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伦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经
  • 文学
  • 经典
  • 古代文学
  • 文化
  • 传统文化
  • 韵文
  • 文学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0924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341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个高峰。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本书在继承历代《诗经》研究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精到地诠释每首诗的主题、立意,清晰注解每章每句,以求让读者感悟诗经的古朴纯美,做到与古人情感共鸣。

目录

国风
周南 3
关雎 / 3
葛覃 / 4
卷耳 / 5
樛木 / 5
螽斯 / 6
桃夭 / 7
兔罝 / 7
芣苢 / 8
汉广 / 9
汝坟 / 10
麟之趾 / 10
召南 12
鹊巢 / 12
采蘩 / 12
草虫 / 13
采 / 14
甘棠 / 15
行露 / 15
羔羊 / 16
殷其雷 / 17
摽有梅 / 18
小星 / 18
江有汜 / 19
野有死 / 20
何彼秾矣 / 20
驺虞 / 21
邶风 23
柏舟 / 23
绿衣 / 24
燕燕 / 25
日月 / 25
终风 / 26
击鼓 / 27
凯风 / 28
雄雉 / 29
匏有苦叶 / 29
谷风 / 30
式微 / 32
旄丘 / 32
简兮 / 33
泉水 / 34
北门 / 35
北风 / 36
静女 / 36
新台 / 37
二子乘舟 / 38
鄘风 39
柏舟 / 39
墙有茨 / 40
君子偕老 / 40
桑中 / 42
鹑之奔奔 / 43
定之方中 / 43
/ 44
相鼠 / 45

旄 / 46
载驰 / 47
卫风 48
淇奥 / 48
考槃 / 49
硕人 / 50
氓 / 51
竹竿 / 52
芄兰 / 53
河广 / 54
伯兮 / 54
有狐 / 55
木瓜 / 56
王风 57
黍离 / 57
君子于役 / 58
君子阳阳 / 58
扬之水 / 59
中谷有蓷 / 60
兔爰 / 61
葛藟 / 62
采葛 / 62
大车 / 63
丘中有麻 / 64
郑风 65
缁衣 / 65
将仲子 / 65
叔于田 / 66
大叔于田 / 67
清人 / 68
羔裘 / 69
遵大路 / 70
女曰鸡鸣 / 70
有女同车 / 71
山有扶苏 / 72
萚兮 / 73
狡童 / 73
褰裳 / 74
丰 / 74
东门之 / 75
风雨 / 76
子衿 / 76
扬之水 / 77
出其东门 / 78
野有蔓草 / 78
溱洧 / 79
齐风 81
鸡鸣 / 81
还 / 81
著 / 82
东方之日 / 83
东方未
明 / 83
南山 / 84
甫田 / 85
卢令 / 86
敝笱 / 87
载驱 / 87
猗嗟 / 88
魏风 90
葛屦 / 90
汾沮洳 / 91
园有桃 / 92
陟岵 / 92
十亩之间 / 93
伐檀 / 94
硕鼠 / 95
唐风 96
蟋蟀 / 96
山有枢 / 97
扬之水 / 97
椒聊 / 98

缪 / 99
杕杜 / 100
羔裘 / 101
鸨羽 / 101
无衣 / 102
有杕之杜 / 103
葛生 / 103
采苓 / 104
秦风 106
车邻 / 106
驷 / 107
小戎 / 107
蒹葭 / 109

南 / 110
黄鸟 / 111
晨风 / 112
无衣 / 113
渭阳 / 114
权舆 / 114
陈风 116
宛丘 / 116
东门之枌 / 116
衡门 / 117
东门之池 / 118
东门之杨 / 119
墓门 / 119
防有鹊巢 / 120
月出 / 121
株林 / 121
泽陂 / 122
桧风 124
羔裘 / 124
素冠 / 124
隰有长楚 / 125
匪风 / 126
曹风 127
蜉蝣 / 127
候人 / 127
鸤鸠 / 128
下泉 / 129
豳风 131
七月 / 131
鸱鸮 / 133
东山 / 134
破斧 / 136

