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博弈策略实战版大全集(套装共4册)

微心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博弈策略实战版大全集(套装共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杉,宋德标,赵曙光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影响力
  • 博弈论
  • 社交
  • 行为心理学
  • 实用指南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ISBN:1220160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160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是否经常遇到这些烦恼——

每次谈判都无法说服客户,还被对方看穿底细;

每次约会都猜不透她的心思,得不到她的芳心;

一直努力工作,却得不到赏识,没有加薪和升职;

总是无法克制自己,屡屡吞下冲动闯祸的苦果;

很容易被激怒,在人际沟通中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时时刻刻处于焦虑之中,觉得每个人都跟你作对……


这是因为你忽略了微心理的秘密,没有读懂微表情、微反应、微情绪、微行为背后隐藏的秘密,不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驾驭不了自己和他人的内心动向,在人际关系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掌握微表情读心策略,你就能一分钟看透一个人!

掌握微反应读心策略,你就能瞬间看穿和说服任何人!

掌握微情绪读心策略,你就不会再被情绪失控所害!

掌握微行为读心策略,你就能瞬间掌握他人的真实意图!


本套图书用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知识,详细剖析近400个实战案例,帮助你——


察人于无形,看穿他人面部表情暗藏的秘密;

读懂他人情绪的细微变化,识破说谎的伪装;

看清手部微反应,领会他人对你的真实态度;

洞察身体微动作,及时捕捉他人的内心动向;

洞悉习惯行为背后的动机,看清他人的本性;

闻其声,知其心,瞬间参透他人的话外之音;

破译性格行为密码,跟任何的人都能聊得来;

善用社交心理效应,赢得他人的好感与信任;

看清扑朔迷离的职场行为,跟对人、做对事;

分清婚恋行为的真心假意,找到幸福的方法;

辨别人格行为的优劣势,找到贵人远离小人;

辨明社交行为的善意和敌意,成功驾驭人心!


内附24张微心理识别卡,帮你随时随地提高人际关系心理博弈技能!

包括:

6张谎言微表情识别卡,帮你戳穿虚伪的面具,随时随地提高心理博弈技能。

6张手势微反应识别卡,帮你精准读心识人,随时随地提高说服他人的技能。

6张常见微情绪识别卡,帮你随时随地提高情绪驾驭力,牢牢把握社交主动权。

6张身体微行为识别卡,帮你随时随地参透行为动机,提升人际沟通博弈技能。


从此,你可以——

认对人、跟对人、说对话、办对事;

轻松驾驭人心,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情绪不再失控,社交局势尽在掌控;

知人知面又知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内容简介

微心理是人在人际沟通中的心理活动的外在反应,包括微表情、微反应、微情绪、微行为等。从眼角到眉梢,从嘴角到耳际,从手指到脚趾,从声音到表情,从姿势到动作,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任何人都无法隐藏和掩饰这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读懂微心理,就找到了解他人真实意图、辨明人际关系、轻松驾驭人心的准确线索。


《微心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博弈策略实战版大全集》(套装共4册)对大量实例进行全面、透彻的剖析,从面部表情、手部动作、体态变化、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穿着打扮等方面入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引导读者逐步剥落心灵的伪装,透视他人内心深处的奥秘,炼就识人的火眼金睛,掌握人际交往的心理博弈技巧,在商场、职场、情场中先人一步,掌控社交局势,做人际博弈的大赢家。


作者简介

宋德标,著名酒店运营管理实战派专家,中国酒店管理协会指导专家,多家酒店战略顾问,华誉奖前100名讲师之一,清华大学酒店管理总裁班客座教授。


赵曙光,图书撰稿人,书画评论人,曾在文化出版、艺术传媒领域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羚羊为什么奔跑》、《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鱼眼看职场》、《享受简单和谐的人生》、《职场江湖》、《非常口才》、《武林外传之职场生存》等。


