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著作系列(简体版):中国学术通义(新校本)

钱穆先生著作系列(简体版):中国学术通义(新校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穆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12668
版次:1
商品编码:1091736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九州书系: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9
字数:2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正如钱穆先生所云:“欲考-国家-民族之文化,上层首当注意其‘学术’,下层则当注意其‘风俗’。“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性,中国学术亦有其独特性。《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学术通义(新校本)》所集钱穆先生多年论述中国传统学术之独特性的文章,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进行了通论式的分析梳理。综合各篇而会通观之,可知中国学术的独特性,“实非可以西方成见以为评骘,亦非可以西方成规以资研穷”。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目录


三版弁言
一 四部概论
上篇 经学与史学
下篇 子学与文学
二 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
三 朱子学术述评
四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史学
五 张晓峰中华五千年史序
六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文学
七 中国学术特性
八 泛论学术与师道
九 有关学问之系统
十 学术与风气
十一 关于学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
十二 学问与德性
十三 择术与辨志
十四 我对于中国文化的展望

精彩书摘

其时如陶渊明诗,亦如屈原《楚辞》《离骚》之例,只可谓其与儒家有暗合,却非有意把文学来纳入儒学中。根据上述,故说文学与儒学本非一途,专从儒学中亦推衍不出文学来。至以文学汇通于儒学者,此一工作,乃自唐代人开始。
韩昌黎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唐诗人自陈子昂之后有李太白,此两人皆有意上本《诗经》来开唐代文学之新运。但此两人在唐代之复古运动,或开新运动中仍未能达到明郎化,或说确切化。即所谓汇通儒学与文学之运动,即纳文学于儒学中之运动,其事须到杜甫,而始臻完成。杜诗称为“诗史”,其人亦被称为“诗圣”。杜诗之表现,同时亦即是一种儒学之表现。故说直到杜甫,才能真将儒学、文学汇纳归一。换言之,即是把儒学来作文学之灵魂。
此一运动,到韩愈又进一步。韩愈之“古文运动”,其实乃是将儒学与散体文学之合一化。韩愈散体文之真价值,一面能将魏、晋以下之纯文学观念融入,一面又能将孔、孟儒学融入。
此是韩愈在文学史上一大贡献,亦是在儒学史上一大贡献。故韩氏自述其作文工夫,谓当“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又谓其“好古之文,乃由好古之道”。后人称其“约《六经》以为文,约《风》、《骚》以成诗”。若明白阐述,即是把文学与儒学挽归一途。论其文之内容,则实莫非是儒家言,其集中如《原道》、《谏迎佛骨表》等诸文固可不论,即随手就《韩集》中拈其任何一篇,固可谓无不根据儒学而立言,亦可谓无一非融摄孔、孟之道以立言者。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又到一年一度的年中大促了,必须抓住机会多囤些啊,只要用的上的,看着优惠先买来再说,一年买两次,一次至少够用半年,别犹豫了,买了悔三天,不买悔三年,京东现在包装比以前好多了,一本薄书也用泡沫袋送过来,书到手品相很好,在京东购物就是看中他的服务,以后会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的,希望京东越办越好

评分

所以在评价一个人的人格,我们就可以从上述几方面去评价

评分

具有上述这些良好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是在群体中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或可称为 “人缘型”的人。

评分

这套钱穆的集子较三联书店那套是便宜了不少。

评分

钱穆先生的书都值得一看,怒赞

评分

万事去心闲偃仰,四支由我任舒伸。

评分

钱穆老先生的经典著作,对于论语的注解尤其到位。其恩师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也很好,值得品味

评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更巷,波谲云诡,常令治史者望洋兴叹,有无从下手之憾,而初读史者,亦每苦于重点之难以把握,以故望而却步。钱先生以其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分别讲述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玫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块内容,让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深入了解五千年来历史精神之所在,从而认清此一代中国人所背负之历史使命及应当努力之方向。

评分

钱穆先生的书都值得一看,怒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