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1.本書是古錢幣收藏者的必備書。書中詳細介紹瞭唐代貨幣的鑄造與流通,對於分辨唐代貨幣真僞具有重要藉鑒意義。
2.本書可作為唐代貨幣研究者的*選用書。目前關於唐代貨幣研究的書尚未少見,本書作者在掌握大量資料的基礎上,解決瞭唐代貨幣研究中的一些基礎問題,為後來者的研究打下瞭基礎。
3.本書作者研究方法之獨到對於同類研究者具有藉鑒意義。在占有大量一手資料的前提下如何靈活運用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本書作者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本書以唐代貨幣史的一些基礎性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在立足於文獻的基礎上藉鑒金石學、考古學、文物學等學科之研究法,對有唐一代流通的各類錢幣之鑄造年代、流通時間和具體性質進行詳細地考證,對唐代錢幣鑄造的基本方法、工藝細節、管理製度進行細緻地推敲,對唐代貨幣政策的變遷和影響進行體係化地梳理,對唐代貴金屬的流通問題進行冷靜地再分析,所論多有新意。在目前唐代貨幣研究的書尚屬少見的情況下,本書的齣版對今後唐代貨幣更為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瞭藉鑒。
楊心瑉,1985年7月齣生於浙江杭州,2015年6月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獲中國史博士學位,主攻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與金石學,來在《江蘇社會科學》《浙江社會科學》《藝術百傢》等國內知名期刊發錶論文多篇,曆任浙江省收藏協會理事、江蘇藝術強省研究基地專傢組成員、江蘇省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現執教於湖州師範學院社會發展與管理學院。
目 錄
緒 論..........................................................................1
第一章 對唐代各品種錢幣的新探索.................................................23
第一節 開元通寶錢的相關考證與研究.......................................23
第二節 乾元重寶錢的相關考證與研究..............................................39
第三節 大曆元寶、建中通寶非安西都護府鑄造說:兼談單字錢的性質問題56
第四節 鹹通玄寶為馬楚政權鑄造說.................................................68
第五節 現定劉氏諸錢為史氏政權鑄造說..........................................78
第二章 唐代錢幣的鑄造與生産......................................................92
第一節 唐錢的基本鑄造方法研究................................................92
第二節 唐錢的金屬成分問題探討..................................................107
第三節 唐代鑄幣機構辨析.........................................................125
第四節 鑄幣審核製度的萌芽:唐宋兩代進呈樣製度之對比..................136
第三章 唐代錢幣的流通與管理.............................................139
第一節 私鑄問題的延續與初唐政府的緝私政策......................................139
第二節 開元、天寶之際的貨幣製度改革........................................151
第三節 肅宗、代宗時期的幣值變動與中晚唐的錢荒問題......................165
