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史記》由漢代司馬遷編寫,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瞭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韆多年的曆史。《史記》規模巨大,體係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曆朝正史皆采用這種體裁撰寫。全書有本紀十二篇,錶十篇,書八篇,世傢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韆五百字。本書用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講述《史記》中的精彩故事,用豐富的資料性圖片再現曆史人物的風采。同時在講述每一個章節之前先對本章進行概述,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對本章所講內容有一個大緻的瞭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學生課外閱讀讀物。
目錄
本 紀
本紀概述 001
五帝本紀 003
夏本紀 014
殷本紀 025
周本紀 035
秦始皇本紀 056
項羽本紀 069
高祖本紀 087
世 傢
世傢概述 107
吳太伯世傢 109
魯周公世傢 119
管蔡世傢 130
陳杞世傢 135
晉世傢 142
楚世傢 175
越王勾踐世傢 205
鄭世傢 217
趙世傢 230
魏世傢 258
孔子世傢 272
陳涉世傢 295
外戚世傢 305
蕭相國世傢 316
留侯世傢 322
陳丞相世傢 334
列 傳
列傳概述 344
老子韓非列傳 346
孫子吳起列傳 354
伍子胥列傳 362
商君列傳 371
蘇秦列傳 379
張儀列傳 401
孟嘗君列傳 422
平原君虞卿列傳 433
魏公子列傳 444
春申君列傳 453
廉頗藺相如列傳 462
屈原賈生列傳 473
李斯列傳 480
濛恬列傳 495
淮陰侯列傳 501
扁鵲倉公列傳 518
衛將軍驃騎列傳 535
太史公自序 547
經典名著品讀 556
名著閱讀感悟 561
經典語句集錦 563
精彩書摘
五帝本紀
五帝指黃帝、顓(zhu`n)頊(x$)、帝嚳(k&)、堯、舜。黃帝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姓公孫,號軒轅(一說姓姬)氏。黃帝率領本部落,先後在阪泉、涿鹿打敗炎帝和蚩尤部落,成為中原一帶各部落擁戴的首領。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於帝丘。帝嚳是“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啓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在唐堯的時代,人們首次製定瞭曆法。唐堯年老時,各部落首領推薦瞭舜繼承帝位。舜執政以後,重新修訂曆法,又舉行祭祀上帝、天地四時、山川群神的大典。舜注重與地方的聯係,加強瞭對地方的統治。
始祖黃帝
黃帝,姓公孫(一說姓姬),名軒轅(一說號軒轅氏),是少典氏的後代。他一齣生就很有靈性,不久就能說話。軒轅小時候十分機靈,長大後勤奮機敏,而且見多識廣,識辨能力強。
那時候,神農氏為諸侯首領,其後代已經衰敗。各地諸侯互相攻戰,殘害百姓。神農氏沒有足夠的力量徵討諸侯。在這種情況下,軒轅就習兵練武,徵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使他們都重新歸服於神農氏。在叛亂的諸侯中,蚩尤是最為殘暴的,沒人能徵討他。
後來,炎帝想顯示自己的威嚴,就欺壓其他諸侯。諸侯們為瞭自保,都歸附瞭軒轅。於是軒轅修行德政,整頓軍隊,大力發展農業生産。最終,軒轅和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的郊野大戰。經過幾次較量,炎帝戰敗,臣服於軒轅。
對於軒轅,蚩尤並不臣服,而是發動叛亂。軒轅就徵調諸侯的軍隊,與蚩尤在涿鹿郊野進行瞭一場大戰,擒獲並殺死瞭蚩尤。從此,四方諸侯都尊奉軒轅為天子,取代瞭神農氏的統治地位。他就是被中國人稱為“始祖”的黃帝。
黃帝為鞏固政權,披荊斬棘,徵戰不斷。黃帝往東到過大海,登上過丸山(在今山東臨朐),還到過泰山;往西到過空桐(即崆峒山,在今甘肅平涼西),登上瞭雞頭山;往南到過長江,登上瞭熊耳山和湘山(二山均在湖南境內);往北驅逐瞭葷粥(x$ny&,即秦漢時的匈奴)。在功成名就之後,黃帝和諸侯們在釜山驗閤瞭符契圭瑞,在涿鹿山下建立瞭都城。黃帝並沒有因此安逸享樂,仍然四處奔波,沒有固定下來。
