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面介绍了该领域目前公认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包括细胞技术、自体来源的活细胞物质、基因技术、药物、激素、微创美容外科、激光、毛发抗衰、功能医学、运动医学、中医中药和食品营养等与医学抗衰老的关系及其应用。
作者简介
范巨峰
——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博士(硕士期间师从岳纪良教授,博士师从李森恺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师从MichealJ.Yaremchuk),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师从LintonA.Whitaker),纽约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师从JosephG.McCarthy)。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附属麻省五官科医院、附属Brigham&Women;’s医院、费城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从事整形外科工作20余年,主要擅长埋线美容外科、注射美容外科、乳房美容整形、眼美容整形、鼻美容整形等。
作为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北京市215工程高层次人才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计划,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百”级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发表SCI论文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
现任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美容技术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脂肪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海峡两岸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互联网医美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民营医疗美容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乳房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脂肪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注射美容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医学抗衰老概述
一、抗衰老医学的定义及范畴
二、面对的质疑和争论
三、抗衰老医学的兴起、发展和现状
四、整形美容医学的独特优势和多学科合作
五、抗衰老医学的前景预测
第二章细胞技术抗衰老
一、概述
二、衰老细胞的生物学改变与疾病的关系
三、细胞技术在衰老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四、细胞技术抗衰老临床应用指南
第三章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与抗衰老
一、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的概述
二、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抗衰老的原理及可能机制
三、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的获取技术及在抗衰老医学中的应用
四、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的抗衰老应用展望
第四章基因与抗衰老
一、基因的概念
二、基因与抗衰老
第五章药物与抗衰老
一、概述
二、肌肽
三、脱氢表雄酮
四、生长激素
五、辅酶Q10
第六章激素与抗衰老
一、激素与男性衰老
二、激素与女性衰老
第七章微创整形美容外科与抗衰老
一、概述
二、微创美容外科手术
三、自体脂肪移植
四、透明质酸注射填充
五、肉毒毒素注射
六、埋线美容外科
第八章激光与抗衰老
一、概述
二、光电治疗原理
三、不同类型皮肤疾病的光电治疗
四、射频
五、超声刀
六、禁忌证及并发症
第九章皮肤保养与抗衰老
一、概述
二、不同皮肤的保养
三、皮肤抗衰老
第十章运动医学与抗衰老
一、概述
二、与运动相关的衰老机制
三、机体衰老表观改变
四、运动抗衰老机制
五、运动抗衰老临床指南
第十一章功能医学与抗衰老
一、功能医学的概述
二、功能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三、功能医学抗衰老的方法
四、功能医学抗衰老的展望
五、功能医学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
第十二章毛发抗衰老
一、概述
二、毛发抗衰的相关概念
三、毛囊的正常生理结构
四、衰老与毛发的关系
五、衰老对毛发外观的影响
六、毛发抗衰老的手段
七、展望
八、结论
第十三章营养饮食与抗衰老
一、平衡饮食与抗衰老
二、不同颜色食物与抗衰老
第十四章中医与抗衰老
一、中医对衰老和抗衰老的认识
二、中医中药与抗衰老
前言/序言
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衰老和抗衰老相关领域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从古至今,为了保持容颜、延缓衰老,人类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在我国,自周秦时期就已发明炼丹术,众多道士为帝王炼丹,以期能够获得长生不老。在历史悠久的中医学中,也早已有了通过药物和饮食养生以延缓衰老的理论和实践。而在西方,公元前一世纪古埃及就已经出现通过面部埋置金线以延缓面部衰老的尝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延缓衰老的强烈愿望。
1992年,RobertGoldman和RonaldKlatz博士在美国芝加哥创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AmericaAcademyofAnti—AgingMedicine,A4M),标志着抗衰老揭开了崭新的一页。2001年,该组织发展成为拥有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5万多名医师和科学家会员的非营利、纯学术性国际组织——世界抗衰老医学会(WorldAnti-AgingAcademyofMedicine,WAAAM)。WAAAM的成立也被认为是抗衰老医学(Anti-AgingMedicine,AAM)诞生的标志。