第四章 唐代金銀的貨幣化問題....................................................188
第一節 初唐時金銀貨幣地位的喪失...............................................188
第二節 中唐時金銀貨幣功能不能恢復的原因...................................191
第三節 晚唐時期金銀貨幣功能的逐漸復蘇..........................................196
第四節 晚唐時金銀貨幣功能復蘇的原因分析.......................................200
第五節 晚唐時期金銀流通的局限性................................................204
第六節 對嶺南地區貨用金銀問題的再考察..........................................205
參考文獻............................................................................210
後 記.........................................................................222
第一章 對唐代各品種錢幣的新探索
第一節 開元通寶錢的相關考證與研究
在唐王朝發行的各種貨幣中,開元通寶無疑是鑄造量最大且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種,然而一直以來,由於史料記載的相對簡略,學界對於這種在中國貨幣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貨幣尚缺乏係統而詳盡的認識。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文物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大量極有價值的一手資料開始湧現,使得原有史料的性質和價值獲得瞭新的詮釋。
一、開元通寶的發行和武德開元版式的確定
作為唐王朝的主要通貨,開元通寶發行於唐代建國之初,《舊唐書·食貨誌》載其事如下:
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韆文重六斤四兩…… 開元錢之文,給事中歐陽詢製詞及書,時稱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隸體。
另外,《新唐書·食貨誌》對此事的記載如下:
武德四年,鑄“開元通寶”,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
除此之外,《通典》亦對此事亦有如下記載:
大唐武德四年,廢五銖錢,鑄“開通元寶”錢。每十錢重一兩,計一韆重六斤四兩,輕重大小,最為摺衷,遠近便之。
另同書又有自注文如下:
歐陽詢為文書,含八分及隸體。
通過對比三部史料的記載可以發現,《舊唐書》與《通典》皆稱開元錢文含隸、八分二體,惟《新唐書》認為應含八分、篆、隸三體。根據現存開元通寶錢麵文看,其“開”字“門字框”不從一般篆、隸、分書作“門”,其左右兩部分皆與《說文解字》中“戶”字篆體寫法極類似,應是依托於小篆結構的創製,而“通”字中“甬”的部分則完全采用瞭篆書的結體,可見在這一問題上《新唐書·食貨誌》的記載更為客觀。但與字體的描述相比,另一個問題恐怕更為重要,那就是有關錢文的書寫者的記載。《舊唐書》與《通典》均明確提到,開元錢錢文的書寫者為初唐著名書法傢歐陽詢,但從現存實物看,存世的唐代開元錢麵文寫法各不相同,從細節著手至少可以發現數十種變化,故這些麵文不可能都為歐陽詢一人所書,這不禁讓人對史料的真實度産生瞭懷疑。另一方麵,唐人張懷瓘在《書斷》中稱歐陽詢“八體盡能”,而其中“篆體尤精”,可見篆書可能是歐陽詢最為擅長的書體。硃關田曾在《歐陽詢書跡考略》一文中對傳世歐陽詢書跡進行過統計,但在91 件可靠作品卻沒有一件以篆體書寫,故開元錢文恐怕是一窺其篆書造詣的唯一窗口。這樣看來,對開元錢文作者的考證就同時具有瞭來自史學和書學兩大領域的要求,其意義不言而喻,而要完成這一目標,還要藉助於考古資料的幫助。
在唐代,開元通寶的基本錢式一直是得到保護的,唐高宗曾在詔書中將其規定“為萬代之法” c,故後世曆代李唐君主可能均鑄造過不同數量的開元錢。盡管錢文的結字可以大緻模仿,但要想達到風格和細節的統一自然是不可能的,這正是開元通寶版彆復雜的原因所在。從這一角度看,如歐陽詢確為開元錢文的書寫者,那麼隻有武德年間最初鑄造的開元通寶是其真正的書跡。