黃帝建立起相關製度,把官職和軍隊用“雲”命名,設置督察各諸侯的大監。黃帝敬畏神靈,祭祀鬼神山川。他的祭祀次數最多。黃帝獲得寶鼎,用蓍草推算曆法,預知節氣;按照季節播種百榖草木,馴養鳥獸蠶蟲;還按照時令收采、禁捕,對土地節製利用,得到瞭“土德”這樣的祥瑞稱號,所以號稱“黃帝”。黃帝有二十五個孩子,其中有姓氏的十四人。
黃帝居住在軒轅之丘,娶西陵氏女子為妻,就是嫘(l9i)祖。嫘祖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也就是青陽,被封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被封在若水。昌意的妻子叫昌僕,她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黃帝死後,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高陽即帝位,就是帝顓頊。
敬神的顓頊
顓頊生性沉穩,深謀遠慮,通達而知事理。作為黃帝的孫子,顓頊非常注重治理天下。顓頊充分開發利用土地,種植各種莊稼,順應自然,製定禮儀,教化民眾。為瞭讓天下太平,顓頊敬仰鬼神,經常虔誠地進行祭祀活動。在顓頊的統治之下,疆域得到瞭進一步的拓展:北至幽陵(幽州),南到交(泛指五嶺以南),西達流沙(在今甘肅張掖),東抵蟠木(傳說在東海山上)。因此,凡是有日月照到的地方,沒有不歸服顓頊的。顓頊的兒子叫窮蟬。顓頊死後,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這就是帝嚳。
奠基的帝嚳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是顓頊的堂侄。帝嚳的父親叫(ji2o)極,極的父親叫玄囂,玄囂的父親就是黃帝。
帝嚳的齣生極具傳奇色彩,他一齣生就叫齣瞭自己的名字。帝嚳即位後,對百姓廣施恩澤,對自己卻很少照顧。帝嚳能明辨事物的是非麯直,懂得治國愛民的道理。帝嚳順應天意,瞭解民急,仁德而且威嚴,修養自身,天下歸服。此外,帝嚳推算日月的運行以定歲時節氣;明識鬼神,慎重地加以供奉。他儀錶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閤乎時宜,穿衣如同士人。帝嚳治民像雨水澆灌農田一樣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風雨所到的地方,沒有人不順從歸服。
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兒,生下放勛;娶訾(jūzī)氏的女兒,生下摯。帝嚳死後,摯接替帝位。帝摯登基後,沒有乾齣什麼政績。於是他的弟弟放勛即位,這就是帝堯。
賢明的帝堯
帝堯仁德如天,智慧如神。人們對帝堯的依附仰望就像對待日月一樣。作為高貴的天子,帝堯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帝堯節儉樸素,戴的是黃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的衣裳,坐的是硃紅色的車子,駕的是白色的馬。帝堯尊敬有德望的人,使同族之人和睦相處。在帝堯的統治之下,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也和睦相處。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的齣沒、星辰的位次,製定曆法,以此讓民眾按節令從事生産。帝堯還命令羲仲在暘(yáng)榖那個地方恭敬地迎接日齣,按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羲仲觀察硃雀七宿,以此來確定仲春之時。帝堯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按步驟安排夏季的農活兒。羲叔觀察蒼龍七宿,以此來確定仲夏之時。帝堯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在昧榖恭敬地送太陽下山,有步驟地安排鞦天的收獲。和仲觀察玄武七宿,以此來確定仲鞦之時。帝堯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在幽都認真安排好鼕季的收藏。和叔觀察白虎七宿,以此來確定仲鼕之時。這樣,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鞦鼕四季的誤差。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於是各種事情都辦起來瞭。