近年来,与衰老机制相关的多项重大发现和报告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权威和一流科学刊物。衰老的相关机制,包含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学改变、蛋白稳定性改变、对营养物质的反馈失衡、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干细胞衰竭、细胞通讯发生变化等9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抗衰老基础研究不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近年来,整形美容医学工作者在面部年轻化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肉毒毒素、透明质酸填充、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埋线悬吊、激光、射频、超声等新技术的应用使面部的年轻化呈现“立等可取”的惊人效果,全方位地以微创的方式取得面部年轻化已不是梦想。当然,这些只是局部性的或者短期性的作用,并没有阻挡个体内部和机体整体的衰老步伐,但即使是看上去更年轻,通过心理暗示作用,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自我形象认知,从而以一种更积极和更年轻心态面对生活和社会,起到一种正反馈的作用间接地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临床医学抗衰老工作除了整形美容面部年轻化技术以外,还涉及以下多个方面,主要有细胞技术抗衰老、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抗衰老、基因技术抗衰老、药物抗衰老、激素抗衰老、毛发抗衰老、功能医学抗衰老、运动医学抗衰老、中医中药抗衰老和饮食营养抗衰老等,为了能够使有志向从事抗衰老医学工作的临床医生系统、全面的掌握抗衰老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我们组织全国在抗衰老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编写了这部抗衰老领域医学专著——《医学抗衰老》。本书所述及的各种美容医学处置、方法和药物剂量均已经应用于临床或在进行临床试验,并有相应文献记述,是按一般情况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任何使用必须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允许下,在行业行政部门的监管下,由合法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实施。由于临床情况复杂,存在个体差异,医务人员应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对本书提供的资料酌情参考,作出自己独立判断。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岁月雕刻:探寻生命韧性的奥秘》 在这本书中,我们并非聚焦于抵抗时间的洪流,而是深入探索生命在经历岁月洗礼时所展现出的非凡韧性与智慧。我们将一同踏上一场跨越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维度的深刻旅程,理解“衰老”并非一种衰败,而是一种复杂而动态的生命过程,它孕育着成长、适应与新生。 第一篇:身体的智慧——动态平衡与内在修复 我们的身体,这部精密的生命机器,其运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神奇。随着年岁增长,细胞更新的速度、器官功能的协调性、以及应对内外环境挑战的能力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然而,生命系统拥有一套令人惊叹的内在调节机制,它在不断地寻求平衡,并努力修复损伤。《岁月雕刻》将带领读者走进身体的微观世界,揭示其隐藏的智慧。 细胞的低语: 我们将从细胞层面出发,探讨细胞在分裂、增殖、凋亡过程中的精妙调控。理解端粒的长度、DNA的修复能力、以及各种信号通路如何影响细胞的健康与活力。这不是关于如何“阻止”细胞衰老,而是理解细胞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做出调整,并如何在适度的压力下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我们将讨论线粒体在能量代谢中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进行更新与优化。 器官的协奏曲: 我们的各个器官并非孤立运作,而是构成了一个精密的交响乐团。心血管系统如何调整其弹性以适应血流变化,呼吸系统如何优化气体交换效率,消化系统如何更精细地分解与吸收营养,都体现了身体的强大适应力。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生理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共同维持个体的生命活动。 免疫系统的“老友”: 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的忠诚卫士,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经历“衰老”,即免疫衰老。但这并不意味着免疫力的完全丧失,而是其构成与功能发生了转变。我们将探讨免疫细胞的演变、抗体产生能力的改变,以及身体如何在这种新的免疫状态下,依然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并维持自身组织的稳态。 “内环境”的微妙变化: 体内荷尔蒙的波动、神经递质的平衡、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都会对身体的功能产生影响。然而,身体并非被动承受,而是通过反馈机制来应对这些变化。我们将了解身体如何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努力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以支持整体的健康运作。 压力下的“弹性”: 身体并非脆弱不堪,相反,它在适度的生理压力(如运动、短暂的饥饿)下,能够激活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反而可能增强其抵抗力。我们将探讨“应激适应”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引导身体的内在修复机制,使其变得更加强韧。 第二篇:心灵的疆域——认知、情绪与意义的深化 岁月不仅在身体上留下印记,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雕刻出独特的风景。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的认知方式、情绪表达、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岁月雕刻》将引领读者探索心灵的内在世界,理解“成熟”与“智慧”是如何在岁月中孕育而生的。 认知的演进: 我们的思维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虽然一些特定的认知能力(如处理速度)可能会有所减缓,但智慧、经验性知识、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却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得到提升。