在筆者之前,錢幣學界已有學者對開元錢版彆與時代的關係作瞭相應的探索,但由於專業領域的局限,這些成果多從錢幣學的角度,將形製特點、工藝精度等因素作為劃分其時代的證據,其所使用的標本多數也並非經正規考古發掘所得,因此其判斷顯然是缺乏嚴謹性的。杜維善在其所著《開元通寶係年匯考》一書中稱:“雖然已經有很多的專題論文和書籍涉及開元通寶的分類,但有些是推斷,並沒有引用考古學齣土方麵的資料故要瞭解史料的真實性。” 因而不具備判斷時代的能力,這樣的批評應是比較公正的。
在其專著中,杜氏將開元錢的版式整理後以唐玄宗開元元年與唐武宗會昌五年兩個時期為界,劃分為早、中、晚三期,其中早期又以唐高宗麟德元年為界分為早、晚兩個時段,並強調其“型式分類主要是根據已發錶的考古資料”,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看似詳盡的時代劃分同樣存在著嚴謹性上的問題。首先,杜氏在該書中並未明確指齣其選擇時代界限的具體理由,是故其所作的劃分同樣有流於推測的嫌疑,而尤其需要指齣的是,考古資料亦有其局限之所在。一方麵,錢幣文物並非是考古發掘詳細考察的重點,因此可以利用的圖像資料本就不足,因此有限的信息不可能支撐其準確的斷代工作;而另一方麵,即便是時代最為準確的紀年墓,也隻能確保齣土文物年代的下限,而不能對其上限作齣判斷。對於這一問題,杜氏本人似乎也有認識,他在書中指齣:“晚期墓葬或窖藏雖有大量開元通寶齣土,但大多數是早、中、晚期的混閤錢,實際上對分型沒有太大的幫助。”a 而事實上,他本人對於中期開元錢,以及早期早、晚二段開元錢的劃分同樣不可避免地存在各期錢混閤的問題。由此筆者認為,要對開元錢版彆作明確清晰的時代劃分,在理論上恐怕是不可能的。
盡管詳盡的時代劃分難以建立,但這並不錶示考古資料對開元錢版彆的時代考察完全沒有幫助。雖然各期錢混閤齣土的問題對判斷時代乾擾很大,但這種乾擾卻並不能完全阻礙武德開元錢版式的判定工作。作為開元錢最初發行時的版式,這種開元錢必然經曆過一定時間的單獨流通狀態,是故如果在有明確記年的初唐早期墓葬中齣土的開元錢能夠錶現齣特徵上的一緻性的話,那麼武德開元錢版式就可以得到確定瞭。
後 記
我自幼癡迷於泉道,搜求不絕,繼而對曆史亦漸感興趣,於是在立誌於從事學術研究之後自然而然地也將關注點放在貨幣史一隅。藏界一些朋友以貨幣文物俯拾皆是,且土銹斑駁,遠不如書畫瓷玉之屬光鮮亮麗,多有心中暗笑我“玩得太小”者。史學界一些同行則認為貨幣文物與曆史發展之規律方嚮無甚直接關聯,亦竊言我“眼光太窄”,即所謂“學術視野不夠開闊”者,然我與貨幣文物之興趣純係天然,且自謂尚能領悟其學術價值之一二,故雖不得廣泛之關注,於摩挲青蚨之際撰成三兩篇小文自娛,亦可謂自得其樂瞭。
我於隨園求學之際,嚮恩師李天石教授錶達瞭希望繼續開展貨幣史研究的願望,李老師對我的誌趣頗為贊許,並希望我能夠在目前尚未有體係化專著的唐代貨幣史領域開展研究,我亦有誌成就這一期許,然學術研究,本以“站立於巨人肩上”為基本方法之一,而欲於鮮受關注之領域挖掘具有創新意義之成果何其睏難,故在研究開展過程中,我一心一身皆撲於書山泉海之中,誠可謂行食坐臥,滿眼皆“錢”,終於積得此作。
盡管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一再重視體係化的意義,然因個人能力有限,一些原本寄希望解決的問題仍然難有突破。如唐錢自開元通寶以降,背有多種星月紋標記,而針對其作用功能及文化背景學者們亦頗有爭論,有謂之為錢監、錢爐記號的,有謂之為記時方式的,而彭信威於《中國貨幣史》中則稱此類星月紋或與西人新月崇拜有關,但無論何種說法均缺乏翔實可靠之證據。
我曾一度把探究這一問題作為研究重點內容之一,但窮盡史籍亦難以發現與之直接相關的證據,所得者唯一堆難以延伸的頭緒而已,草率間斷不敢成論,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又“飛錢”通行於中唐,學界多以異地匯兌視之。然以憑信取錢物,唐時櫃坊中亦頗常見,而以信物易主取貨的例子也頗多,可知對執信者之身份,收受寄存錢物方沒有特彆的要求。從這一角度看,存款方在經營“飛錢”處獲得之憑證,在理論上完全可直接用於市場交易之中,無論易主幾番執憑者均可以此直接換取錢絹。換言之如“飛錢”憑信不易主交易,則其不過是匯兌的憑證,而如憑信能於市場交易中直接使用,那麼它毫無疑問已具備瞭紙幣的部分職能,則貨幣史或亦將改寫。然我竭盡所能,亦沒有發現文獻中存在以“飛錢”憑信用於直接交易的證據,故所論也僅僅成立於理想狀態,在此權留點滴思路,若後世有相關新材料發現,則可補論據之缺。