帝堯年老之時,開始考慮帝位繼承人的問題。一天,帝堯把大臣們召集在一起,說:“誰可以繼承我的這個事業呢?”放齊說:“你的兒子丹硃通達事理。”帝堯說:“丹硃愚頑、凶惡,不能用。”帝堯又問:“還有誰可以呢?”(huān)兜說:“共工愛護老百姓,深受百姓愛戴,做事的時候能夠廣泛聚集民眾,在這方麵成績顯著,可以讓他來繼承您的事業。”帝堯說:“共工好講漂亮話,心術不正,不能用。”帝堯又問:“四方諸侯,如今洪水泛濫,包圍瞭高山,漫上瞭丘陵,民眾萬分愁苦,可以派誰去治理呢?”大傢都說鯀(g^n)可以。帝堯說:“鯀違背天命,毀敗同族,不能用。”諸侯們都說:“就任用他試試吧,不行,再把他撤掉。”因此,帝堯聽從瞭四方諸侯的建議,任用鯀來治水。鯀治水九年,也沒有取得成效。
帝堯又跟諸侯們說:“四方諸侯,我在位已七十年,你們誰能接替我的帝位?”諸侯們都迴答說:“我們的德行淺薄,不敢玷汙帝位。”帝堯說:“那就在官員大臣和隱居者當中推舉吧。”大傢就對帝堯說:“聽說民間有一個尚未婚娶的賢人,叫虞舜。”帝堯說:“我也聽說過這個人,他怎麼樣?”諸侯們迴答:“他是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而舜卻把與他們的關係處理得協調有序。”帝堯說:“那我就試試他。”
帝堯就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以此來觀察舜的德行。舜娶她們過門之後,讓她們遵守做妻子的禮節,孝順公婆,愛護弟弟。帝堯認為這樣做很好,就任命舜為司徒,調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讓人們遵守。帝堯又讓他參與百官事務,百官事務因此變得有條不紊。
舜又被安排在明堂四門接待賓客,四門處處和睦,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佩服。帝堯又派舜到山野草澤去視察,恰好遇上暴風雷雨,舜竟然沒有迷路誤事。經過三年考察,帝堯認為舜做事周密細緻,講究誠信,對他感到十分滿意。因此,帝堯決定把帝位傳給舜。舜推讓說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不能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不得已在文祖廟接受瞭帝堯的禪讓。文祖也就是堯的太祖。
年事已高的帝堯就讓舜代理行使天子之事,藉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閤天意。舜通過觀測北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舉行臨時儀式祭告上帝。舜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來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來祭祀名山大川,又祭祀瞭各路神祇。
舜又收集起諸侯所持的五種玉製符信,選擇良辰吉日,召見四方諸侯和各州州牧,又把玉製符信頒發給他們。二月,舜去東方巡視,到泰山時,用燒柴的儀式來祭祀東嶽,並遙祭各地的名山大川。接著,舜召見瞭東方各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製定吉、凶、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諸侯用五種圭璧、三種彩繒,卿大夫用羊羔、大雁兩種動物,士用死野雞作為朝見時的禮物。其中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後仍還給諸侯。五月,到南方巡視;八月,到西方巡視;十一月,到北方巡視:都像起初到東方巡視時一樣。
舜巡視迴來後,用一頭公牛告祭瞭祖廟和父廟。從此,舜每五年巡視一次,其中四年,各諸侯按時來京師朝見。舜嚮諸侯們講述治國之道,根據業績對諸侯進行考察,根據功勞賜給車馬衣服。舜還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個州,疏浚河川,製定瞭刑罰。
兜曾推舉共工,帝堯說“不行”,但還是讓他做瞭工師,共工果然放縱邪惡。諸侯們曾推舉鯀去治水,帝堯說“不行”,而諸侯們硬是要試試,結果沒有成效。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荊州一帶多次作亂,這時舜巡視迴來嚮帝堯報告,請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讓他去改變北狄的風俗;把兜流放到崇山,讓他去改變南蠻的風俗;把三苗遷徙到三危山,讓他們去改變西戎的風俗;把鯀流放到羽山,讓他去改變東夷的風俗。懲辦瞭這四個禍害,天下人都心悅誠服瞭。
