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习题解析+题海与考研指导 第二版 胡寿松 编 科学出版社

包邮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习题解析+题海与考研指导 第二版 胡寿松 编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动控制原理
  • 控制理论
  • 胡寿松
  • 科学出版社
  • 教材
  • 习题解析
  • 考研
  • 题海
  • 第六版
  • 自动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文乐章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3700
商品编码:13828355238

具体描述

bm043025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六版第6版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三版第3版+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二版第2版 共3册
  9787030370563 +   9787030373700 +  9787030563552 
>

1.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胡寿松主编

基本信息

书名:自动控制理(第6版):58.00元

作者:胡寿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3月31日

ISBN:9787030370563

页码:648

版次:第6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998 g

编辑推荐

       胡寿松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共分十章分别是: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动态系统的优控制方法等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第五版中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的阐述,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复域和频域的数学模型及结构图和信号流图;全面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以及数学校正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出了相平面及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方法,以及新颖的逆系统方法;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阐述了状态空间的分析与综合法,以及动态系统的优控制等方法。全书有机地贯穿了MATLAB分析与设计方法。

目录

第六版前言

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具
习题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一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2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4 控制系统建模实例
习题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3—7 控制系统时域设计
习题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
4—5 控制系统复域设计
习题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5—3 频率域稳定判据
5—4 稳定裕度
5—5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5—6 控制系统频域设计
习题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6—6 控制系统校正设计
习题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7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7—8 离散控制系统设计
习题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8—3 相平面法
8—4 描述函数法
8—5 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8—6 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
习题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9—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9—2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9—3 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9—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9—5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设计
习题
第十章 动态系统的**控制方法
10—1 **控制的一般概念
10—2 **控制中的变分法
10—3 极小值>原理及其应用
10一4 线性二次型问题的**控制
1O—5 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附录B MAT1AB辅助分析与设计法
名词索引

作者介绍

       胡寿松,1937年生于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长期致力于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和教学,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名师。近年来,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那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自1961年起一直担任“”课程主讲,该课程被评为“2003年***精品课程”,1980年起先后主讲“现代控制理论”、“优控制理论”等8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出版《》、《简明教程》、《优控制理论与系统》等教材、专著与译著15部,教学软件《电子版1.0》1套。曾获***教学成果奖5项,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奖1项,省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科技进步奖等5项;2003年获首届***教学名师奖。

2. 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二版)(附光盘) 

基本信息

书名: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二版)(附光盘)(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

68元

作者:胡寿松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030373700

字数:822000

页码:5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本书为胡寿松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三版)》的学习指导性教学配套用书。本书形成了一个系统且完整的题库,其内容包括解题的数学基础及450道母题的详解。这些母题包含了概念题、一般题、设计题、技巧题、证明题、考研题以及难题7类,便于配制满足各种基本要求的试卷内容。
本书在解题过程中,给出了科学、完善的解题步骤,并注重一题多解,以便相互校核。特别是,书中大部分题目给出MATLAB验证程序,便于研究系统参数的不同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丰富了解题内容,可进一步升华读者对自动控制理论的掌握和应用,并便于生成数量不限的试题。
本书可作为自动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等专业的课程的教学配套用书,并可供广大学生考研、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师出题之用。

目录

前言

章 数学基础
1-1 拉普拉斯变换
1-2 z变换
1-3 矩阵代数初步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第四章 根轨迹法
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参考文献

3.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二版)(附光盘) 

 书名: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2版)(附光盘)

:49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胡寿松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ISBN:9787030365552

页码:393

版次:第2版

装帧:平装

重量:621g

 编辑推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立体化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2版)》系统地给出了《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中全部260道习题的详解,这些习题包含了概念题、基本题、证明题、工程应用题、MATLAB题、设计题和难题等七类题型。在习题解析过程中,给出了解题指导思想的友情提示,且在科学、完善的解答后,给出求解的MATLAB文本。