序 言
心瑉自幼熱衷於收藏古代錢幣,碩士學習階段又主攻明代貨幣史,在貨幣文物的鑒定和研究方麵積纍瞭二十餘年的經驗和心得。2012 年考取為我的博士生後,心瑉錶達瞭深入研究中國中古貨幣史的意願,渴望在探索中國貨幣發展脈絡的道路上有所建樹,希望我能給予幫助和指導。在多次商議之後,確定瞭心瑉的博士論文以唐代貨幣史為主要研究對象。
中國古代知識界對貨幣文物一直給予著持續的關注,自南梁顧烜首著《錢譜》,曆朝曆代均有相應的著作問世。特彆是清季考據學興起之後,文人學者對於古代貨幣的研究更加癡迷,湧現齣以翁樹培、劉燕庭、鮑子年、李佐賢為代錶的一批卓有見識的泉壇名宿,但客觀來看,當時對於貨幣文物的研究,還停留於單純的收藏考證階段,人們往往執著於對奇品、稀品的搜求,而忽視瞭其對於瞭解社會經濟麵貌之幫助。事實上,作為社會經濟運轉的物質載體,古代貨幣對於我們全麵、細緻地研究貨幣所行時代的經濟史及相關問題,極為重要,幫助巨大。對相關貨幣的整理和研究,不僅可以彌補史料記載之不足,而且相對於文獻史料來說,貨幣更具直觀性、可靠性,無疑是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是故民國建立後,伴隨著現代史學理論體係的發展,貨幣文物開始打破古董雅玩身份的束縛,逐步體現其真實的研究價值。一方麵,以丁福保、鄭傢相等為代錶的泉學傢積極開拓視野,結社立刊。當時創辦的《泉幣》、《古泉學》等刊物,已讓人明確感覺到泉壇的研究境界正在由潛興獵奇嚮藉物論理的層麵提升;而另一方麵,史學界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貨幣文物的研究價值,在由社會經濟史學泰鬥陶希聖主編的《食貨》半月刊中,利用貨幣材料,甚至直接討論貨幣發展相關問題的文章,為數不少。然而隨著抗戰爆發,泉學社團終止活動,《食貨》雜誌亦告停刊,學界對於貨幣文物和貨幣史的關注重新歸於沉寂。
新中國建立以後,貨幣史研究領域成果層齣不窮,其中尤以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一書影響最為深遠。彭氏既精於貨幣文物的研究,又有深厚的史學功底,加之以治學嚴謹,視野開闊,用力勤苦,故其所作《中國貨幣史》學術質量之高,誠為中國貨幣史研究領域之翹楚。所憾者唯因篇幅所限,對各朝代之貨幣流通具體情況,不及作更深入細緻之解釋,為後世學者繼續探索提供瞭空間。多年來,在《中國經濟史》一類的經濟通史著作中,雖然也對各斷代的貨幣問題有所論述,但限於體例,亦難以全麵展開深入探討。2003 年,汪聖鐸《兩宋貨幣史》齣版,該書對有宋一代貨幣之鑄造、發行、流通等諸問題,皆作瞭細緻入微的解答,開貨幣斷代史研究之先河,而在唐代貨幣史方麵,學界至今還沒有體係化的成果。有鑒於此,我建議心瑉發揮自身優勢,將貨幣史研究的時空坐標,劃定於有唐一代,在兼顧實物考證的同時充分挖掘貨幣所蘊藏的史料價值,以期在該領域的研究中取得較大的突破。
目標明確後,心瑉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獻閱讀、史料搜集、相關貨幣理論學習及有唐一代貨幣實物的全麵搜集、考證中去。數年之中,除上課之外,心瑉廢寢忘食,孜孜矻矻,經常為一款貨幣之流行時間、地域範圍,影響大小,反復推敲,數年之後,終於推齣瞭這部唐代貨幣史研究的專著。這一成果,不僅有從實物齣發的考證推敲,也包含立足於經濟史角度的探索和分析,且所論多有新意,博士論文答辯時,頗得諸評審專傢之好評,後被評為優秀畢業論文,為其博士學習生涯畫上瞭圓滿句號,亦可謂不負我望瞭。近日得其來電稱此作將由著名的商務印書館齣版麵世,作為一個青年學者,能夠得此機遇,亦足以作為其執著嚮學的迴報瞭。欣喜之餘,草成此文代為作序。專著雖已齣版,研究卻無窮期!希望其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再攀高峰。
李天石
丁酉年春於隨園
錢貨可議:唐代貨幣史鈎沉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錢貨可議:唐代貨幣史鈎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錢貨可議:唐代貨幣史鈎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