。
前 言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V
第一章
敢想敢做
能自行作答的人纔能創齣業績
打破常規,勇敢質疑 003
不要邯鄲學步 009
假設即構思 014
反饋與提高 021
有價值的信息纔有意義 026
識破“真實的謊言” 031
世上無難事 036
第二章
堅持初衷
把握事物的本質,以不變應萬變
堅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 043
認清對手 049
放眼未來,當機立斷 055
三省吾身,勇往直前 060
理解“時過境遷”,把握消費者心理 065
用雙視角洞察先機 070
旁觀者清 075
齣奇製勝,劍走偏鋒 079
第三章
簡化思考
思考可以簡化到什麼程度
敢於吃螃蟹的門外漢 087
不要故步自封 093
堅持自我,脫穎而齣 098
學而不思則罔 103
快工纔能齣細活 108
找到“最佳擊球點” 113
無路可循就自闢蹊徑 119
簡化選項,刺激消費 124
第四章
有效溝通
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之師
打動人心的肺腑之言 131
謙虛誠懇,有的放矢 136
知己知彼,改變“錶達方式” 141
化敵為友巧周鏇 146
衝破“限製”,感動對方 151
交流思想,增進互動 156
調兵遣將有妙方 161
第五章
開運納福
失敗是成功之母
改變人生,提高底綫 169
激流勇進,開闊格局 173
越挑戰,越幸運 177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82
順其自然,成就非凡 188
一張白紙上可以畫齣最新最美的圖畫 193
後 記 203
不要邯鄲學步
為什麼要通過獨立思考的方式創建假設、尋找答案呢?鈴木先生指齣,現在早已不是靠著“邯鄲學步”就能成功的時代瞭。
在供不應求的時代,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方法也能讓人僥幸成功。
但如今是一個坐在樹下不知道能否等來兔子的時代。
哪裏有兔子隻能自己去找。這就需要獨立思考、創建假設的能力。
我和偶像天團AKB48 的製作人鞦元康先生在SEVEN& I 集團的宣傳雜誌上曾討論過“邯鄲學步”這個問題。鞦元康先生也認為“兔子撞樹的概率越來越小瞭”。
他說:“在‘食用辣油’暢銷時,人們都認為下一個暢銷品將會是與之類似的‘生七味’等調味料。可‘食用辣油’的成功是不可復製的。”
那些靠山寨商品盈利的知名企業雖然風光一時,但等待它們的隻會是日薄西山的結局。
在消費者看來,A 和A’都是“A”
Francfranc 是深受20~30 歲女性喜愛的時尚生活概念傢居館,館內齣售各種日用百貨。我在和其母公司BALS公司(現為SEVEN& I 集團旗下企業)的創始人高島鬱夫先生談話時也提及瞭“拒絕邯鄲學步”這一話題。
Francfranc 店內沒有“常規商品”。每年,為瞭實現商品的更新換代,店內三成左右的舊商品都會被撤換下來。高島先生在決定商品的去留時會對商品開發主管做齣如下指示:把商品A更換成A’並不算是真正的創新。一定要把A變成B或者C。如果不能堅持革新,就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商傢看來,把熱賣中的商品A變成其延長綫上的A’就是創新。但在消費者看來,A和A’並無不同。所以在創新時必須要做到把A變成B或C。
SEVEN精品若是和其他的PB商品一樣走低價路綫,怕也隻會落得個步人後塵的下場。
邯鄲學步的實質是“模仿”。山寨絕不能超越原創成為業界第一的。記住,隻要模仿,就不能成功!
創新比模仿更容易
流通業把去同行公司考察稱為“市場調研”。但鈴木先生嚴禁員工們去彆人的公司搞調研。這究竟是怎麼迴事呢?
為什麼我不允許員工去彆的公司做調研呢?因為人一旦看到彆人的長處就會産生“見賢思齊”的心理。
如果隻告誡員工們“不許模仿”,大傢可能還是不知道該怎樣做。所以,不如直接下達“不許去彆的公司做考察”的死命令。不過,即便如此,人們也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他人的行為。
模仿與原創,究竟哪種做法更容易呢?
模仿看起來很輕鬆,可你會因為受人影響而變得畏首畏尾。隻要模仿一次,你就無法擺脫彆人的影響瞭。於是,你的發展也會受到限製,最終會陷入與同行打價格戰的泥潭。
真正的競爭力是在自我差彆化的過程中産生的。拒絕模仿,在實現個性化的過程中,以勇於創新、獨立思考的方式尋求答案。這看似麻煩,實則不然。
在實現個性化的過程中,你可以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自由思考。你也應該轉變觀念,盡早認識到原創纔是發展“捷徑” 的道理。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鈴木敏文
人為什麼要工作?工作能讓人幸福嗎?
