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教育家田英章担纲书写。
泰戈尔经典诗选,《飞鸟集》、《新月集》精选。
本系列字帖共4册,精选其中脍炙人口的篇章,由田英章老师书写,并配合赏析,美文美字,让读者心手双提升。
分册为:
《古文观止 楷书》
《诗经 楷书》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 楷书 行书》
《林徽因诗歌散文精选 楷书 行书》
田英章,字存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书法导师,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原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理事长。
田英章先生拥有极高的书法造诣,他博学古法,诸体兼修,尤擅楷、行。特别是他的楷书,法度缜密,传承有序,已熔炼到精熟至美的高度,被誉为“当代欧楷大师”,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田英章的字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在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达成并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易学易练。他的书法作品曾在1990年获得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印刷体竞赛世界金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
我是一个对文字的“手感”非常挑剔的人,尤其是涉及到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纸张的选择简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本书的纸张质地非常独特,触感上带着一种细微的磨砂感,不是那种光滑得让人抓不住的铜版纸,也不是吸墨过快的劣质纸。我试着用我常用的钢笔蘸取了不同浓度的墨水书写,发现渗透控制得非常出色,边缘清晰锐利,没有出现那种令人心烦的洇墨现象。更重要的是,纸张的韧性很好,即便是用力按压或反复翻折,也不会轻易起皱或断裂,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在不同光线下观察,纸张的白度适中,既不会因为过于惨白而造成视觉疲劳,也不会因为泛黄而显得陈旧,那种自然、柔和的色泽,让文字显得格外沉静和有力量。这种纸张的选择,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仿佛能透过纸面,触摸到印刷者和作者当时的心境。
评分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感。我注意到,即便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章节,其版式布局也会根据内容的性质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的信息传达效果。例如,在某些需要强调段落重点的区域,设计者会巧妙地运用边框或背景色块进行弱化处理,既不破坏整体的和谐感,又能引导读者的视线聚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设计哲学,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顺畅和高效。它不是那种把所有信息堆砌在一起的“百科全书”式排版,而更像是一位高明的导游,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慢脚步,什么时候可以一气呵成。这种对阅读节奏的精准拿捏,使得即便是面对相对复杂的文本,也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收获远超预期的信息吸收效率。
评分这本书刚到手,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装帧设计相当用心。封面那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鎏金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让人耳目一新。迫不及待地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烘托出文字本身的韵味。我特意比较了一下不同字体区域的排版逻辑,发现设计者对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有着精妙的把控,这对于阅读体验来说至关重要,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装订工艺也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书脊平整,翻页顺滑,完全没有那种廉价书籍的松散感。总的来说,从一个纯粹的“物品”角度来看,它已经达到了收藏级的标准,光是放在书架上,都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格调。这种对细节的尊重,让人对内里的内容也充满了期待,毕竟,一个如此用心对待“外衣”的出版物,想必对“灵魂”的打磨也绝不会敷衍了事。
评分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买书除了看内容,更关注的是其中字体本身的规范性和艺术性。这本书在字体选择上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我注意到,在某些需要体现庄重和历史感的篇章中,所选用的字形结构严谨,笔画间的呼应和气韵流动自然流畅,绝非简单的电脑字体替换可以比拟。特别是某些楷书的细节处理,比如捺脚的出锋,提笔的力度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功底。而切换到行书部分时,那种潇洒又不失法度的转换,看得出编者对不同书体风格差异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展示”字体的书,更像是一本“教授”如何欣赏和理解字体之美的教材。阅读时,我不禁会不自觉地模仿书写者的笔势,去感受那种横平竖直中的稳健,以及连笔转折间的灵动,这种互动性,是很多图册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用料,透露着一股“匠人精神”,这在当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实属难得。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坚持。比如,扉页和版权页的设计,通常是出版物容易敷衍的地方,但这本书却别具匠心地采用了特殊的烫印工艺,使得一些关键信息在光线下会呈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低调却奢华。书页的裁切边缘也处理得极其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毛边,体现了现代化印刷技术的精湛。再者,书脊的设计也很有巧思,它采用了线装与胶装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书籍可以平摊,但又比纯粹的线装更耐用。这种对“物”的极致追求,让我感觉自己购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它让我愿意花时间去珍惜和爱护它,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