帝堯讓齣帝位二十八年後逝世。對於帝堯的去世,百姓悲傷哀痛,如同死瞭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內,全國各地沒有演奏過音樂,以此來錶示對帝堯的思念。當初,有人問帝堯為什麼把帝位傳給舜,而不是自己的兒子丹硃。帝堯說“我畢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隻讓一人得利”,所以最終還是把帝位傳給瞭舜。帝堯逝世後,三年服喪完畢,舜把帝位讓給丹硃,自己躲到瞭南河的南岸。朝覲的諸侯不到丹硃那裏去,卻來舜這裏;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硃,而是來找舜;歌頌功德的,不去歌頌丹硃,卻來歌頌舜。舜說“這是天意呀”,於是迴到京都,登上天子之位,這就是帝舜。
仁孝的帝舜
虞舜,名叫重華,是顓頊的六代孫。自顓頊一直到帝舜,中間幾代人地位低微,都是平民百姓。
舜的父親瞽(g^)叟是個盲人。舜的母親死後,瞽叟又續娶瞭一個妻子,生下瞭象。瞽叟喜歡象,常想把舜殺瞭,而舜總能巧妙地躲過災難。舜有點小錯,就會遭到瞽叟的重罰。盡管這樣,舜始終恭敬地侍奉父親、後母,照顧弟弟象,一天比一天謹慎,不敢有一點懈怠。
舜齣生在冀州(今山西和陝西間黃河以東,河南和山西間黃河以北和山東西北、河北東南部地區),在曆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各種傢用器物,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昧,母親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小心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始終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卻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父母齣瞭名。三十歲時,四方諸侯把虞舜推薦給帝堯,說這個人可以治理天下。帝堯就把兩個女兒嫁給瞭舜,以此來觀察他在傢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處,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
舜居住在媯(gu~)水岸邊,他在傢裏做事更加謹慎。帝堯的兩個女兒沒因齣身高貴而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守婦道;帝堯的九個兒子也都十分忠實、穩重。舜善於教化民眾,而且是以身作則:在曆山耕作時,曆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時,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製作陶器時,那裏完全沒有次品。舜居住的地方,一年就成為一個村落,兩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瞭。
為此,帝堯賜給舜一套細葛布衣服,給他一把琴,為他建造倉庫,還賜給他牛和羊。但瞽叟仍想殺他,便讓舜登高去修補榖倉,然後在底下放火焚燒倉庫。舜臨危不亂,用兩頂鬥笠護住身體並將它們當作翅膀,縱身跳下瞭倉庫,逃離瞭火海。後來瞽叟又讓舜去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齣一條暗道通嚮外邊。舜挖到深處時,瞽叟和象就往井裏倒土,舜從旁邊的暗道逃齣。瞽叟和象認為舜這次必死無疑瞭,兩人欣喜若狂,趕緊迴到傢裏,分割舜的傢室、財物。象分得瞭舜的兩位妻子和一把琴,而瞽叟則分得瞭舜的牲口和倉廩。象正在舜的屋裏彈著舜的琴,這時,舜忽然從門外走瞭進來,安然無恙地站在象的麵前。象非常驚愕,繼而又擺齣悶悶不樂的樣子,說:“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傷心!”舜說:“是呀,你可真是好兄弟呀!”舜還像以前一樣侍奉父母,友愛兄弟。於是,堯讓舜試著去調和五種倫理道德和參與百官事務,舜都乾得很好。
從前,高陽氏有八個具有纔德的子孫,世人得到他們的好處,稱之為“八愷(k2i,快樂;和樂)”,意思就是八個和善的人。高辛氏也有八個具有纔德的子孫,世人稱之為“八元”,意思就是八個善良的人。這十六個人的後代,世世代代保持著先人的美德,沒有損壞傢族名聲。到堯的時候,堯沒有任用他們。舜任用瞭“八愷”的後代,讓他們掌管土地,處理各種事務,他們都辦得有條有理。舜又任用瞭“八元”的後代,讓他們嚮四方宣揚倫理道德,使做父親的有道義,做母親的慈愛,做兄長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謹,做兒子的孝順,傢庭和睦,鄰裏真誠。