目录

《微表情心理学(实战版)》目录

一、读懂微表情,就能一分钟看透一个人

我们要想读懂对方微表情背后的秘密,就必须敏锐捕捉对方所有面部的细微变化,并细细分析其背后的深意,去伪存真,才能一分钟看透对方。

1、微表情会泄密:任何人都无法掩饰内心/ 2

2、知人知面更要知心:多角度透视人物内心/ 4

3、一分钟看透一个人内心的5个心理策略/ 7

4、洞察力:瞬间读懂他人的关键能力/ 10

5、没表情≠没感情:读透下意识的微表情/ 13

6、假亦真时真亦假:容易被误解的微表情/ 16

7、学一学古代微表情大师的经典识人术/ 19


二、面由心生:看穿面部微表情隐藏的秘密

不同的面部表情代表了不同的心理信号。所以,面部表情是我们解读他人内心世界的重要钥匙,要想看穿他人面部微表情隐藏的秘密,我们就要紧握这把重要钥匙。

1、眼随心动:眼神最容易泄露真实想法/ 24

2、眉目传情:眉毛的变化最能传情达意/ 27

3、别被笑容迷惑:真笑假笑不再傻傻分不清/ 31

4、点头不全是赞同,摇头也不全是否定/ 34

5、嘴巴不说,但却能看出来的心灵秘密/ 37

6、耳朵不但能接收信息,也能泄露信息/ 40

7、下巴不经意的小动作,揭露内心大秘密/ 42

8、不想被牵着鼻子走?留意鼻子的小动作/ 45


三、察人于无形:让每个人的微情绪无所遁形

大多数人都会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伪装自己的微表情。想觉察他人内心的真实状态,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个人在情绪产生波动时的自然流露与刻意控制的不同表现。

1、哭泣时咧着嘴,未必是真正悲伤/ 50

2、双眉倒竖时,内心已经怒不可遏/ 53

3、视线游离不定,内心十分恐惧/ 55

4、拖着步子走路的人,难以掩藏内心悲痛/ 57

5、对方的轻蔑与不屑全都在眼神里/ 59

6、停止“快乐脚”,意味着不愉快/ 61

7、用手转笔的人,内心紧张不安/ 63

8、开怀大笑的人,内心竟在流泪?/ 65


四、手部微动作是洞悉他人内心的第二张脸

我们的双手同样具有丰富多彩的“表情”,它有时候甚至能够作为一种独立而有效的语言使用,所以,我们要利用手部语言去与对方交流,也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手部微动作。

1、五指虽小,但却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心/ 70

2、别小瞧那些把手背在身后的人/ 73

3、十指相互钳住时,不满的情绪即将爆发/ 76

4、喜欢“摩拳擦掌”的人工作热情极高/ 78

5、对方双手摁住膝盖,表示有意离开/ 81

6、对方突然抱起双臂,是想要保护自己/ 83

7、对方双手一摊,表示已经对你妥协/ 85

8、把手置于臀部下方的人,内心极度不安/ 87


五、识破说谎者的表情密码,让虚伪无处躲藏

在生活中谎言无处不在。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多么高明的撒谎者,他们总会露出破绽。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我们总能找到突破口,让虚伪无处躲藏。

1、目光坚定的人,不一定心意诚恳/ 90

2、用手摸鼻子,是害怕说谎后鼻子长长/ 92

3、抓挠脖子的人,往往口是心非/ 95

4、瞳孔会在关键时刻出卖你的真实内心/ 97

5、下意识遮嘴巴,是怕不小心说出真相/ 99

6、突然间频繁眨眼,说明心里有鬼/ 101

7、吞口水却极力否认,必定有所隐瞒/ 103

8、用手揉眼睛,未必是眼里进了沙子/ 105


六、闻其声,知其心:瞬间参透话外之音

我们在与人谈话时,要学会观察对方说话的方式方法,还要学会分析他说话的语音的基本特点,从他简单的言语中解读出更深层面的思想,参悟他的话外之音。

1、从抖腿动作判断对方是否值得深交/ 108

2、口头禅即心禅:口头禅背后的内心世界/ 110

3、一边打电话,一边画圆圈的人内心孤独/ 113

4、你说话时对方不看你,是一种轻视/ 116

5、从对方称呼你的方式判断关系亲疏程度/ 118

6、以忙为借口拒绝你的人在等你三顾茅庐/ 120

7、不断抱怨第三者,可能是在间接抱怨你/ 122

8、托付你顺便去办的事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124


七、身体会说话:体态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每寸肌肤都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都在与对方说话。体态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只有读懂对方的身体动作,才能在社交场合赢得主动,占尽先机。

1、点头哈腰的人大奸似忠/ 128

2、双手叉腰的人是在蓄意挑战你/ 131

3、走路身体前倾的人懂得珍惜/ 134

4、喜欢拍打脑后部的人见利忘义/ 137

5、把烟头丢在地上踩灭的人不服输/ 140

6、睡觉时用婴儿般睡姿的人缺乏安全感/ 143

7、喜欢双腿交缠的人比较容易顺从他人/ 146

8、对方脚尖惦起时,内心愿意与你合作/ 149


八、透视日常微行为的密码,读懂潜意识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行为举止,这些日常微行为总是一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出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很可能连做这个动作的人自己都不了解。

