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徐凯
丛书名: 物联网核心技术丛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7805
上架时间:2017-9-27
出版日期:2017 年9月
开本:16开
版次:1-1
所属分类:计算机
目录
前言
第1章 物联网与网络协议1
1.1 本章主要内容1
1.2 物联网与IP2
1.2.1 IPv42
1.2.2 IPv62
1.2.3 6LoWPAN3
1.3 物联网与 6
1.3.1 6
1.3.2 REST风格6
1.4 物联网与CoAP7
1.4.1 CoAP8
1.4.2 RFC文档汇总8
1.5 物联网与MQTT协议10
1.5.1 MQTT协议10
1.5.2 MQTT主题10
1.5.3 MQTT服务质量11
1.6 本章小结12
第2章 物联网与开源硬件13
2.1 本章主要内容13
↓展开全部内容
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几年前我作为一名嵌入式工程师参与了一个关于低功耗车载终端的研发项目,该低功耗车载终端中包含一个GPS模块和一个GPRS(2G)模块,工程师们希望通过少的能量消耗把终端的GPS坐标上传至Web服务器中。虽然需求直截了当,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歧。例如传输协议采用UDP还是TCP,有的工程师认为UDP没有连接过程,传输时间更短,有的工程师认为TCP更加可靠而UDP也许会出现“丢包”现象。经过多次争论终选择了UDP传输加自定义重传的方式。所谓自定义重传,就是车载终端把相同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传输三次,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一个递增的子序号,服务器通过子序号来剔除重复内容。通过增加这种容错机制似乎解决了UDP的“缺陷”,但是由于终端设备采用单向传输方式,并不要求服务器返回响应,所以终端根本不知道它上传的数据是否被正确处理。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工程师们在终端设备与Web平台的衔接方式的选择上也出现了不少分歧。在定制应用层协议时嵌入式工程师更喜欢二进制协议,但对于Web开发工程师来说JSON和XML才是他们所擅长的内容。因此,Web开发工程师单独做了一个UDP套接字服务,使终端设备可以把二进制内容转化为JSON格式的数据包,再把这个JSON数据包“POST”到一个服务器。此时对于Web开发工程师来说,设备其实是在提交表单。
经过工程师们的不断努力,这个低功耗车载终端如期完成。但是项目完成之后我不禁思考:这个项目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是不是可以打破嵌入式工程师和Web开发工程师的技术鸿沟,是不是有更好的应用协议可以满足项目需求,是不是低功耗终端也可以提交表单?查阅了众多资料之后,我找到了CoAP。
回想硕士毕业之后我“执着”地成为一名专注于物联网的软件工程师,而我本科和硕士的专业都与机械工程相关。与其他计算机或电子专业不同,机械工程特别强调规范和标准,所以设计过程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虽然表面上这显得异常死板,但是这种规范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互换性,节约了开发成本。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总是先寻找标准解决方案而不是随时随地准备“造轮子”。CoAP是一个由IETF(Inter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组织编写的面向低功耗设备的物联网应用层协议,协议编号为RFC 7252。我非常高兴找到了应用“标准”,而不是又找到了一组“轮子”。
CoAP有很多优点,而这些优点正好可以解决上文提到的低功耗车载终端所遇到的问题:
1)CoAP传输层协议采用UDP,对于终端来说UDP的确可以减少一部分能耗。
2)CoAP采用请求/响应工作模式,当终端设备发送CoAP请求之后,服务器将返回响应码,终端通过响应码可以判断服务器的处理结果。
3)CoAP包含重传机制,不用再重新设计重传方法。
4)CoAP参考了的大量成功经验,如CoAP请求方法、CoAP选项定义和CoAP响应码等,所以Web开发工程师也可以非常容易地掌握CoAP。
CoAP可以帮助低功耗智能终端接入网络,通过这种标准协议也可以降低物联网系统的开发难度,尤其可降低物联网Web平台的开发难度。对于应用CoAP的终端设备来说,同样会遵守REST标准,使用类似的资源描述方法,使用相同的请求方法,应用相同的JSON数据包。对于物联网Web平台来说,处理一次终端设备的数据上传和处理一次Ajax表单提交同样容易。
我个人喜欢阅读技术图书,通过阅读图书可以系统地掌握一门新技术,我也希望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熟练掌握CoAP,并把它应用于物联网系统中。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物联网爱好者、嵌入式工程师和Web开发工程师。
对于物联网爱好者而言,本书的示例可以让你更快地熟悉物联网系统。本书包括很多与物联网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加深你对物联网系统的理解。通过本书中的多个动手示例,你可以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调试方法。
对于嵌入式工程师而言,本书可以帮助你从不同角度了解低功耗设备如何连接网络。通过CoAP的学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熟悉。CoAP和都是设备连接网络的常见手段。
对于Web开发工程师而言,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设备如何提交“表单”,通过学习CoAP你会发现低功耗终端设备也可以很流畅地接入系统,而不需要做多余的协议转换。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
部分:第1~3章。第1章介绍与物联网应用直接相关的各种协议,这些协议包括IP、6LoWPAN协议、IEEE 802.15.4协议、、MQTT协议和CoAP等;第2章介绍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开源硬件Arduino和树莓派,无论是Arduino还是树莓派都是开源硬件领域的“明星产品”,在这些硬件平台上可以快速实现CoAP;第3章与前面两章不同,该章通过多个示例详细介绍与CoAP息息相关的网络协议—IP、UDP、TCP和,掌握这些协议是学习CoAP的基础。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IoT开发实战”这个词吸引。作为一名在物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我深知理论知识的扎实和实战经验的重要性。这本书以CoAP为核心,辅以REST和MQTT,听起来就是一本能够填补我在网络协议这一关键环节的空白的宝藏。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CoAP协议的深度解析,例如它的报文结构、交互模式、选项的设计原理,以及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优势所在。