如果說工作是為瞭賺錢,那麼薪酬高的公司就一定能夠留住人纔,薪酬低的公司肯定就會因為人纔流失而關門大吉。可事實並非如此。
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工資也並不是人工作的唯一目的。
有人說,人是為瞭“實現自我價值”纔去工作的。那麼, 什麼叫實現自我價值呢?
我也沒有很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可我認為,實現自我價值就是獲得一種“自我滿足感”。
“自我滿足感”並不是指“開心就好”,而是通過一種“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方法”,讓自己活得更加充實。那是一種讓包括顧客在內的所有人都滿意的工作方法。你可以用這種工作方法找到工作的意義,産生成就感,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存在價值,從而達到實現自我價值的目的。
如果你不認可自己的工作,那麼無論公司業績多好,你都不能獲得自我滿足感,也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和成就感。
如果不能實現自我價值,即便讓你去世界500 強企業中工作,你也不會覺得快樂。
我在30 歲時為瞭尋找這種感覺毅然辭職,義無反顧地開啓瞭新的人生。沒有當初的抉擇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在此,我想和大傢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與心得。
大學畢業後,我就職於大型齣版公司東販(當時這傢公司叫作東京齣版銷售公司)。最初,我在齣版科學研究所工作。25 歲時,我調任宣傳課,擔任《新刊新聞》的宣傳編輯。其實, 這個刊物是嚮讀者介紹新書的導讀宣傳冊,所以刊物的內容也是新書的簡介。因此,我每天都要在審閱幾十本新書後為之撰寫內容概要。
由於這個宣傳冊是免費發放的,所以僅被允許發行5000 冊。可這畢竟是我的勞動成果,我當然希望能提高它的發行量。但我的頂頭上司以“費用超支”為由,駁迴瞭我的申請。我從讀者的角度齣發,大膽地提齣瞭改革方案:減少目錄的頁數,增加可讀性強的內容,將宣傳冊的售價定為每冊20 日元。
可我的提案再次被駁迴,這次不予批準的理由是:“就以往經驗來看,宣傳冊根本不可能有市場。”好在其他部門的領導把我的想法轉達給瞭社長。社長認可瞭我的想法,這套改革方案纔得以實施。由於改版後的宣傳冊中增設瞭大作傢和當紅作傢的手稿專欄,所以一問世就受到瞭讀者們的喜愛。宣傳冊的發行量也從5000 冊增加到瞭13 萬冊。
由於東販在齣版業比較有威望,所以不同作傢和文化名人都願意為我們寫稿子。就連不肯輕易拋頭露麵的大文豪榖崎潤一郎先生也為我們寫過文章。
雖然我每天都風風火火地奔忙,可心裏卻總覺得少瞭些什麼。
我能見到那些社會精英的成就全靠公司的牌子響亮、平颱好,我也知道自己的成功不過是“狐假虎威”。就像大傢都在跑步前進,而我卻騎著自行車遙遙領先,這樣做勝之不武,人所不齒。與實力派的交往與接觸,讓我認識到瞭自身的不足與差距。
當時,我與在工作中結識的媒體工作者探討瞭創建獨立的演齣公司的事宜。20 世紀50 年代後期,大眾娛樂的主要方式已經從電影變成瞭電視。我覺得此想法可行,於是立即去尋找贊助商。經人介紹,我見到瞭洋華堂洋品店(即現在的伊藤洋華堂,以下簡稱“洋華堂”)的領導。
那時的洋華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我也不知道世上還有“超市”這麼個形式的商店。當時的我真的是對流通業一無所知。盡管如此,在接到洋華堂領導的跳槽邀請時,我還是毅然決然地辭掉瞭齣版社的工作。
那時候,東販是大公司,而洋華堂隻是個僅有5 傢店鋪的中小企業。所以大傢都懷疑我“是被公司開除瞭,礙於顔麵纔托詞轉行的”。
其實, 我是為瞭實現自我價值, 尋找存在感纔決定辭職的。
可我轉行之後卻沒有齣現順風順水的局麵。洋華堂的經營主管隻想網羅人纔,並不打算齣資贊助我去搞獨立的演齣公司。所以,我的“創業計劃”也失敗瞭。
可我永遠不會對親朋好友們說齣我跳槽的真相——我誤會瞭洋華堂領導的意圖,做齣瞭錯誤的判斷
我最近對那些能夠幫助我提升工作效率和找到工作意義的書籍非常感興趣,而《7Eleven工作法:為你的工作注入動力》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直接擊中瞭我的“癢點”。“7Eleven”這個品牌,在我心中一直是高效、便利、全天候的代名詞,所以我對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特質融入到個人工作方法論中充滿瞭好奇。我想象著,這本書可能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像7-Eleven一樣,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洞察客戶需求,並迅速提供解決方案的策略。也許它會教我們如何識彆工作中那些“即時需求”,並以最高效的方式滿足它們,從而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齣。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時刻準備著”的心態,讓我在麵對任何工作挑戰時,都能保持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應對。它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一套靈活高效的工作係統,讓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保持高效輸齣的方法?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啓發,讓我的工作不再是枯燥的重復,而是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源泉。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能讓我重新燃起工作熱情的“火種”,畢竟,日復一日的重復很容易讓人感到疲憊和倦怠。當我在書架上瞥見《7Eleven工作法:為你的工作注入動力》時,心裏頓時湧起一股期待。這個書名本身就很有畫麵感,它勾勒齣一種全天候、全方位、隨時隨地都能為你提供動力的形象,就像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一樣,總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齣現。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零售業的成功模式,特彆是7-Eleven這種深入人心的服務理念,巧妙地轉化為個人職業發展和工作效率提升的指導方針的。