1、总把字写错,是由于不安感在作祟/ 154

2、睡觉全身动弹不得,是紧张焦虑的结果/ 157

3、睡觉很规矩的人心里有个软弱的小怪兽/ 160

4、抖单肩、捏衣角是不自信的小动作/ 163

5、喝酒时紧捂住杯口的人虚伪至极/ 166

6、人不耐烦时,舌头总要动一动/ 169

7、搓脸搓到毁容?都是焦虑惹的祸/ 171

8、频繁发短信?忧虑正在侵袭你的灵魂/ 174


九、衣如其人:日常着装是丰富的表情包

一个人的日常着装不仅在妆扮人,也是其丰富的表情包。我们有时候从对方一件日常用品的选择就能读出他内心的潜台词,挖掘其外表背后隐藏的真实心理。

1、女人的包,还装着内心的安全感/ 178

2、读懂日常着装中的色彩心理学/ 181

3、不同的妆容代表不同的状态和心情/ 185

4、女人的口红是亲近度的精准指标/ 188

5、手表种类不同,不仅代表品位不同/ 191

6、戒指手上戴,个性自然显/ 194


十、想赢在职场,这些微表情你不得不懂

职场如战场。不管是与领导同事相处,还是与客户洽谈,我们只有准确解读对方的身体语言,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1、领导从侧面拍下属的肩膀表示鼓励/ 198

2、上司摘下眼镜往旁边一扔?否定信号/ 201

3、习惯记要点的人工作十分严谨/ 204

4、名片印绰号的人其实没有责任感/ 207

5、摘自己衣服上绒毛?反对信号/ 211

6、马上开会却开始整理桌子?自我设限/ 213

7、双眼紧闭时,往往心不在焉/ 216

8、小心!眼睛滴溜转的人阴险狡猾/ 219


十一、读透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事

男人是涉猎动物,女人是守家动物,这决定男人与女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我们只有读懂对方的心思,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无论恋爱还是婚姻,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将宠物抱在怀里,代表不接受你/ 224

2、相亲时一脸无聊?其实外冷内热/ 227

3、约会中抢着坐左边的男人往往不可靠/ 229

4、男友从不主动提分手?罪恶感让他张不开口/ 232

5、只逛不买?不“剁手”也能获得满足感/ 235

6、妻子唠叨个没完?让她缓解一下压力吧/ 238

7、女友时不时舔舔嘴唇?故意诱惑你/ 241

8、男友与你并排坐,更有助于爱情的发展/ 244


《微反应心理学(实战版)》目录

一、微反应:在任何场合看穿任何人的心理策略

微反应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瞬间,不受思维控制、不由自主表现出来的轻微反应。深入了解人们常见的微反应,将让你拥有“在任何场合看穿任何人内心”的秘密武器。

1、微反应:谁也不能完全伪装自己的行为/ 2

2、人际沟通中,观察对方的反应比聆听更重要/ 4

3、洞悉肢体语言信息,才能领会他人真实意图/ 6

4、语言陷阱无处不在,微反应却不会对你说谎/ 9

5、破译性格行为密码,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12


二、洞悉他人意图、辨明人际关系的八种微反应

生活中,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事实上,伪装再好的人也会通过微反应暴露出其真实的想法。微反应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它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意图。

1、冻结反应:看懂一张张表情凝结的脸/ 16

2、仰视反应:看穿别人对你是尊重还是蔑视/ 19

3、领地反应:划分势力地盘是人的一种本能/ 22

4、爱恨反应:辨明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 26

5、逃离反应:做好准备,惹不起也要躲得起/ 29

6、攻击反应:及时捕捉别人对你的敌视之意/ 32

7、战斗反应:做好防御,敢于迎接各种挑战/ 35

8、嫉妒反应:心理不平衡,动作就会带刺/ 38


三、定格表情微反应,读懂他人内心的真实情绪

每一种微反应都会指向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情绪,通过定格这种微反应,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当事人瞬间的真实情绪,从而针对这种情绪找出应对策略。

1、愤怒反应:暴风雨来临前要做好防备/ 42

2、恐惧反应:看到“鸵鸟”,不妨追击/ 45

3、骄傲反应:对方心理防御机制开始松懈/ 48

4、耻辱反应:自卑自弃之人的行为密码/ 50

5、厌恶反应:别人对你没有好感时要补救/ 52

6、悲伤反应:心痛得有多深,一看便知/ 55

7、惊讶反应:分清是真心赞叹还是敷衍/ 58


四、捕捉面部微变化,及时洞悉他人的内心动向

看人先看脸,一脸带百相。面部表情是察人识人的关键窗口,把面部表情看作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不为过。但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揣摩,我们才能及时洞察他人内心动向。

