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萬花筒

中國文化萬花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月紅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文化
  • 傳統文化
  • 文化遺産
  • 民俗風情
  • 曆史人文
  • 藝術
  • 禮儀
  • 節日
  • 文學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木垛圖書旗艦店
齣版社: 浙江大學
ISBN:9787308159036
商品編碼:15129387728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6-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中國文化萬花筒
  • 作者:編者:張月紅
  • 定價:46
  • 齣版社:浙江大學
  • ISBN號:9787308159036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6-05-01
  • 印刷時間:2016-05-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25
  • 字數:160韆字

編輯推薦語

張月紅編著的《中國文化萬花筒》源於《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十年的國際化運作中,以中英文形式創意齣“用一係列的中國文化元素”(小摺子或小冊子)去緻謝來自67個**約2萬多名國際同行評審專傢。用中英文集閤形式齣版這些深深印絡著中國文化脈絡的文化小名片。本書資料性強,文化味足,既淺顯易懂,又據籍可查,上至學者,下至少兒均可閱之。且英文均經過英美學者的專業潤色。

目錄

**章 華夏文明
華夏,中國也
中文,世界文字史上**“活著”的語言
中國文化名片
秦始皇陵兵馬俑
萬裏長城
祭祀天壇
河姆渡文化遺址
中國書畫——“闆橋”一*
中國戲麯——國粹京劇
中國樂器
中國陶瓷
文化聖人——孔子
第二章 神州大地
中國地理
中國地圖兒歌——《東方雄雞圖》
中華民族大傢庭
大好河山
母親之河:長江、黃河
奇山五嶽:泰山雄、華山險、衡山秀、
恒山雅、嵩山峭
高原西藏與布達拉宮
明珠香港
繁華澳門
寶島颱灣
其他省區市名稱的故事
第三章 中國古典文學集錦
《三國演義》
《水滸傳》
《牡丹亭》
第四章 中國古代建築集錦
古塔樓閣
第四章 中國古代建築集錦
古塔樓閣
六和塔
大雁塔
鎮國塔
佑國寺塔
黃鶴樓
嶽陽樓
滕王閣
蓬萊閣
江南水鄉古鎮
昆山周莊
吳江同裏
桐鄉烏鎮
湖州南潯
吳中角直
嘉善西塘
第五章 中國民俗文化
中國節日(“年”)文化
中國書法——篆、隸、楷、行、草
中國書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第七章 中國哲學
先秦時代的六大思想傢
中國文化的先哲
——孔子(前551—前479)
儒傢理想主義流派代錶
——孟子(約前371—前289)
儒傢現實主義流派代錶
——荀子(約前298—前238)
道傢的創始人之一
——老子(約前571—前471)
道傢早期*有影響的人物
——莊子(約前369—前286)
孔子的**個反對者
——墨子(約前479—前381)
第八章 現代中國一景:2008北京奧運
2008北京奧運會——中國奬牌亮點
北京奧運吉祥物——福娃的故事
第九章 傢園之美——杭州
人間天堂——杭州
龍井茶香與陸羽的《茶經》
環繞杭州的水鄉之美——德清
後記
一個學術期刊編輯的文化錶達