過去,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性格暴戾,凶殘無比,天下人稱他為“渾沌”,意思是說他野蠻不開化。少(h3o)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背信棄義,厭惡忠直,天下人稱他為“窮奇”,意思是說他怪異無比。顓頊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冥頑不靈,不可調教,天下人稱他為“檮杌(t1ow&,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意思是說他凶頑絕倫。這三個傢族,世人都害怕。帝堯在位的時候,沒有把他們除掉。後來,縉雲氏也有個不成材的後代,貪於飲食,圖於財貨,天下人稱之為“饕餮(t`otiè)”,意思是說他貪得無厭。天下人憎恨他,把他與上麵說的三凶並列在一起稱為“四凶”。舜在四門接待四方賓客時,流放瞭這四個凶惡的傢族,把他們趕到瞭邊遠地區,去抵禦害人的妖魔。從此開放瞭四門,大傢都說沒有惡人瞭。
知人善任
帝堯年紀大瞭,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視。舜被推舉掌管政事二十年,代行天子之權八年。帝堯逝世,舜服喪三年完畢,讓位給丹硃,可是天下人都來歸服舜。禹、皋陶、契、後稷(j#)、伯夷、夔(kuí)、龍、(chuí)、益、彭祖等人,從帝堯的時代就被舉薦但一直沒有專門的職務。於是,舜就到文祖廟,與諸侯們商計,準備給這些賢者一些具體的事乾。舜對諸侯們說:“有能建立功業,光大帝堯的事業的人,可以授給他官職,輔佐我辦事。”諸侯們都說:“伯禹為司空,可以光大帝堯的事業。”舜說:“好!禹,你去負責治水。”禹跪地叩頭拜謝,想推讓給後稷、契和皋陶。舜說:“好瞭,去吧。”舜說:“棄(棄為後稷的名),黎民正在挨餓受飢,你負責農業,去教他們播種百榖吧。”舜說:“契,百姓不相親愛,五倫不順,你擔任司徒,去施行五倫教化。”舜又說:“皋陶,蠻夷進擾中原,搶劫殺人,在國境內外作亂,你去擔任司法官。隻有公正嚴明,纔能使人信服。”
舜問:“那麼誰能管理我的工匠呢?”大傢都說倕可以。於是舜任命倕為共工,統領各種工匠。舜又問:“誰能管理我山上澤中的草木鳥獸?”大傢都說益行。於是舜任命益為虞官,主管山澤。益下拜叩頭,想推讓給硃虎、熊羆(pí)。舜說:“去吧,你行。”就讓硃虎、熊羆做他的助手。舜又說:“諸侯們,誰能替我主持祭祀呢?”大傢都說伯夷可以。舜就讓伯夷做秩宗。伯夷推讓給夔、龍。舜說:“那好,就任命夔為典樂,掌管音樂,教育貴族子弟。龍,我任命你為納言,早晚傳達我的旨命,報告下情,一定要誠實。”最後,舜說:“你們二十二個人,要謹守職責,時時輔佐我做好上天交付的治國大事。”
此後,舜每三年考核一次百官的功績,經過三次考核,按照成績對百官實行升遷或貶黜(chù)的處置。所以,不論遠處近處,各種事情都振興起來瞭。舜又根據是否歸順,分彆處理瞭三苗部族。
這二十二人個個成就瞭功業:皋陶擔任大理,掌管刑獄,斷案平正;伯夷主持禮儀,上上下下都能夠禮讓;倕擔任工師,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擔任虞,主管山澤,山林湖澤都得到開發;棄擔任稷,主管農業,百榖按季節茂盛生長;契擔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姓都親善和睦;龍主管接待賓客,遠方的諸侯都來朝貢;舜所置十二州牧都盡力做事,因而禹所定九州內的民眾沒有誰敢違抗。
這其中,禹的功勞最大,他開通瞭九座大山,治理瞭九處湖澤,疏浚瞭九條河流,劃定瞭九州邊界,各地都按照應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縱橫五韆裏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邊荒地區。那時,南方安撫到交、北發,西方安撫到戎、析枝、渠廋(s4u)、氐、羌,北方安撫到山戎、發、息慎,東方安撫到長、鳥夷,四海之內,都稱頌帝舜的功德。於是禹創製《九招》樂麯歌頌舜的功德,招來瞭祥瑞之物,鳳凰也飛來,隨樂聲盤鏇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是從虞舜帝開始的。
舜二十歲時因孝順父母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六十一歲時即天子之位。舜在位三十九年,在南方蒼梧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也就是零陵。
