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大家梁秉钧(也斯)首本诗集,中文简体登陆!40周年全新增订纪念版。
◎写诗时,他是梁秉钧;写文章时,他是也斯。岛屿写作,国际视野;游走东西,跨界艺文。
◎影响几代香港作家,见证数十年香港文学发展,值得一座城市向他致敬的作家。
◎但愿回到更多诗歌朗读的年代:随风合唱中隐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听。(也斯)
《雷声与蝉鸣》是香港诗人梁秉钧(也斯)创作的诗集,也是他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华文诗坛的经典之作。此次推出40周年纪念版,收录包括《夏日与烟》《中午在鲗鱼涌》《写一首诗的过程》《抽奖》等在内的80余篇诗作,增补诗篇《树之枪枝》,并收入诗人生前好友的纪念、解读文章。诗人敏锐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用心描摹港岛社会风貌与万般城市风景。
梁秉钧(1949-2013),笔名也斯,香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用本名发表诗歌,用笔名发表小说和评论。首本诗集《雷声与蝉鸣》收录他16岁至28岁作品,清丽睿智。作品包括《半途》《游离的诗》《在柏林走路》《也斯的香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等,多次获得“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2012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被誉为“香港文学形塑人”。
我认为是现代华文诗坛的经典之作,《雷声与蝉鸣》。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梁秉钧(也斯)诗集《雷声与蝉鸣》,值得一读。如果你从没读过诗集,这本应该是你的选择。
——王贻兴
认识也斯在1975,我在一份年轻人刊物当“童工”,他穿卡其衬衣手拿大杯啤酒坐地板上。那是我初次见到诗人。
——林奕华
第一辑未升
树之枪枝
夏日与烟
夜与歌
废邮存底
犹豫
浪与书
雨之屋
裸街
缺席
继续
青果
未升
夜读
午路
夜行
建筑
雨痂
风与老人
车中
除夕
旧句
第二辑突发性演出
突发性演出
寒山及其他
面包店
某打字小姐
睡在沙滩上
写一首诗的过程
游戏
听歌
抽奖
第三辑香港
傍晚时,路经都爹利街
五月廿八日在柴湾坟场
北角汽车渡海码头
寒夜·电车厂
罗素街
拆建中的摩啰街
中午在鲗鱼涌
新蒲岗的雨天
华尔登酒店
影城
第四辑澳门
水翼船上
斗牛场旧址
巴掌围斜巷
避雨南湾小咖啡店
大三巴牌坊
海边·造船厂旁
关闸
第五辑广州肇庆
旧城
钟乳岩
湖
寻瀑
第六辑台湾
高山上的小村
古城墙
排湾族的屋子
渔港
百香果
山
候车
树
石—记佳洛水的石
旅程
第七辑浮苔
青晨
除夕
茶
青蛙与蜗牛
后窗
雷声与蝉鸣
聋
秋林—题吴凡的《秋林》
未央
景变集
信
玻璃的寒冷
半途
泻酒
花灯
送唐娜与唐纳
浮苔
冬日船舱
初春二题
还差几哩路才到新年
剥海胆
腌柠檬
盆栽
雷声隐约再响/蝉鸣还在那里/在最猛烈的雷霆和闪电中歌唱/蝉鸣是粗笔浓墨间的青绿点拂/等待中肌肤上一阵清凉/因为雨滴溅到身上/而发现了那温暖
有时我走到山边看石/学习像石一般坚硬/生活是连绵的敲凿/太多阻挡太多粉碎/而我总是一块不称职的石/有时想软化/有时奢想飞翔
而最重要的是/夏天早晚要过去了/早晨跟着早晨/然后你们就会说/说整个秋天的坏话
翻开这本《夜航星河》,一股浓郁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个遥远的、被星光和汽笛声浸染的码头。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如同老照片上的纹理,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质朴与坚韧。我特别喜欢他对环境氛围的描绘,那种海风的咸湿、船舱内的昏暗以及船员们粗粝却又温情脉脉的交流,都让人身临其境。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艘老式货轮上的几代人的命运交织展开,他们或为了生计,或为了心中的理想,踏上了漫漫的航程。其中关于“等待”的主题,被探讨得尤为深刻。等待远方的亲人归来,等待下一次靠岸的物资,等待一个不再颠簸的未来。这种集体性的、带着期盼与无奈的情感,在我阅读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本书的叙事节奏舒缓,像极了慢船在平静海面上滑行,不疾不徐,却每一步都踏在故事的核心上,让人在细水长流中感受到命运的重量与力量。它不是那种追求高潮迭起的商业小说,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文学作品,能让人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安宁与深刻的反思。