1、面部笑容:笑得灿烂也不一定是快乐/ 62

2、眼神变化:捕捉他人内心的真实动向/ 66

3、眉毛动作:眉飞色舞背后暗藏喜怒哀乐/ 70

4、瞳孔反应:读懂瞳孔放大缩小传递的爱恨/ 73

5、嘴部反应:无声的嘴巴也会说出许多秘密/ 75

6、头部动作:简单的动作也能传递复杂的信息/ 77

7、下巴角度:辨明他人内心对你的真实态度/ 80


五、看清手部微动作,领会别人对你的真实态度

看清他人手部微动作在与人交往中很重要。人的双手经常会做一些下意识的动作。很多人认为那是无意义的动作,殊不知,它们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真实反映。

1、双手交叉:别忽略别人对你的防御和抵触/ 84

2、十指交叉:别人开始自我保护的暗语/ 87

3、双手叉腰:发起攻击性行为前,给自己壮胆/ 90

4、双手相握:无法掩饰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93

5、双手揉搓:对你有所期许和要求的表现/ 95

6、尖塔手势:判断对方有无自信的准确反应/ 98

7、手摸头部:动作不同,心理玄机也不同/ 100


六、洞察身体微反应,学会跟不同的人打好交道

你的内心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你的身体微反应都能表现出来。因此,洞察身体微反应,对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非常有帮助。

1、坐姿:既能看出修养,也能看出城府/ 104

2、站姿:是自信还是自卑,看站姿就足够/ 108

3、走姿:是傲慢还是谦虚,看走姿就足矣/ 111

4、腿脚交叉与并拢隐藏着的身体暗语/ 115

5、男性跷二郎腿和女性缠腿透露出的秘密/ 117

6、抗拒还是接受,要看四肢拘谨还是开放/ 120

7、看到对方做出稍息姿势,你就该告辞了/ 123


七、用对读心攻心策略,就能轻松说服任何人

很多人都以为谈判高手或说服专家都是口才流利、能言善辩之人。其实不然,真正的谈判高手和说服专家是攻心大师,攻心才是谈判和说服的关键,说话只是雕虫小技罢了。

1、重复策略:适时重复对方的话,是一种诚意/ 126

2、打靶策略:找准对方弱点,让说服更有效/ 129

3、安抚策略:懂得安抚对方,会让你更被信赖/ 132

4、出让策略:让出谈话主动权,先了解对方需求/ 136

5、数字策略:加入客观数据,会更有说服力/ 139

6、化敌策略:突破心理防卫,化解对方的敌意/ 143

7、沉默策略:言多有失,适当保持沉默更有力量/ 146


八、识破各种谎言漏洞,躲开人际沟通的陷阱

谎言无处不在,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掉入他人的谎言陷阱。唯有细心观察人的肢体语言,才能识破各种谎言漏洞和信号,躲开人际沟通陷阱。

1、话语漏洞:识破说谎者的八个语言特征/ 150

2、表情漏洞:一眼看透说谎者的面部动作/ 154

3、眼神漏洞:目光坚定的人也有可能在说谎/ 157

4、笑容漏洞:微笑并不一定是真心的代名词/ 160

5、头部动作漏洞:对方把头撇开是想要逃避/ 163

6、手部动作漏洞:摸鼻子是典型的说谎标志/ 166

7、腿部动作漏洞:留意说谎者那双紧张的腿/ 169

8、身体行为漏洞:身体向后退,往往在说谎/ 172


九、懂得驾驭人心的八个策略,才能玩转职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希望对他人施加更多影响,甚至成功驾驭人心。如此,混迹职场才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阻碍。因此,掌握驾驭人心的技巧和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1、恩惠策略:对方觉得“占便宜”才会效力/ 176

2、共谋意识:找到共同立场,轻易拉拢对手/ 179

3、逆向思维:认清职场暗语,捕捉对方的真实意图/ 182

4、引导意识:引君入瓮,让别人跟着你的思路走/ 186

5、消除防备:学会安抚,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 189

6、拒绝策略:合理拒绝,给自己争取成长空间/ 193

7、客观策略:管人要善用客观因素而非主观理由/ 197

8、防御机制:做好“事前诸葛亮”,避免扯皮/ 199


十、解读性格微行为,帮你找到贵人、远离小人

习惯性的行为是一个人性格的反应。通过解读一个人习惯性的行为,可以解读其性格,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一个人,从而帮你找到贵人,让你远离小人。