舜登臨帝位之後,乘著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舜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為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為繼承人。舜逝世後,禹服喪三年完畢,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就像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諸侯們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瞭天子之位。堯的兒子丹硃、舜的兒子商均分彆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穿自己傢族的服飾,用自己傢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錶示不敢專擅帝位。
從黃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瞭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業。所以,黃帝國號為有熊,帝顓頊國號為高陽,帝嚳國號為高辛,帝堯國號為陶唐,帝舜國號為有虞,帝禹國號為夏後。
太史公說:五帝的年代已經很久遠瞭。《尚書》隻記載著堯以來的史實,而各傢敘說黃帝,文字粗疏而不典範,士大夫們也很難說得清楚。我曾經往西到過空桐,往北路過涿鹿,往東到過大海,往南渡過長江、淮水,所到過的地方,那裏的老前輩們都談到他們各自所聽說的黃帝、堯、舜的事跡,風俗教化都有不同。總體來說,我認為那些與古文經籍記載相符的說法,比較真切。
……
《史記》無障礙閱讀精裝版(釋義+解詞+拼音) 一、 《史記》的輝煌與價值 《史記》,一部在中國乃至世界史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巨著,由偉大的史學傢司馬遷曆經十三載嘔心瀝血而成,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體例宏偉,內容包羅萬象,上至黃帝,下至漢武,記敘瞭三韆多年的曆史風雲,塑造瞭無數鮮活的曆史人物形象,為我們描繪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中華文明畫捲。 《史記》的價值,體現在多個層麵: 史學價值: 作為一部開創性的史學著作,《史記》確立瞭紀傳體這一史書體例,成為後世正史的典範。它以人物為中心,通過傳記的方式展現曆史,生動立體,引人入勝。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的史學思想,至今仍為史學界所推崇。其嚴謹的態度、客觀的立場,以及對史料的精心考證,都展現瞭非凡的史學功力。 文學價值: 《史記》不僅是一部史書,更是一部文學巨著。司馬遷以其高超的文學纔能,將史實與文筆巧妙融閤,塑造瞭諸如項羽、劉邦、韓信、李斯等一係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敘事波瀾起伏,語言生動傳神,描寫細緻入微,對後世文學創作産生瞭深遠影響,被譽為“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思想價值: 《史記》中所蘊含的思想,對於理解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司馬遷通過對曆史事件和人物的記敘,展現瞭政治鬥爭的殘酷,人性的復雜,以及時代變遷的規律。他對忠奸善惡的評判,對國傢興衰的思考,對人民疾苦的關注,都體現瞭他深邃的思想和人文關懷。 文化價值: 《史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故事和人物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學習《史記》,有助於我們瞭解中華文明的源頭,傳承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 二、 為什麼需要一本“無障礙閱讀精裝版”? 盡管《史記》的價值如此之高,但其原文的古奧晦澀,對於現代讀者,尤其是初學者而言,常常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古文的詞匯、語法、句式與現代漢語存在顯著差異,加上年代久遠,很多詞語的含義已經發生瞭演變,更不用說其中包含的大量典故、人名、地名、官職、製度等,都可能讓讀者望而卻步。 傳統的《史記》閱讀,往往需要輔助以大量的古籍工具書,如字詞典、注釋本、年錶等,這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可能因為注釋的繁雜而打斷閱讀的流暢性,影響閱讀的整體體驗。 正因如此,一本“無障礙閱讀精裝版”的《史記》應運而生,它旨在解決現代讀者在閱讀《史記》時遇到的核心難題,讓這部傳世經典得以被更廣泛的讀者群體所理解和欣賞。 三、《史記》無障礙閱讀精裝版(釋義+解詞+拼音)的獨特設計與功能 本精裝版《史記》的齣發點,是讓讀者能夠“讀得懂,看得進,有收獲”。為此,我們精心設計瞭以下幾大核心功能,力求達到“無障礙閱讀”的目標: 1. 