它會不會是關於如何建立一套高度自律但又充滿彈性的工作體係?或者,它會不會強調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發現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便利點”,並將其放大,從而産生連鎖反應,最終提升整體的工作錶現?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培養積極主動性、如何快速響應變化、以及如何建立強大內在驅動力的方法論。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學會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如何讓每一次付齣都更有意義,而不是僅僅在消耗自己的精力。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7Eleven工作法:為你的工作注入動力》,光是聽這個名字,就讓人覺得充滿瞭能量和效率感。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讓工作更有條理,同時又不至於把自己逼得太緊,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瞭。封麵設計也很簡潔明快,給人一種積極嚮上的感覺。我特彆好奇“7Eleven”這個概念具體會如何體現在工作方法上,是每天七點到十一點的某種高效工作模式,還是某種關於“便利”和“全天候”的服務精神在工作中的應用?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提供一些顛覆性的視角,打破我們固有的工作思維,讓我們從“不得不做”的壓力中解脫齣來,找到真正的內在驅動力。也許它會教我們如何像7-Eleven那樣,在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做到極緻,在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時刻都抓住機遇,將“便利”和“顧客至上”的理念融入到我們自己的工作流程中,最終實現工作效率和幸福感的雙重提升。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裏麵究竟藏著怎樣的寶藏,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的技巧,讓我的工作效率更上一層樓,同時也能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而不是被工作所纍。
評分《7Eleven工作法:為你的工作注入動力》這個書名,第一時間就讓我想到瞭便利店的24小時不間斷服務和對顧客需求的敏銳洞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種零售行業的成功經驗,提煉成一套可以應用在個人工作中的“動力注入”方法論的。這本書會不會強調一種“持續優化”的理念,教我們如何不斷審視自己的工作流程,找齣可以改進的環節,就像便利店不斷調整商品陳列和補貨策略一樣?我猜想,它或許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一種“即時響應”機製的技巧,讓我們可以快速應對工作中的各種突發情況,並迅速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很期待書中能夠揭示一些關於如何培養高度自律性和主動性,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保持持久熱情的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店長”,指導我如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工作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便利”之處,並將其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最終實現工作上的突破和個人能力的提升。
評分說實話,我對《7Eleven工作法:為你的工作注入動力》這本書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書名非常具有行業特色,又帶有一些神秘感。“7Eleven”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持續的、便捷的服務,以及對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這本書會不會在教我們如何以一種“便利店”的思維去優化自己的工作流程?也許,它會從如何更好地理解“客戶”(無論是老闆、同事還是自己)的需求齣發,然後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讓我們能夠像7-Eleven一樣,提供“隨叫隨到”的解決方案,或者說,讓我們的工作成果能夠最直接、最有效地滿足這些需求。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種零售業的運營邏輯,轉化成一種適用於個人工作場景的“賦能”策略的。這本書會不會揭示一些我們日常工作中被忽略的“痛點”,並提供簡單易行但又效果顯著的“捷徑”?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打破僵化的工作思維,學會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工作,找到那些能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便利”,同時也能為他人帶來便利的關鍵節點,從而真正實現工作效率的飛躍。
評分有人說鈴木敏文過時瞭,而我卻不這麼認為。
評分買的太多所以我要復製粘貼瞭,閱讀是提升個人底蘊和素養的好習慣
評分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分析到位,實用,收獲多。
評分有人看嗎。我還沒卡門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一口氣讀完,比較務實的一些內容,雖然7 eleven的秘訣肯定遠不至於次,但學到的東西是值得一讀的,美中不足就是例子有點點少
評分工具書工具書工具書工具書工具書工具書工具書
評分不錯,很好,非常滿意,非常滿意
評分在書店看瞭一會 感覺蠻不錯的
評分聽說商品大於20塊錢,評論的話可以獲得京豆,但是一定要大於十個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