1、完美型性格的人,喜欢给别人带去压力/ 204

2、助人型性格的人,很难给你建设性意见/ 207

3、成就型性格的人,是成功路上的独行者/ 210

4、观察型性格的人,是善于思考的决策者/ 214

5、忠诚型性格的人,其实“疑心病”很重/ 217

6、领袖型性格的人,往往难以接纳别人/ 221

7、和平型性格的人,容易相处但有点惰性/ 224


十一、透视日常行为习惯,看清他人的真实个性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其个性最生动的写照。因为行为习惯是经过长年累月慢慢形成的,因此通过习性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个性。

1、购物习惯:怎么花钱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 228

2、饮食习惯:饭桌见人心,吃相与素质息息相关/ 231

3、穿着习惯:人的内心往往不像衣着那样光鲜/ 234

4、配饰风格:各种饰品代表着主人的审美趣味/ 237

5、化妆习惯:妆容完全暴露一个人的性格偏好/ 240

6、驾车习惯:一个人的开车习惯反映其品性/ 243


精彩书摘

一分钟看透一个人内心的5 个心理策略

案例回放:

张强进入一家公司人事部实习。临近招聘季,他作为助理,跟随人事部主管一起去招聘现场。

招聘会刚开始,就有一位西装革履男士拿着简历坐在了他们面前,主管拿着简历看了看,问道:“你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

“感觉自己并不适合那份工作。”在回答这句话时,他时不时地抓挠脖子。

主管看了他一眼便说:“把你的简历留下,回家等我们电话。”那人起身闷闷不乐地离去。

张强十分不解地问道:“主管,面试这么快?”

主管反问道:“不然呢?”张强只好立即闭上嘴巴。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位浓装艳抹的女士。她摘下眼镜,慢慢从包里拿出简历,一看就是富家小姐。主管细细浏览了她的简历,见她留学归来,正想问什么时,一抬头看见她眼睛往下垂,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于是,他笑了笑说:“小姐,我们这里的工作不适合你,请回吧!”那位女士没想到自己会被拒绝,生气地离开了。

张强更加不解了,好奇地问道:“主管,海归呢,你怎么不给她一个机会呢?”

“一副看不起别人的样子,哪家公司要这样的员工。我们公司需要为公司创造利润的人,不需要这种富家小姐。”主管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主管,恕我斗胆问一句,你当初怎么会让我通过面试?我觉得自己不管是学历,还是能力,都比不上他们。”张强怯怯地说。

“因为你比他们有责任感!”

张强更加惊讶了,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从你的字体就知道了。”张强听完主管的答案,一下回想着自己的写字字体,他怎么也琢磨不透他的字体怎么就让主管觉得他有责任感了。


心理解析:

百智之首在于识人。人生在世,我们谁都想自由自在地做人、和谐处世,但人心难测,我们必须练就一双能看穿人心的慧眼,掌握一门读懂人心的学问。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一眼看透对方呢?下面给大家提供5 个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1)观其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孟子》中有一段话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观察一个人是正还是邪,首先就要观察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能遮掩人的恶念。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昧。人类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最诚实的。

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注意观察他人的眼睛,尽量远离那些心术不正之士。

(2)观其颜面,相由心生

心理学中有“相由心生,观人面可知心”。面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与品性,脸形不同,心态就不同。这就是坏人看起来凶神恶煞,好人看起来宅心仁厚的原因。在为人处世中,如果我们能读懂他人面部表情,知其内心以及处世方式、性格、心态等内在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能找到适合与对方相处的方式。

(3)听其言语,言为心声

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当我们与人交流时,要仔细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了解其说话习惯与行为模式,捕捉其说话的速度和语气,留心对方的音调,并巧妙捕捉对方的表情变化。将自己捕捉到的信息进行融会贯通,以准确判断对方的心理,说出对方想听的话,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让交流顺利进行。

(4)观其行为,行由心出

语言可以骗人,但人的动作却不会做假,只会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行由心出,动为意现。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循、有端倪可察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都会不经意地从各种动作细节中发现蛛丝马迹。