精準權威的釋義: 逐句翻譯,力求準確: 我們聘請瞭經驗豐富的古典文學專傢,對《史記》原文進行逐句、逐段的精準翻譯。翻譯過程中,我們始終以忠實原文、還原原意為最高原則,避免過度解讀或脫離文本的附會。力求在保留古文韻味的同時,用現代漢語清晰地錶達其含義。 兼顧文白,展現精妙: 在翻譯的同時,我們也會盡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精煉和韻律,當原文錶達的意境優美或富有哲理時,翻譯會在此基礎上力求傳達其神韻,而非簡單的白話直譯。這使得讀者在理解內容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史記》的文學之美。 注釋精煉,避免乾擾: 對於一些關鍵的曆史事件、人物關係、政治製度等,我們會進行必要的注釋。這些注釋力求簡潔明瞭,點到為止,避免過多的學術性爭論,旨在幫助讀者快速理解文本的關鍵信息,而不至於因為繁雜的注釋而打斷閱讀的流暢性。 2. 細緻入微的解詞: 難字難詞,一一釋疑: 凡是現代讀者可能不認識或容易誤解的生僻字、古義字、多義字,都會在正文旁進行標注,並在詞條下方提供簡明的解釋。這些解釋會結閤具體的語境,分析詞語在當時的含義,幫助讀者準確把握原文的用詞。 典故齣處,追本溯源: 《史記》中蘊含瞭大量成語典故,這些典故往往是理解文章深層含義的關鍵。本版本會對主要的典故進行簡要的溯源和解釋,說明其來源和引申意義,幫助讀者理解原文的文化內涵。 人名地名,背景簡介: 對於書中齣現的重要人名、地名,我們也會在初次齣現時,給予簡要的背景介紹,如其身份、所屬時期、與事件的關係等,以便讀者建立清晰的人物和空間認知。 官職製度,清晰明瞭: 《史記》中涉及的古代官職、製度等,往往是現代讀者比較陌生的。我們會對這些概念進行必要的解釋,使其易於理解,從而幫助讀者更準確地把握當時的曆史背景和權力結構。 3. 拼音注音,助力發音: 全文本拼音,掃清障礙: 對於《史記》原文中的每一個漢字,我們都進行瞭準確的拼音標注。這對於不熟悉古音或對古文閱讀有睏難的讀者來說,是極大的福音。通過拼音,讀者可以嘗試朗讀原文,感受古文的節奏和韻律,同時也能輔助記憶生字。 尊重古音,兼顧現代: 在拼音標注上,我們會在力求準確標注現代漢語拼音的基礎上,也參考一些關於古音研究的成果,並在必要時進行說明,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古人閱讀時的發音感受。 輔助記憶,提高效率: 拼音的加入,不僅方便瞭閱讀,也為讀者的記憶提供瞭便利。通過拼讀,讀者能夠更快地熟悉和掌握《史記》中的詞匯和句子。 4. 精裝設計,提升體驗: 環保材質,健康之選: 采用環保油墨和優質紙張印刷,確保産品的健康安全,同時兼顧閱讀的舒適度。 經典裝幀,賞心悅目: 精美的裝幀設計,采用經典的風格,既體現瞭《史記》的厚重感,也增加瞭其收藏價值。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內頁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 便於攜帶,隨時查閱: 精裝本的尺寸設計閤理,既有足夠的閱讀空間,也方便讀者在圖書館、書房等場所閱讀,甚至可以作為精美的禮品贈送。 四、 誰適閤閱讀這本《史記》無障礙閱讀精裝版? 這本《史記》無障礙閱讀精裝版,麵嚮的是廣大對中國古代曆史、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具體包括: 初涉《史記》的青少年學生: 幫助他們剋服古文閱讀的初期障礙,輕鬆愉快地走進《史記》的世界,培養對曆史的興趣。 希望深入瞭解中國曆史的普通讀者: 讓他們能夠毫無壓力地閱讀這部經典,從而更全麵地認識中國的曆史進程和文化根源。 對古代文學、文化感興趣的愛好者: 在理解史實的同時,也能體會《史記》獨特的文學魅力和思想深度。 希望提高古文閱讀能力的學習者: 通過對照釋義、解詞和拼音,係統地學習和掌握古文的閱讀方法。 為傢中長輩或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尋覓一份有意義的禮物: 這是一份集知識性、文化性和收藏性於一體的絕佳選擇。 五、 結語:開啓您的《史記》閱讀之旅 《史記》是中國曆史上一座巍峨的豐碑,是一部值得我們反復品讀的經典。本《史記》無障礙閱讀精裝版,秉持著“讓經典活起來”的理念,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嚴謹的編校,緻力於為您提供最舒適、最高效的閱讀體驗。 我們希望,藉助這本精裝版,能夠點燃您對曆史的探索熱情,讓您在字裏行間,與古聖先賢對話,感受曆史的厚重與智慧。從《史記》開始,開啓您精彩的中華文明探索之旅,領略那波瀾壯闊的韆年風雲,品味那些蕩氣迴腸的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