柯 / 137
九罭 / 137
狼跋 / 138
小雅
鹿鸣之什 143
鹿鸣 / 143
四牡 / 144
皇皇者华 / 145
常棣 / 146
伐木 / 147
天保 / 148
采薇 / 149
出车 / 151
杕杜 / 152
鱼丽 / 153
南有嘉鱼之什 155
南有嘉鱼 / 155
南山有台 / 156
蓼萧 / 157
湛露 / 158
彤弓 / 158
菁菁者莪 / 159
六月 / 160
采芑 / 162

攻 / 163
吉日 / 165
鸿雁之什 167
鸿雁 / 167
庭燎 / 168
沔水 / 169
鹤鸣 / 169

父 / 170
白驹 / 171
黄鸟 / 172
我行其野 / 173

干 / 174
无羊 / 176
节南山之什 178
节南山 / 178
正月 / 180
十月之交 / 182
雨无正 / 183
小旻 / 185
小宛 / 187
小弁 / 188
巧言 / 190
何人
斯 / 191
巷伯 / 192
谷风之什 194
谷风 / 194
蓼莪 / 195
大东 / 196
四月 / 198
北山 / 199
无将大车 / 201
小明 / 201
鼓钟 / 203
楚茨 / 204
信南山 / 206
甫田之什 209
甫田 / 209
大田 / 210
瞻彼洛矣 / 211
裳裳者华 / 212
桑扈 / 213
鸳鸯 / 214
弁 / 215
车舝 / 216
青蝇 / 218
宾之初筵 / 218
鱼藻之什 221
鱼藻 / 221
采菽 / 221
角弓 / 223
菀柳 / 224
都人士 / 224
采绿 / 225
黍苗 / 226
隰桑 / 227
白华 / 228
绵蛮 / 229
瓠叶 / 230
渐渐之石 / 231
苕之华 / 232
何草不黄 / 232
大雅
文王之什 237
文王 / 237
大明 / 239
绵 / 242
棫朴 / 243
旱麓 / 245
思齐 / 246
皇矣 / 247
灵台 / 250
下武 / 251
文王有声 / 252
生民之什 254
生民 / 254
行苇 / 256
既醉 / 258
凫鹥 / 259

乐 / 260
公刘 / 261
泂酌 / 263
卷阿 / 264
民劳 / 266
板 / 267
荡之什 270
荡 / 270
抑 / 271
桑柔 / 274
云汉 / 277
崧高 / 279
烝民 / 281
韩奕 / 283
江汉 / 285
常武 / 287
瞻卬 / 289
召旻 / 290
周颂
清庙之什 295
清庙 / 295
维天之命 / 296
维清 / 296
烈文 / 297
天作 / 298
昊天有成命 / 298
我将 / 299
时迈 / 300
执竞 / 301
思文 / 302
臣工之什 304
臣工 / 304
噫嘻 / 305
振鹭 / 306
丰年 / 306
有瞽 / 307
潜 / 308
雝 / 309
载见 / 310
有客 / 310
武 / 311
闵予小子之什 313
闵予小子 / 313
访落 / 313
敬之 / 314
小毖 / 315
载芟 / 315
良耜 / 317
丝衣 / 318
酌 / 319
桓 / 319
赉 / 320
般 / 321
鲁颂
/ 325
有 / 326
泮水 / 327
宫 / 328
商颂
那 / 335
烈祖 / 336
玄鸟 / 337
长发 / 338
殷武 / 340