(5)观其服饰,衣如其人

服装五颜六色,款式也多种多样,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也有各种风格。所谓衣如其人,我们在选择服装色彩时,多少都会受到自己性格与当时的情绪影响。无论是款式还是色彩,总是和我们当时的心理活动状态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穿着打扮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职业、爱好,还反映其个性与心理。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可以从服装的颜色、款式等选择上去揣摩对方的个性与心理,甚至爱好。


前言/序言

《微表情心理学(实战版)》前言

微表情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我们无法掩饰、不能伪装的表情,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那么就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微表情。

不过,我们总是喜欢通过对方的语言来揣摩对方的心理。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语言是最靠不住的东西。所以,了解一个人,我们需要通过语言以外的微表情来了解。

西方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经典名言:“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可见,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循、有端倪可察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都会从他不经意的微表情中发现蛛丝马迹。

虽然微表情能够让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但它往往转瞬即逝,经常被人忽略。据相关人员统计,微表情从浮现到消失往往不到1/25秒,这个速度非常快,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被忽视。

不仅如此,我们还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内心。有时候,我们人类身上也拥有动物的特征。比如,变色龙在遇到危险时就会依靠保护色来躲避敌人的攻击。同理,人类在遇到危险或者出于某种立场,也喜欢把自己真实的那面伪装起来。

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谈恋爱时,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会尽量把自己好的那面表现出来,但结婚后红杏出墙的也不乏少数;在工作时,多少员工在老板背后偷懒,但在老板面前就会表现出无比的勤劳努力……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百智之首在于识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人心更善变,而且世间最难揣摩的便是人心。

人生在世,我们谁都想自由自在地做人、和谐处世,但前提是要能识透人之心思,洞察人心真伪。所以,在人际关系网中,我们唯有练就一双看穿人心的慧眼,掌握一门读懂人心的学问,做到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瞬间通过他人的微表情读懂对方内心的秘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对他人身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千万不能照本宣科,必须结合实际情境来解读,而不能妄下结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在读懂别人的同时,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来读懂自己,因为当我们读懂自己后就不难读懂别人了。

观察和分析他人微表情是我们读懂他人内心的“核武器”。希望本书能给那些不善于识人的读者指点迷津,在学会识人辨人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在职场中如水得鱼,在婚姻中幸福美满,最终获得圆满的人生。