评分不得不说,《镜湖旧事录》的结构简直是鬼斧神工般的精妙设计。它采用了多重叙事线索并行的手法,但高明之处在于,这些看似独立的片段,最终都能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汇聚成一幅宏大且完整的历史画卷。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时间”这一概念的处理,他能够在同一章节内,通过一个物件、一句话语,轻松地在五十年前的乡间春闱和十年后的都市晚宴之间进行切换,这种跳跃感非但没有造成阅读的混乱,反而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宿命感。书中对某个隐世家族的兴衰描写,充满了古典韵味,那种“盛极必衰,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对建筑细节、家族礼仪的描摹,表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回味几段对话,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层哲学意味,初读时可能会被故事的表象所掩盖。这本书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宴,它不仅讲述了故事,更还原了一种失落的文化氛围和思维模式,让人在阅读结束后,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厚重的历史回响。
评分我必须承认,《白骨堆上的乐章》给我的震撼是多层次的。它以一种极其冷峻和近乎冷酷的视角,剖析了权力结构下人性的扭曲与异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锐利,毫不留情地撕开了虚伪的面具,直抵核心的黑暗。作者对政治斗争和阶级压迫的描写,有着一种冷峻的批判力量,每一个角色的对话都充满了算计和试探,让人感到窒息。不同于一些历史小说着重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这部作品更聚焦于权力中心内部的微观博弈,比如一个眼神、一次沉默、一份被篡改的卷宗,如何决定一个家族或一个阶层的生死。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种强烈的道德困境,因为书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只有在特定体制下为了生存而挣扎、妥协的灵魂。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容易暴露出的自私与残忍,读完后让人久久无法释怀,需要时间消化那种沉重而深刻的现实感。
评分《旧城区的秘密香料师》这本书,简直是一次对感官的全面唤醒之旅。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作者对气味、味道、触觉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读完后仿佛真的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肉桂、丁香混合着雨后泥土的复杂香气。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老城区经营一家小店的香料师,他的配方里藏着人们遗忘的记忆和未竟的情感。作者巧妙地将每一种香料与一段特定的人生经历对应起来,比如“遗忘之根”代表着无法释怀的遗憾,“重逢之叶”则象征着迟来的和解。读起来,仿佛进入了一场气味编织的梦境,那些看似平凡的街坊邻里,因为这些神奇的香料而焕发出了生命中最光彩夺目或最黯淡无光的瞬间。这是一部关于情感炼金术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最深刻的治愈,往往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只需要一剂恰到好处的“味道”。叙事风格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温情,文字如同一首首带着烟火气的诗歌,温暖而富有诗意。
评分当我合上《迷失的引力场》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不是情节,而是一种强烈的、关于“边界”与“规则”的困惑。这部作品的想象力简直是脱缰野马,它构建了一个逻辑自洽却又完全颠覆我们已知物理常识的世界。故事的主角——一位在城市边缘游走的拾荒者,偶然间触碰到了维持世界稳定的某种“次级法则”,从此卷入了超乎想象的混乱之中。作者在描述那些超自然现象时,没有落入花哨的奇观堆砌,而是非常冷静地、用一种近乎科学报告般的口吻来解释那些“不合常理”的现象,这种反差制造了极强的说服力和阅读的紧张感。特别是书中对于“选择”的探讨,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决定,都可能引发连锁性的空间扭曲,这让我深刻地思考了自由意志的代价。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极好,从初期的铺垫到中段的加速,再到结尾处那种意犹未尽、仿佛谜团刚刚打开的收尾,都展现了作者对科幻文学驾驭的成熟度。
评分热卖畅销好评最多读者推荐
评分满意,物流很快,东西不错
评分诗人早期的作品,感觉越早写的越好,清新、纯粹。
评分不错
评分也斯的诗 装帧非常帮 期待
评分雷声与蝉鸣诗集值得好好阅读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京东最大的优点就是物流快,且能保证送货上门,买的东西太多,没时间一一评价,一律好评
评分也斯之書,好,很好,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