精彩书摘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2]。窈窕淑女[3],君子好逑[4]。
  参差荇菜[5],左右流之[6]。窈窕淑女,寤寐求之[7]。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8]。悠哉悠哉[9],辗转反侧[10]。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水鸟鸣叫之声。雎(jū)鸠:一种水鸟。[2]洲:水中陆地。[3]窈窕(yǎotiǎo):容颜美好。淑:好,善。[4]君子:这里是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5]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一种水草,叶子可以食用。[6]流:用作“求”,求取。[7]寤(wù):睡醒。寐(mèi):睡着。[8]思:语气助词。服:思念。[9]悠:忧思的样子。[10]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11]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12]芼(máo):拔取。
  【赏析】
  《毛诗序》说此诗:“《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将此诗理解为有关夫妇教化的诗。本诗也可视为一首动人的情诗。孔子曾评价此诗的格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本诗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中的“兴”,即先从一个似乎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物入手,引出所咏之词。全诗音韵和谐。其中有双声,有叠韵,重章叠唱,朗朗上口。
  葛覃
  葛之覃兮[1],施于中谷[2],维叶萋萋[3]。黄鸟于飞[4],集于灌木,其鸣喈喈[5]。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6]。是刈是劐[7],为絺为绤[8],服之无肄[9]。
  言告师氏[10],言告言归[11]。薄污我私[12],薄浣我衣[13]。害浣害否[14],归宁父母[15]。
  【注释】
  [1]葛: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维可用来织布。覃(tán):长。[2]施(yì):蔓延。中谷:谷中。[3]维:语气助词。萋萋:枝叶茂盛的样子。[4]黄鸟:黄鹂。于:语气助词。[5]喈喈(jiē):鸟鸣声。[6]莫莫:茂密的样子。[7]刈(yì):用刀割。劐:煮。[8]絺:细葛织成的布。绤:粗葛织成的布。[9]服:穿着。无肄(yì):心中不厌弃。[10]言:语气助词。师氏:管女奴的妇女。[11]归:指回娘家。[12]薄:语气助词。污(wū):洗去污垢。私:内衣。[13]浣(huàn):清洗。[14]害(hé):曷,何,什么。否:不。[15]归宁:指回娘家。
  【赏析】
  依《毛诗序》,本诗是赞美“后妃”在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的美德,本诗在末句也点出了全诗的主旨:“归宁父母”。然而“归”在古代,既可指称女子之出嫁,如《桃夭》的“之子于归”;又可指称出嫁女子的回返娘家,如《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记“冬,杞伯姬来,归宁也”。现在一般以为,这是抒写一贵族女子准备归宁(回娘家)之情的诗。诗作的主人公叙述她在采葛制衣时看见黄雀聚鸣引起了她和父母团聚的希望,在得到公婆及丈夫的应允后就告诉了家里的保姆,开始洗衣,整理行装,准备回娘家。全诗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喜悦而急切的企盼之情。
  卷耳
  采采卷耳[1],不盈顷筐[2]。嗟我怀人[3],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我马虺隤[6]。我姑酌彼金[7],维以不永怀[8]。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9]。我姑酌彼兕觥[10],维以不永伤[11]。
  陟彼矣[12],我马瘏矣[13]。我仆痡矣[14],云何吁矣[15]!
  【注释】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野菜名,又叫苍耳。[2]盈:满。顷筐:一种斜口竹筐。[3]嗟:叹息。怀:想念。[4]寘(zhì):放置。周行(háng):大路。[5]陟(zhì):登上。崔嵬(wéi):山巅。[6]虺隤(huītuí):疲乏。[7]姑:姑且。金儡(lěi):青铜酒杯。[8]维:语气助词。永怀:长久思念。[9]玄黄:马匹生病。[10]兕觥(sìgōng):犀角做的酒杯。[11]永伤:长久思念。[12]咀(jǔ):有土的石山。[13]瘏(tú):马疲劳而生病。[14]痡(pū):人生病而无法走路。[15]云:语气助词。何:多么。吁(xū):忧愁。
  【赏析】
  有部分学者认为《卷耳》是由两篇残破的诗篇合成的。此诗由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远行在外的丈夫开始,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的思绪展现在同样的时空里。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后人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与《卷耳》有一脉相承的意味,如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樛木
  南有樛木[1],葛藟累之[2]。乐只君子[3],福履绥之[4]。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5]。乐只君子,福履将之[6]。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7]。乐只君子,福履成之[8]。
  【注释】
  [1]樛(jiū):弯曲的树。[2]葛(gé)藟(lěi):葛,一种藤蔓类植物,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藟似葛,也是一种藤蔓。累:攀缘,缠绕。[3]只:语气助词。[4]福履:福禄,幸福。绥:安妥。[5]荒:覆盖。[6]将:扶助。朱熹《诗经集注》:“将,犹扶助也。”[7]萦(yíng):缠绕。[8]成:成就。
  【赏析】
  本诗可以理解为一场婚礼上的歌唱,也可以理解为妻子祝福丈夫的祝词。《樛木》很好地表现了西周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纯朴的民风。以樛木得到葛藟的缠绕,比拟君子常得福禄相随,非常形象。
  螽斯
  螽斯羽[1],诜诜兮[2]。宜尔子孙[3],振振兮[4]。
  螽斯羽,薨薨兮[5]。宜尔子孙,绳绳兮[6]。
  螽斯羽,揖揖兮[7]。宜尔子孙,蛰蛰兮[8]。
  【注释】
  [1]螽(zhōng)斯:蝗虫。羽:翅膀。[2]诜诜(shēn):同“莘莘”,众多的样子。[3]宜:多。[4]振振:繁盛的样子。[5]薨薨(hōng):很多虫飞的声音。[6]绳绳:延绵不绝的样子。[7]揖揖:会聚。[8]蛰蛰(zhé):多,聚集。
  【赏析】
  《毛诗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现一般认为本诗的主题是劳动人民以民歌的形式讽刺剥削者子孙众多,像蝗虫一样,侵夺劳动人民的成果。
  ……