洞悉人心的智慧:在复杂关系中游刃有余的艺术 在人海茫茫的交织互动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微妙的心理较量。从家庭的温情脉脉到职场的风云变幻,从朋友间的肝胆相照到陌生人的萍水相逢,每一段关系都蕴藏着看不见的心理力量。能否理解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否洞察隐藏在言语和行为背后的动机,能否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化解冲突、增进理解、达成目标,成为我们能否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书并非直接教授某一种具体的心灵操控术,而是旨在引领读者深入探索人际交往的核心奥秘。它将带你踏上一段精彩的求知之旅,让你认识到,在每一次对话、每一次眼神的交流、每一次肢体语言的表达背后,都活跃着一股强大的心理能量。你将学会如何剥离表象,直抵人心的深处,理解那些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决策和行为的内在机制。 第一册:解码他人的信号——观察与倾听的艺术 在认识一个人之前,我们总是需要先“看”懂他。然而,眼睛所见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本册将聚焦于“观察”与“倾听”这两项最基本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能力。 细微之处见真章: 你将学习如何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非语言信号。一个不经意的皱眉,一个短暂的停顿,一个坐姿的微调,甚至指尖的轻微颤动,都可能泄露出对方真实的情绪和意图。我们将探讨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如眼球运动的方向、瞳孔的放大与收缩、嘴唇的细微动作,如何揭示内心的真实想法。还会深入研究肢体语言的丰富含义,从站姿、坐姿、手势到身体的朝向,如何反映一个人的自信、防御、接纳还是排斥。 言外之意,字里行间: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接收声音,更是用心去理解。本册将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倾听者,而非仅仅在等待发言的机会。你将掌握积极倾听的技巧,例如适时的回应、复述对方的话语以确认理解、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以鼓励对方深入表达。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如何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情绪线索,识别出那些言不由衷、被压抑的情感,以及隐藏在标准陈述下的真正需求。 从“说什么”到“为什么说”: 很多时候,人们表达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更是关键。我们将引导你思考,对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寻求认同、表达不满、争取支持,还是试图回避某个话题?通过对言语模式、语气语调、用词选择的深入分析,你将逐渐掌握从“说什么”洞察“为什么说”的能力。 情境与背景的联动: 任何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本册将强调理解情境和背景的重要性。在不同的场合,同样的行为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例如,在工作会议上的沉默可能表示思考,而在私人聚会上的沉默则可能暗示疏远。我们将教会你如何综合考虑社交背景、文化差异、以及对方过去的行为模式,来更准确地解读他们的信号。 第二册:构建吸引与影响——关系中的信任与说服 在理解了他人的基本信号之后,我们便进入了主动构建和深化关系的新阶段。本册将专注于如何建立信任、赢得好感,并最终以积极而健康的方式影响他人。 建立信任的基石: 信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宝贵的财富。本册将深入探讨建立信任的关键要素。这包括真诚的沟通,言行一致的可靠性,以及尊重和理解。你将学习如何通过主动分享、展现同理心、以及履行承诺来逐步巩固他人的信任。我们将解析“信誉”的构成,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初步的信任感。 好感的力量——初印象与关系升温: 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一段关系的走向。本册将揭示初印象的心理学原理,并提供实用技巧来创造积极的第一印象。从着装、仪态到交谈的内容和方式,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持续的互动,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分享的经历、适时的赞美和肯定,来逐步升温关系,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理解与回应的需求: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和被看见。本册将教授你如何有效地回应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同意或安慰,更是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共鸣和支持。你将学习如何识别对方的情感需求,并提供恰到好处的回应,从而在对方心中建立起一种深刻的连接感。 影响力的艺术——说服与沟通的策略: 影响他人并非操控,而是通过清晰、有逻辑、充满说服力的方式来引导对方的认知和决策。本册将介绍多种基于心理学原理的说服技巧。你将学习如何运用互惠原则、承诺和一致性、社会认同、权威、喜好以及稀缺性等原理,来提高你的沟通效率和说服力。同时,我们也将强调以尊重和互利为前提,避免欺骗和操纵。 有效表达你的观点: 无论是工作汇报、家庭沟通还是社交聚会,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至关重要。本册将提供一套完整的沟通策略,帮助你组织思路、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以及在面对不同受众时调整你的沟通风格,确保你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并引发积极的共鸣。 第三册:化解矛盾与冲突——冲突管理的智慧 即使是再和谐的关系,也难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本册将专注于如何以成熟和建设性的方式来管理和化解人际冲突,将潜在的破坏力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冲突的根源与类型: 我们首先将深入剖析人际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包括需求冲突、认知冲突、价值观冲突、资源冲突等。理解冲突的本质,是有效管理冲突的第一步。你将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冲突,并了解不同类型冲突的处理方式。 情绪管理与冷静应对: 冲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本册将为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工具,帮助你在冲突发生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冲昏头脑。你将学习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他人的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在紧张的氛围中寻找冷静的出口。 积极的冲突解决模式: 并非所有的冲突都必须“赢”或“输”。本册将重点介绍多种积极的冲突解决模式,例如合作、妥协、回避、迁就以及竞争。你将学习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最合适的解决策略,并掌握具体的技巧,如主动倾听、清晰表达自己的立场、寻找共同点、以及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谈判与协商的技巧: 许多冲突的解决都需要通过谈判和协商。本册将为你揭示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帮助你在谈判中争取到最有利的结果,同时又不损害对方的利益。你将学习如何准备谈判、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处理僵局,以及如何达成双赢的协议。 原谅与和解的力量: 冲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复关系。本册将探讨原谅与和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放下过往的恩怨,重建信任。你将学习如何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修复过程,如何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及如何重新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 第四册:复杂关系的深度洞察——权力、边界与长期维护 在掌握了基本的沟通、影响和冲突解决能力后,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探索。本册将聚焦于理解关系中的权力动态、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以及如何长期维护和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权力在人际关系中的运作: 任何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权力互动。本册将引导你识别和理解不同关系中的权力结构,以及权力如何影响沟通和决策。你将学习如何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权力优势与劣势,并学会如何在保持健康关系的前提下,以一种平衡的方式来处理权力关系,避免被他人过度控制或过度控制他人。 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 模糊的个人边界是许多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本册将教会你如何识别和设定清晰的个人边界。你将学习如何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如何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如何在不损害关系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原则。清晰的边界不仅能保护你,也能让关系更加稳定和健康。 洞察隐藏的动机与操纵: 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并非所有人都会坦诚相待。本册将帮助你提高对潜在操纵和隐藏动机的警觉性。你将学习识别那些可能存在的心理游戏、情感勒索,以及其他不健康的互动模式,并提供应对策略,让你能够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长期关系的维护与成长: 好的关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经营和维护。本册将探讨如何通过持续的投入、共同的成长、以及共同应对挑战来深化和巩固长期关系。你将学习如何在高压或变化的环境下保持关系的稳定性,如何适应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如何不断地为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自我认知与人际智慧的升华: 最终,人际关系的智慧离不开对自我的深刻认知。本册将引导你反思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固有的信念以及成长空间。通过对自我的深入理解,你将能够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策略,实现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持续成长与升华,真正做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收获更丰富、更满意的人生。 这套内容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为你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人际心理学知识体系。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场让你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关系的启蒙。愿你在阅读中获得洞见,在实践中找到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中,成为一个更懂得人心、更能和谐共处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率地说,我通常对“大全集”这种标题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内容会很冗余或者质量参差不齐。然而,这四册书的编排逻辑和内容深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每一册似乎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基础的“情绪管理与识别”,到进阶的“冲突解决与说服技巧”,再到高阶的“长期关系维护”。这种结构非常清晰,让我可以根据自己当前遇到的问题,精准地找到对应的章节进行研读,而不是被厚厚的一本书淹没。比如,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我翻阅了关于“深层需求挖掘”的那一部分,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争吵的沟通框架,帮助我们看到了争吵背后的真正诉求。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系统性,它不是零散的技巧汇编,而是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人际交往操作系统。