我们将探讨“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的区别,以及经验如何在决策和判断中发挥关键作用。 情绪的成熟: 随着对自我和他人的更深刻理解,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往往会得到增强。我们学会更好地辨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以更成熟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我们将探讨情绪的调节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正念、感恩等方式, cultivated emotional well-being. 人生故事与叙事疗愈: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有机会梳理过往的经历,从中提炼出意义和教训。我们将探讨“人生回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叙事,重新认识和接纳自己的过去,从而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未来。 创造力的新生: 创造力并非年轻人的专属。许多艺术家、科学家、作家都在晚年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我们将探讨创造力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展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保持心灵的活跃与创新。 应对变化与不确定性: 生活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这些挑战的应对能力往往会更加成熟。我们将探讨“认知灵活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一种开放、接受的态度,从而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第三篇:社会的连接——关系、贡献与价值的实现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命价值与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与他人的连接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中。《岁月雕刻》将审视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角色演变,以及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实现自我价值。 关系的传承与发展: 家庭、朋友、社区,这些社会连接是我们生命的重要支撑。随着年龄增长,关系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减。我们将探讨代际关系的演变,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沟通和情感投入,维系和深化人际关系。 知识与经验的传递: 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个体,往往是宝贵的“人生导师”和“知识宝库”。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 贡献与社会参与: 贡献社会的方式多种多样,不限于全职工作。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活动、 mentorship,这些都能为个体带来深刻的价值感和满足感。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晚年依然积极参与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贡献方式。 “连接感”的力量: 孤独感是许多人面临的挑战。而强大的社会连接感,能够显著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有意义的社会连接,从而抵御孤独,拥抱积极的生活。 重新定义“成功”: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往往会发生转变。它不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或事业的辉煌,而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平和、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将探讨这种“成功”定义的演进,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真正的满足。 第四篇:精神的维度——超越与圆融 在生命旅程的后期,许多人会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内心的圆融。《岁月雕刻》将触及生命的本质,探讨精神成长如何为生命增添厚度和深度。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随着对生死、存在等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入,个体往往会更主动地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们将探讨各种哲学、宗教和个人灵性探索的可能性。 接纳与放下: 生命的旅程中充满了得失。学会接纳生命的无常,放下执念,是通往内心平静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探讨接纳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观照和练习,实现心灵的解脱。 感恩与敬畏: 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产生深深的感恩之情,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同时,对未知与宏大力量的敬畏,也能让我们更加謙逊和珍惜当下。 “圆融”的智慧: “圆融”是一种将生命中的矛盾与不完美融合为一体的智慧。它是一种更包容、更理解、更豁达的心态,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和谐。 活在当下: 无论生命的长度如何,最重要的始终是“当下”。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正念、觉知等方式,全然地体验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让生命绽放出最真实的光彩。 《岁月雕刻:探寻生命韧性的奥秘》是一本邀请读者进行自我探索的书。它不提供速成的秘诀,而是鼓励读者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生命本身所蕴含的强大韧性与深邃智慧。通过理解和拥抱生命的过程,我们将能够以更加从容、积极和充实的状态,去雕刻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