前言/序言


《山海经》:一部跨越时空的瑰丽奇书 《山海经》并非一部单一成书,而是由历代先民的口耳相传、以及不同时代士人的记录、整理、编撰而成的奇书。它以一种近乎原始而又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幻宇宙。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庞杂,其核心可以被概括为地理、神话、物产、方俗、祭祀等几个宏大的维度,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壮丽的华夏早期文明画卷。 一、 宏大的地理叙事:行走在未知的大地 《山海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其对地理环境的详尽描述。本书将华夏大地及其周边视为一个广袤的整体,按照方位和区域划分,系统性地记载了各地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地貌和物产。它所描绘的山川并非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孕育生命、承载故事的舞台。 例如,书中详细列举了无数山名,并为每座山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这些山不仅仅是地质构造,更是神灵居所、珍奇异兽的出没之地。它们或高耸入云,或蜿蜒盘桓,其形态各异,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对于河流的描绘也同样细致,从奔腾入海的大江大河,到潺潺流淌的小溪,都得到了细致的刻画,并常常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灌溉、乃至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 《山海经》中的地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先民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这些描述虽然在现代地理学看来可能存在夸张或错谬之处,但其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理解和描绘他们所处世界的。这种对地理的系统性梳理,既体现了古人强大的空间想象力,也展现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 二、 斑斓的神话光谱:神灵与异兽的国度 如果说地理是《山海经》的骨架,那么神话便是其血肉与灵魂。书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神祇、怪兽、以及发生在它们之间的离奇故事。这些神话并非是零散的片段,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体系。 书中的神祇形象多姿多彩,有掌管日月星辰的,有主管风雨雷电的,有统御百草的,也有守护一方的。例如,烛龙,这位拥有龙身、人面、蛇身、身长千里、睁眼为昼、闭眼为夜的神祇,便是《山海经》中极具代表性的神灵形象之一。还有西王母,这位与不死药、奇珍异宝相关的女神,也频繁出现在书中,她的形象和故事,与后世的道教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 而更令人着迷的,莫过于书中那些形态各异、能力非凡的异兽。这些异兽有的凶猛异常,有的温良可爱,有的拥有神奇的治愈能力,有的则能带来灾祸。例如,书中记载的凤凰,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其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而猰貐,则是一种凶残的怪物,会吞食人类。这些异兽的描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未知力量的想象与解读,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邪恶势力的恐惧。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传说,更是古人解读自然、解释生命、构建信仰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古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以及对善恶、吉凶的理解。这些神话的流传,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 丰富的物产图谱:自然的馈赠与利用 《山海经》不仅关注山川河流和神话传说,还对各地出产的物产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些物产涵盖了矿产、植物、动物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程度。 书中记载了各种各样的矿产,例如铜、铁、金、玉等,这些矿产的分布与开采,直接关系到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技术水平。对于植物的描写也极为丰富,不仅记录了粮食作物、药用植物,还包括各种奇花异草。这些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以及药用价值,都得到了细致的描述,这对于古代的农业、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动物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异兽,书中也记载了许多我们今天仍然熟悉的动物,以及一些早已灭绝的物种。这些动物的形态、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价值(例如食用、狩猎、役用等)都得到了记载。 这些关于物产的记录,展现了古人观察自然的智慧和利用自然的实践。它们不仅是古代经济生活的写照,更是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先民是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他们所依赖的生存方式。 四、 独特的方俗画卷:多元文化的早期印记 《山海经》的价值还在于,它记录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组织形式。这些关于“方国”的描述,让我们得以一窥华夏早期多元文化的景象。 书中记载了许多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的居住环境、服饰特点、饮食习惯,甚至婚姻习俗。例如,有的部落以兽皮为衣,有的则以麻葛为服;有的以食肉为主,有的则以谷物为主。这些细节的描绘,虽然简略,却勾勒出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此外,书中还记载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社会结构、祭祀仪式、以及战争方式。这些内容,为我们研究古代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军事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史料。通过对这些方俗的观察,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如何适应自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 五、 祭祀与信仰的体系:连接人与神的桥梁 祭祀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山海经》中也大量记载了相关的祭祀活动和信仰体系。这些祭祀活动,通常是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对神灵的祈求相关联。 书中描述了各种祭祀的场所、祭品、以及祭祀的方式。这些祭祀活动的举行,既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是为了避免灾祸、驱除邪祟。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构成了古代社会重要的精神内核。 《山海经》所呈现的祭祀与信仰体系,是连接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的重要桥梁。它反映了古代先民对生命、死亡、以及未知力量的思考,也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一部永恒的史诗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著作,它以其磅礴的想象力、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古代世界。它既是一部地理志,记录了山川河流的脉络;又是一部神话集,描绘了神灵异兽的传奇;更是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物产、风俗、信仰等方方面面。 这部书并非一部简单的故事汇编,而是古代先民对宇宙、自然、生命进行探索和理解的结晶。它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文化,并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阅读《山海经》,就如同穿越时空,漫步于一个既古老又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也让我们惊叹于古人那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与智慧。这部跨越千年的瑰丽奇书,至今仍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品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诗经》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是古代文学的瑰宝,流传千古,肯定有着非凡的魅力。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古朴典雅的装帧,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心生敬意。书页的纸质也相当不错,触感温润,捧在手里感觉很舒适。我尤其喜欢它排版的方式,那种留白恰到好处,字体大小也舒适,阅读起来不会觉得压抑。

