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戈编文、张玮绘画的《火烧河楼》是描绘1870年发生在天津的有名历史事件——天津教案的连环画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法国天主教在天津望海楼设立了以收养贫苦孤儿为名的“慈善机关”——仁慈堂。此后,天津地区发生了多起儿童失踪的案件。接着群众又在仁慈堂后的墓地发现多具儿童尸体,愤怒的群众将教堂围了起来。法国领事丰大业闻讯持枪赶到通商大臣衙门,当面开枪恫吓崇厚。出衙门后遇到天津知县刘杰,又开枪打死刘杰随从高升。此刻,人民群众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他们一拥而上,打死了丰大业,火烧了河楼教堂和仁慈堂。事后,清政府派曾国藩来查办此案并与法方交涉,后又派李鸿章会同办理。曾、李二人屈服于侵略者压力,答应了法国方面提出的无理要求,处死了无辜群众十六人。十六位烈士慷慨就义的事迹传遍了各地,在人民心中深深地种下了反帝的种子。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张玮 绘 张玮(1918-2002),天津市人,自幼喜爱绘画,刻苦研习,自学成才。1952年春,进入刚刚成立的天津中联书店。1956年公私合营,中联书店并入津美社(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张玮由马达先生等人推荐,进入津美社,成为专职创作员,并成为连环画创作的骨干。主要作品有:《活人塘》(共四册)、《杜大嫂》(共三册)、《春风吹到诺敏河》(共两册)、《悬云寺》《瑞云》《美丽的小姑娘》《仙人岛》《阿宝》《意中缘》《明珠记》《火烧河楼》《百宝箱》《学雷锋做好事》(合作)等。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和“回味”。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脑海中一直在不断地重构那些画面和情节,思考着作者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下,究竟隐藏了多少历史的唏嘘和人性的哲思。它并没有把所有的答案都摆在台面上,而是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读者,鼓励我们去探究那段历史背后的复杂性。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可以引发和孩子之间关于历史、道德选择乃至生命意义的深度对话。每一次重读,似乎都能发现新的体会,这种耐人寻味的力量,是许多快餐式读物所无法比拟的。总而言之,《火烧河楼》是一部兼具艺术性、思想性和教育意义的精品之作,值得所有关注少儿成长的家庭拥有。
评分这本《火烧河楼》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设计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浓厚历史气息和艺术韵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品,质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纸张的手感和印刷的精细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即便是给孩子看,也完全不用担心耐用性和色彩的鲜艳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呈现方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将那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融入字里行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那些久远的场景和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思考着历史的重量与人性的复杂。对于少儿读物来说,能做到既寓教于乐,又能引发深刻思考,实属难得,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在儿童审美教育和历史启蒙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评分我给家里的侄女买的这本《火烧河楼》,她拿到手后就爱不释手,连写作业都时不时偷偷瞄上几眼。从她的反馈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合当代小读者的接受习惯,既有古风的典雅,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文字的打磨上确实下了功夫。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处理一些比较沉重的主题时,把握得非常巧妙,没有一味地渲染悲剧色彩,而是更侧重于展现灾难面前人们的勇气、智慧和互助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对于塑造孩子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它不是枯燥地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自己去领悟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非常友好,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从细节处体现了对小读者的关怀。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个名字有点好奇,毕竟“火烧河楼”听起来就充满了戏剧冲突和张力。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它叙事节奏的把控力所折服。作者的笔法老辣而细腻,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却又不失娓娓道来的韵味。即便是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小读者,也会被这种引人入胜的故事结构牢牢抓住。我注意到,书中对场景的描绘极其考究,那种环境氛围的烘托,简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和紧张感。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述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命运时,那种细腻的情感刻画,极具感染力,让人在为历史的洪流感慨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这种兼具史诗感与人情味的叙事风格,使得这本书远超一般少儿读物的范畴,具备了更持久的阅读价值。
评分从艺术角度审视,《火烧河楼》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出版尝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对“美术”二字的理解,显然是深入骨髓的。这本书的整体装帧设计,从封面插画的构图到内页的配图风格,都散发着专业和高雅的气质。这些插图不仅仅是文字的辅助说明,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一套独立的视觉叙事系统,用极具张力的画面,补充和深化了文字所描述的历史场景和人物情绪。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描绘古代建筑和民间生活的细节图,其考据之严谨、笔触之细腻,让人叹为观止。对于一个正处于审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接触到如此高质量的视觉艺术作品,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艺术殿堂的大门。这本书的收藏价值,也因此大大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