评分

我是一个天生的“老好人”,总怕得罪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吃亏,很多时候委屈了自己去迎合别人。这套书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过去总以为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会讨好,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关系不是靠牺牲自我换来的,而是建立在清晰的界限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其中关于“如何设定合理边界”的章节,对我触动最大。作者非常坦诚地分析了为什么我们害怕拒绝,以及拒绝后可能带来的心理负担,并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法来练习说“不”。我尝试着在一些小事情上开始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虽然刚开始心里非常忐忑,但发现对方的反应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负面,反而因为我的坚持,他们对我更加尊重了。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应激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关系管理者”。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在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或者进行商务谈判时,总是感到巨大的压力,总觉得自己的气场不够强大。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特别是关于“气场建立与心理威慑力”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贩卖那些虚无缥缈的“自信心”口号,而是从行为、非语言沟通以及思维模式等多个维度,系统地构建了一个“强大气场”的蓝图。我尤其喜欢它对“眼神交流”和“身体姿态”的细致分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却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我根据书中的建议,在几次重要的会议前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如何调整呼吸、如何保持稳定的肢体语言。虽然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社交达人,但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确实显著增强了。它教会我,气场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技能。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社交场合的“救命稻草”,我刚开始读的时候,完全没抱什么希望,毕竟市面上这类书汗牛充栋,大多都是空泛的理论,读完跟没读一样。但拿到这套书后,我立刻被它的实用性征服了。它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各种棘手的社交情境中游刃有余。我记得有一次公司聚餐,遇到一个特别难缠的同事,总是喜欢在言语上占便宜,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回家后翻开这本书,发现里面有一章专门讲“如何应对言语挑衅”,里面的策略非常具体,不是简单地教你“保持冷静”,而是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话术”和“反击”技巧。我尝试着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运用了其中的一个策略,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对方一下子就哑火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拆解成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让我们能轻松理解和应用。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很多其他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

购买这套书之前,我其实对“博弈策略”这个词有点抗拒,觉得听起来太功利、太算计了。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误解了。这里的“博弈”更多的是指在互动中,双方都在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策略,以达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它不是让你去“赢过”别人,而是让你更清晰地理解互动中的权力动态和潜在动机。比如,关于“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谈判结果的分析,让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看似对我很不利的局面,只要掌握了关键信息,就能瞬间扭转乾坤。这本书非常注重“换位思考”,它会引导你去推测对方的真实需求和底线,从而找到一个双赢的交汇点。这种理性和策略性的分析,让我看待人际关系的角度更加成熟和客观,不再是单纯地凭感觉行事。

评分

纸质很棒。

评分

收到货了,看外观还不错,等拆了看了再追加评论。

评分

终于收到我需要的宝贝了,东西很好,价美物廉,谢谢掌柜的!无论是掌柜的态度还是对物品,我都非常满意的。正是我需要的,收到的时候包装完整,打开后让我惊喜的是,宝贝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不得不得竖起大拇指!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很好的书籍,不断地通过学习,可以让自己懂得很多

评分

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

图书很正规,包装很精美。

评分

非常棒,还没看,不过这本书的影响力比较大,也早就听说,早就想看看。这一次买了不少,是给自己的过年礼物,希望自己新年里有所收获!!!喜欢罗辑思维,向终身学习者致敬!!!

评分

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提高自控力的有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