评分

总的来说,《诗经》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和文化记忆。每次翻开它,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教会我如何去细细体味生活中的细节,如何去感受那些最纯粹的情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能够提供某种实用的知识,而在于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

我发现,《诗经》的内容之丰富,确实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诗歌,更像是一面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镜子。通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古人的生活百态:辛勤劳作的农夫,心怀家国的天子,为爱痴狂的女子,以及那些淳朴的乡野民谣。它的语言,有时朴实无华,有时又充满象征和隐喻,需要花些心思去理解,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每一次的领悟都像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宝藏。

评分

阅读《诗经》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它里面的文字,虽然古老,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常常在某个句子前停下来,反复咀嚼,试图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那些描绘自然景色的篇章,比如风吹麦浪、鸟儿歌唱,简直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让人感到宁静和舒畅。而那些歌颂爱情、表达思念的诗歌,又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读来令人心动,有时还会忍不住跟着一起叹息。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心绪不宁。《诗经》则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纯粹情感的契机。它里面的情感,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爱恋,都显得那么真挚而原始,没有被过多的修饰和包装。我经常在读到某些篇章时,会想起自己的过往,那些被遗忘的情感,似乎又被重新唤醒了。

评分

挺好的,孩子指定要买的。

评分

首先书的质量很好!印刷清晰,还有书香。编排优秀,原文,注释,译文,历史,案例,看起不枯燥。

评分

买了这么多天才来评论?,总体来说还可以。

评分

非常好,价格实惠物流也快,书的质量也不错很满意

评分

书本的印刷质量还挺好的,价格也不贵。才看了几页。具体内容怎么样就不作出评价了,快递挺快的。

评分

快递非常给力,上午下单,下午就到了。书就不用说了,关键是内容

评分

用的优惠券,很划算的,物流速度依旧很给力,喜欢。

评分

物流很给力,比计划快了1天,质量很好,很喜欢?

评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