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南联大英文课》原名《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是西南联大时期(1937-1946)大一学生的英文课本,编者为时任外文系主任陈福田。西南联大的大一英文课是一门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因此,这本书也是联大八年办学中所有学生都学习过的。 全书荟集了四十三篇人文社会科学的很好文章,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如赛珍珠、毛姆、林语堂、胡适、兰姆、梭罗、爱伦·坡等。 这些文章具有跨学科、多层次的特色,体裁多样,篇篇经典,集中了体现了联大外文系“通识为本”“培养博雅之士”的教育理念。时隔八十年,这一理念对今天的外语教学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原书为纯英文,本次出版,集结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校英语名师,联合翻译其中的英文课文,编辑成英汉双语读本,旨在方便读者的阅读和自学。 陈福田 编;罗选民 等 译 著作 陈福田:这本《西南联大英文课》的书名,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读完之后,我常常会想象,在那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那些顶尖的学者是如何将英文教学变成一种精神的传承。书中虽然没有直接罗列出详细的课程表或教材内容,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我尤其被作者对那一代师生精神风貌的描绘所打动。他们不仅仅是在教语法、背单词,更是在用英语这个载体,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桥梁。每一次阅读,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学术尊严和教育理想。那种将民族命运与个人学术追求紧密结合的情怀,是如今许多浮躁的教育环境下所缺失的。这本书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让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也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空洞的知识灌输,而是人格的塑造和灵魂的唤醒。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更像一位老者在壁炉边,娓娓道来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尽管书中没有直接引用大量的联大师生当年的英文考卷或作业,但通过作者对教学氛围和学术标准的描述,我完全能想象出那时的英文水平之高。那种对语言精准度的苛求,对思想深度的挖掘,远超出了仅仅应付考试的层面。这让我反思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国际化”教育,是否已经丢失了那种扎根于深厚人文底蕴的国际视野。书中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它成功地捕捉了联大精神中那种“刚毅坚卓”的底色,即便是最寻常的英文课,也承载着家国情怀。每次读到一些关于先生们如何用英文探讨哲学或政治的段落时,都会为之动容,那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与气度。
评分我欣赏这本书中那种不刻意渲染苦难,却又处处彰显力量的写作方式。它巧妙地避开了宏大叙事的窠臼,转而聚焦于“英文课”这个具体的切口,来展现西南联大的整体精神面貌。通过对教学细节的描摹,读者可以间接地感受到那个时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它不仅是获取西方知识的工具,更是表达中国声音的媒介。书中对于不同教授的教学特点的侧写尤其精彩,那种对教学艺术的尊重和模仿,让读者仿佛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课堂观摩”。它并非一本教授如何上好英文课的“教材”,而是通过历史的切片,回答了“何为好的教育”这一根本问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学科的教育史观,令人深思。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当时英文教学方法论的干货分享,比如他们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教授复杂的英美文学,或者他们如何应对教材匮乏的窘境。然而,它呈现给我的,更像是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其中英文教育是那条清晰可见的主线。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穿插的许多小故事,那些关于课堂的侧记和师生间的趣闻轶事,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朴素和坚韧。这些片段不仅仅是历史的剪影,更是对教育家精神的生动注脚。我仿佛能闻到那个简陋教室里油墨和尘土混合的味道,听到教授们抑扬顿挫的英语发音。这本书没有说教,而是通过情境的再现,潜移默化地让我领悟到,在动荡年代,教育如何成为支撑一个民族精神支柱的力量。它让我思考,如果我身处那样的环境,能否保持那份对真理和美的不懈追求。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冲击,在于它让我对“精英教育”的定义进行了重构。它展示的不是象牙塔里的高傲,而是扎根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使命感。那种在物质极度匮乏中,精神世界却无比丰盈的状态,是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虽然书中没有直接列出任何一本英文教材的目录,但作者对知识分子如何构建精神高地的描绘,比任何课程大纲都来得有力。读完后,我感觉心灵被涤荡了一番,明白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以散文般的笔触,勾勒出了联大师生在英文教学这座“灯塔”下,如何保持思想的火种不灭,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精神的纯粹性,是任何语言教学技巧所无法比拟的。它让我看到了教育理想在逆境中爆发出怎样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