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董佳萌接到一个电话,出去赴约失踪了。
男友杜鸣和弟弟董佳世四处寻找。神秘的虐猫小组、内心被损毁的漂亮女人、喜欢跟踪陌生人的女孩、有犯罪前科的旧相识,各色人等纷纷登场。时间流逝,嫌疑人越来越多。这已是董佳萌失踪的第四天,他们是否会找到她?她为何失踪,这背后隐藏着怎样惊人的秘密?
没有人能够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马广,作家,编剧。不典型东北人。沉默的记录者。《明日不再来》连载于《萌芽》,《盲神》连载于「ONE?一个」。
出版小说有:《寂寞灌篮》(2009)《爱不落》(2009)《风之恋》(2010)《明日不再来》(2018)《盲神》(2018)。
第一日
1.失踪的爱人
2.空信封和三个女孩儿
3.神游人精英会议群
第二日
1.滑向漫漫黑暗之中
2.怪女孩儿到访
3.墙的另一边
4.夜返出租屋
第三日
1.第二个嫌疑人
2.暴力与死亡
3.真相的一部分
第四日
1.混血儿的自白
2.人人皆有罪
3.深夜遇袭
第五日
1.人贩子或者连环杀手
2.绝望的乳房
第六日
1.告别
2.雨中黎明
番外一 漫漫长夜
番外二 她不能就这么死了
后记 人生只能前行
第一日
1.失踪的爱人
似梦非梦的,仿佛听见她在门外喊我的名字。“杜鸣。杜鸣。”我迷迷糊糊地挣扎起来下床去开门。门开了,热风扑面而来,走廊里没人,我才算彻底醒了。
她外出归来总是喊我给她开门。她喜欢喊我的名字,一有机会就喊。就是平时没事儿,我们在不同的房间,她也要变着法地喊我几次。她说喊我的名字能补充体力振奋精神提高生活质量。我说原来我的名字还有这么神奇的功效,真应该去申请专利。她说只对我有效,别人喊都没用,你以为呢?
我坐到客厅的沙发上。墙上的挂钟显示时间是6点11分。我睡了多久?四小时?可能不到。头胀,眼睛胀,舌根发胀,浑身酸胀。失眠少觉的后遗症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满肚子怨气濒临爆炸的气球。
我不死心,朝着厨房喊了一声。
“佳萌?”
我的声音嘶哑滞重,沙砾一般,一出口便碎了,哗啦啦地掉在地板上。我清了清嗓子,又喊了一声。
“佳萌?”
这一次声音传得远了一点。
没有回应。
她昨天下午离开家,没去我能想到的任何地方,没有联系我能想到的任何人。从我晚上8点给她打第一个电话开始手机一直关机。就这样我和她失去了联系,直到现在。类似的事儿以前从未发生过。凌晨12点,我打了110,接线员说这种情况他们也没办法,我只能耐心等待。如果是出了什么事故,比如车祸之类,就算手机没电了或者毁坏了,也总会有人可以想出办法联系到我。
我苦苦等了一夜,还是没有她的任何消息。
窗外,晨曦如刚刚出鞘的宝剑,砍杀着残存的夜色和我紧绷的神经。我走到窗前,准备拉上窗帘,将新的一天挡在外面。阳台的瓷砖上躺着一只垂死的蟑螂——两天前她刚刚下了蟑螂药,拇指大小,黑亮的脚和触须在不停地抖动。
总会有蟑螂钻过不为你所知的幽暗缝隙擅自闯进你的房子以一种无所畏惧的挑衅姿态死在你的阳台上,就像生活中总是有令人不快的意外。蓦然间,夹杂着不祥的味道,前所未有的沮丧将我包围。
拉上窗帘,回到卧室,拿起手机,拨出她的号码,按下免提键,趴到床上,闭上眼睛。我期待电话接通,她的声音疲惫但愉悦,她说:我没事,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到家再跟你说。空气中传来的却是永远不知疲倦毫无感情的电脑录音,女声说:你好,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男声说:The phone number you have dialed is power off.