《寰宇風情誌》 這是一部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它將帶領讀者漫步於世界各地,領略不同文明的獨特魅力。本書以宏大的視角,精細的筆觸,勾勒齣多元文化交織的斑斕畫捲,從古老東方神秘的儀軌,到西方古典藝術的輝煌,從南美洲熱情的節奏,到非洲大陸粗獷的歌謠,無不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捲一:文明的曙光與傳承 我們追溯人類文明的源頭,探尋古埃及的金字塔如何承載著法老的智慧與信仰,古希臘的哲學與藝術如何奠定瞭西方文明的基石,古羅馬的法律與工程如何塑造瞭現代社會的秩序。讀者將跟隨曆史的足跡,瞭解那些偉大的文明是如何誕生、發展,又如何將它們的精神遺産傳承至今。我們將深入探究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進程的深遠影響,從造紙術的傳播到指南針指引的航海時代,再到火藥改變戰爭格局。同時,我們也會關注印度文明中關於哲學、數學與醫學的深刻見解,以及伊斯蘭世界在科學、藝術和建築領域的輝煌成就。 捲二:信仰與精神的探索 本書將深入探討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發展及其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塑造。從佛教的慈悲與智慧,到基督教的博愛與救贖,從伊斯蘭教的崇拜與和平,到印度教的輪迴與業力,我們將以開放的心態,理解不同信仰體係的內涵與外延。我們將考察宗教儀式如何成為社群凝聚力的紐帶,宗教建築如何成為精神寄托的象徵,宗教思想如何影響藝術創作和社會倫理。此外,我們還將關注那些更為古老、更為多元的信仰形式,例如薩滿教的溝通天地,原住民的自然崇拜,以及各種民間信仰中蘊含的豐富想象力。 捲三:藝術的殿堂與創想 藝術是人類情感與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寰宇風情誌》將帶領讀者進入藝術的殿堂,欣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瑰寶。從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濛娜麗莎》的神秘微笑,到印象派莫奈的《日齣·印象》的光影流轉,從古希臘雕塑的完美比例,到埃及壁畫的象形符號,我們將品味藝術的視覺語言。本書還會涉獵音樂、舞蹈、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例如巴赫的賦格麯的嚴謹與深邃,探戈的激情與纏綿,莎士比亞戲劇的深刻洞察人性,以及唐詩宋詞的婉約與豪邁。我們將探討藝術如何反映社會現實,如何錶達個體情感,如何成為跨越語言的溝通橋梁。 捲四:民俗與生活的印記 風俗習慣是民族性格最生動的寫照。《寰宇風情誌》將聚焦世界各地的民俗風情,呈現生活的多彩圖景。我們將體驗歐洲的啤酒節的熱烈,感受日本的茶道寜靜,參與南美洲的狂歡節的奔放,瞭解非洲部落的原始儀式。本書將深入探討節日慶典的意義,婚姻習俗的變遷,飲食文化的差異,以及服裝服飾的象徵。我們將從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窺見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價值取嚮。例如,我們將關注中國春節的團圓與喜慶,西方聖誕節的溫馨與分享,以及印度灑紅節的色彩與歡樂。 捲五:思想的碰撞與演進 哲學是人類對宇宙、生命和真理的永恒追問。《寰宇風情誌》將呈現不同文明的思想火花。我們將深入瞭解古希臘哲學傢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思想體係,探討他們的理性主義和邏輯思維如何影響西方哲學的發展。我們將審視東方哲學如孔子的仁義禮智信,老子的道法自然,以及佛教的空性與無我,理解它們對社會秩序和個人修養的影響。本書還將探討近現代西方思想傢的貢獻,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批判哲學,以及存在主義對個體自由的強調。同時,我們也會觸及科學精神的起源與發展,從伽利略的觀察到牛頓的萬有引力,再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展現人類認知世界的不斷深化。 捲六:科技與未來的展望 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強大引擎。《寰宇風情誌》將勾勒科技發展在世界各地的不同軌跡。我們將迴顧工業革命的偉大變革,電力和蒸汽機如何重塑瞭生産力,信息技術又如何將世界緊密相連。本書將審視各國在科技創新方麵的努力和成就,從太空探索的雄心,到生物工程的突破,再到人工智能的未來。我們將思考科技發展對社會結構、倫理道德和人類命運帶來的影響,並展望人類科技的未來走嚮。 《寰宇風情誌》,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窗,讓你窺見世界的廣闊無垠;它更是一段旅程,帶你穿越曆史的長河,感受文明的溫度。在這裏,你可以聆聽古老的迴響,觸摸多元的脈搏,激發無限的想象。無論你是曆史愛好者,文化探索者,還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求知者,《寰宇風情誌》都將是你不可多得的伴侶。讓我們一同啓程,在浩瀚的文化星空中,點亮屬於自己的璀璨星辰。

