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由何芬、傅新生和李瑞清共同主编的《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知识300问》一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风景园林手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手册》的姊妹篇。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从园林绿化施工、园林绿化养护、重点观赏树种整形修剪等方面提出300多个问题。并对其进行解析。其中不乏为什么施工现场要挖剖面探查、如何识别真假排盐工程、产地苗木检验的技巧、山苗与栽植苗的区分、如何识别假土球、如何判定嫁接成活苗、如何测试土球浇透水、如何恢复大苗生长势、如何挽救病危苗木、苗木假活与真活的检测点、苗木栽植合理深度、如何依据排泄物等反判害虫、主要园林树种特异化景观修剪等问题。本书侧重施工现场状况、一线技术人员需求和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研讨施工中如何发现、认识、分析问题,及应采取的解决、补救、提升的技术措施。本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可为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在校学生等人士提供有益的帮助。 何芬,傅新生,李瑞清 主编;何芬,傅新生,李瑞清 主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天津兰苑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组织编写 何芬.女,1945年生,不错讲师。1978年调入天津市园林学校任教。自1997年参与了天津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滩涂、重盐碱地、盐土绿化工作以来,长期坚持工程现场实践.在耐盐碱植物选择、盐碱土改良、个性化栽植技术、大树移植、养护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以技术负责人身份主持了天津市经济开发区森林公园、绿廊绿化工程;天津市万科绿化工程(东丽湖、宁发、金寓兰湾、假日等);唐山南湖生态园区、唐曹高速、机场高速、曹妃甸经济开发区景观绿化;北京市万科(昌平、顺义、丰台等)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预审、工程建设;主持北京?林匹克森林公园两个标段景观工程的施工与养护;为北京市亿城房地产、万城华府品质住宅区园林景观工等从排版和知识结构的编排上看,我原本期待的是一种逻辑清晰、易于检索的工具书样式。毕竟“300问”的提法暗示了它是为了快速解决具体问题而设计的。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知识点的组织结构似乎没有做到完全的“问答对应”,有时一个关键问题的答案被拆分到好几个不同的章节中去寻找,或者说,有些问题的提出方式显得有些牵强,为了凑数量而设置的提问,使得真正核心的、相互关联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被割裂了。我希望看到的是围绕“项目生命周期”或“技术模块”划分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这种零散的、看似覆盖面广但缺乏内在联系的排列组合。这种结构上的松散,大大降低了它作为一本“工具书”的效率,使得查找和应用特定信息的过程变得冗长和繁琐,影响了阅读体验和知识的系统吸收。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非常实用,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我本来是冲着系统学习园林绿化从施工到后期养护全流程的知识去的,期待能找到一本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技巧的“百科全书”。然而,读完之后,我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某些特定领域的深入挖掘,而对于一些我个人认为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或综合性的内容却有所欠缺。例如,在选择植物品种的章节里,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气候带、土壤类型下的适应性对比分析,以及如何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准的苗木采购和质量验收的标准细则。我期待的是那种能让我从零开始,一步步建立起整个项目管理框架的知识体系,从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到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规范,再到竣工验收后的长期养护计划制定,这本书都没有给出我期望的那种全面、结构化的指引。它可能更像是一本针对特定常见问题的快速问答集,而不是一本能够支撑起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工具书,这对于希望全面提升专业能力的我来说,确实有些遗憾。
评分我初衷是想找一本能把园林绿化这门手艺讲得透彻明白的“实战手册”,尤其是关于施工难点和应对策略的部分。我特别关注如何处理那些棘手的现场问题,比如大面积硬质铺装与软景结合处的沉降控制、复杂地形的土方平衡、以及在敏感区域(如地下管线密集区)的施工注意事项和应急预案。我设想的内容是:当遇到雨季施工导致基土软化时,有哪些快速有效的排水和加固措施?在进行高边坡绿化时,如何科学选择和铺设生态护坡材料以确保长期稳定?很遗憾,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它似乎更偏向于一些常规操作的罗列,对于那些需要高度专业判断和经验积累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着墨不多,更像是对教科书内容的简单提炼,缺乏那种一线工程师在汗水中总结出来的“独门秘籍”和详细的操作步骤分解,让我感觉在应对复杂工程挑战时,手头的工具箱还是空了一半。
评分对于养护这一块,我抱持着极高的期望,因为我知道“三分建,七分养”的道理。我希望书中能详细剖析不同季节的养护重点,不仅仅是“浇水、施肥、修剪”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要深入到具体的植物病虫害识别、精确的化学药剂选择与使用剂量、以及不同树种的“整形修剪”与“自然式修剪”的技术要点和时间窗口。例如,对于新栽植的大乔木如何进行科学的支撑和缓苗处理,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实施无损或微创的树木健康管理,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学习的。这本书在养护章节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浅尝辄止,更像是给完全没有基础的园丁准备的入门级指南,而非能指导专业养护团队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参考资料。这种信息层级的错位,使得它在专业参考书的定位上显得有些单薄,无法满足我对于高标准、长效绿化维护的要求。
评分我对园林绿化设计与技术规范结合的内容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国家及地方在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等新趋势下对施工和养护提出的新要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紧跟行业前沿,比如BIM技术在苗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潜力,或者新型透水材料在园林铺装中的适用性评估方法。这些是决定未来园林项目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停留在相对传统和成熟的技术范畴内,对于这些新兴的、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革新和规范更新,几乎没有涉及。它提供的知识点更像是二十年前的标准操作流程,缺乏一种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这使得这本书在我的专业书架上,更多地扮演了“历史参考”的角色,而不是一个能指引我走向更高技术水平的“导航仪”,对于一个追求技术迭代的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一点是最大的缺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