内容提要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2版)》为胡寿松教授主编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的学习指导性教学配套用书,兼容胡寿松教授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5版)》。《习题解析(第2版)》系统地给出了《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中全部260道习题的详解,这些习题包含了概念题、基本题、证明题、工程应用题、MATLAB题、设计题和难题等七类题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2版)》在习题解析过程中给出了解题思想的友情提示,指明解题过程的注意事项,其解题步骤科学、完善,且一题多解,以便相互校核;特别是在对绝大多数习题的解析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MATLAB验证程序,便于研究参数的不同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选取**参数,从而丰富了解题内容,可进一步升华读者对控制理论的掌握和应用。附赠的《MATLAB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1畅2》光盘,不但便于读者使用,而且给任课教师提供了生成数量不限的习题的题库功能,便于教师因人施教。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第2版)》可作为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测试、机械及动力自动化等专业(含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配套教材,亦可供广大考研人员和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十章 动态系统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系统动力学与现代控制理论的深度探索 本书是自动控制领域久负盛名的经典著作,由著名学者胡寿松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倾力推出,此次奉献给读者的是第六版教材,并配以配套的《习题解析》与《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二版,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师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平台。本书内容涵盖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石,并紧随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其严谨的理论体系、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实例分析,成为学习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不可或缺的参考。 一、 理论基石:扎实的数学描述与系统建模 本书的开篇,即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系统地学习如何对一个实际的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这不仅包括了经典的微分方程建模方法,还融入了现代控制理论中常用的传递函数、方块图、信号流图等描述工具。读者将掌握如何将复杂的工程系统抽象为可分析的数学模型,这是进行后续所有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前提。 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 在实际工程中,精确的系统模型往往难以直接获得。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包括模型结构的选择、参数估计的算法,例如最小二乘法等,使得我们能够从实验数据出发,构建出符合实际的系统模型。 线性系统分析: 线性系统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本书将详尽介绍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如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分析。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卷积积分、微分方程解等工具来刻画系统的动态特性。同时,频域分析方法也将得到充分阐述,包括频率特性、伯德图、尼奎斯特图等,它们是判断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状态空间方法: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状态空间描述因其能够处理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非线性系统以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而备受青睐。本书将系统地介绍状态空间方法的原理,包括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的建立,以及状态向量的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读者将学习如何进行状态向量的演变、可控性与可观测性的分析,这些概念是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和状态观测器的基础。 二、 核心技能:稳定性分析与系统性能评估 控制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其稳定性。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各种稳定性判据,并提供详细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劳斯判据(Routh Criterion): 作为一种代数稳定判据,劳斯判据能够直接从特征方程的系数判断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了求解特征方程的复杂性。本书将详细讲解劳斯判据的原理、构造方法以及在处理临界稳定情况下的应用。 奈奎斯特判据(Nyquist Criterion): 频域的奈奎斯特判据是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强大工具,它通过绘制开环传递函数的奈奎斯特图来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处理具有延迟环节的系统。本书将深入剖析奈奎斯特判据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如何应用它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裕度。 根轨迹法(Root Locus Method): 根轨迹法通过追踪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开环增益变化的轨迹,能够直观地反映系统性能随参数变化的规律。本书将详细讲解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并演示如何利用根轨迹来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系统性能。 增量式和绝对稳定性: 除了线性的稳定性分析,本书还将涉及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为读者理解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打下基础。 系统性能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本书将围绕瞬态响应指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峰值时间)和稳态响应指标(如稳态误差)展开详细的讨论。读者将学习如何从系统模型出发,定量地分析和预测系统的性能,并了解不同控制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 设计利器:控制器设计与综合 掌握了系统的分析方法后,本书将重点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设计控制器,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PID 控制器设计: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工业界最广泛应用的控制器类型。本书将从理论上深入剖析 P、I、D 各环节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际案例,演示如何根据系统的特性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 PID 参数整定方法,如经验法、Ziegler-Nichols 法等,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超前、滞后和超前-滞后校正: 对于开环系统性能不佳的情况,本书将介绍如何通过引入串联或并联的校正装置来改善系统的性能。读者将学习超前校正、滞后校正以及超前-滞后校正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 状态反馈控制: 在现代控制理论框架下,状态反馈控制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方法。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利用状态反馈来配置系统的极点,从而实现期望的系统性能。对于可控性分析不足而无法直接实现状态反馈的情况,本书还将介绍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从而间接实现状态反馈。 离散时间系统控制: 随着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书将引入采样定理、脉冲采样、保持器等基本概念,并介绍离散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Z 变换分析方法,以及离散时间 PID 控制器的设计。 四、 前沿视野:现代控制理论与高级议题 除了经典的控制理论,本书还积极吸纳了现代控制理论的最新成果,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最优控制: 本书将初步介绍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如性能指标和控制约束。读者将了解到如何通过变分法或庞特里亚金最小值原理来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为解决更复杂的优化控制问题奠定基础。 鲁棒控制与自适应控制: 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本书将探讨鲁棒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思想,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能够应对不确定性的控制器。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尽管主要篇幅集中在线性系统,本书也会对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进行介绍,并提及一些常用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如反馈线性化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线性系统提供入口。 数字控制与采样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控制已成为主流。本书将详细阐述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包括脉冲响应不变法、零阶保持法等,以及如何将连续时间系统的控制器离散化。 五、 实践导向:习题解析与考研指导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本书的理论知识,我们精心编撰了《习题解析》与《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二版。 《习题解析》: 该部分对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都提供了详尽、清晰的解答过程。这些解答不仅仅是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求解的思路、关键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理论依据,能够帮助读者查漏补缺,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题海与考研指导》: 该部分收集了大量来自历年考研真题、模拟题以及相关高校的优秀习题,并进行分类整理。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提供了多种解题策略和技巧。同时,该部分还总结了考研命题的特点、重点考查内容以及复习备考的指导性建议,能够帮助考生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应试能力。 结语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及其配套的辅导资料,是一套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无论您是在校学生,需要系统学习自动控制理论基础,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工程实践打下坚实根基;还是您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抑或是您正为考研而奋斗,希望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本书都将是您的理想选择。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深入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掌握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核心技能,并为应对未来更复杂的控制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购买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搭配着配套的习题解析和考研指导,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学生,自动控制原理是我必须攻克的难关之一。这套书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全面性。理论知识讲解得是否透彻,配套习题是否有针对性,考研指导是否能直击命题要点,这些都是我最关心的。从书本的厚度和作者胡寿松先生的名气来看,我对其内容质量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帮助我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掌握解题技巧,最终在考研这场硬仗中取得好成绩。