用戶評價

評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文化萬花筒》書中對中國古代藝術的描繪。我一直對中國水墨畫情有獨鍾,書中對水墨畫的起源、發展,以及不同畫派的特點進行瞭細緻的介紹。我尤其喜歡關於“寫意”的解讀,作者通過對幾位著名畫傢的作品分析,展現瞭如何用寥寥數筆勾勒齣山川河流的壯麗,以及人物的神韻。那些畫麵仿佛躍然紙上,讓我感受到瞭中國畫獨特的韻味和意境。此外,書中對書法藝術的講解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以前隻覺得書法是寫字,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瞭解到,書法不僅僅是文字的記錄,更是一種綫條的舞蹈,一種情感的錶達。從篆書的古樸莊重,到隸書的蠶頭燕尾,再到楷書的端莊秀麗,以及行書和草書的流暢飄逸,每一種字體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作者還介紹瞭一些著名的書法傢,他們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是他們人格精神的體現。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藝術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欣賞,也激發瞭我對這些藝術形式的學習興趣。

評分

《中國文化萬花筒》這本書,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封麵那幅描繪著古代宮殿與現代都市交織的畫作深深吸引瞭。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紙墨香撲鼻而來,仿佛瞬間把我帶入瞭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世界。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介紹,作者沒有僅僅列齣它們的名字和基本原理,而是深入挖掘瞭每項發明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過程、對世界文明産生的深遠影響,以及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比如,造紙術的起源,從最初的植物縴維處理到後來的精細加工,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和巧思。而火藥,從煉丹術士無意間的發現,到後來成為改變戰爭模式的關鍵,其中麯摺的過程引人入勝。活字印刷術的齣現,更是打破瞭知識傳播的壁壘,為文化的普及立下瞭汗馬功勞。指南針的精準辨彆方嚮,也讓航海傢們得以探索更廣闊的世界。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圖,讓那些枯燥的曆史事實變得鮮活起來,仿佛我親眼見證瞭這些偉大發明誕生的瞬間。讀完這部分,我對中華民族的創造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為祖先的智慧感到無比自豪。

評分

《中國文化萬花筒》這本書中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介紹,對我來說是一次溫暖的“迴傢”之旅。我從小就對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鞦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感情,而這本書讓我對這些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春節那部分,我最喜歡的是關於“年獸”的傳說,以及人們如何用鞭炮、紅色來驅趕年獸,這不僅僅是一個神話故事,更反映瞭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還有關於除夕夜的“年夜飯”,作者詳細描述瞭不同地區不同的年夜飯菜肴,以及“團圓”這個核心意義,讀來令人垂涎欲滴,也勾起瞭我對傢鄉年夜飯的無限思念。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在作者的筆下,與屈原的愛國情懷緊密相連,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節日的文化內涵。中鞦節的月餅、賞月,也變得不僅僅是食物和活動,而是寄托著思念親人、期盼團圓的象徵。這本書讓我對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瞭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珍惜這些代代相傳的文化遺産,覺得它們不僅僅是日子,更是中國人情感的紐帶和身份的認同。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情有獨鍾,《中國文化萬花筒》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簡直是我的福音。它沒有枯燥地說教,而是將儒、道、墨、法等主要學派的思想,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一個個引人深思的寓言,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關於孔子及其思想的篇章,作者並沒有將孔子塑造成高高在上的聖人,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如何思考人生、治國之道,以及他對於“仁”、“禮”、“智”、“信”等概念的闡述。那些關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經過作者的解讀,我纔真正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智慧和普世價值。同樣,老子的《道德經》,我以前總是覺得深奧難懂,但在這本書裏,通過對“道”、“無為”、“自然”等概念的具象化解釋,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更加清晰、更接地氣的道傢世界。那些關於順應自然、返璞歸真的理念,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給予瞭我一種寜靜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為我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提供瞭新的視角。

評分

《中國文化萬花筒》這本書中的篇章,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介紹,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宏偉的宮殿、精巧的園林之中。書中對故宮的布局、太和殿的雄偉、禦花園的精緻,都進行瞭細緻的描述,讓我能夠想象齣當年皇帝在宮中生活的場景。而關於蘇州園林的篇幅,則讓我領略到瞭中國園林藝術的精妙之處,那些亭颱樓閣、小橋流水、假山疊石,是如何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營造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作者還介紹瞭中國古代建築獨特的結構,比如鬥拱的應用,以及它們在支撐屋頂、分散荷載方麵的作用,讓我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藝。特彆是關於風水和建築選址的論述,讓我看到瞭中國人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對和諧人居環境的追求。讀完這部分,我纔真正理解瞭,中國的建築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承載著曆史、文化、哲學思想的藝術品,它們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物質載體。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