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山東墓誌精華--徐謨墓誌字貼
:8.50元
作者: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
齣版社:山東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3024574
字數:
頁碼:2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徐謨墓誌》,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刻。青石質,正方形,邊長八十厘米。誌文楷書,三十四行,行三十一字。一九七八年春齣土於山東省嘉祥縣馬集鄉盂良山徐謨墓中,現藏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
《徐謨墓誌》書法極具個性,用筆、萬、圓兼備,隸、楷交融;筆畫清整精健,結體開張洞達。北朝後期以來,楷書大體以兩大類型演進,一類是《寇胤哲誌》、《梁嗣鼎誌》、《張玄誌》、《周皆誌》類,至虞世南、歐陽詢蔚為大觀,是為楷書演變的主體類型;另一類作品吸收隸書的某些因素,或雜揉、或融匯,隸書特點尤顯。至初唐時期,此類書作仍屢見不鮮,追其源,概由於北朝後期書法復古風氣的影響。中唐前後,此類作品匯入虞歐楷書發展主流。《徐謨墓誌》鎸刻不夠精細,細微處不見丹跡原意,然書者筆底工夫及所錶現的神韻卻顯而易見。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資料收集和整理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我注意到書中收錄瞭一些罕見的拓片,這些資料在其他同類書籍中並不多見。而且,對每一塊碑刻的考證都非常嚴謹,注釋詳實,為後續的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排版上的匠心獨運也值得稱贊,圖文並茂的布局,使得讀者在對照文字說明時,能迅速找到相應的圖片進行比對,大大提高瞭閱讀效率。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增添瞭一份重要的參考資料。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普及價值是並存的,它既能滿足專業人士的需求,也能吸引普通讀者的目光,這種平衡做得非常到位。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我最近在尋找一些關於古代碑刻拓片的資料,偶然間發現瞭它。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精美,從封麵到內頁,都透露齣一種古典的韻味。裏麵的內容排版清晰,字體選擇也非常考究,讓人在閱讀和欣賞的過程中感到非常愉悅。尤其是那些高清晰度的拓片圖片,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得淋灕盡緻,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脈搏。對於研究書法藝術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座寶庫。它不僅僅是資料的匯編,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藝術之旅,讓我對那個時代的審美情趣有瞭更深的理解。我特彆喜歡它對碑文背景的介紹,不僅僅是單純的文字記錄,還結閤瞭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物生平,使得每一塊墓誌都變得生動起來。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並沒有對碑刻類的書籍抱太大期望,總覺得這類書會比較嚴肅刻闆。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印象。它的文字流暢自然,充滿瞭人文關懷。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曆史記錄,而是鮮活的人間煙火。書中的選材非常具有代錶性,每一件作品都像是那個時代的一張快照,記錄著世事的變遷和人情的冷暖。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令人稱贊,色彩還原度很高,使得那些曆經風霜的石刻文字依然能展現齣其原有的神韻。每次翻閱,都能帶來新的感悟,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用無聲的語言嚮我們訴說著韆年的故事。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有一種低調的奢華感。它沒有使用過於花哨的元素,而是用最簡潔、最經典的方式來襯托內容的厚重。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就知道是用料紮實。我尤其欣賞其中對細節的處理,比如書簽的設計,比如扉頁的排版,都體現齣一種對傳統的尊重和對讀者的體貼。對於我這樣喜歡收藏實體書的人來說,它無疑是書架上的一件珍品。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經過精心雕琢的工藝品。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用心製作的文化書籍齣現,讓閱讀成為一種更加美好的體驗。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都是非常高的。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社會生活的大門。不同於那些枯燥的學術專著,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作者似乎在用一種非常親切的口吻,嚮我們娓娓道來那些埋藏在地下的故事。我常常在傍晚時分,泡上一杯清茶,沉浸在這些文字和圖片中,仿佛與那些古人進行瞭一場無聲的對話。特彆是書中對不同時期書法風格演變的梳理,即便是門外漢也能從中感受到那種潛移默化的變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原本深奧的曆史知識轉化成瞭易於理解和欣賞的文化産品,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我嚮很多朋友推薦瞭這本書,他們都錶示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