评分

拿到这套书的瞬间,我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厚厚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仿佛承载了多年的教学精华和学术沉淀,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紧随其后的《习题解析》和《题海与考研指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理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而习题就是最好的实践载体。这本书的习题解析部分,我猜想应该会详细地剖析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根本上帮助读者理解知识点。而考研指导部分,更是直指考研的核心,希望能为我梳理出考试的重难点,提供有效的备考策略。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带着一种沉稳的学术气息,深蓝色的背景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非常厚重。书脊上的信息也很清晰,能一眼识别出是“自动控制原理”的第六版,以及配套的习题解析和考研指导。这几本书堆叠在一起,看着就让人觉得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我一直觉得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这样的科目,理论知识的扎实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理解。看到有专门的习题解析和考研指导,我顿时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能解决我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很多难题,尤其是在考研这个关键阶段,一本好的参考书能省去很多摸索的时间,直击重点。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我备考的道路上助我一臂之力。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学习者与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这套《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以其厚重的篇幅和精炼的标题,就已经展现出其学术价值。我特别看重的是它配套的习题解析和考研指导。对于自动控制原理这类工程学科,没有大量的习题练习,很难将抽象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我期待的习题解析,不应该仅仅是给出答案,更应该有详细的解题过程,甚至是多种解法的比较,帮助我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性。而考研指导,则希望它能提炼出历年考研真题的精髓,提供有效的复习方向。

评分

这套《自动控制原理》的包装非常扎实,书本拿在手里感觉很有质感,书的装订也很牢固,这一点对于经常翻阅的教材来说非常重要。第六版这个更新的年份,也意味着其内容应该涵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我最看重的是它附带的习题解析和考研指导,在我看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最终的检验还是在于能否灵活运用到题目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希望习题解析能够详细地讲解每道题的思路,特别是那些难点和易错点,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掌握知识。而考研指导,我更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复习建议,让我备考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