“为什么女声说汉语,男声说英语?对待外国友人,女声更亲切吧,而且,女声说了你好,男声却没说hello, 这样好像也不太礼貌吧?”每次打电话,对方关机,我都会想到她的这个疑问。当时我们还没有在一起。她、她弟弟我的好朋友董佳世、我,三人刚刚开始合租。那晚下着雨,董佳世如往常一样去了健身房,我和她坐在沙发的两端看电视。她强烈地吸引着我,只是她并不知道。我搜肠刮肚地寻找聊天的话题,迟迟不敢张口,生怕说出来的话她不感兴趣,沉默会变成无聊。对于我来说气氛有点尴尬。毫无预兆地,她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我以为她已经开始觉得无聊了,颇感懊恼,后悔没有早点说话。出乎我的意料,她竟然打开了免提,把手机放到了我们中间,好让我也能听见手机里的说话声。等到电脑录音说完那番话,她神情严肃地提出了那个问题,就像那是有损国际友谊的重大失误,而这个失误又是由我引起的。我已经忘了我的回答,但又惊又喜的感觉永生难忘。那一刻,我意识到两件事儿:她有点怪;我爱她。后来聊起那个晚上,她说她当时之所以会想到这个问题,一是为了打破尴尬的局面,二是为了告诉我她是一个喜欢观察生活的聪明女人,因为董佳世告诉她,我喜欢那样的女人。
没错,她不仅聪明,而且机敏,所以,就算她手机关机,一夜未归,也应该会平安无事。
电脑录音之后是忙音,接着,房间恢复了安静。我强迫自己往好处想:应该再睡一会儿,等我醒来,也许她就回来了。
刚刚翻身躺好,手机就响了。我心里期盼着是她,抓起来一看,却是董佳世。这一夜,我和他已经通过无数次电话,他也没有佳萌的任何消息。
“是我。”他说。
“知道,我已经醒了。”
“醒这么早?”
“太热了,睡不着。有佳萌的消息吗?”
他犹豫了一下,我的心沉了又沉。
“还没有。”他的语气很轻巧,用了“还”字。他很乐观,对我也算是安慰。
“你怎么也醒这么早?”我问。
“太热了。”
这几天上海热得出奇,据说已经破了五十年的最热记录,热已经成为一个新闻话题。然而,在这里,在我和他之间,热,只是睡不着的借口。
“你再睡一会儿吧,睡醒了,我姐肯定就回来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结束通话,躺好,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我情不自禁地想她以及这两天我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必须承认,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封面设计略显陈旧,书名本身也带有一种略显文艺腔的伤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充斥着矫揉造作情感的通俗小说。但是,一旦你真正沉浸其中,那种错觉会立刻烟消云散。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它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指挥家,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你屏住呼吸,什么时候又该放开让你尽情喘息。故事主体围绕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展开,但它绝非那种老套的“家谱式”写作。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重时间线索的交叉剪辑,过去的回响不断干扰和重塑着当下的每一个决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记忆的不可靠性”的探讨。书中几位主角对于同一件往事的描述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引以为傲的“亲身经历”,究竟有多少成分是事实,又有多少是时间为了自我保护而精心编织的谎言?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辨被流畅地融入到情节推进中,读起来丝毫没有晦涩感,反而激发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好像我也成了那个在迷雾中寻找真相的侦探。对于那些厌倦了线性叙事、渴望更深层次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它要求你动脑,但回报你的远超于付出的心力。
评分读完《明日不再来》,我感觉自己像刚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又酣畅淋漓的雨水冲刷。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对“环境”的描绘,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我能清晰地想象出那些被遗忘的港口城市,空气中弥漫着盐分和铁锈的味道,老旧的电车嘎吱作响地驶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这些场景不仅仅是背景板,它们是活生生的角色,塑造、挤压、甚至决定了书中人物的命运。比如,书中描绘的那场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暴风雪,它不仅物理上切断了小镇的对外联系,更在心理上将人物的孤立感推向了极致。作者对于光影、气味、声音的捕捉,展现了一种近乎“身体性”的写作功力。你不是在“阅读”故事,你是在“体验”那个世界。