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给出一些与CoAP相关的开发实践,比如如何利用现有的CoAP库来构建物联网应用,如何进行性能优化,以及如何处理CoAP通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将CoAP与REST和MQTT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它们各自的适用场景和优劣势,并给出一些混合使用或迁移的建议,这对我来说会非常有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介绍,而是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开发指导和代码片段,让我在实际项目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CoAP技术。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物联网开发领域不久的新手,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学习物联网核心网络协议的书籍。“IoT开发实战 CoAP卷”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正是我的“菜”。我了解到CoAP协议在物联网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功耗和资源受限的设备上,所以我非常渴望能深入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最直观的方式讲解CoAP的通信流程,比如客户端如何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如何响应,以及CoAP的观察机制是如何工作的。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简单的代码示例,让我能够亲手搭建一个CoAP通信的物联网小项目。虽然书中也提到了REST和MQTT,但我更希望能通过这本书,重点理解CoAP的独特性和优势,以及它与HTTP协议的不同之处。如果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CoAP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处理一些常见的网络问题,那将对我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打下坚实的物联网网络协议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IoT开发实战 CoAP卷”瞬间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致力于物联网设备的开发,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不少与网络协议相关的挑战。CoAP协议,作为专为物联网设计的轻量级协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之前对它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CoAP的绝佳机会。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CoAP的通信模型、请求/响应模式、观察机制等核心概念,并提供清晰易懂的图示和流程图。此外,作为一本“实战”书籍,我更期待它能提供丰富的代码示例,涵盖不同开发平台(如Arduino、树莓派等)上使用CoAP协议进行设备通信的实现细节,以及如何构建CoAP服务器和客户端。书中提及的REST和MQTT协议,也都是物联网领域的热门技术,如果能将CoAP与它们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在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建议,那将极大地拓展我的知识视野。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物联网开发道路上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书名“IoT开发实战 CoAP卷”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对物联网的开发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CoAP协议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很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中文书籍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一些零散的资料或者英文文献,阅读起来比较吃力。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仿佛找到了救星。它的副标题“物联网与网络协议核心技术开发教程书籍 REST MQTT协议”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说明这本书不仅会深入讲解CoAP,还会提及REST和MQTT这些我同样非常关注的协议,这简直是一站式学习的绝佳选择。从书名上来看,这本书应该会涵盖CoAP的原理、在实际物联网项目中的应用、与REST和MQTT的对比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的开发。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代码示例和开发指南,帮助我快速上手CoAP的开发,解决我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纸张的质量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合理,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书籍。我非常看好这本书,希望它能为我的物联网学习之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我之前在工作中接触过一些物联网项目,虽然能够完成基本的功能,但在底层网络协议的理解上一直感觉有些欠缺,尤其是对于像CoAP这样专门为资源受限设备设计的协议,了解得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CoAP卷”和“物联网与网络协议核心技术开发教程”,让我觉得它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它能系统地介绍CoAP协议的设计理念、报文格式、传输机制,以及与HTTP等协议的区别和优势。同时,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的物联网场景下应用CoAP,例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书中提到的REST和MQTT协议也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如果能将CoAP与它们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指导如何在同一个项目中整合使用,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CoAP安全性的讨论,以及如何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设备管理。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物联网通信架构,并掌握CoAP这一核心技术,提升我的物联网开发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