此外,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极其真实且复杂,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在某种道德的灰色地带挣扎求生。他们会做出令人发指的举动,但你却能理解背后的动机,甚至在某一瞬间,感同身受。这种复杂性,让这本书远远超出了普通文学作品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带有强烈地域色彩和时代烙印的社会心理学侧写。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冲击,在于它对“时间”这一概念的颠覆性处理。市面上很多探讨时间的书,要么是科幻性质的穿越,要么是简单的回忆录,《明日不再来》却走了一条非常文学化的道路——它让时间本身成为一个充满弹性的介质。故事里的角色们似乎被困在一个循环之中,他们总是在重复前人犯过的错误,或者以一种扭曲的方式继承了上一代的遗憾。作者的语言风格在此处达到了一个高峰,句子结构时而破碎,时而又恢复出古典的韵律感,完美地呼应了人物精神世界的波动。特别是书中关于“错过”的描写,那种阴差阳错、只差一步的遗憾,被刻画得细腻而残酷,但又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平静。它不是在谴责命运,而是在阐述一种人生的基本法则:有些门一旦关上,就真的永远关上了。这本书并不提供廉价的安慰剂,它更像是一剂苦口的良药,让你直面人生的不完美和不可挽回。我读完后,心情并没有变得欢快,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奇异的、沉淀下来的安宁,仿佛所有关于“如果当初”的疑问,都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得到了最终的安放。
评分这本《明日不再来》简直是一本能把人瞬间拉进另一个时空的魔法书!我通常对那种过于“宏大叙事”的历史题材不太感冒,总觉得作者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俯瞰众生,少了一份人情味。然而,这本书处理得非常巧妙。它没有试图去描绘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而是聚焦于几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每一次艰难抉择,都像是发生在我身边邻居身上的真实故事。比如那位总是在雨天徘徊在老街口的裁缝,他对手艺的执着,那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到他因为一针一线的不完美而彻夜难眠时,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潮湿霉味和熨斗散发出的热气。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像一把精密的雕刻刀,在时间的缝隙里挖掘出那些被遗忘的情感残片。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失去”这个主题的处理,它没有采用煽情滥俗的笔调,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时间带走一切的不可逆性。每次翻过一章,我都会停下来,合上书,静静地看着窗外,思考自己生命中那些已经“不再来”的瞬间。这种沉静的力量,远比声嘶力竭的呐喊更具穿透力,让人在回味中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我向来不太喜欢篇幅冗长的小说,总觉得有些情节是在“注水”,拖沓乏味。但《明日不再来》的篇幅虽然不短,阅读过程却异常流畅,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它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疏离感”叙事风格。作者仿佛站在很远的地方,用一种近乎冷漠的客观视角来记录发生的一切,这种刻意的距离感反而制造出一种强大的张力。情绪不是直接倾泻给读者的,而是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和拼凑。书中大量使用了间接的描述和象征性的物件——一封未寄出的信、一只断了弦的提琴、花园里永远开不败的某种不知名花朵——这些意象在不同的章节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精妙的隐喻网络。当你读到最后,将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它提供给你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解构空间。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喜欢反复品读、挖掘文本深层含义的读者。我敢肯定,再读第二遍时,我一定会发现今天因为专注于情节而忽略掉的无数个细节和伏笔。
评分促销活动很给力,屯起来以后慢慢看。
评分赞一个,京东商城真心不错,购物乐园啊!
评分促销活动很给力,屯起来以后慢慢看。
评分促销活动很给力,屯起来以后慢慢看。
评分内容不错,假期读书时间。
评分活动期还是喜欢京东,可以价保,速度又快。
评分还行吧,给孩子买的,还没打开看
评分包装完好 物流快 价格优惠 很满意 京东给力!
评分赞一个,京东商城真心不错,购物乐园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